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A Case Study of Tingzu Town in Hubei Prov- ince of 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LIU Yaolin YE Qingqing +2 位作者 LI Jiwei KONG Xuesong JIAO Lim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550-565,共16页
Rural settlements are the main carrier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us,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highly significant to rur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effective a... Rural settlements are the main carrier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us,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highly significant to rur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The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s measured by an im- proved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which considered proximity and availability based on the inclin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consisted of tradition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newly proposed limiting facto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loss score proportion of suitability. Tingzu Town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was chosen as the cas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re- suits of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dustry division, as well as the layout of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facilities wer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ingzu Town. It is found that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s which significantly overestimat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venience. Moreover, the limiting factor identification can help u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bring about the highly targeted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s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2sfcamethod limiting factor identification Tingzu Town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可达性分析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任思源 李思齐 +1 位作者 刘孟迪 许菡 《湖北电力》 2018年第5期70-74,共5页
可达性反映人们到达目的地过程所克服的空间阻力大小,能够评价充电站的服务能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达性分析技术中的网络分析法与两步移动搜寻法,以北京市延庆、怀柔两个区作为研究区域,对两个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可达性分析,发现... 可达性反映人们到达目的地过程所克服的空间阻力大小,能够评价充电站的服务能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达性分析技术中的网络分析法与两步移动搜寻法,以北京市延庆、怀柔两个区作为研究区域,对两个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可达性分析,发现充电站布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研究验证了地理信息系统可达性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分析 充电站布局 网络分析法 两步移动搜寻法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绿地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127
3
作者 魏冶 修春亮 +1 位作者 高瑞 王绮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9-487,共9页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沈阳市绿地可达性分析。在揭示研究区内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同时,探索这一新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显示:①沈阳市绿地可达性整体上具有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个高值区与3个低值区可清晰识...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沈阳市绿地可达性分析。在揭示研究区内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同时,探索这一新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显示:①沈阳市绿地可达性整体上具有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个高值区与3个低值区可清晰识别;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区的近外围,低值区域主要分布于核心城区与城市的西部及南部远郊。②沈阳市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十分不平衡,具有较强的空间极化特征,70%以上的街道绿地可达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只有少数街道呈现较高的可达性,人口与绿地的空间不匹配是造成不平衡的主要因素。③根据可达性评价结果,提出了实施空间优化策略,促进绿地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建议。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揭示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口相互作用的规律,未来还应进一步与客观实际结合,使之更加具体化和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沈阳市
原文传递
就医空间可达性分析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被引量:91
4
作者 胡瑞山 董锁成 胡浩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00-1607,共8页
精确评价医疗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样状况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前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医疗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江苏省贫困县——东海县为案例,以行政村和医院为分析单元,基于迪卡斯特拉算法计算出各村到... 精确评价医疗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样状况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前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医疗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江苏省贫困县——东海县为案例,以行政村和医院为分析单元,基于迪卡斯特拉算法计算出各村到医院(卫生院)的最短通行时间,进而分析各村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情况。采用不用服务时间阈值范围进行空间敏感性分析,综合研判缺医地区分布特点。与传统的医卫人员和人口比值的方法相比,两步移动搜索法能有效显示县域范围内医疗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情况。采用较大的时间阈值,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较为平滑,采用较小服务阈值则空间分异显著,缺医范围也较大。东海县医疗空间可达性整体呈单核结构,并沿主要交通线延伸,缺医地区多分布于边缘乡镇。提高边缘乡镇的行政村的甲级卫生院等级和乡村道路等级将会改善边缘乡镇的就医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移动搜索法 就医空间可达性 江苏省东海县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84
5
作者 柳泽 杨宏宇 +1 位作者 熊维康 陈光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737,共10页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构设置不同服务阈值。计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德清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呈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高可达性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城及邻接区域,边缘地区缺医明显;(2)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结果具有不同的整体特征,但前者可达性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O-2sfca) 德清县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上海市黄浦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68
