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蛋白内源荧光考察溶液pH对PSⅡ两种外周蛋白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魏慧敏 张年辉 杜林方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59-1063,共5页
借助278nm和295nm激发的内源荧光光谱分析,考察不同pH值缓冲液中23kD、17kD蛋白构象变化.结果表明:295nm波长光激发时,23kD蛋白具有326nm荧光发射峰和360nm副峰;17kD蛋白具有328nm荧光发射峰和355nm副峰;278nm波长光激发时,23kD和17kD... 借助278nm和295nm激发的内源荧光光谱分析,考察不同pH值缓冲液中23kD、17kD蛋白构象变化.结果表明:295nm波长光激发时,23kD蛋白具有326nm荧光发射峰和360nm副峰;17kD蛋白具有328nm荧光发射峰和355nm副峰;278nm波长光激发时,23kD和17kD蛋白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均在306nm处.与中性条件下相比,酸性(pH3.0~4.0)或碱性(pH8.0~9.0)缓冲液中,23kD蛋白和17kD蛋白的内源荧光光谱都发生显著变化:最大荧光峰位置和强度均不相同,340nm~360nm荧光发射副峰的强度增加.反映溶液中两种蛋白的构象易发生改变,离子键和氢键是维系23kD、17kD蛋白构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17 kD蛋白 蛋白内源荧光 色氨酸(Trp) 溶液构象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张晓阳 藏美荣 +3 位作者 锁静 孟建波 宋晓宁 王金铠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深入了解三者之间的潜在关系...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深入了解三者之间的潜在关系和机制。方法报告1例AS合并APL及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患者APL达到完全缓解期,继续巩固治疗。AS、APL和DIC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人白细胞抗原-B27、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3/17轴和其他免疫功能。结论AS与APL、DIC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从基因到免疫功能都存在着潜在的发病机制,其中的奥妙仍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人白细胞抗原-B27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23/17
下载PDF
稀土La^(3+)和维生素C对黄瓜PSⅡ颗粒放氧活性机理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曾福礼 张洪涛 +1 位作者 吴集贵 邓汝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53,共8页
用10μg/gLa ̄(3+)、1.0%Vc、10μg/gLa ̄(3+)+1·0%Vc、蒸馏水四种处理,喷施正处在衰老过程中的黄瓜叶片,一周后提取PSⅡ颗粒,通过SDS-PAGE、薄层扫描和Clark测氧等测试技术... 用10μg/gLa ̄(3+)、1.0%Vc、10μg/gLa ̄(3+)+1·0%Vc、蒸馏水四种处理,喷施正处在衰老过程中的黄瓜叶片,一周后提取PSⅡ颗粒,通过SDS-PAGE、薄层扫描和Clark测氧等测试技术,发现处理与对照的PSⅡ颗粒在与放氧活性密切相关的33、23、17kD三肽的相对总含量上有变化,10μg/gLa ̄(3+)处理比对照减少28.9%,而1.0%Vc和10μg/gLa ̄(3+)+1.0%Vc处理的与对照接近。前者的放氧活性降低37.3%,后者的放氧活性增加62.4%,是对照的1.6倍,共同处理的结果与对照相近。可见,在光合放氧中,1.0%Vc与10μg/gLa ̄(3+)拮抗。而且,33、23、17kD三肽总量的相对减少与放氧活性的高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 VC PSⅡ颗粒 33、2317kD 放氧活性
下载PDF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在相关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子芝 郭砚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240-10247,共8页
银屑病作为炎症性和系统性疾病,它具有起病慢和易复发的特点,遗传、免疫和环境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介导了银屑病的发生。局限或广泛分布的鳞屑样红斑或斑块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银屑病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系统药物、物理治疗以及生物制剂... 银屑病作为炎症性和系统性疾病,它具有起病慢和易复发的特点,遗传、免疫和环境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介导了银屑病的发生。局限或广泛分布的鳞屑样红斑或斑块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银屑病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系统药物、物理治疗以及生物制剂,这些治疗主要改善其症状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很多临床试验表明,对于常规系统治疗无效或耐受性差的中至重度银屑病和(或)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可使用生物制剂,为患者能够带来持久疗效、长期安全和使用便捷等。生物制剂主要是针对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12/23和IL-17A等发挥作用的,也就是主要的免疫因素,阻断其发展,疗效显著。主要的生物制剂有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利妥昔单抗等,目前一些新的数据表明,生物制剂对共同炎症细胞因子的疾病也是有效果的,如寻常型天疱疮、玫瑰糠疹、扁平苔癣、毛发红糠疹和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炎症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2、2317、22 皮肤病 综述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5
作者 刘清 卢志威 +2 位作者 辛淑君 张菁 丁燕婷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8-954,共7页
为了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IL-23/IL-17轴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给药诱导支气管哮喘大鼠实验模型,对大鼠分别应用布地奈德、孟鲁司特... 为了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IL-23/IL-17轴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给药诱导支气管哮喘大鼠实验模型,对大鼠分别应用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治疗,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大鼠肺组织中IL-23和IL-17的表达。然后,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潮气量,达峰时间比(TPEF/V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和炎症因子(IL-1β,IL-6,IL-17,IL-23和TNF-α)水平。研究显示,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病变严重且IL-17和IL-23均为高表达(p<0.05)。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肺组织病理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且极大地抑制了IL-23/IL-17轴的激活。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潮气量、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过程中,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通过抑制IL-23/IL-17轴的激活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23/IL-17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IL-23/IL-17炎症轴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43
6
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3 位作者 王燕 刘欣 梁代英 李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6-1094,共9页
