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聚合物试剂减少煤沥青中3,4-苯并芘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秋民 黄大军 赵树昌 《煤化工》 CAS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研究了用聚合物同煤沥青反应降低其中3,4-苯并芘的方法。实验采用3种聚合物同煤沥青反应,得出不同的聚合物对减少3,4-苯并芘的作用效果,通过对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古马隆-茚树脂和聚乙二醇的研究发现:添加4%的古马隆-茚树脂对煤沥... 研究了用聚合物同煤沥青反应降低其中3,4-苯并芘的方法。实验采用3种聚合物同煤沥青反应,得出不同的聚合物对减少3,4-苯并芘的作用效果,通过对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古马隆-茚树脂和聚乙二醇的研究发现:添加4%的古马隆-茚树脂对煤沥青中3,4-苯并芘的脱除效果较好,脱除率达到46.78%,最佳反应温度为270℃,煤沥青中的3,4-苯并芘的质量分数由1.43%降低到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沥青 聚合物 3 4-苯并芘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沥青烟雾中3,4-苯并芘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春华 洪抒 +1 位作者 董丽波 王德才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沥青车间和筑路沥青施工现场沥青烟雾中3,4-苯并芘的方法。[方法]采用玻璃纤维滤膜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相对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为0.01mg/m^3;相关系数为0.99...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沥青车间和筑路沥青施工现场沥青烟雾中3,4-苯并芘的方法。[方法]采用玻璃纤维滤膜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相对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为0.01mg/m^3;相关系数为0.9999;重现性RSD为2.25%~8.10%,回收率范围为95.2%~97.0%。[结论]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沥青烟雾中3,4-苯并芘方法操作简单,富集效率高,分离效果好,准确可靠,适用于筑路施工现场沥青烟雾中3,4-苯并芘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苯并芘 高效液相色谱 沥青烟雾
下载PDF
3,4-苯并芘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钟林燕 谢勇平 +4 位作者 赖静萍 张晓婵 金子越 方战强 方展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94-97,共4页
研究了3,4-苯并芘(BaP)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aP中暴露8周后,雄鱼的体长、体重和性腺组织学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肝重、肝腺指数、精子数和精子成活率在不同浓度(1、10和100μg/L)暴露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 研究了3,4-苯并芘(BaP)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aP中暴露8周后,雄鱼的体长、体重和性腺组织学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肝重、肝腺指数、精子数和精子成活率在不同浓度(1、10和100μg/L)暴露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或P<0.01);在BaP中暴露8周后,雌鱼的体长、体重、肝重和肝腺指数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性腺和性腺指数则在高浓度(100μg/L)暴露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或P<0.01),并对胚胎发育早期阶段怀胎数减少有明显的影响。因此,BaP对雄性食蚊鱼具有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较明显;而对雌性食蚊鱼怀孕期的早期发育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苯并芘 半静水暴露 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 食蚊鱼
下载PDF
沥青烟气净化处理组合工艺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宏利 张冲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沥青在储运、加工过程中,产生一定量含有3,4苯并芘,1,2苯并蒽的沥青烟气。利用文丘里沥青烟捕集吸收和高温焚烧沥青烟气的组合净化工艺,可以将沥青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彻底消除。
关键词 沥青烟 捕集器 苯并芘 焚烧
下载PDF
木菠萝烟熏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武 王维民 +2 位作者 谌素华 丁伟 王路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6-249,共4页
以木菠萝树木为原料,采用干馏工艺制得烟熏液,以酚类、羰基化合物、3,4-苯并芘含量为烟熏液的品质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定温度、升温速率和树木粒径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优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干... 以木菠萝树木为原料,采用干馏工艺制得烟熏液,以酚类、羰基化合物、3,4-苯并芘含量为烟熏液的品质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定温度、升温速率和树木粒径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优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干馏温度为425℃、升温速率为10℃/min、粒径1.0 cm的条件下所制烟熏液品质最优,其酚含量为23.11 mg/mL,3,4-苯并芘含量为14.24μg/mL,羰基化合物含量为18.81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菠萝树木 干馏 酚类物质 羰基化合物 3 4-苯并芘
