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球菌LOS 2C7表位筛选及其与HBc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伟 刘坤 +4 位作者 姜德玉 赵莉群 李君丽 于三科 王希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8-501,506,共5页
目的:将淋球菌脂寡糖的2C7表位插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的MIR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以期获得高免疫原性的淋球菌亚单位疫苗的候选靶位。方法:通过间接ELISA法,以CMCC29403菌株的LOS为包被抗原,对7个表位进行筛选... 目的:将淋球菌脂寡糖的2C7表位插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的MIR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以期获得高免疫原性的淋球菌亚单位疫苗的候选靶位。方法:通过间接ELISA法,以CMCC29403菌株的LOS为包被抗原,对7个表位进行筛选;并通过杀菌试验检测肽段免疫动物产生血清的保护力。对已筛选好的肽段基因进行人工合成,通过重叠PCR将肽段基因嵌入HBc基因中,以增强表位的免疫原性,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初步研究表明了表位PEP1,PEP2,PEP7具有较强的脂寡糖(LOS)的免疫原性,能够模拟脂寡糖的抗原性。这3个肽段可能成为候选疫苗亚单位。通过重叠PCR方法:成功地将PEP1,PEP2,PEP7三个表位基因序列插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的刺突(MIR)部位,构建了HBc-PEP1,HBc-PEP2,HBc-PEP7融合基因,通过PET22b(+)载体进行原核表达,为下一步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2C7表位PEP1,PEP2,PEP7具有较强的脂寡糖(LOS)的免疫原性,能够模拟脂寡糖的抗原性。表位与HBc的融合蛋白可以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可溶性表达,为下一步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7表位 淋球菌 脂寡糖(LOS)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