目的:观察IL-23/IL-17炎症轴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咪喹莫特组,采用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细胞因子... 目的:观察IL-23/IL-17炎症轴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咪喹莫特组,采用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对比检测两组小鼠血清及皮损组织中细胞因子谱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小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含量、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及脾细胞成分。结果:咪喹莫特诱导小鼠产生红斑、鳞屑、增厚等典型的银屑病样皮损,并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呈现一个抛物线型的动态变化;经咪喹莫特外用刺激后,小鼠皮肤及血清中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Th1、Th2和Treg类细胞因子含量及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IL-23/IL-17轴细胞因子表达也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咪喹莫特组小鼠外周血及脾细胞中树突状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升高,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4倍,Treg细胞比例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倍。结论:咪喹莫特诱导小鼠产生的皮损症状、病理学特征及细胞因子改变都与银屑病相似,是进行银屑病研究可行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制备后第1~8天可模拟疾病的发展阶段。Th17细胞活化及IL-23/IL-17轴参与了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并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也参与了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并且伴随Treg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反馈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咪喹莫特 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 Th17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及TLR7/IL-23/IL-17信号通路作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潘燕蝶 潘小丹 +2 位作者 李洁 陈荣 韩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Toll like receptor-7/Interleukin-23/Interleukin-17,TLR7/IL-23/IL-17)信号通路作用。方...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Toll like receptor-7/Interleukin-23/Interleukin-17,TLR7/IL-23/IL-17)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分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部分置于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部分离心上清,-80℃保存待测。取部分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C及T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结果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IL-6、IL-17、IL-23、TNF-α、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未感染组,CD8^+低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结论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TLR7表达上升,抑炎因子水平下降,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提示炎症反应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炎性因子 TOLL样受体7 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白芍总甙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佐 吴正祥 +2 位作者 杨九华 杨枫 吴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TGP)对实验性结肠炎干预的治疗效果,探讨TGP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均分为结肠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0.9%NaCl溶液灌肠)、TGP组(100mg/kg)和5-AS...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TGP)对实验性结肠炎干预的治疗效果,探讨TGP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均分为结肠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0.9%NaCl溶液灌肠)、TGP组(100mg/kg)和5-ASA药物对照组(100mg/kg).连续灌胃14d后行结肠大体损伤指数(CMDI)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ELISA检测血清IL-6、IL-17及IL-23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肠组织TGF-β1与Foxp3的表达.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CMDI、TDI,血清IL-6,IL-17及IL-23含量明显低,结肠组织TGF-β1和Foxp3含量明显高.5-ASA与TGP能显著降低CMDI和TDI(2.78分±2.11分,3.56分±1.94分vs6.88分±0.84分,均P<0.05;2.22分±0.83分,2.44分±1.51分vs5.63分±0.74分,均P<0.05),降低血清IL-6,IL-17和IL-23含量(5-ASA:t=5.998,2.438,2.670,均P<0.05;TGP:t=5.203,3.013,2.962,均P<0.05),升高结肠组织中TGF-β1和Foxp3(5-ASA:t=6.026,3.022,均P<0.05;TGP:t=6.198,2.734,均P<0.05).TGP组与5-ASA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TGP可能通过上调TGF-β1和Foxp3水平,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抑制Th17细胞群的活化,下调IL-6,IL-17和IL-23的表达,减轻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症状和结肠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结肠炎 白芍总甙 白介素-6 白介素-17 白介素-23 TH17细胞 TREG细胞
下载PDF
银屑病发病机制及药物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朱雨雨 宋承霖 孙洋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93-1400,共8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及难根治的慢性免疫性皮肤病,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将有助于新药物靶标发现和治疗药物的开发。近年来,"白细胞介素-23/T辅助细胞17(IL-23/Th17)细胞轴"在银屑病发...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及难根治的慢性免疫性皮肤病,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将有助于新药物靶标发现和治疗药物的开发。近年来,"白细胞介素-23/T辅助细胞17(IL-23/Th17)细胞轴"在银屑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靶向该细胞轴的一些药物也已成功上市用于改善银屑病,获得良好的疗效。本综述围绕"IL-23/Th17细胞轴"系统阐述了参与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多种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的作用,总结了靶向该细胞轴治疗银屑病的多种治疗性抗体。此外,本综述还对目前治疗银屑病的小分子药物也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发病机制 免疫细胞 治疗药物 IL-23/Th17细胞轴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Th17/Treg cells and IL-23/IL-17 in septic patients 被引量:33