原文传递
苯并[a]芘和镉暴露对食蚊鱼求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方 谢勇平 方展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10,共6页
研究苯并[a]芘(BaP)和镉(Cd2+)暴露对雄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求偶行为的影响。设对照组和实验组,BaP暴露浓度为0、0.1、100μg/L;Cd2+暴露浓度为0、5、500 nmol/L;分别暴露6和8周。暴露实验结束后,观察雄鱼与雌鱼配对(1∶1)的求... 研究苯并[a]芘(BaP)和镉(Cd2+)暴露对雄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求偶行为的影响。设对照组和实验组,BaP暴露浓度为0、0.1、100μg/L;Cd2+暴露浓度为0、5、500 nmol/L;分别暴露6和8周。暴露实验结束后,观察雄鱼与雌鱼配对(1∶1)的求偶行为,并作录像记录分析。结果显示,雄鱼在0.1和100μg/L的BaP分别暴露6周后其对雌鱼的求偶行为开始明显降低,并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趋势;BaP高浓度组(100μg/L)暴露8周后对雄鱼有严重的致死效应。暴露在5和500 nmol/L的Cd2+至8周后雄鱼求偶行为明显降低;雌鱼暴露在低浓度BaP和Cd2+中其对雄鱼的求偶行为无明显影响(P>0.05);但分别在高浓度100μg/L BaP和500nmol/L Cd2+中暴露后,雄鱼对雌鱼的求偶行为显著减少。结果表明,BaP和Cd2+暴露均可降低雄性食蚊鱼的求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求偶行为 食蚊鱼
下载PDF
脱除煤沥青中3,4-苯并芘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健伟 李其祥 +2 位作者 王红亮 王智勇 伍林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0期62-65,共4页
以聚乙二醇和三聚甲醛为复合改性剂,采用聚合物改性法脱除煤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3,4-苯并芘,在复合改性剂比例(聚乙二醇与三聚甲醛的比)为4∶6时脱除率可达76.0%。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煤沥青的C、S元素含量降低,H元素含量升高,C/H值和... 以聚乙二醇和三聚甲醛为复合改性剂,采用聚合物改性法脱除煤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3,4-苯并芘,在复合改性剂比例(聚乙二醇与三聚甲醛的比)为4∶6时脱除率可达76.0%。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煤沥青的C、S元素含量降低,H元素含量升高,C/H值和芳香度(fa)降低,说明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降低、体系的稳定性下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与3,4-苯并芘的反应属于O-烷基化反应,三聚甲醛与3,4-苯并芘的反应属于C-烷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3 4-苯并芘 改性 烷基化反应
下载PDF
煤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3,4-苯并芘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雪 武全宇 +2 位作者 和凤祥 刘书林 屈滨 《炭素》 2019年第3期24-27,共4页
3,4-苯并芘作为多环芳烃的典型代表,广泛存在于煤沥青中,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污染物,对其进行检测及防治,对人类环境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煤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3,4-苯并芘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煤... 3,4-苯并芘作为多环芳烃的典型代表,广泛存在于煤沥青中,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污染物,对其进行检测及防治,对人类环境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煤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3,4-苯并芘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煤沥青中3,4-苯并芘的检测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3 4-苯并芘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3,4-苯并芘支气管灌注构建猪肺癌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锦润 杨立民 +2 位作者 张震 王维 赵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3,4-苯并芘经气管导管支气管灌注构建猪肺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购置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2头.实验猪麻醉满意后行气管插管,经气管导管向模型组支气管内注入3,4-苯并芘-玉米油混合液,对照组注入等量玉米油.每... 目的探讨3,4-苯并芘经气管导管支气管灌注构建猪肺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购置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2头.实验猪麻醉满意后行气管插管,经气管导管向模型组支气管内注入3,4-苯并芘-玉米油混合液,对照组注入等量玉米油.每周灌注1次,连续16周.于第16周、32周、48周对全部实验猪行肺部CT扫描,观察肺部有无病灶.