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5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勒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尹锋 胡立宏 楼凤昌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为阐明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basilicumL 的有效成分 ,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各种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了 17个化合物。结果 :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槲皮素 (1) ,(17R) 3β 羟基 2 2 ,2 3,2 4 ,2 5 ,2 6 ... 目的 :为阐明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basilicumL 的有效成分 ,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各种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了 17个化合物。结果 :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槲皮素 (1) ,(17R) 3β 羟基 2 2 ,2 3,2 4 ,2 5 ,2 6 ,2 7 六去甲达玛烷 2 0 酮 (2 ) ,槲皮素 3 O β D 半乳糖苷 (3) ,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苷 2′′ 没食子酸酯 (4) ,异杨梅树皮苷 (5 ) ,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苷 (6 ) ,山柰酚 3 O β D 葡萄糖苷 (7) ,软脂酸 1 甘油单酯 (8) ,芦丁 (9) ,槲皮素 3 O (2′′ 没食子酰基 ) 芸香苷 (10 ) ,槲皮素 3 O α L 鼠李糖苷 (11) ,丁香苷 (12 ) ,(6S ,9S) 长寿花糖苷 (13) ,山柰酚 (14 ) ,7 羟基 6 甲氧基香豆素 (15 ) ,β 谷甾醇 (16 )和胡萝卜苷 (17)。 结论 :化合物 2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 1,3,4 ,5 ,7,8,10 ,11,12 ,13,15为首次从罗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经PTP1B酶活性抑制测试 ,化合物 1IC50 值为 2 3 3(M ,其余均没有明显的PTP1B酶活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 化学成分 PTP1B酶抑制活性 (17R)-3β-羟基-22 23 2 4 25 26 27-六去甲达玛烷-20-酮
下载PDF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T26和T66苗期年高生长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秦光华 乔玉玲 孟昭和 《江苏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6-8,共3页
用Logistic方程对美洲黑杨优良新无性系T66和T26当年生扦插苗的年高生长节律进行了拟合分析,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还对每一个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无性系 T26 T66 菌期 扦插苗 高生长节律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固态酿造过程中酵母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薇 吴群 徐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2-1279,共8页
【目的】探索清香型白酒固态酿造过程中酵母的种群结构和生态多样性变化规律,为科学认识白酒酿造的过程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WL鉴别培养基和26S rRNA D1/D2序列分析方法对清香型白酒3种典型大曲和酒醅发酵过程的酵母进行分... 【目的】探索清香型白酒固态酿造过程中酵母的种群结构和生态多样性变化规律,为科学认识白酒酿造的过程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WL鉴别培养基和26S rRNA D1/D2序列分析方法对清香型白酒3种典型大曲和酒醅发酵过程的酵母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从清香型白酒固态酿造过程中共鉴定出10种酵母,分别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Issatchenkia orientalis、Pichia anomala、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Pichia fermentans、Trichosporon asahii、Hanseniaspora osmophila、Pichia farinosa、Pichia membranifaciens和Clavispora lusitaniae。其中T.asahii、C.lusitaniae、H.osmophila、P.membranifaciens、P.farinose和P.fermentans为首次从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分离获得的酵母种类。考察3种典型大曲(清茬、红心、后火曲)和大茬、二茬酒醅发酵过程的酵母种群结构变化规律显示,3种大曲具有相同的优势菌种S.fibuligera,但三者酵母结构组成差异较大,且清茬曲含有最多的酵母数量和种类。酒醅发酵过程中的酵母种群结构与3种大曲均明显不同,大茬和二茬酒醅酵母结构也不同,两种酒醅发酵后期的优势酵母均为S.cerevisiae,而发酵前期优势酵母则分别是H.osmophila和P.membranifaciens。【结论】深入研究了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对认识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和群体微生物的发酵机制,以及丰富我国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酵母 26S rRNAD1/D2 种群结构
原文传递
26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酵母菌 被引量:32
4
作者 赵丽丽 陈存社 郭凤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51,共3页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从葡萄、苹果、梨、枣、黄豆酱、酸菜、荔枝、橙子、干酵母、自发粉中分离得到18株酵母菌进行形态观察,分别提取DNA、经PCR扩增后,测定其26SrDNA序列,并与基因库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经鉴定5株为...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从葡萄、苹果、梨、枣、黄豆酱、酸菜、荔枝、橙子、干酵母、自发粉中分离得到18株酵母菌进行形态观察,分别提取DNA、经PCR扩增后,测定其26SrDNA序列,并与基因库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经鉴定5株为酿酒酵母菌、4株为季氏毕赤氏酵母菌、4株为东方伊萨酵母菌、1株为陆生伊萨酵母菌、1株为葡萄有孢汉逊酵母菌、1株为鲁氏接合酵母菌、1株为美极梅奇酵母菌、1株为发酵假丝酵母菌。结果表明,本试验方法可以实现酵母菌种级水平鉴定,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适合实验室及工业化生产中酵母菌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26S RDNA 鉴定
