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47
1
作者 尹成 吕公河 +2 位作者 田继东 尚应军 徐锦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8,509,共5页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属性分析研究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中炮检距分布的合理性又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有的地震数据采集软件也未提供一个定量分析评判的标准。为此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合理性的定量化判断...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属性分析研究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中炮检距分布的合理性又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有的地震数据采集软件也未提供一个定量分析评判的标准。为此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合理性的定量化判断及其观测系统参数的最优化设计出发,提出了采用面元内相邻炮检距的变化率大小来判断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利用炮检距变化率的方差最小化作为观测系统参数优化选择的目标函数,这在一定程度和部分环节上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观测系统 炮检距 优化设计 三维观测系统 最优化设计 属性分析 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软件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目标参数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43
2
作者 尹成 吕公河 +2 位作者 田继东 徐锦玺 尚应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对于陆上三维地震采集的线束状观测系统优化设计,记录仪器的有效利用道数、观测系统总的覆盖次数、排列片的最大炮检距是最为重要的地球物理目标参数。针对这3个目标参数所论证的期望值的偏差最小化,提出了一套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对于陆上三维地震采集的线束状观测系统优化设计,记录仪器的有效利用道数、观测系统总的覆盖次数、排列片的最大炮检距是最为重要的地球物理目标参数。针对这3个目标参数所论证的期望值的偏差最小化,提出了一套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即利用有约束的数学规划求解优化的目标函数,实现三维观测系统参数的最优化设计。应用该设计方法对胜利探区4个实际区块的观测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窄方位角采集、纵横向覆盖次数均匀分布等方面该方法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地震采集设计 观测系统 优化设计 数学规划
下载PDF
储层地质模型建立步骤 被引量:17
3
作者 贾爱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21-225,共5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单砂体模型、单井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建立步骤,是目前较为普及和实用的一种建模过程。文章对每种模型的关键点、参数选取和方法都作了概要的叙述,这一方法和步骤特别是对油田开发早期的模型建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石油 储集层 地质模型 分形几何
下载PDF
复杂场源形态的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正演 被引量:33
4
作者 韩波 胡祥云 +3 位作者 Adam SCHULTZ 左博新 李建慧 蔡建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9-1071,共13页
在使用电偶极发射源的可控源电磁法(CSEM)勘探中,发射源的方位、长度、形状等对观测数据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大部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没有全面地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很多都只能应对非常简单的场源形态,例如单一方位的点电偶极子,这... 在使用电偶极发射源的可控源电磁法(CSEM)勘探中,发射源的方位、长度、形状等对观测数据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大部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没有全面地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很多都只能应对非常简单的场源形态,例如单一方位的点电偶极子,这有可能显著降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实现了基于交错网格有限体积(FV)离散的海洋CSEM三维正演算法,能够模拟形态相对复杂的场源,包括任意方位的有限长直导线和弯曲导线发射源.该算法使用一次场/二次场方法,只需对二次场使用FV法求解,避免了场源的奇异性问题;一次场的计算为一维正演问题,使用准解析法求解,并且只要在计算一次场时考虑复杂的场源形态便可以实现同样场源的三维正演.通过与一维理论模型的解析解对比验证了三维程序的准确性,并针对三维理论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正演测试,初步考察了场源形态对三维正演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三维正演 有限长线源 场源形态
下载PDF
基于地震物理模拟的采集脚印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熊金良 狄帮让 +3 位作者 岳英 魏建新 薛广建 顾培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3-497,共5页
