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细胞亚群及25-羟维生素-D3的检测及意义
1
作者 戴淑文 郭庆 曾凡钦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72-275,279,共5页
目的:观察25-羟维生素-D3(25-OH-D3)、树突状细胞(DCs)及其亚群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初步探讨UCT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49例UCTD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采... 目的:观察25-羟维生素-D3(25-OH-D3)、树突状细胞(DCs)及其亚群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初步探讨UCT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49例UCTD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采集UCT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25-OH-D3的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pDCs、mDCs的水平。结果:49例UCTD患者临床表现中出现光敏感/颧部红斑30例(61.2%)、关节痛/关节炎28例(57.2%)、雷诺现象15例(30.6%);实验室指标异常者中ANA阳性45例(91.2%)、抗SSA阳性31例(63.3%)、白细胞减少15例(30.6%)。UCTD患者外周血pDCs水平[(0.22±0.01)%]与对照组[(0.14±0.01)%]相比升高;mDCs水平[(0.14±0.01)%)]较对照组[(0.09±0.01)%]相比升高;UCT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41.99±1.91)nmol/L]较对照组[(56.38±2.72)n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6.48、4.61,P值均<0.01)。相关分析表明UCTD患者外周血pDCs水平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0.77,P<0.01)。结论:UCTD患者临床表现最常见为皮疹,其次为关节痛/关节炎及雷诺现象;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最高为抗ANA阳性,其次为抗SSA阳性及血液学异常。pDCs、mDCs、25-OH-D3可能参与UCTD的发病过程,25-OH-D3可能通过促进pDCs成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树突状细胞 25-羟基维生素-D3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_3替代维生素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高珊 郑君杰 +2 位作者 邱凯 张海军 武书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92-300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替代维生素D_(3)(V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钙磷代谢、肠道形态及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55周龄采食正常、体重相近(整齐度>90%)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替代维生素D_(3)(V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钙磷代谢、肠道形态及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55周龄采食正常、体重相近(整齐度>90%)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添加4000 IU/kg VD_(3)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50μg/kg 25-OHD_(3)和2000 IU/kg VD_(3)的饲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100μg/kg 25-OHD_(3)的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第5~8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第9~12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第4周和第12周以及试验1组第8周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第8周和试验2组第12周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各阶段哈氏单位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钙和磷含量以及胫骨钙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碳酸酐酶(CA)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骨钙素(BGP)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血清降钙素(CT)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胫骨强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面积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胫骨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产蛋后期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钙磷代谢 胫骨质量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191
3
作者 张萌萌 张秀珍 +30 位作者 邓伟民 张智海 徐辉 葛继荣 王永福 黄宏兴 史晓林 张东伟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杨茂伟 郭郡浩 张红红 张晓梅 印平 赵方 郑洪新 晁爱军 张岩 孔西建 李英华 李毅中 赵国阳 胡玲 董红宇 吴岩 吴涤 邹军 周惠琼 范馨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1-796,共16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或非胶原蛋白代谢产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进行了修订,共有41处修改,保留了经典文献,删减了部分内容,增加了近三年的文献,收集整理了骨代谢指标实验检测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 降钙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3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 I型前胶原C-端前肽 I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保护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细胞因子 生长激 雌激 睾酮 白细胞介-1 白细胞介-6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样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42
4
作者 张萌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3-1272,共10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逐渐成熟,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同方法、不同设备、不同试剂、人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等,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至今,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检测标准;为此,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分别整理、凝炼成一篇为各位同仁可读、可用、可参考的文字材料。期待通过"共识"为推动临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的提高,规范检测流程,建立科学的参考范围,使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规范诊断、规范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评价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 降钙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3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尿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比值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骨保护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 被引量:64
5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张萌萌 +1 位作者 马倩倩 毛未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76,共8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开发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特异性强、...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开发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应用日趋广泛。该文检索了大量中外文献,编审了《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分类、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方法学以及生物学意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变异等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 降钙 维生素D_(3) 25-羟基维生素D_(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_(3)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 I型前胶原C-端前肽 I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保护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细胞因子 生长激 雌激 睾酮 白细胞介-1 白细胞介-6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样生长因子 实验分析变异
下载PDF
三种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3
6
