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Si-B-3C-N陶瓷的热压烧结工艺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鹏飞
徐盼盼
+2 位作者
于仁红
贾德昌
杨治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61-3165,共5页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对机械合金化的2Si-B-3C-N陶瓷进行烧结成型。采用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改变对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较大,而保温时间与气氛压力的影响较小。当温度和压力分别...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对机械合金化的2Si-B-3C-N陶瓷进行烧结成型。采用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改变对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较大,而保温时间与气氛压力的影响较小。当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900℃和80MPa时,陶瓷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致密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度、维氏硬度分别为88.7%、331.1MPa、139.4GPa、2.8MPa·m^1/2和5.7GPa。当温度降至1800℃或压力减为50MPa时,陶瓷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都明显降低。这说明高温高压有利于原子扩散与颗粒滑动重排,从而促进陶瓷的烧结致密化与力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si
-
b
-
3
c
-
n
陶瓷
烧结工艺
致密化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机法制备Si-B-C-N系非晶/纳米晶新型陶瓷及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斌
杨治华
+2 位作者
贾德昌
段小明
周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可以在高温氧化、剧烈热震、燃气流烧蚀等苛刻条件下服役的新型高温结构和多功能防热材料是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Si-B-C-N系非晶及纳米晶复相陶瓷组织结构独特,高温性能优异,在高温结构和多功能防热领域极具应用潜力.有...
可以在高温氧化、剧烈热震、燃气流烧蚀等苛刻条件下服役的新型高温结构和多功能防热材料是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Si-B-C-N系非晶及纳米晶复相陶瓷组织结构独特,高温性能优异,在高温结构和多功能防热领域极具应用潜力.有机聚合物先驱体裂解法(有机法)在致密Si-B-C-N系块体陶瓷的制备方面受限,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陶瓷研究所开创的机械合金化-热压法(无机法)工艺简单,制备材料组织结构均匀、性能优良,成为Si-B-C-N系致密块体陶瓷和耐高温构件的有效制备手段,弥补了有机法的不足,对于丰富和完善该材料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无机法制备Si-B-C-N系陶瓷及复合材料在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力学和热物理学性能、抗氧化性能、抗热震性能、耐烧蚀性能和相关机理分析等方面的新近成果,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
b
-
c
-
n
系陶瓷
非晶/纳米晶
机械合金化
热压烧结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热物理学性能
高温性能
原文传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Si-B-C-N陶瓷材料中的硅和硼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悦婷
刘亮
+1 位作者
徐林
卢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Si-B-C-N陶瓷材料中硅和硼元素含量的方法。将SiB-C-N陶瓷材料粉碎过孔径为75μm(200目)的筛并于160℃烘干1 h,称取50 mg样品,置于镍坩埚中,加入1.5 g氢氧化钾,以650℃高温熔融,冷却后用...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Si-B-C-N陶瓷材料中硅和硼元素含量的方法。将SiB-C-N陶瓷材料粉碎过孔径为75μm(200目)的筛并于160℃烘干1 h,称取50 mg样品,置于镍坩埚中,加入1.5 g氢氧化钾,以650℃高温熔融,冷却后用稀硝酸浸取熔融物,用水定容至200 mL。采用Burgener雾化器提高雾化效率,以钾盐进行基体匹配,以元素钇作为内标进行定量。硅(硼)的质量浓度与硅(硼)元素和内标元素的谱线强度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硅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4 mg/mL,硼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06 mg/mL。硅、硼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0%(n=6),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97.1%。该方法硅、硼的测定结果与GJB 1679A—2008《高硅氧玻璃纤维纱规范》中二氧化硅含量测试方法和JB/T 7993—1999《碳化硼化学分析方法》中总硼含量的测试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硼碳氮陶瓷产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硅
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Si-B-3C-N陶瓷的热压烧结工艺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鹏飞
徐盼盼
于仁红
贾德昌
杨治华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陶瓷研究所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61-316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基金(U1504516)~~