采集脚印是描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地震噪声的新概念,采集脚印的形成机理为:①地面炮点和检波点几何图形离散化分布可造成地下水平层照明强度分布不均匀,并导致CMP面元水平叠加、偏移振幅和相位不均匀;②三维观测模板规律性的纵、横... 采集脚印是描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地震噪声的新概念,采集脚印的形成机理为:①地面炮点和检波点几何图形离散化分布可造成地下水平层照明强度分布不均匀,并导致CMP面元水平叠加、偏移振幅和相位不均匀;②三维观测模板规律性的纵、横向滚动可造成地下CMP面元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导致CMP面元水平叠加振幅和相位也呈现周期性变化。文中借助地震物理模拟技术,在三维偏移数据体的时间切片上,观察到了各种特征的采集脚印图像,验证了采集脚印对中、深层地质目标地震成像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初步认识:①在微震扰动背景下,采集脚印的振幅水平与背景振幅属于同一数量级,因而可以观测到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的各种特征的采集脚印图像;②采集脚印噪声水平对强反射信号影响不大,但它足以影响中、弱反射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从而影响中、深层地质目标的地震成像质量;③在地震物理模拟中,由于地质模型是已知的,所有与地质目标相关的信息都可以正确演示出来,而采集脚印是一种周期性的规则噪声,也可以进行预测、识别,因此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是研究采集脚印问题的优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脚印 三维观测系统 地震成像 地震物理模拟 面元属性
下载PDF
压制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脚印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董世泰 刘雯林 乐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三维地震勘探在资料采集、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数据体的脚印现象,其中尤以采集脚印的影响最甚,因为在地震数据采集中,任何地面观测系统设计不当,都会在三维数据体上留下烙印,在时间和深度切片上表现为振幅和相位发生了变化。也... 三维地震勘探在资料采集、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数据体的脚印现象,其中尤以采集脚印的影响最甚,因为在地震数据采集中,任何地面观测系统设计不当,都会在三维数据体上留下烙印,在时间和深度切片上表现为振幅和相位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采集脚印会引起地震成像中出现地层结构模式发生规律性变化的假象。引起脚印发生的因素可归为观测系统影响因素和非观测系统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根据采集脚印的成因,应在采集阶段使其最小化,通过模型模拟采集脚印在不同观测系统上的反映来选择最佳观测系统,尽量选择较宽模板、增加覆盖次数、减少野外炮点和接收点的移动,从源头上削弱采集脚印。处理中压制采集脚印不符合"三高"处理要求,应尽量少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脚印 惟一覆盖次数 观测系统 模型
下载PDF
FDM三维打印的支撑结构的设计算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岩 王士玮 +1 位作者 杨周旺 刘利刚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熔融挤压式(FDM)三维打印是由熔化的塑料丝沉积组成物体模型的过程.熔化的塑料丝由喷嘴喷出并与喷嘴正下方的物体模型融合.然而,塑料丝只能沉积在已经存在的物体的上表面上.因此,需要在物体悬空的部位下方添加支撑结构使得物体能够被打... 熔融挤压式(FDM)三维打印是由熔化的塑料丝沉积组成物体模型的过程.熔化的塑料丝由喷嘴喷出并与喷嘴正下方的物体模型融合.然而,塑料丝只能沉积在已经存在的物体的上表面上.因此,需要在物体悬空的部位下方添加支撑结构使得物体能够被打印,否则塑料丝将悬在空中无法沉积,不能成型.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保证三维物体模型能够打印的支撑结构方法.能够自动寻找支撑点,并且自动寻找添加支撑结构杆.此外,还调整了支撑杆的具体结构以增加稳定性以及易于剥除性.相比一般切片引擎如Cura,Mesh Mixer的处理方法,文中提出的算法能够在确保可打印性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三维打印的材料和时间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机 FDM打印机 支撑结构 三维模型 几何建模
原文传递
复杂障碍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变观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晁如佑 付英露 +3 位作者 石一青 魏燕 成云 李金莲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4期31-34,共4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YA、ZD和ZL高精度三维工区,为典型的江苏平原水网地形,城镇密布、水网纵横、养殖业发达,大的城镇和养殖区,常造成地震资料的空白和缺口。采集过程中,XJ镇、ZW镇以及LY湖大面积养殖区成为施工的复杂障碍。通过对复杂...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YA、ZD和ZL高精度三维工区,为典型的江苏平原水网地形,城镇密布、水网纵横、养殖业发达,大的城镇和养殖区,常造成地震资料的空白和缺口。采集过程中,XJ镇、ZW镇以及LY湖大面积养殖区成为施工的复杂障碍。通过对复杂障碍采集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基于"3S"技术(GPS定位、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基于地质目标的特殊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和养殖区观测系统动态设计技术,解决了常规观测系统对ZW镇、LY湖等勘探"禁炮区"无法解决的系列问题,提高了跨越复杂障碍的能力,最终获得了较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复杂障碍区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变观 高精度三维 3S”技术
下载PDF
增加深层下传能量的野外试验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永刚 李振春 +1 位作者 高洪海 吕德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1-237,244,共8页
在辽河盆地长滩、曙北、大平房等地区进行野外试验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大量实际试验资料的定量分析和采用射线追踪法理论模拟,开展了有效反射波传播与衰减规律、不同激发方式和三维观测系统对深层反射能量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获得了... 在辽河盆地长滩、曙北、大平房等地区进行野外试验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大量实际试验资料的定量分析和采用射线追踪法理论模拟,开展了有效反射波传播与衰减规律、不同激发方式和三维观测系统对深层反射能量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获得了深层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参数的优选及增加深层下传能量的有关认识。这对野外深层资料采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震勘探 激发条件 三维观测系统 射线追踪模拟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边界断层三维几何学与运动学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志业 何登发 +2 位作者 李智 聂国权 何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96-4307,共12页