10
作者 Jia-Kui Sun Wen-Hao Zhang +2 位作者 Wen-Xiu Chen Xiang Wang Xin-Wei M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22期2799-2808,共10页
BACKGROUND The imbalance of Th17/Treg cells and the IL-23/IL-17 axis have been confirm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epsis and various inflammatory disease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 can modul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 BACKGROUND The imbalance of Th17/Treg cells and the IL-23/IL-17 axis have been confirm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epsis and various inflammatory disease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 can modul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mprove immune dysfunction, and prevent enterogenic infec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however, the precise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t roles of Th17 and Treg lymphocy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or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we hypothesized that EEN could improve the immune dysfunction in sepsis by maintaining a balanced Th17/Treg cell ratio and by regulating the IL- 23/IL-17 axi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EN on the Th17/Treg cell ratios and the IL-23/IL-17 axis in septic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EN or 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 (DEN) group. Enteral feeding was started within 48 h in the EEN group, whereas enteral feeding was started on the 4th day in the DEN group. The Th17 and Treg cell percentages and the interleukin levels were tested on days 1, 3, and 7 after admission. The clinical severity and outcome variables were also recorded. RESULTS Fifty-thre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trial from October 2017 to June 2018. The Th17 cell percentages, Th17/Treg cell ratios, IL-17, IL-23, and IL-6 levels of the EE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EN group on the 7th day after admission (P < 0.05).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of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of the EE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DEN group (P <0.05). However, no difference in the 28-d mortality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728). CONCLUSION EEN could regulate the imbalance of Th17/Treg cell ratios and suppress the IL- 23/IL-17 axis during sepsis. Moreover, EEN could reduce the clinical severity of sepsis but did not reduce the 28-d mortality of septi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T helper lymphocytes TH17/TREG CELLS IL-23/IL-17 axis Sepsis
下载PDF
基于IL-23/Th17探讨清营汤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丽 方玉甫 +3 位作者 周国秀 吴盘红 李庆娟 耿庆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5-180,共6页
为了观察清营汤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内在机制。该研究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血热证型银屑病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口服,每次10 mg,每日2次... 为了观察清营汤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内在机制。该研究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血热证型银屑病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口服,每次10 mg,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清营汤口服150 mL/次,每日2次,治疗周期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2组患者临床疗效;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IL-21的含量;皮损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STAT3,RORγt表达规律。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ASI,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IL-22,IL-21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TAT3,RORγt表达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清营汤可以有效改善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皮损状况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IL-23/Th17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营汤 银屑病血热证 IL-23/Th17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2
作者 黄炜祺 周咏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1324,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ITP病因至今未明,但就目前的观点而言,免疫失耐受为ITP发病的主要原因。除却经典的免疫发病机制外,近年来更多的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新的作用途径被发现与ITP的发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ITP病因至今未明,但就目前的观点而言,免疫失耐受为ITP发病的主要原因。除却经典的免疫发病机制外,近年来更多的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新的作用途径被发现与ITP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去唾液酸化、B细胞激活因子作用、调节性B细胞功能异常、Th1/Th2平衡漂移、CD4^+CD25^+T细胞功能缺陷、IL-23/Th17途径调控等。本文就此对ITP免疫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更加深入认识ITP发病机制及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B细胞 Th1/Th2平衡漂移 IL-23/Th17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26