6
作者 任家怿 王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4-783,共10页
为解决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套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模型,并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对其现有公园绿地进行步行条件下的空间可达性分析。首先从网络爬取研究范围内居住小区POI信息,将其聚合在边长100 m的正六边形... 为解决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套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模型,并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对其现有公园绿地进行步行条件下的空间可达性分析。首先从网络爬取研究范围内居住小区POI信息,将其聚合在边长100 m的正六边形蜂窝网内,计算得到每个人口单元的人数及人口密度,并利用百度地图API路径规划接口爬取各供给点和需求点间基于实时路况的出行时间;其次,以黄浦区2019年底已建公园绿地为例,从居住区人口需求、可达性分级、冷热点和盲区分析4个方面对其供需配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浦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水平整体北高南低,和人口密度分布呈负相关,存在供需错位问题,且仍有9.16%的显性盲区和16.5%的隐性盲区亟待消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地空间布局和选址提供指导依据;最后从适度增量、盘活存量、社区共治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黄浦区绿化"十四五"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细粒度人口 大数据 上海市黄浦区
原文传递
基于可达性测度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45
7
作者 韩非 罗仁朝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101,共11页
针对特大型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以南京江南主城四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立足于供需匹配视角,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南京江南主城四区居家养老设施的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特大型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以南京江南主城四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立足于供需匹配视角,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南京江南主城四区居家养老设施的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结果尽管整体相似,但前者能够更为精细地反映供需配比情况;②南京江南主城四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需匹配度呈"圈层式"分布,老城边缘圈层可达性较好,外围圈层可达性一般,老城中心圈层可达性较差,各圈层内部供需匹配度的高低呈非均质化分布;③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设施环境及服务质量是影响养老设施供需匹配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可达性 供需型两步移动搜索法(DS-2sfca) 供需匹配度 人口老龄化 日托容量
原文传递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上海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36
8
作者 程敏 黄维维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科学评价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是其合理配置的基础.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纳入养老设施规模等级因素,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2SFCA)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 科学评价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是其合理配置的基础.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纳入养老设施规模等级因素,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2SFCA)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和老年人口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各街道养老设施的可达性分布不均,整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各区中型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稍优于大型养老设施,且均明显优于小型养老设施.未来应充分考虑上海市中心城区地理特征、交通网络和人口分布特点进一步合理配置养老设施.研究结果为上海市养老设施的配置和优化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设施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地理信息系统 上海
下载PDF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就业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绮 修春亮 +1 位作者 魏冶 张林静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2,共5页
将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方法引入到就业可达性测度研究中,在证明方法有效性的同时,也对研究案例沈阳市中心城区的就业可达性空间格局、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结果显示,沈阳市中心城区的就业可达性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 将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方法引入到就业可达性测度研究中,在证明方法有效性的同时,也对研究案例沈阳市中心城区的就业可达性空间格局、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结果显示,沈阳市中心城区的就业可达性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呈现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形成这一格局的机理有:1单中心的城市形态;2城市规划的功能性布局;3居住的郊区化;4旧城改造与政策性住房;5地理要素的空间阻隔。提出用足规划手段促进产业与人口均衡化布局、旧城改造与政策性住房的合理落位、完善城市交通,破除路径障碍与培育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等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就业可达性 空间不匹配 沈阳市
原文传递
特大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中浩 孙诗萌 +2 位作者 汪雪 肖锐 高峻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2-630,共9页
大城市通常是医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普遍存在配置不均的问题。精准地衡量城市医疗公共服务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医疗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上海市为例,运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从乡镇(街道)尺度测算医疗... 大城市通常是医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普遍存在配置不均的问题。精准地衡量城市医疗公共服务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医疗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上海市为例,运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从乡镇(街道)尺度测算医疗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结合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上海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特征,探讨了影响上海市医疗服务资源可达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上海市医疗公共服务可达性自中心城区向郊区逐渐递减;可达性高值区集中在外环线以内及其沿线地区,可达性低值区集中在远郊区。医疗资源呈现向心化集聚,满足了中心城区高密度的人口和体量庞大的老年人口就医需求;中心城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可达性差异较小,而郊区医疗服务的可达性差异较大;上海市医疗服务可达性空间格局受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显著影响,上海市政府医疗财政支付对街道尺度的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作用较小。在未来,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中注重人口集聚导向,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双向流动的常态化机制是提升上海市医疗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城市医疗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公共服务 可达性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上海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县域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评价——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慧 杨乃 +1 位作者 孔凡敏 曾进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8-625,共8页