神开断层位于开平凹陷北部,是发育在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的大型伸展拆离边界断层.本文以高精度2/3D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首次对神开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断距变化,结合走向、倾向、倾角特征,将神开断... 神开断层位于开平凹陷北部,是发育在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的大型伸展拆离边界断层.本文以高精度2/3D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首次对神开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断距变化,结合走向、倾向、倾角特征,将神开断层分为西南、中、东北三段;空间上认为神开断层断面是由多个等倾角区组成的复杂曲面,重建其几何学形态模型,通过5个垂向轴面和3个横向轴面将神开断层断面分为20个区.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神开断层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平衡剖面对比,认为断层西南段、东北段在始新世早期开始发育,中段在始新世中晚期发育并与西南段和东北段连锁形成一条断层;断层旋转程度自西南向东北变弱;断层西南段反转强度最大,中段次之,东北段无反转.神开断层西南段为"反犁式"形态;中段为"座椅式"形态,与大洋核杂岩伴生;东北段为"犁式"形态.断层下盘的波瓦状构造为古老的拆离断层面,与神开断层一起构成拆离断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开断层 三维几何学 运动学 珠江口盆地 开平凹陷 洋陆过渡带
下载PDF
宽/窄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对地震成像的影响分析——基于地震物理模拟的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狄帮让 孙作兴 +2 位作者 顾培成 魏建新 徐秀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在复杂地区采用宽方位还是窄方位观测问题”,成为近十年中三维地震方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虑到该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结合中国东部滩海地区的地质特点,选择了一个水退模式扇形薄砂体构建地质模型,设计了16线4炮全方位和6线4炮窄方... “在复杂地区采用宽方位还是窄方位观测问题”,成为近十年中三维地震方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虑到该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结合中国东部滩海地区的地质特点,选择了一个水退模式扇形薄砂体构建地质模型,设计了16线4炮全方位和6线4炮窄方位两个观测系统,对扇体进行了地震物理模拟分析。通过对三维偏移数据体时间切片的宏观全局分析和偏移剖面的微观局部分析,得出如下认识:在上覆地层相对平缓、速度横向变化不大的地质背景下,通过采用CMP叠加偏移处理,宽方位和窄方位三维采集都能对地下目标实现基本正确的地震成像,且两者的成像分辨率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三维观测系统 地震分辨率 地震物理模拟
下载PDF
用MAXScript脚本语言生成分形图形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瑾 蔡秀云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94-98,共5页
介绍了分形生成技术的原理与性质、MAXScript脚本语言的特点及功能,详细叙述了用MAXScript脚本语言生成分形图形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针对分形几何的特点,以具有严格自相似性的分形树为例,通过解释源代码、描述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以... 介绍了分形生成技术的原理与性质、MAXScript脚本语言的特点及功能,详细叙述了用MAXScript脚本语言生成分形图形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针对分形几何的特点,以具有严格自相似性的分形树为例,通过解释源代码、描述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以及对生成的图片用3DSMAX进行再处理,分析了在3DSMAX环境中用MAXScript脚本语言生成分形图形这一新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图形 MAXScript脚本语言 计算机生成 3DSMAX 分形树
下载PDF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永国 尹吴海 +4 位作者 何永清 李国顺 宁宏晓 章多荣 蒲青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5,353+518,共5页
在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面元内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和方位角分布等直接影响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若相邻面元内覆盖次数相同、炮检距分布不均匀,则面元内的叠加振幅就存在差异。目前对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的分析多以定性分析图表示,本文... 在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面元内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和方位角分布等直接影响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若相邻面元内覆盖次数相同、炮检距分布不均匀,则面元内的叠加振幅就存在差异。目前对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的分析多以定性分析图表示,本文在借鉴已有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均值、方差及加权因子概念,改进了三维观测系统炮检距均匀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该改进方法分析了三维观测系统参数对炮检距均匀性的影响,还通过模型正演评估了观测系统参数对叠加成像剖面的振幅和频率均匀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炮检距均匀性与振幅或频率均匀性吻合较好,因此本文改进方法能有效分析和评价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观测系统 属性均匀性 定量分析 炮检距 覆盖次数 方位角 面元