下载PDF
云南芒果中酵母菌分离鉴定及在芒果酒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岑涛 岳田利 +3 位作者 袁亚宏 丁旭 王虎玄 宋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本实验以从云南省采集的4个品种的芒果果皮作为分离源,经分离、纯化及三级筛选得到6株在芒果汁基质中具有良好发酵力的酵母菌。利用WL营养培养基对所筛得酵母菌进行初步分类,结合26S r DNA测序鉴定,除1株为Hanseniaspora opuntiae,另外... 本实验以从云南省采集的4个品种的芒果果皮作为分离源,经分离、纯化及三级筛选得到6株在芒果汁基质中具有良好发酵力的酵母菌。利用WL营养培养基对所筛得酵母菌进行初步分类,结合26S r DNA测序鉴定,除1株为Hanseniaspora opuntiae,另外5株均为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其中DTM9(W.anomalu)和DKT11(H.opuntiae)发酵芒果酒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结果表明,与芒果清汁相比,DTM9发酵的芒果酒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了51.63%,种类增加了400%;醇类物质含量增加28.37%,种类增加了27.27%;DKT11发酵的芒果酒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了44.27%,种类增加了433%;醇类物质含量增加了34.17%。综合比较理化指标和感官分析结果,DTM9具有更高的糖利用率,且发酵的芒果酒感官品质更优良,对提高芒果酒的香气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酵母菌 分离鉴定 26S r DNA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筛选 被引量:25
6
作者 侯晓瑞 王婧 +3 位作者 杨学山 盛文军 祝霞 韩舜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39-143,共5页
以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成熟葡萄浆果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的115株酵母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的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对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进行WL营养培养基和赖氨酸培养基初步分类以及26S r ... 以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成熟葡萄浆果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得到的115株酵母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的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对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株进行WL营养培养基和赖氨酸培养基初步分类以及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株酵母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商业酵母ICV-D254酶活性相似,酶活力可达(51.40±4.74)m U/m L,其中菌株QLFE、MQFEH-1、MQFSC-3、MQFEH-2和MQFSM-3为酿酒酵母属,菌株QLFE-4为梅奇酵母属,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筛选 β-葡萄糖苷酶活性 鉴定 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艳君 卓少玲 +1 位作者 陈盛 杨谦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34-1745,共12页
【目的】利用筛选培养基,从福建沿海潮间带泥样中分离筛选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并研究菌株的产酶特性。【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26S rDNA序列进行分类鉴定,采用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筛选得到产壳聚糖酶的菌株KQ-1002与草酸青霉(Pe... 【目的】利用筛选培养基,从福建沿海潮间带泥样中分离筛选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并研究菌株的产酶特性。【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26S rDNA序列进行分类鉴定,采用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筛选得到产壳聚糖酶的菌株KQ-1002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的同源性为99%,并初步鉴定为青霉属的一种。发酵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0°C,最适碳源为1.0%水溶性壳聚糖,最适氮源为1.87%(NH4)2SO4,最适pH为6.0。该菌株液体发酵培养72 h产壳聚糖酶活性最高,经优化后最高产酶量为18 U/mL。纯化后的壳聚糖酶经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约40 kD。酶促反应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5°C,Km值为1.293 g/L。在离子浓度为1.0×10 3mol/L时,金属离子Cu2+、Hg2+、Ag+对酶的活性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壳聚糖酶对不同底物及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具有不同的降解作用。【结论】筛选获得产壳聚糖酶的真菌菌株KQ-1002的壳聚糖酶活力经优化后提高了约7倍,是一株具有研究和应用潜力的产壳聚糖酶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酶 26S rDNA鉴定 产酶条件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葡萄果粒表皮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慧 张立强 +2 位作者 刘天明 王庆国 谢荣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从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东主要酿酒葡萄产区收集葡萄果粒并分离得到酵母258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这些地区葡萄果粒表皮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 从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东主要酿酒葡萄产区收集葡萄果粒并分离得到酵母258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这些地区葡萄果粒表皮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出13属26种,其中优势属为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5种),假丝酵母属Candida(4种),毕赤酵母属Pichia(4种)和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2种)。