两步移动搜索法应用于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评价时往往未考虑距离衰减因素,常用单一指标衡量供给点的吸引力,并未结合当地政策采用可变的搜索半径.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使用熵值法综合评判供给点吸引力,基于义务教... 两步移动搜索法应用于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评价时往往未考虑距离衰减因素,常用单一指标衡量供给点的吸引力,并未结合当地政策采用可变的搜索半径.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使用熵值法综合评判供给点吸引力,基于义务教育政策确定动态搜索半径,得到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并将其用于评价2015年监利县行政村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①监利县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较初中差,中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整体有待提升,乡镇中心附近的中小学可达性较高,且大部分乡镇的边界区域是中小学可达性的薄弱地区;②监利县高可达性小学空间组团分布均衡,高可达性初中空间组团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基于此,本文对监利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出了建议,以促进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可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两步移动搜索法 教育资源 均等化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和Ga2SFCA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鹏 孙艳玲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9,共7页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数据,采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以居住区为评价单元,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搜索半径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及敏感性分析,探讨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街...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数据,采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以居住区为评价单元,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搜索半径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及敏感性分析,探讨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街道尺度绿地公园可达性和人口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水平较低,14.5%的居民无法在15 min内抵达公园绿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均衡,西南部西青区和南开区绿地公园面积和人均面积远高于其他区域,不同居住小区间可达性差别较大;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大,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有改善的趋势,将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由15 min增大到30 min后,可达性为一般及以上的居民人口比例由30.69%提升至65.34%;搜索半径越大,可达性值域的变化幅度会变小,公园绿地服务的可达性差异降低;高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和低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南部的12个街道,高人口密度-低可达性和低人口密度-低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中部北部的21个街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 天津市中心城区 人口密度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以七星关区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丹丽 孙建伟 +3 位作者 刘艳 罗静 赵宇鸾 张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7-344,共8页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了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及其两两之间的耦合...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了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及其两两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结果表明:(1)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整体呈“大散居、小聚居”特征,其生活空间圈层结构突出,生产空间南北差异显著,生态空间则较为零散;(2)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呈现4种耦合度类型,5种耦合协调度类型,耦合协调状态服从“核心—边缘”模式;(3)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两两之间耦合协调状态呈现较强中心城区指向,其中生产—生态空间耦合协调状态较好,生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较差。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水平有待提升,需科学规划乡村“三生”空间,促进喀斯特山区乡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三生”空间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 耦合协调模型 喀斯特山区
下载PDF
武汉市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与养老服务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岸康 李建松 +1 位作者 杨娜娜 李林泽 《测绘地理信息》 2020年第6期150-153,共4页
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2015年实有人口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武汉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使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武汉市养老服务可达性;结合两者结果,研究武汉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可... 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2015年实有人口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武汉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使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武汉市养老服务可达性;结合两者结果,研究武汉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可达性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发现:(1)武汉市人口老龄化从市中心到外围呈高-低-高三环分布;(2)老龄化空间聚集效应加强,人口老龄化呈现向城市中心聚集趋势;(3)养老服务可达性空间差异较大,呈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4)养老服务可达性与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服务可达性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两步移动搜索法
原文传递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艳霞 蔡祖亮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目的】为探索老年人对公园绿地需求的独特性和存在问题,分析老年人口布局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响应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外环内城区2010和2020年的老年人口数据以及相关城市公园绿地数据,运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和改进... 【目的】为探索老年人对公园绿地需求的独特性和存在问题,分析老年人口布局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响应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外环内城区2010和2020年的老年人口数据以及相关城市公园绿地数据,运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Ga2SFCA)法对不同出行方式下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区域内街道人口老龄化加深现象明显,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扩散趋势;2)区域内社区公园绿地的供给总量有所增长,但老年人人均供给量依旧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3)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与人口老龄化在空间变化上并不匹配,区域东南侧街道的公园绿地供给缺乏较为严重。