第48周解剖实验猪肺、食管、胃肠道、肝及脑等脏器,观察有无肿瘤形成,并对肿块及实验猪的肺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分析.结果对照组肺部CT及解剖均未发现肺部肿瘤.模型组中,8头肺部CT显示有不同部位、大小不等的占位性病变,病理学均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3头中分化腺癌,2头高分化鳞癌,1头肺泡细胞癌,2头腺鳞癌.4头肺部CT无异常,其中一头食管距声门2 cm处有一2 cm×1.5 cm×1.0 cm肿块,标本送病理检查证实为食管磷癌.另外3头及对照组肺部CT及解剖均未发现肿瘤.模型组实验猪1 a内成功诱发恶性肿瘤,总成瘤率75%,肺部成瘤率为66.66%.结论经气管导管支气管内灌注3,4-苯并芘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肺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灌注 3 4-苯并芘 实验猪 肺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鼠曲草对大鼠肺癌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伟青 林飞 王海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鼠曲草提取液对3,4-苯并芘大鼠肺内注射诱发肺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浓度组,每组30只。经胸壁肺内注射3,4-苯并芘2 mg/次,每周1次,共4次,诱发肺部肿瘤。对照组正常饮水... 目的:观察鼠曲草提取液对3,4-苯并芘大鼠肺内注射诱发肺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浓度组,每组30只。经胸壁肺内注射3,4-苯并芘2 mg/次,每周1次,共4次,诱发肺部肿瘤。对照组正常饮水,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高、中、低浓度鼠曲草提取液代水喂食,于半年后处死全部大鼠,取其肺组织标本,观察各组成瘤率差异。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肺癌组织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高、中、低浓度组大鼠肺癌成瘤率分别为36.67%(11/30)、43.33%(13/30)、55.17%(16/29),而对照组大鼠肺癌成瘤率为72.41%(21/29)。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检测发现鼠曲草提取液可显著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且与浓度相关。大鼠肺癌组织survivin表达显示,鼠曲草提取液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结论:鼠曲草提取液对大鼠肺癌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鼠曲草 3 4-苯并芘 成瘤率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去除生地污染物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爱萍 刘凤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2期265-269,共5页
旨在研究过氧化氢氧化浸泡法去除生地中的3,4-苯并芘污染物的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温度、时间、浓度对过氧化氢去除生地中的3,4-苯并芘的影响与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试验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去除生地中3,4-苯并芘含... 旨在研究过氧化氢氧化浸泡法去除生地中的3,4-苯并芘污染物的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温度、时间、浓度对过氧化氢去除生地中的3,4-苯并芘的影响与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试验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去除生地中3,4-苯并芘含量的去除率可达90%;(2)影响去除效果的因素大小顺序是浓度>温度>时间;(3)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浓度2%,温度37℃,时间为60 min。生地的工业使用企业可以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浸泡法去除生地中的3,4-苯并芘污染物,以保证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生地 3 4-苯并芘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化学致癌剂3-4苯并吡诱发C_(3)H/10T1/2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12
作者 朴长青 葛淑清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49-52,120,共5页
本文用C_(3)H/10T(1/2)细胞作为靶细胞,研究了化学致癌剂3-4苯并吡(BP)诱发其恶性转化的发生。结果证明,在BP作用后7~9周出现转化灶。从转化灶中分离的细胞,失去了在培养中的接触抑制,能在软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集落。接种于免疫抑制动物,... 本文用C_(3)H/10T(1/2)细胞作为靶细胞,研究了化学致癌剂3-4苯并吡(BP)诱发其恶性转化的发生。结果证明,在BP作用后7~9周出现转化灶。从转化灶中分离的细胞,失去了在培养中的接触抑制,能在软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集落。接种于免疫抑制动物,能够形成肉瘤,表现出恶性细胞的生长特性。上述结果说明,CH_(3)/10T(1/2)细胞对研究致癌剂诱发体外培养细胞的恶性转化是有用的。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恶性转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化学致癌剂诱发的恶性转化,与其对细胞DNA的损伤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3)H/10T1/2细胞 3-4苯并吡(BP) 恶性转化 转化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