作者 楼慧玲 彭程 陈巧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性骨折史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老年人群做对照,测定血清Total-P1NP、β-CTX、25(OH)D3;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髋部脆性骨折组患者的Total-P1NP、β-CTX高于对照组,25(OH)D3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在髋部脆性骨折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正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在对照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无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无相关,与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BMD水平相近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Total-P1NP、β-CTX的增高及25(OH)D3的降低有可能独立预示髋部脆性骨折的风险增高,这3项指标的检测有利于识别髋部脆性骨折高风险人群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髋部 老年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25羟基维生素D3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童明宏 肖国平 丁慧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和应有价值。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脊柱和股骨骨密度(BMD)。根据骨密度值将74例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9例,骨量减少组25例,骨质疏松组30例。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目的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和应有价值。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脊柱和股骨骨密度(BMD)。根据骨密度值将74例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9例,骨量减少组25例,骨质疏松组30例。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所有受检者骨转换标志物甲状旁腺素(PTH)、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N-MID)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组:β-CTX、N-MI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CTX、N-MID是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量减小 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 β-胶原特殊序列 骨钙 25-羟基维生素D3
下载PDF
锌、维生素D、钙联用对婴幼儿佝偻病疗效及对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居星耀 盛红斌 沈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锌、维生素D、钙联用对婴幼儿佝偻病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婴幼儿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D、钙剂联合治疗,维生素D3肌肉注... 目的:观察锌、维生素D、钙联用对婴幼儿佝偻病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婴幼儿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D、钙剂联合治疗,维生素D3肌肉注射30万IU,4周后改为口服维生素AD滴剂1粒/次,qd,维持用药8周,氨基酸螫合钙每次半粒,每日1次,1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天10~20 m L口服,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X线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锌、血钙、骨碱性磷酸酶(NBAP)、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采用单光子吸收计测定桡骨、尺骨的骨密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和好转率、体征好转率、左手X线片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2.75、11.67、11.67,P均〈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钙、25-(OH)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分别为6.73、25.66和5.81、20.43,P均〈0.01),NBA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为8.61、6.24,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血锌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13.76,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锌、血钙、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6.22、3.63、9.71,P均〈0.05),NB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分别为3.76、3.84和3.34、3.26,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3.36、3.62,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9,P〈0.01)。结论:锌、维生素D、钙联用是治疗婴幼儿佝偻病安全、可靠的方法,能相互协同促进儿童佝偻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25-羟基维生素D3 骨密度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组织多项组化标记物与血清CA153,CA125,CEA,25-OH-D3水平关联性分析模型建立及在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0
9
作者 尹志辉 周志伟 +2 位作者 刘继勇 杨保昌 王凌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7-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并建立乳腺癌患者组织多项组化标记与血清CA153,CA125,CEA,25-OH-D3水平关联性分析模型,评估模型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4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就诊的由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新发乳腺癌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并建立乳腺癌患者组织多项组化标记与血清CA153,CA125,CEA,25-OH-D3水平关联性分析模型,评估模型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4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就诊的由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新发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乳腺癌组,选取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检测患者肿瘤标记物(CA153,CA125,CEA)和25-OH-D3;对所有检测数据建立Apriori模型,对各检验指标与不同组化组合阳性乳腺癌间的关联性分析,并进行特征规则集分析,搜集30例首次就诊患者作为验证组,获取模型性能评估信息。结果①乳腺癌组的CEA和CA125水平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而25-OH-D3水平则低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47,2.790,6.727,均P<0.05);CA153水平在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疾病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4,P>0.05);②乳腺癌组多项组化指标间关联性分析结果,预后较好指标组合分别为ER,PR和KiF67;PR和ER;ER,EFcadherin和KiF67,实验室指标预测变量分别为是否绝经,CA125水平,25-OH-D3水平和CEA水平;预后较差指标组合为CFerbBF2和KiF67;Calponin和KiF67;PF63和KiF67,实验室指标预测变量分别为CA153水平,25-OH-D3水平,年龄和是否绝经;③不同组合之间灵敏度分别为85.00%,77.78%,94.74%,88.89%,100.00%和65.00%;特异度分别为54.54%,76.92%,58.33%,50.00%,50.00%和72.7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27%,82.35%,78.26%,92.31%,89.29%和81.2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71.43%,87.50%,40.00%,100.00%和53.33%。结论乳腺癌确诊患者其病理组化结果与血清CA153,CA125,CEA,25-OH-D3水平关联度较高,规则集在预测组化结果方面灵敏度高、特异度好,在患者预后中意义重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组化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25 25-羟基维生素D3 关联性模型
下载PDF
IL-12、IL-4、IL-8、转化生长因子-β1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10