下载PDF
城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光德 丁伟 +2 位作者 胡立新 杜清怀 于小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城镇大型障碍区布设观测系统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如何避开障碍物,选择什么参数确保面元属性均匀、最佳压制噪声,以得到好的反射资料。鉴于现有的勘探装备和技术潜力,本文提出一套从物理点优化调整到辅助检测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高... 城镇大型障碍区布设观测系统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如何避开障碍物,选择什么参数确保面元属性均匀、最佳压制噪声,以得到好的反射资料。鉴于现有的勘探装备和技术潜力,本文提出一套从物理点优化调整到辅助检测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高精度数字卫星照片和地震测量成果,对设计的规则观测系统进行反复调整,尽量避开障碍物,计算出调整后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及方位角分布情况,设计出适用于障碍区的不规则观测系统。文中总结了几条设计原则,并给出相应的调整方法和辅助检测手段。通过合理调整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成功地解决了穿越大型障碍区时有效接收和安全激发的问题,确保了面元内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等属性均匀,在多块三维资料采集应用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障碍物 三维观测系统 炮点调整 检波点调整
下载PDF
三维观测系统采样均匀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碗学俭 葛雪钦 +4 位作者 张松平 郭立杰 王广智 杨波 张玲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6期42-48,共7页
观测系统采样均匀性对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的空间连续性、均衡性,以及对后续资料处理(叠前偏移)和综合解释至关重要。在此提出应用三维观测系统均匀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和炮检... 观测系统采样均匀性对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的空间连续性、均衡性,以及对后续资料处理(叠前偏移)和综合解释至关重要。在此提出应用三维观测系统均匀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和炮检点分布均匀情况,从整体上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系统的资料采样均匀性差异,使三维观测系统的选择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观测系统 覆盖次数 炮检距 方位角 炮检覆盖 均匀性 非均匀系数
下载PDF
炮检距属性的非均匀性系数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虎 尹成 +1 位作者 陈光明 李轩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7,164+168,共6页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中炮检距均匀分布一直是野外地震采集设计的目标,炮检距分布对速度分析和叠加成像精度都有很大影响。目前人们对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手段是炮检距分布属性图。本文将炮检距分布与覆盖次数和...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中炮检距均匀分布一直是野外地震采集设计的目标,炮检距分布对速度分析和叠加成像精度都有很大影响。目前人们对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手段是炮检距分布属性图。本文将炮检距分布与覆盖次数和最大炮检距联系起来,提出了定量化分析公式和非均匀性系数的新概念,用以描述每一个面元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状况。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束状观测系统和四种不同横纵比正交观测系统的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分析,定量地推断出炮检距相对最为均匀的观测系统,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中炮检距均匀分布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观测系统 炮检距 非均匀性系数 观测系统设计 覆盖次数
下载PDF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Linglong granitoid complex, Shandong Peninsula, China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万天丰 曾华霖 +2 位作者 周伟新 C.Teyssier B.Tikoff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6期535-544,共10页
The Linglong granitoid complex (LGC) is composed of four major plutonic units that intruded and cooled in the Middle Jurassic (170-155 Ma). Gravity-anomaly modeling indicates that the LGC is a sheet-like laccolith, le... The Linglong granitoid complex (LGC) is composed of four major plutonic units that intruded and cooled in the Middle Jurassic (170-155 Ma). Gravity-anomaly modeling indicates that the LGC is a sheet-like laccolith, less than 10 km thick, that dips shallowly below the surface toward the Tancheng-Lujiang (Tan-Lu) fault, a major lithospheric structure in Eastern China. Measurements of foliation in the field and measurements of planar and linear magnetic fabrics from the study of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 