对分离自不同地域的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D1/D2序列分析比较,以探讨不同地理起源地酵母种内序列稳定性及其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多样性 26S rDNAD1/D2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酵母分离株分子鉴定及其挥发性香气成分检测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付俊淑 庄世文 +3 位作者 徐丹丹 刘莹 曾琳姣 黄金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测定了8类不同食品来源的12株酵母分离株26S rDNA D1/D2序列,与Genbank登陆序列比较分析,12株分离酵母鉴定为:3株酿酒酵母,2株戴尔有孢圆酵母、1株马克斯克鲁维氏酵母、1株喜仙人掌毕赤酵母、1株鲁西坦念珠菌、1株膜噗毕赤酵母、2株Kudr... 测定了8类不同食品来源的12株酵母分离株26S rDNA D1/D2序列,与Genbank登陆序列比较分析,12株分离酵母鉴定为:3株酿酒酵母,2株戴尔有孢圆酵母、1株马克斯克鲁维氏酵母、1株喜仙人掌毕赤酵母、1株鲁西坦念珠菌、1株膜噗毕赤酵母、2株Kudriavzevii毕赤酵母,1株疑似新种。选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方法,完成了各分离株挥发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酵母发酵后的香气组分主要为酯类,包括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等,其中菌株A1发酵后产生多种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及独有组分己酸乙酯。结果表明,酵母产生的香气组分、含量与酵母分离来源、种类有关,这可能与不同酵母代谢途径的差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分子鉴定 26S RDNA 酵母产香 SPME-GC/MS
下载PDF
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卿蔓君 白梅 +4 位作者 张勇 刘文俊 孙志宏 张和平 孙天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探讨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传统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西藏和云南分别采集的5份曲拉样品和8份乳饼样品中分离出41株酵母菌,利用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 【目的】探讨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传统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西藏和云南分别采集的5份曲拉样品和8份乳饼样品中分离出41株酵母菌,利用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曲拉和乳饼样品中酵母菌的总数分别在106-107cfu/g和102-106cfu/g之间,曲拉样品的酵母菌平均数比乳饼样品中的高34倍。共鉴定出10属12种,其中西藏曲拉的优势菌株为发酵毕赤氏酵母(Pichia fermentan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云南乳饼的优势菌株为类筒假丝酵母(Candida zeylanoides)和喜仙人掌毕赤氏酵母(Pichia cactophila)。毕赤氏酵母属(Pichia)是曲拉和乳饼的共同优势属。【结论】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的酵母菌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其差异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拉 乳饼 酵母菌 26S RDNA D1/D2区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惠丰立 柯涛 +2 位作者 褚学英 张彩莹 陶爱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将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对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从大曲中共获得92株酵母菌纯培养,通过5.8S-ITS RFLP指纹图谱分析后,得到12个不同的类群。从各个类群中随机选取代表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域序... 将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对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从大曲中共获得92株酵母菌纯培养,通过5.8S-ITS RFLP指纹图谱分析后,得到12个不同的类群。从各个类群中随机选取代表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大曲中酵母菌主要分布在Saccharomyces、Pichia、Zygosaccharomyces、Debaryomyces、Can-dida、Endomyces、Rhodotorula、HanseniasporaI、ssatchenkia9个已知酵母菌属。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大曲中酵母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酵母菌 5.8S-ITS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26S RDNA D1/D2区域 多样性
下载PDF
新疆传统发酵酸奶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乔传丽 蒋彩虹 +4 位作者 金丹 蒋艾廷 卢士玲 李王强 李宝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1,共5页
从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不同牧场家庭中自然发酵牛乳采集18份样品,从中分离筛选得到47株酵母菌,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2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47株菌中... 从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不同牧场家庭中自然发酵牛乳采集18份样品,从中分离筛选得到47株酵母菌,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2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47株菌中包括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18株,阿萨希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asahii)10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7株,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4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4株,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2株,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1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1株。鉴定结果对进一步认识并利用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酸奶中酵母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酸奶 26S RDNA D1/D2 筛选 分离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传统发酵食品产香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发酵产香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英丽 李文采 +2 位作者 张慧娟 王静 孙宝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70,共8页