作者 徐建辉 黄祖辉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探讨IL-12、IL-4、IL-8、转化生长因子-β1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喘息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 目的探讨IL-12、IL-4、IL-8、转化生长因子-β1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喘息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中心接受体检的婴幼儿40名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婴幼儿1,25-(OH)D3及TGF-β1、IL-4、IL-8、IL-12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婴幼儿的1,25-(OH)D3、TGF-β1、IL-4、IL-8、IL-12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喘息组1,25-(OH)D3、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喘息组患儿IL-4、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组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5-(OH)D3与TGF-β1呈正相关(r=0.749,P<0.05);1,25-(OH)D3与IL-12呈正相关(r=0.802,P<0.05);1,25-(OH)D3与IL-4呈负相关(r=-0.895,P<0.05);1,25-(OH)D3与IL-8呈负相关(r=-0.736,P<0.05)。结论 1,25-(OH)D3、TGF-β1、IL-12降低及IL-4、IL-8升高与婴幼儿喘息型支气管炎发病有关,检测1,25-(OH)D3、TGF-β1、IL-12、IL-4、IL-8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婴幼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IL-4 IL-8 转化生长因子-Β1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清磷、骨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田越 吴海霞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清磷(P)、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水平动态变化,为临床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入住烟台山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 目的 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清磷(P)、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水平动态变化,为临床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入住烟台山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例(病例组),足月产儿50例(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1、4、12周空腹采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清P、BALP、25-(OH)D3水平,分析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病例组25-(OH)D3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P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出生后1、4、12周血清BALP水平均显著性偏高;出生后第12周25-(OH)D3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病例组异常率达26.7%,对照组异常率为0.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病例组)出生后追赶性生长过程中血清BALP、25-(OH)D3水平与足月儿(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提示该两项指标检测有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代谢性骨病的早期发现及干预,其中以血清BALP指标敏感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血清磷 骨碱性磷酸酶 25-羟基维生素D3 25-Hydroxyvitamin D3
原文传递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晓辉 熊光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5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23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108例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 目的:研究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23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108例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碱性磷酸酶(AKP)浓度,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佝偻病发病69例(29.2%),维生素D亚临床状态48例(20.3%),对照组佝偻病发病16例(14.8%),维生素D亚临床状态29例(27.4%),两组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22,P<0.05);观察组25-(OH)D3、IgG、IgM、IgA均低于对照组,AK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18、8.74、16.73、1.67、4.11,均P<0.05)。结论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是提高婴幼儿免疫功能以及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 25羟基维生素D3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远达 董青伟 +4 位作者 李荣敏 冀超玉 楚永涛 马蕾 张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92例HSP患儿,根据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HSPN组(31例),以及未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组(61例);根据临床症状分组:仅表现为皮肤紫癜的22例为单纯...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92例HSP患儿,根据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HSPN组(31例),以及未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组(61例);根据临床症状分组:仅表现为皮肤紫癜的22例为单纯组,合并关节症状的24例为关节症状组,合并消化道症状的20例为消化道症状组,同时合并关节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的26例为混合症状组。选择同期4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25-(OH)D_3水平。结果 HSP组、HSPN组的25-(OH)D_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的25-(OH)D_3水平又低于HSP组(P<0.05)。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之间的25-(OH)D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但均低于单纯组(P<0.01)。结论 HSP患儿25-(OH)D_3水平下降,以HSPN以及合并消化道、关节症状的更为显著,25-(OH)D_3水平下降可能作为HSP是否合并其它系统损害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25-羟基维生素D_(3)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1,25-(OH)_2D_3和MMP-9对哮喘患儿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杨云 焦德清 周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86-90,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_2D_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哮喘患儿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根据严...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_2D_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哮喘患儿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7)和中重度组(n=45),并选取同期因呼吸道异物或先天畸形住院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以及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MMP-9水平。根据血清1,25-(OH)_2D_3水平将所有哮喘患儿分为维生素D(VD)正常组(>30μg/L,n=9)、VD不足组(20~30μg/L,n=15)及VD缺乏组(<20μg/L,n=38),比较3组的血清、BALF的MMP-9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血清、BALF的MMP-9水平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患儿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及BALF的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中重度组患儿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低于轻度组。血清及BALF的MMP-9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3)VD正常组的血清与BALF的MMP-9水平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正常组低于另外两组。VD不足组的血清与BALF的MMP-9水平与VD缺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不足组低于VD缺乏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哮喘患儿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血清MMP-9水平呈负相关,与BALF的MMP-9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哮喘患儿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下降,而血清及BALF的MMP-9水平升高,两者共同参与了患儿的呼吸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重塑过程,提高VD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哮喘 呼吸道重塑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徐宏建 李昕 +1 位作者 王丽华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91-1498,共8页
25羟基维生素D3即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3经肝脏羟化的代谢产物。25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存在的重要形式,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的吸收代谢,在家畜骨骼健康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价值尤为突出。本文综述了25羟基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即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3经肝脏羟化的代谢产物。25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存在的重要形式,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的吸收代谢,在家畜骨骼健康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价值尤为突出。本文综述了25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代谢途径、吸收优势和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值得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 骨骼健康 生理功能 动物生产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免疫球蛋白E、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5