13
作者 曾龙秀 肖朝文 +2 位作者 孙江阳 王晶晶 杨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按照病情不同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按照病情不同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87例、重度组68例,随机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17和IL-23表达。结果各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HA、LN、P-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各组炎症因子HMGB-1、IL-10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均高于对照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各组RORγt mRNA表达、IL-17和IL-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对照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HMGB-1、IL-10和TNF-α高表达,且Th17表达、RORγt mRNA表达及IL-17和IL-23表达升高,推测炎症因子和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可能是维持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一个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炎症因子 IL-23/IL-17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凉血活血中药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IL-23/IL-17炎症轴的作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3 位作者 王燕 刘欣 梁代英 李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4,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IL-23/IL-17)炎症轴的干预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凉血活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IL-23/IL-17)炎症轴的干预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凉血活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小鼠血清及皮损中细胞因子含量、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凉血活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皮肤红斑的出现、色泽及浸润范围、鳞屑面积、鳞屑厚度、皮肤增厚均小于同期的模型组改变(P<0.01或P<0.05)。HE染色显示:凉血活血中药组小鼠皮肤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皮损蛋白及mRNA检测显示,凉血活血中药组小鼠皮肤中IL-17、IL-23蛋白及IL-23mRNA、IL-22mRNA、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凉血活血中药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爆发的强度及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可能与降低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抑制Th17细胞分化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IL-23/IL-17 凉血活血中药 小鼠
原文传递
IL-23/IL-17炎症轴与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珊 杨洋 +1 位作者 孟庆雯 左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00-1803,共4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机制。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6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收集受试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IL-17、IL-23、IL-...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机制。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6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收集受试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IL-17、IL-23、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将THP-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分别加入0 mg/ml和50 mg/m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细胞,ELISA检测培养液中IL-23与IL-17浓度,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P65、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IL-17、IL-23、IL-1β、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培养液IL-23和IL-17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诱导组细胞NF-κB P65、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IL-23/IL-17炎症轴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是影响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IL-23/IL-17 炎症轴
下载PDF
基于Th17/Treg平衡和IL-23/IL-17炎症轴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防治桥本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清林 章煌杰 +1 位作者 葛明华 郑传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77,I0020,I0021,共9页
目的研究表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与甲状腺癌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HT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研究以中药为突破口,探究淫羊藿总黄酮对HT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裨益HT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多点注射佐... 目的研究表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与甲状腺癌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HT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研究以中药为突破口,探究淫羊藿总黄酮对HT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裨益HT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多点注射佐剂抗原加高碘复制的HT模型,通过ELISA、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Annexin V-FITC/PI等方法研究淫羊藿总苷对Th17/Treg细胞比例和IL-23/IL-17炎症轴通路的关键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黄酮能使HT大鼠甲状腺结构较完整,滤泡形态趋近规则,改善甲状腺滤泡、TEC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受损程度;显著降低HT大鼠血清中TOP-Ab, ATGA等抗体的表达水平,提高T4、FT3、FT4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通过上调HT中Treg细胞比例,下调Th17细胞比例等方式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Th17/Treg失衡所致的HT炎症反应;在炎症通路调控上降低RORγt、IL-17、IL-23、IL-6和IFN-γ基因的表达量,升高IL10、TGF-β和Foxp3等基因的表达量,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明显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理状态和甲状腺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h17/Treg平衡和IL-23/IL-17炎症轴来起到防治HT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淫羊藿总黄酮 TH17/TREG IL-23/IL-17 防治
