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6层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孙伟航 张骜丹 李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CT血管造影(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下肢256层CTA检查,并进行血管三维重建。于1~... 目的探讨256层CT血管造影(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下肢256层CTA检查,并进行血管三维重建。于1~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评估血管狭窄分级的符合率,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56层CTA检查诊断ASO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等诊断效能。结果 54例患者共进行检测了776段血管,其中256层CTA检查与DSA检查诊断血管狭窄分级结果相同的有740段血管,诊断符合率为95.36%(740/776)。以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为ASO的诊断标准,256层CTA检查诊断ASO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9.45%(360/362)、98.07%(406/414)、97.83%(360/368)、99.51%(406/408)、98.71%(766/776)。结论 256层CTA检查进行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能全面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细节,诊断的准确性良好,且操作无创、方便,对于ASO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56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不同注射流率下256层CT血管造影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均干 姜建威 侯海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注射流率下256层CT血管造影(CTA)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AKA)的效果分析。方法:120例受试者按照对比剂注射流率随机分成3组,4 ml/s组、5 ml/s组和6 ml/s组,每组按照触发阈值200 HU和350 HU再分成2小组,每小组20例受试者... 目的:探讨不同注射流率下256层CT血管造影(CTA)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AKA)的效果分析。方法:120例受试者按照对比剂注射流率随机分成3组,4 ml/s组、5 ml/s组和6 ml/s组,每组按照触发阈值200 HU和350 HU再分成2小组,每小组20例受试者。应用自动触发技术,达到阈值后延迟4 s开始扫描,所有CTA均由256层CT扫描机扫描,对比剂使用2 ml/kg,碘含量350 mgI/ml,通过18 G留置套管针肘前静脉注射,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重建(volume reformation,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建(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CPR),由2位心血管影像诊断医师对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标准:AKA在斜冠状位出现特征性的发夹征(hairpin sign),同时在血管CPR和3DVR显示AKA和主动脉之间的连续性确认。结果:4 ml/s 200 HU组确认7例,350 HU组6例;5 ml/s 200 HU组确认11例,350 HU组10例;6 ml/s 200 HU组确认19例,350 HU组确认18例,3组间AKA确认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6 ml/s注射流率和200 HU或350 HU触发阈值扫描条件下,256层CT脊髓血管造影能够精确显示AKA和相应的节段性动脉,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ct血管造影 ADAMKIEWICZ动脉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超 庄晓曌 +1 位作者 王卫 赵军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256层CTA和DSA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检查情况以及心肌桥的检出率。结果:256层CTA检查组中,共检出93例冠状动脉狭窄,轻度狭窄56例,中度狭窄28例,重度狭窄9例,而DSA共检出85例冠状动脉狭窄,其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分别为55例、21例和9例,两种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上一致性较好(kappa=0.741,P<0.001);256层CTA检查组中,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为80.00%,显著高于DSA检查组中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68.33%(P<0.05)。结论:256层CTA可直接显示心肌桥以及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和DSA相比对解剖结构异常和心肌桥的诊断更具有优势,不过,该方法对患者心率要求较高,且CTA和DSA在检查冠状动脉病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临床医师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患者心肌桥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 心肌桥
下载PDF
疑诊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吕侣 刘宏斌 +2 位作者 田洪榛 杨俊杰 刘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疑诊冠心病并接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503例,其中男性... 目的探讨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疑诊冠心病并接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503例,其中男性278例,女性225例,年龄42~78(57.5±5.1)岁。测定所有患者胱抑素C水平并分为正常组(308例,Cys C≤1.25 mg/IL)和升高组(195例,Cys C>1.25 mg/L)。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测定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组患者多支病变的比例升高,28.9%vs.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重度狭窄比例较正常组升高,轻度狭窄比例较正常组降低,38.0%vs.1 9.5%,32.3%vs.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胱抑素C水平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重度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疑诊冠心病患者中,血浆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检测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胱抑素C 斑块 256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及治疗指导 被引量:5
5
作者 魏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2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评估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指导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疑为脑血管病变的患者45例,采取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将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对比,评估其诊断效果。... 目的:评估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指导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疑为脑血管病变的患者45例,采取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将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对比,评估其诊断效果。结果:入选45例患者中血管性病变者38例,无异常者7例,检出率84.4%。检出脑血管病变的38例患者中,脑动脉瘤18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12例、动静脉畸形5例、烟雾病3例,诊断准确率97.37%(37/38例)。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血管疾病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102-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受检者中,DSA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5例,阴性15例;MSCTA检出真阳性83例,MRA检出真阳性75例;MS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MRA检查(P<0.05);MSCTA对不同病灶部位的总检出符合率高于MRA(P<0.05);MSCTA成像质量高于MRA(P<0.05);MSCTA检测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方面与MRA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相较于MRA技术,应用MSCTA检测诊断效能及成像质量高,对于微小、易漏诊的病灶可采取MSCTA与MRA联合检查的方式支持,从而提升检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效能 成像质量
下载PDF