【结论】进一步提出增加社区公园绿地、优化存量绿地、完善交通网络等具体措施,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时空变化 城市公园绿地 老龄化 可达性 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三甲医院空间配置均衡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智敏 甄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79-2089,共11页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三甲医院作为区域性医院,研究其空间配置的均衡性,有助于从区域层面统筹好优质医疗资源,为推动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思路。研究以区县为单元,运用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量化分析了不同服务半径和距离...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三甲医院作为区域性医院,研究其空间配置的均衡性,有助于从区域层面统筹好优质医疗资源,为推动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思路。研究以区县为单元,运用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量化分析了不同服务半径和距离衰减参数β对三甲医院可达性的影响,并对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县三甲医院供需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通过缩小服务半径以及增大距离衰减参数,能够提升三甲医院供给的平均水平,但是各区县间差距将会增大,盲目扩大服务半径则会降低供给的平均水平,并且在距离衰减参数较高的情况下,各区县间差距也会显著提升。关键在于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使其服务半径相对合理,同时引导居民在一定范围内有序就医。(2)三甲医院可达性的两极化特征较为明显,高铁的发展能够促进交通优势地区形成可达性高值的连绵地区,以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以及南京都市圈为代表,但是也会加剧交通劣势地区居民就医困难的问题,以皖西、浙西以及苏东地区为代表。因此,需要持续推进区域三甲医院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3)当下各区县三甲医院整体供需关系较为协调,但是协调等级相对较低。供需失调地区集中分布在安徽、苏北与浙南地区,浙北与苏南地区则形成了连绵成片的供需均衡地带。供给高于需求区县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江苏省,是提升三甲医院利用效率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空间配置均衡性 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 长三角区域
原文传递
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空间可达性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赐然 潘杰 +4 位作者 毛宗福 刘韵绪 王瑞 罗银 崔丹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64,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武汉市中心城区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空间可达性水平,为优化药物供应与配置提供经验证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基于高斯衰减函数的两步移动搜索法(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评估研究区域内各个需...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武汉市中心城区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空间可达性水平,为优化药物供应与配置提供经验证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基于高斯衰减函数的两步移动搜索法(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评估研究区域内各个需求单元在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下的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可达性,同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识别需求单元可达性的分布态势和分类模式。结果:在驾车或公交出行的情况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各需求单元的配药定点机构的可达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江汉区、汉阳区等可达性水平较高且均衡,而青山区和洪山区可达性水平较低且内部存在明显分层。此外,各需求单元呈现显著正相关空间分布,区域内高值集聚与分区内部分化现象并存。结论:武汉市中心城区配药机构可达性整体较高,但存在从核心城区向边缘城区递减的趋势;多数辖区的可达性良好且较为均衡,但少数辖区的可达性较差且存在明显的内部等级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谈抗肿瘤药 配备机构 空间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机构养老设施空间配置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丽亚 修春亮 《老龄科学研究》 2018年第5期62-71,共10页
研究机构养老设施空间配置,在满足老年人需求、优化空间结构、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可达性分析方法,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考虑到现有机构养老设施的医疗功能缺失,利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分析了各街道老... 研究机构养老设施空间配置,在满足老年人需求、优化空间结构、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可达性分析方法,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考虑到现有机构养老设施的医疗功能缺失,利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分析了各街道老年人到机构养老设施的可达性和机构养老设施到医院的可达性。结果表明:长春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到机构养老设施的可达性相对较高,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北部区域;机构养老设施到医院的可达性表现为西部最高,自西向东、南、北递减。结合机构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的相关研究,针对机构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及相关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设施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 空间配置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山地城市公园步行可达性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19
作者 宫聪 曹雨 +1 位作者 吴兹 曹昶皓 《建筑创作》 2024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城市公园与居民的公共生活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山地城市中使用步行可达性可以有效衡量公园布局公平性与服务效能。本研究选取重庆渝中区117个老旧社区和12个公园,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与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包括百度地图API法... 城市公园与居民的公共生活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山地城市中使用步行可达性可以有效衡量公园布局公平性与服务效能。本研究选取重庆渝中区117个老旧社区和12个公园,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与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包括百度地图API法与OD成本矩阵法)对社区公园的15min步行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百度地图API法综合考虑包括坡度在内的可达性多种影响因素,最适用于精确计算山地城市可达性;坡度是造成API法与OD法计算结果差异的显著因素,且坡度越大,API法越准确;渝中区老旧社区存在整体公园可达性差的问题和西高东低空间分布的规律。研究结果为公园布局、步行系统规划与15min社区生活圈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公园 步行可达性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重庆市渝中区
下载PDF
青岛市市北区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
作者 孙文君 解旭东 刘元刚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128-132,137,共6页
文章以青岛市市北区为例,基于居住小区、小学的分布数据和人口数据,从供给与需求角度,运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索法,从居住小区尺度定量评价青岛市市北区小学的空间可达性和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市北区小学密度呈现东南高、... 文章以青岛市市北区为例,基于居住小区、小学的分布数据和人口数据,从供给与需求角度,运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索法,从居住小区尺度定量评价青岛市市北区小学的空间可达性和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市北区小学密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市北区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分布整体水平较高,但又有不均衡的现象;在居住小区尺度上,东部、北部的可达性要明显优于西部沿海地区,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资源 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分布 可达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