文摘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对机械合金化的2Si-B-3C-N陶瓷进行烧结成型。采用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改变对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较大,而保温时间与气氛压力的影响较小。当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900℃和80MPa时,陶瓷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致密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度、维氏硬度分别为88.7%、331.1MPa、139.4GPa、2.8MPa·m^1/2和5.7GPa。当温度降至1800℃或压力减为50MPa时,陶瓷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都明显降低。这说明高温高压有利于原子扩散与颗粒滑动重排,从而促进陶瓷的烧结致密化与力学性能的提高。
关键词
2
si
-
b
-
3
c
-
n
陶瓷
烧结工艺
致密化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Keywords
2
si
-
b
-3
c
-
n
ceramic
si
n
teri
n
g
pro
c
ess
de
n
si
fi
c
atio
n
mi
c
rostru
c
ture
me
c
ha
n
i
c
al
property
分类号
TB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机法制备Si-B-C-N系非晶/纳米晶新型陶瓷及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斌
杨治华
贾德昌
段小明
周玉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225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32106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2300,51072041)资助
文摘
可以在高温氧化、剧烈热震、燃气流烧蚀等苛刻条件下服役的新型高温结构和多功能防热材料是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Si-B-C-N系非晶及纳米晶复相陶瓷组织结构独特,高温性能优异,在高温结构和多功能防热领域极具应用潜力.有机聚合物先驱体裂解法(有机法)在致密Si-B-C-N系块体陶瓷的制备方面受限,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陶瓷研究所开创的机械合金化-热压法(无机法)工艺简单,制备材料组织结构均匀、性能优良,成为Si-B-C-N系致密块体陶瓷和耐高温构件的有效制备手段,弥补了有机法的不足,对于丰富和完善该材料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无机法制备Si-B-C-N系陶瓷及复合材料在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力学和热物理学性能、抗氧化性能、抗热震性能、耐烧蚀性能和相关机理分析等方面的新近成果,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si
-
b
-
c
-
n
系陶瓷
非晶/纳米晶
机械合金化
热压烧结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热物理学性能
高温性能
Keywords
si
-
b
-
c
-
n
ceramic
,amorphous/
n
a
n
o
c
rystalli
n
e,me
c
ha
n
i
c
al
alloyi
n
g,hot
pressed
si
n
teri
n
g,mi
c
rostru
c
ture,me
c
ha
n
i
c
al
property,thermophy
si
c
s
property,high-temperature
property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TB33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原文传递
题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Si-B-C-N陶瓷材料中的硅和硼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悦婷
刘亮
徐林
卢鹉
机构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出处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文摘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Si-B-C-N陶瓷材料中硅和硼元素含量的方法。将SiB-C-N陶瓷材料粉碎过孔径为75μm(200目)的筛并于160℃烘干1 h,称取50 mg样品,置于镍坩埚中,加入1.5 g氢氧化钾,以650℃高温熔融,冷却后用稀硝酸浸取熔融物,用水定容至200 mL。采用Burgener雾化器提高雾化效率,以钾盐进行基体匹配,以元素钇作为内标进行定量。硅(硼)的质量浓度与硅(硼)元素和内标元素的谱线强度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硅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4 mg/mL,硼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06 mg/mL。硅、硼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0%(n=6),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97.1%。该方法硅、硼的测定结果与GJB 1679A—2008《高硅氧玻璃纤维纱规范》中二氧化硅含量测试方法和JB/T 7993—1999《碳化硼化学分析方法》中总硼含量的测试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硅硼碳氮陶瓷产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硅
硼
Keywords
si
-
b
-
c
-
n
ceramic
s
i
n
du
c
tively
c
oupled
plasma
atomi
c
emis
si
o
n
spe
c
trometry
si
li
c
o
n
b
oro
n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Si-B-3C-N陶瓷的热压烧结工艺
张鹏飞
徐盼盼
于仁红
贾德昌
杨治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机法制备Si-B-C-N系非晶/纳米晶新型陶瓷及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梁斌
杨治华
贾德昌
段小明
周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原文传递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Si-B-C-N陶瓷材料中的硅和硼
刘悦婷
刘亮
徐林
卢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