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段爱梅 何绍飞 李金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结果:检查后,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阳性例数要多于冠状动脉造影,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准确率更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提供了较好的帮助,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都较高,但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更快速的检查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对比剂用量在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文健 祝华强 +1 位作者 吴添鹏 谢丽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对比剂用量在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胸痛患者1317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557例,4.0 mL/s注射0.7 mL/kg对比剂)和B组(760例,4.5 mL/s注射1.0 mg/kg对比剂)。比较两组不...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对比剂用量在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胸痛患者1317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557例,4.0 mL/s注射0.7 mL/kg对比剂)和B组(760例,4.5 mL/s注射1.0 mg/kg对比剂)。比较两组不同血管断面CT值、图像噪声对比度、信噪比、造影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肺动脉、冠状动脉、降主动脉CT值略高于A组(P>0.05)。B组的肺动脉、冠状动脉、降主动脉图像噪声对比度和信噪比略高于A组(P>0.05)。B组的造影图像质量评分略高于A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胸痛时,以较低速度注射较低用量的对比剂,患者不同血管断面显示良好,造影图像质量也较好,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胸痛 对比剂用量 注射速度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及治疗指导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续 蒋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3期221-222,共2页
目的:研究颅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256层螺旋C T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具有的诊断效果及治疗指导方式。方法:采取56例颅脑血管患者参与实验的方式证明具有的效果,血管造影把原数数据处理并重建,把重建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者手术的结果进... 目的:研究颅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256层螺旋C T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具有的诊断效果及治疗指导方式。方法:采取56例颅脑血管患者参与实验的方式证明具有的效果,血管造影把原数数据处理并重建,把重建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者手术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56层螺旋C T血管造影具有的诊断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发生血管性病变48例,无异常患者8例,从数值可以得到检出率为85.71%。48例血管性病变患者中,检测出20例脑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18例脑动脉狭窄或者闭塞、5例烟雾病,诊断准确率为97.92%(47/48)。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血管疾病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效果 治疗指导
下载PDF
256层iCTA在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及左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生健 牛玉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iCTA)应用于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及左心功能评估中的效果。方法: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心肌病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256层iCTA检查,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以及超...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iCTA)应用于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及左心功能评估中的效果。方法: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心肌病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256层iCTA检查,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256层iCTA与常规CTA检查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256层iCTA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各项左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256层iCTA与常规CTA检查在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人数占比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56层iCTA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LVEF、LVSV、LVESV、LVEDV水平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256层iCTA应用于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果与CTA检查高度一致,而应用于左心功能评估中的效果与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心肌病患者进行256层iCTA检查,从而明确其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心肌病 冠状动脉狭窄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岩锋 张兴雨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3期521-522,共2页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法洛四联症婴幼儿51例,均经手术证实,于术前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经胸超声心动图(TIE)检查,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法洛四联症婴幼儿51例,均经手术证实,于术前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经胸超声心动图(TIE)检查,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96.08%(49/51)高于对照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准确率较高,能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玉胜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DH)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63例CCDH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CTA检查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 目的:观察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DH)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63例CCDH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CTA检查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A和TTE检查对CCDH患儿心外结构畸形、心内结构畸形、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63例患儿中共检出162处畸形,其中心内结构畸形52处、心外结构畸形32处、大血管畸形78处;TTE检查共检出150处畸形,检出率为92.59%,其中心内结构畸形51处、心外结构畸形29处、大血管畸形70处;CTA检查共检出157处畸形,检出率为96.91%,其中心内结构畸形49处、心外结构畸形30处、大血管畸形78处;TTE与CTA检查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内结构、心外结构畸形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大血管畸形检出率为100.00%,高于TTE的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TTE检查诊断心内结构畸形、心外结构畸形的检出率相当,但CTA检查对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高于TTE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诊断效能
下载PDF
256层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明 肖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年第30期21-22,共2页
目的探究256层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行3D-CTA及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分析... 目的探究256层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行3D-CTA及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分析DSA及3D-CTA检查结果,另分析3D-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及一致性。结果95例患者经DSA检查共检出76例颅内动脉瘤,3D-CTA检查共检出71例颅内动脉瘤。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灵敏度为92.11%、特异度为94.74%、准确度为92.63%。kappa检验:3D-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90,P=0.000)。结论256层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利于早期开展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56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