the LGC indicate that foliation is dominantly shallowly dipping and magnetic lineation is mainly parallel to the dip direction of the laccolith toward the Tan-Lu fault zone. The trend of lineations is consistent with flow of magma up the thrust to reach shallower levels. The magma of the LGC probably originated by crustal melting within the Tan-Lu fault zone and the emplacement of magma occurred along a shallowly-dipping thrust that drained the Tan-Lu fault zone, the mechanism of which is mainly dike-f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toid pluton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gravity modeling 3D-geometry EMPLACEMENT mechanism
原文传递
A survey on deep geometry learning:From a representation perspective 被引量:12
18
作者 Yun-Peng Xiao Yu-Kun Lai +2 位作者 Fang-Lue Zhang Chunpeng Li Lin Gao 《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 CSCD 2020年第2期113-133,共21页
Researcher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dealing with 2 D images using deep learning.In recent years,3 D computer vision and geometry deep learning have gained ever more attention.Many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3 D sh... Researcher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dealing with 2 D images using deep learning.In recent years,3 D computer vision and geometry deep learning have gained ever more attention.Many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3 D shap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Unlike 2 D images,which can be uniformly represented by a regular grid of pixels,3 D shapes have various representations,such as depth images,multi-view images,voxels,point clouds,meshes,implicit surfaces,etc.The performance achieved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representation used,and there is no unique representation that works well for all applications.Therefore,in this survey,we review recent developments in deep learning for 3 D geometry from a representation perspective,summari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We also present existing datasets in these representations and further discus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hape representation geometry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computer graphics
原文传递
基于二维ISAR图像序列的雷达目标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昕 郭宝锋 尚朝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75-2480,共6页
该文基于刚体目标3维运动过程中的几何不变性,将因子分解法引入ISAR图像处理领域,成功实现了雷达目标从2维到3维的重建。文中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最邻近数据关联准则完成不同姿态下2维散射中心的关联,应用因子分解法进行目标结构的分层重建... 该文基于刚体目标3维运动过程中的几何不变性,将因子分解法引入ISAR图像处理领域,成功实现了雷达目标从2维到3维的重建。文中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最邻近数据关联准则完成不同姿态下2维散射中心的关联,应用因子分解法进行目标结构的分层重建,最后给出评判准则检验重建性能。仿真实验证明,该文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实现单天线ISAR 3维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图像处理 3维重建 几何不变性 卡尔曼滤波 最邻近数据关联 因子分解法
下载PDF
一种经济高效的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霍全明 程增庆 +1 位作者 彭苏萍 胡朝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1-504,共4页
本文从研究地下介质中地震转换波的传播规律出发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三维三分量观测时 ,P波和转换波的接收窗口不一致 ,但在中等炮检距上两者均为最佳接收窗口 ,而为保护浅层资料 ,有利于... 本文从研究地下介质中地震转换波的传播规律出发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三维三分量观测时 ,P波和转换波的接收窗口不一致 ,但在中等炮检距上两者均为最佳接收窗口 ,而为保护浅层资料 ,有利于 AVO分析 ,还必须保留一部分大、小炮检距资料。为此 ,设计观测系统的有效窗口要使 P波和转换波获取率均能达到 85 % ,即三维三分量采集设计的双 85 %准则 ,实现了 P波及 PS转换波用一个排列片进行采集的设计方法 ,保证 PS转换波的覆盖次数基本不出现周期振荡。此项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 观测系统 PS转换波 炮检距 P波 AVO 地震转换波 中等 排列 传播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