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 被引量:196
1
作者 温涛 朱炯 王小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农贷资金进入乡村需要寻求内部化节约交易成本的主体与其对接,这一角色通常由乡村精英担任。而在"去组织化"的制度安排中,精英行为越发偏离整体利益,农贷资金呈现出被精英占有的"精英俘获"机制。本文采用两阶段最... 农贷资金进入乡村需要寻求内部化节约交易成本的主体与其对接,这一角色通常由乡村精英担任。而在"去组织化"的制度安排中,精英行为越发偏离整体利益,农贷资金呈现出被精英占有的"精英俘获"机制。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利用全国10省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分层比较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结果发现: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差异明显。贫困县农贷市场尚不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机制;但"精英俘获"机制泛滥于非贫困县农贷市场,使得农贷市场结构扭曲、功能错位、目标偏离。亟待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破解现有农贷资金配置固化的格局,保障农贷资金公平地惠及农户,助力农贷市场精英与普通农户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信贷 精英俘获 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 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双边政治关系、制度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被引量:31
2
作者 戴利研 李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4-109,共16页
本文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投票行为作为双边政治关系的代理变量,以中国对89个国家2003—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受到双边... 本文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投票行为作为双边政治关系的代理变量,以中国对89个国家2003—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受到双边政治关系的显著影响,政治关系的亲密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制度质量可以降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政治关系的敏感度,且制度质量的调节只能在中国对比自己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投资时发挥作用。以2008年为分界点,后危机时代双边政治关系对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双边政治关系的经济效应也会显著地受到东道国制度质量的调节。此外,中国改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关系,可以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政治关系 制度质量 对外直接投资 联合国投票 2sls模型
下载PDF
医疗保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玮 孟昭群 韩笑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7,共11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研究医疗保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他主要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分别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模型(2SLS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Probit模型)对医疗保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进行了...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研究医疗保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他主要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分别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模型(2SLS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Probit模型)对医疗保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有利于促进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且促进作用随着儿童健康水平的提升而递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对儿童健康影响存在差异性。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医疗保险可以显著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水平,所以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增加针对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险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医疗保险 2sls模型 离散选择模型 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养老模式对老年人主客观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丁继红 王一凡 刘晓敏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65,共16页
构建了老年人健康需求和养老模式需求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CLHLS数据和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对老年人主客观健康的影响。为消除内生性,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法建立2SLS模型。研究发现,老人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 构建了老年人健康需求和养老模式需求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CLHLS数据和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对老年人主客观健康的影响。为消除内生性,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法建立2SLS模型。研究发现,老人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较差的情况下,相较于独居,倾向于选择与家人共同居住,家人照护有利于老人ADL能力的恢复,但对老人主观健康不利;老人在自评生活状况较差情况下,相较于独居,倾向于选择养老院居住,养老院照护有利于老年人的主观健康水平和ADL能力的恢复。此外,老年人健康水平还受到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议政府能够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健康 养老模式 2sls模型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雅馨 刘霞 +1 位作者 张博 谢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178,共14页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成因,检验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为完善自然保护区社区政策、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成因,检验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为完善自然保护区社区政策、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选取30个自然村(区内12个、区外18个)174户农户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4和2015年开展3次问卷访谈和跟踪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呈现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和收入动态变化。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差异成因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利用工具变量(2SLS)模型进行解析。【结果】在3个时间节点,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农户收入均明显高于区外,自然保护区建立没有导致农户收入低,其受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影响,尤其是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发挥主要作用。【结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自然保护区建立不会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反而有利于农户收入增长,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关系融恰。为提高农户收入并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应在已有社区政策基础上,扩大政策影响面,增强农户风险应对能力,巩固和提升已取得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农户收入 社区政策 2sls模型
下载PDF
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对城市创新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83,共17页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对政府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城市流动意义重大。研究使用1999-2017年地级市数据和2016-2019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数据库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法并结合有效工具...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对政府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城市流动意义重大。研究使用1999-2017年地级市数据和2016-2019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数据库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法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和机制。主要发现为:第一,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对城市创新存在显著的动态影响效应。第二,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动态影响符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所指示的阈值特征。第三,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引发的制造业集聚是促进城市创新的重要机制,尤其对研发强度和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这种影响机制更加突出。因此,政府应针对城市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的演化阶段,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城市流动,并构建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集聚形态,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 制造业集聚 城市创新 动态影响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公众环境风险感知-行为机理与差距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孟菲 郑晶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6期579-584,共6页