16
作者 闫利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9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A,SAA)水平变化,及其对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A,SAA)水平变化,及其对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80例CVA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患儿病情轻重程度分为重度组(28例)和轻度组(52例),同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检测各组血清25-(OH)D3、IgE、SAA水平,分析血清25-(OH)D3、IgE、SAA水平与CVA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gE、SAA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随着CVA病情的加重,重度组血清25-(OH)D3水平逐渐降低,血清IgE、SAA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③血清25-(OH)D3水平与CVA患儿病情显著负相关,血清IgE、SAA与CVA患儿病情呈明显正相关(P<0.05);④预后不良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而预后不良组血清IgE、SAA水平则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⑤血清25-(OH)D3、IgE、SAA对CVA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25-(OH)D3、IgE、SAA水平与CVA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评估CVA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预后 25羟基维生素D3 免疫球蛋白E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25-(OH)D3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字举 闫丹丹 +2 位作者 王红 尹艳秋 赵学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7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血清25-(OH)D3水平的相关性,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4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重症组(n=70)和轻症组(n=7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血清25-(OH)D3水平的相关性,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4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重症组(n=70)和轻症组(n=75);选取同期于儿科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45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的血清25-(OH)D3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59,P<0.05)。观察组血清25-(OH)D3缺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儿童患MPP的危险因素。检测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对于儿童MPP的早期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3 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及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24
18
作者 范丽 刘衡 +3 位作者 王予川 陈丽 周菁菁 崔玉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病情及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第1次诊断为HSP的患儿50例为HSP组,以49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空腹采集两组儿童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病情及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第1次诊断为HSP的患儿50例为HSP组,以49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空腹采集两组儿童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根据25-(OH)D_3检测结果将HSP患儿进一步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20 ng/m L)(n=9)、不足组(>15 ng/m L^20 ng/m L)(n=15)、缺乏组(≤15 ng/m L)(n=25)、严重缺乏组(≤5 ng/m L)(n=1)。收集HSP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激素治疗情况、入院前病程及住院天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SP组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16±6 ng/m L)低于健康对照组(29±5 ng/m L)(P<0.01)。与正常组+不足组患儿[25-(OH)D_3>15 ng/m L]相比,缺乏组+严重缺乏组患儿[25-(OH)D_3≤15 ng/m L]肾脏受累发生率、激素使用率均增高(P<0.05),中位住院天数延长(P<0.05),但入院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低,低血清25-(OH)D_3水平HSP患儿肾脏受累风险及激素使用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但补充维生素D对HSP有无治疗作用,能否缩短HSP患儿病程,改善远期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25羟基维生素D3 儿童
原文传递
维生素D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及对血清INF-γ、25-(OH)D3和IGF-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凤兰 折彩梅 贺利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γ-干扰素(INF-γ)、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该院收治的9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维生素D辅... 目的观察维生素D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γ-干扰素(INF-γ)、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该院收治的9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维生素D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与血清试验室指标[INF-γ、25-(OH)D3、IGF-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1年内复发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INF-γ、25-(OH)D3、IGF-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儿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试验组患儿中1例出现便秘,但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维生素D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安全有效,可控制呼吸道感染发作,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Γ-干扰 25-羟基维生素D3 人胰岛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与IgE、IL-17、TGF-β1及哮喘程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宋少峰 马正民 付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37-1441,共5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儿童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哮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哮喘发作病...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儿童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哮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哮喘发作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各30例,并以同期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哮喘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25-(OH)D_3、IgE、IL-17、TGF-β1及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采用标准方案治疗1个月后对比不同控制程度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分析25-(OH)D_3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OH)D_3、PEF、FEV1%、FEV1/FVC低于对照组,IgE、IL-17、TGF-β1高于对照组(P<0.05);随病情加重,支气管哮喘患儿25-(OH)D_3、FEV1%、FEV1/FVC下降,IgE、IL-17、TGF-β1增加(P<0.05);治疗1个月后,病情完全控制组25-(OH)D_3(39.11±1.03)nmol/L高于病情部分控制及未控制组,而IgE(134.23±0.12)IU/ml、IL-17(0.65±0.21)ng/L、TGF-β1(118.20±1.65)IU/mL低于病情部分控制及未控制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患儿25-(OH)D_3水平与IgE、IL-17、TGF-β1呈负相关(r=-0.518、-0.488、-0.348,P均<0.05),25-(OH)D_3水平与PEF、FEV1%、FEV1/FVC呈正相关(r=0.321、0.278、0.311,P均<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25-(OH)D_3与机体变态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关系密切,儿童25-(OH)D_3水平不足会加重哮喘风险,临床应加以监测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25-羟基维生素D3 机体变态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