下载PDF
IL-23/IL-17炎症轴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余黄合 魏艳霞 +5 位作者 林也 王莘智 李如意 李鑫 曾嵘 蔡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1期37-4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IL-23/IL-17炎症轴有密切关系,本文将IL-23、IL-17及IL-23/IL-17炎症轴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IL-23/IL-17炎症轴有密切关系,本文将IL-23、IL-17及IL-23/IL-17炎症轴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影响及与该轴相关的治疗药物予以综述,为开发针对该靶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发病机制 IL-23/IL-17炎症轴 治疗药物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脓毒症病人Th17/Treg细胞比及IL-23/IL-17轴的调节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文秀 孙加奎 +5 位作者 沈骁 章文豪 袁受涛 孟超 穆心苇 王翔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Th17/Treg细胞比及IL-23/IL-17轴在早期肠内营养(EEN)调节脓毒症病人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06月收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病人,随机分入早期肠内营养与延期肠内营养(DEN)组,EE... 目的:探讨Th17/Treg细胞比及IL-23/IL-17轴在早期肠内营养(EEN)调节脓毒症病人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06月收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病人,随机分入早期肠内营养与延期肠内营养(DEN)组,EEN组在入ICU第一个2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DEN组在入ICU第4天开始肠内营养。在第1、3、7天检测IL-23、IL-17、IL-6、IL-10水平和Th17/Treg细胞比,并记录病人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 d死亡率等预后指标。结果:与DEN组相比,EEN组在第7天时的IL-23、IL-17、IL-6水平和Th17细胞比、Th17/Treg比值均显著下降;同时,EEN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但两组病人28 d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EN可调节脓毒症病人的Th17/Treg细胞比,抑制IL-23/IL-17轴,进而改善免疫失衡,减轻病情严重度,但并未降低28 d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脓毒症 免疫功能 TH17/TREG IL-23/IL-17
下载PDF
黄芩汤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IL-23/IL-17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迟宏罡 邹颖 +1 位作者 戴世学 郑学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结肠炎组、TNBS+黄芩汤治疗组(1.2 g·kg-1)、TNBS+美沙拉嗪治疗组(10 m... 目的:观察黄芩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结肠炎组、TNBS+黄芩汤治疗组(1.2 g·kg-1)、TNBS+美沙拉嗪治疗组(10 mL·kg-1,i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结肠炎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给药1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7,IL-17R,IL-23,IL-23R,RORγt的mRNA水平。结果:黄芩汤治疗能有效降低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血清中IL-17(262.75±17.19 ng·L-1和IL-23(56.75±6.20)ng·L-1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IL-17(2.606±0.8),IL-17R(5.33±1.10),IL-23(2.16±0.19),IL-23R(3.34±0.70),RORγt(0.74±0.17)的mRNA水平。结论:黄芩汤能有效的调节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IL-23/IL-17通路,这可能是其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 IL-17通路 结肠炎 黄芩汤
原文传递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IL-23/IL-17炎症轴及相关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郝锋 吴立斌 +8 位作者 刘磊 桑佳佳 吴子建 蔡荣林 胡玲 王建珠 王洁 余情 何璐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2期1491-1498,共8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23/IL-17炎症轴的变化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模型大鼠相关炎性致损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23/IL-17炎症轴的变化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模型大鼠相关炎性致损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药物组和香烟灸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结合左后足跖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RA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作治疗;艾灸组予以左侧足三里艾灸,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干预15 d;香烟灸组处理方法同艾灸组,用普通卷烟代替艾条;药物组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每天0.8 mg/100 g),连续给药15 d。分别在造模前1天、造模后每3天,测量并计算左后足跖肿胀度以及关节炎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左后肢滑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4、IL-6、IL-10、IL-1β、IL-23、IL-17和TNF-α的水平。结果关节肿胀度从治疗3 d至15 d,艾灸组与药物组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艾灸组与药物组分别在治疗9 d至15 d、治疗12 d、15 d较模型组下降(P<0.05);关节炎指数从治疗3 d至15 d,艾灸组与药物组均在6 d至15 d较模型组下降(P<0.05);模型组出现明显的炎性浸润与滑膜增生,艾灸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香烟灸组改善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IL-23、IL-17水平上升,IL-4、IL-10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IL-6、IL-1β、TNF-α、IL-23、IL-17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P<0.05),药物组IL-6、IL-1β、IL-23、TNF-α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P<0.05),香烟灸组IL-6、IL-1β水平降低(P<0.05);与艾灸组比较,药物组IL-6、IL-4、IL-10的水平显著降低,IL-1β、IL-23水平升高(均P<0.05),香烟灸组IL-6、IL-1β、TNF-α、IL-23水平均显著升高,IL-4、IL-1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可抑制IL-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条灸 关节炎 类风湿 炎性因子 IL-23/IL-17炎症轴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