通过匹配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横截面数据和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状况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OLS)探讨了公众环境风险感知与行为之间的内在机理及差距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做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 通过匹配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横截面数据和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状况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OLS)探讨了公众环境风险感知与行为之间的内在机理及差距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做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环境风险感知是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的基础,但存在感知一行为偏差;年龄、政治面貌、社会交往、社会信任、政府工作满意度、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媒体使用和环境知识是影响感知一行为差距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感知 环境行为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
下载PDF
高铁网络与城市二元创新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文浩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3,共12页
基于1999—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高铁网络对沿线城市创新结构的影响效应与机理。研究发现,高铁网络促使沿线城市形成了原创水平下降、二次创新水平上升的二元创新结构,高铁网络引发的FDI向沿线城市集聚是城... 基于1999—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高铁网络对沿线城市创新结构的影响效应与机理。研究发现,高铁网络促使沿线城市形成了原创水平下降、二次创新水平上升的二元创新结构,高铁网络引发的FDI向沿线城市集聚是城市二元创新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沿线高研发强度的城市更容易形成二元创新结构。政府应避免FDI借助高铁网络向沿线高研发强度城市过度集聚,防止高铁沿线城市在创新结构上形成"铁锈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二元创新结构 城市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河北省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唐欣 孙小杰 王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1-50,共10页
河北省在“十四五”时期依然面临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测度河北省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有助于了解河北省农村地区农业信贷资金利用率的现状,进而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河北省... 河北省在“十四五”时期依然面临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测度河北省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有助于了解河北省农村地区农业信贷资金利用率的现状,进而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河北省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并构建其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农业信贷资金利用率较高,但部分年份规模报酬递减,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提高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推动河北省农业信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经济增长 DEA-MALMQUIST 2sls模型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多维影响:作用机理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亚飞 张兴建 龚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2-65,共14页
基于线性加权法对2010—2019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对就业... 基于线性加权法对2010—2019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对就业总量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质量的提升;分地区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具有抑制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则具有促进效应,而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在所有地区均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由此建议,中国应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及产业转型的就业预警监测体系,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拓展就业空间,加大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优化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 线性加权法 IV-2sls模型
下载PDF
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能否促进企业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文浩 《科研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研究中国政府如何制定合宜的人才引进政策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对政府在“十四五”时期构建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文章借鉴吸收能力理论、“威廉姆森”假说以及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城市(产业)内部“集聚”型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识别标准... 研究中国政府如何制定合宜的人才引进政策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对政府在“十四五”时期构建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文章借鉴吸收能力理论、“威廉姆森”假说以及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城市(产业)内部“集聚”型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识别标准,并且基于人才结构视角考察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结果表明:相对于以人才数量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在企业间进行“逆集聚”分布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并且在城市(产业)内部构建“逆集聚”型人才结构是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解释效力约为60.42%。此外,创新要素结构的联动变化也是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解释效力约为23.99%。“十四五”时期政府应调整以人才数量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在城市(产业)内部形成“逆集聚”型人才结构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人才结构 企业创新 高级劳动力要素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高级劳动力要素阶段性“断点”特征与企业创新——来自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的解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文浩 《系统管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9-1312,共14页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断点”特征。实证表明,中国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创新存在阶段性“断点特征”,并且更偏向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特征。高级劳动力要素向非本土、东部以及创新差距较小行业的企业集聚,更有利于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突破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值并促进企业创新。政府一方面可出台合宜的人才政策引导Ⅲ阶段企业的高级劳动力要素向Ⅱ阶段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可实施合宜的产业政策促使产业内部形成企业创新差距较小的创新结构,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劳动力要素 企业创新 吸收能力理论 “威廉姆森”假说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