为选育salami香肠肉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食品腊鱼、腊肠以及豆豉中分离筛选到5株产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 DNAD1/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2株菌为汉逊德巴利氏酵母,3株菌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 为选育salami香肠肉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食品腊鱼、腊肠以及豆豉中分离筛选到5株产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 DNAD1/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2株菌为汉逊德巴利氏酵母,3株菌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这5株酵母麦芽汁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这5株酵母菌的麦芽汁发酵液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类和酯类,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最终筛选出2株产生挥发性成分较多的酵母菌Y4-1和Y12-3,对这2株酵母进行耐盐性、亚硝酸盐耐受性、耐酸性发酵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不同属的酵母具有良好的耐盐、耐亚硝酸盐和耐酸性,有望将其开发成为萨拉米香肠的新型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产香 酵母菌 26S RDNA 发酵特性
原文传递
核糖体RNA基因在酵母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宁 刘延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701-4708,共8页
核糖体DNA在酵母分类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核糖体的构成,核糖体RNA基因26S rDNAD1/D2区域、18S rDNA、ITS-5.8S rDNA和IGS rDNA片段作为分子标记的原理方法、在酵母菌种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中的应用,同时对rDNA各个序列片段... 核糖体DNA在酵母分类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核糖体的构成,核糖体RNA基因26S rDNAD1/D2区域、18S rDNA、ITS-5.8S rDNA和IGS rDNA片段作为分子标记的原理方法、在酵母菌种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中的应用,同时对rDNA各个序列片段在国内外酵母分类鉴定应用中的问题和前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核糖体 26S ITS-5.8S 18S IGS
下载PDF
抗草甘膦酵母菌ZM-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降解特性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汤鸣强 尤民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2-1409,共8页
以福州市郊区的耕作土壤为研究材料,利用草甘膦为选择压力,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出一株对草甘膦具有高耐受和降解作用的酵母菌菌株ZM-1,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 以福州市郊区的耕作土壤为研究材料,利用草甘膦为选择压力,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出一株对草甘膦具有高耐受和降解作用的酵母菌菌株ZM-1,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菌株ZM-1能以草甘膦为唯一碳、氮源生长,对草甘膦的最高耐受浓度为50g/L。在草甘膦初始浓度为1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0℃、150r/min摇床振荡培养7d,草甘膦降解率为85.38%。适合菌株ZM-1生长及降解草甘膦的最佳条件为:草甘膦初始浓度1g/L,接种量4%,温度30℃,pH值5.5-6.0,装料量50mL/250mL。菌株ZM-1是一株良好的草甘膦耐受菌,可用于草甘膦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也可能成为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一个很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降解菌 26S RDNA D1/D2 系统发育分析 降解特性
原文传递
浓香型白酒酿造相关酵母发酵糟醅产己酸乙酯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涛 姚韬 +4 位作者 李涛 游玲 周瑞平 王松 冯瑞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分装至三角瓶的入窖粮糟中分别接种分离自浓香型白酒酿造环境的122株酵母,并设立空白对照和窖内对照,发酵结束后检测糟醅中己酸乙酯的含量。结果显示,窖内对照糟醅中己酸乙酯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73株酵母可使糟醅中己酸乙酯含量高... 在分装至三角瓶的入窖粮糟中分别接种分离自浓香型白酒酿造环境的122株酵母,并设立空白对照和窖内对照,发酵结束后检测糟醅中己酸乙酯的含量。结果显示,窖内对照糟醅中己酸乙酯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73株酵母可使糟醅中己酸乙酯含量高于空白对照,其最高的己酸乙酯含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的58倍和窖内对照的3倍。对8株促进糟醅己酸乙酯生成能力显著(高于窖内对照)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基于26S rDNA D1/D2区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分属于Debaryomyces hansenii(4株)、Issatchenkia orientalis(2株)、Zygosaccharomyces bailii(1株)、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1株)等4种。研究表明,浓香型白酒酿造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能够促进糟醅产己酸乙酯的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酵母菌 己酸乙酯 26S RDNA
下载PDF
云南程海湖酵母菌多样性及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新丽 李治滢 +2 位作者 杨丽源 董明华 李绍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7-553,共7页
【目的】针对云南丽江永胜县境内程海湖环境的特殊性,研究高原湖泊环境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初步探索程海湖环境中酵母菌的利用价值。【方法】对程海湖的湖水和其周边土壤样品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应用26S rDNA的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 【目的】针对云南丽江永胜县境内程海湖环境的特殊性,研究高原湖泊环境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初步探索程海湖环境中酵母菌的利用价值。【方法】对程海湖的湖水和其周边土壤样品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应用26S rDNA的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进行鉴定;采用筛选培养基对已鉴定酵母菌进行产酶定性实验,分析高原湖泊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可应用性。【结果】分离得到酵母菌64株,对其中63株进行鉴定,归属于9个属22个种(包括4个疑似新种或新变种);地霉属Geotrichum和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是2种环境中的共有属;在产酶活性筛选中发现有9株产胞外酶活性的菌株,其中YM24373既产蛋白酶又可产淀粉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程海湖中酵母菌组成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酵母菌多样性 26S RDNA
原文传递
宁夏御马葡萄酒厂野生酵母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国平 宋育阳 +1 位作者 裴颖芳 刘延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8-41,共4页
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宁夏御马葡萄园的22株野生酵母菌进行了鉴定,同时构建了22株供试菌株与相关模式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了供试菌株与已知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及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被鉴定为5属7种,分别... 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宁夏御马葡萄园的22株野生酵母菌进行了鉴定,同时构建了22株供试菌株与相关模式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了供试菌株与已知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及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被鉴定为5属7种,分别是酿酒酵母、巴氏酵母、葡萄汁有孢汉生酵母、克鲁维毕赤酵母、美极梅奇酵母和核果梅奇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相关酵母菌 26S RDNA D1/D2区 序列分析 分类鉴定
下载PDF
陕西浓缩苹果汁中高渗酵母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虎玄 岳田利 +1 位作者 胡仲秋 牛晨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6-251,共6页
为研究引起苹果浓缩汁污染腐败的高渗酵母,采用YPD高渗培养基对陕西苹果汁加工厂的苹果浓缩汁中的高渗酵母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株的耐糖能力进行了研究。对分离菌株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26SrDNA序列构... 为研究引起苹果浓缩汁污染腐败的高渗酵母,采用YPD高渗培养基对陕西苹果汁加工厂的苹果浓缩汁中的高渗酵母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株的耐糖能力进行了研究。对分离菌株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26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了7株分离菌的遗传学位置。进一步研究了分离株在苹果浓缩汁中的生长情况。除一株分离菌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外,其余分离株均为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鲁氏接合酵母(Z.rouxii)能够在葡萄糖质量浓度为900g/L的培养基中生长,耐糖能力明显强于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并且鲁氏接合酵母(Z.rouxii)也能够在苹果浓缩汁中生长。结果表明:鲁氏接合酵母(Z.rouxii)会对苹果浓缩汁质量造成威胁,需要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浓缩汁 高渗酵母 26S RDNA 鲁氏接合酵母
下载PDF
尼罗红染色法筛选产油酵母及定量检测胞内油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林义 钟添华 +2 位作者 骆祝华 黄翔玲 叶德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目的】建立产油酵母筛选以及胞内油脂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方法】利用尼罗红与胞内油脂成分结合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且荧光强弱与油脂含量相关的原理。通过在添加尼罗红的培养基中培养酵母,并观察菌落荧光的方法对385株深海酵... 【目的】建立产油酵母筛选以及胞内油脂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方法】利用尼罗红与胞内油脂成分结合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且荧光强弱与油脂含量相关的原理。通过在添加尼罗红的培养基中培养酵母,并观察菌落荧光的方法对385株深海酵母进行产油脂菌株筛选,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方法对筛选获得的产油酵母菌株进行鉴定,并以其中的一株高产油脂酵母(2A00015)为试验菌株,建立了一套尼罗红染色快速测定油脂含量的方法。【结果】获得22株产油酵母,其中油脂含量最高可达62.9%,经分子鉴定后显示这22株酵母分别属于(Candida viswanathii)、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parapsilosis)、粘质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hansenii)、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以及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酵母。尼罗红染色快速测定油脂含量方法的最佳检测条件为:菌悬液OD600小于1.2,尼罗红浓度0.5 mg/L,染色时间5 min,激发波长488 nm,发射波长570 nm。该测定方法得到相对荧光强度与称重法得到油脂含量呈正相关性,R2=0.9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红染色法 产油酵母 26S RDNA D1/D2 荧光 油脂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