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从《政道与治道》评新儒家之政治哲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学勤 《探索与争鸣》 1991年第6期40-50,共11页
海外新儒家,以保守主义著称。其政治哲学之首席理论家,当推牟宗三先生。1983年,牟先生新订再版有《政道与治道》一书,被学界公认为新儒家政治哲学的权威文本,亦为海内外学人评述新儒家政治哲学提供了一条现成的思路。本文拟从三个... 海外新儒家,以保守主义著称。其政治哲学之首席理论家,当推牟宗三先生。1983年,牟先生新订再版有《政道与治道》一书,被学界公认为新儒家政治哲学的权威文本,亦为海内外学人评述新儒家政治哲学提供了一条现成的思路。本文拟从三个层面对它展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道与治道》 牟宗三 儒家政治哲学 书评 20世纪哲学 中国
原文传递
二十一世纪初的哲学走向何方? 被引量:3
2
作者 G.普里斯特 刘国锋 《世界哲学》 2005年第5期25-33,共9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回顾了由弗雷格和胡塞尔所开创的基础性工作发展起来的两种平行的哲学,并探究了哲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乐观阶段、悲观阶段和分裂阶段。最后,本文对本世纪的哲学走向进行了推测。
关键词 20世纪哲学 哲学的断裂 亚洲哲学 21世纪哲学
原文传递
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民 《探索与争鸣》 1991年第2期26-31,共6页
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1886-1961)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的思想与卢卡奇比较接近。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一书被视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姊妹作。但是,卢卡奇终身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强... 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1886-1961)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的思想与卢卡奇比较接近。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一书被视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姊妹作。但是,卢卡奇终身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信念,在晚年还提出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口号;而柯尔施则从1926年被德国共产党开除后,思想日渐消沉,晚年实际上已脱离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施 西方马克思主义 总体性理论 德国 认识论 20世纪哲学
原文传递
哲学的制度——解决学科化困境的田野进路
4
作者 郭佳楠 亚当.布瑞格 罗伯特.弗雷德曼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48,共7页
哲学家们从来将自己作为卓越的思想批判者。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支配自己生活的制度安排。早在20世纪研究性大学的学科化哲学家们,大学将他们安排在研究部门,他们在学科内撰写论文并被(越来越多的替代学科)同行所评议。奇怪的是,这种变化... 哲学家们从来将自己作为卓越的思想批判者。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支配自己生活的制度安排。早在20世纪研究性大学的学科化哲学家们,大学将他们安排在研究部门,他们在学科内撰写论文并被(越来越多的替代学科)同行所评议。奇怪的是,这种变化却被不予置评,或被认为某一研究学术领域中必要专业化的简单部分。这个部门已经被默认为思想生根发芽的中性部门,它不是自身对象的反映。学科部门化并不必然导致哲学理论化这种影响,或推断出什么地方可以安置哲学家,或是怎么样,被置于别处,他们也许能够找到对现存世界可替代性的思考或者产生新的哲学研究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式的学科 应用哲学 20世纪哲学 影响 制度 社会相关性
原文传递
达米特与“后弗雷格哲学”时代——从意义论角度的一个观察
5
作者 刘莹莹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11期347-348,共2页
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是英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他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对当代哲学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分析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都做出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在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术界普... 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是英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他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对当代哲学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分析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都做出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在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术界普遍把达米特看做弗雷格思想的继承者,甚至有人把达米特的思想体系看做“后弗雷格哲学”,二者是怎样的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章试图从达米特哲学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意义论入手做一番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米特 弗雷格 意义论 20世纪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邓小平理论阶段——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哲学思考
6
作者 扎拉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3,共5页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中国影响存在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的阶段,;其二,是邓小平理论以来的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革命为核心和以开创新制度为主的辩证法,是侧重于替代和否定性矛盾的辩证...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中国影响存在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的阶段,;其二,是邓小平理论以来的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革命为核心和以开创新制度为主的辩证法,是侧重于替代和否定性矛盾的辩证法。第二阶段,则是以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的辩证法,是侧重于共存和相互作用矛盾的辩证法。这构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两个阶段之间的主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阶段 20世纪哲学转向
原文传递
20世纪三大哲学思潮对客观性的批判
7
作者 黄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20世纪三种哲学思潮分别是:作为自我构造学的现象学,作为意义自主学的解释学,作为知识造反学的谱系学。三种哲学的起因在于语言作为第三种实在并列于价值和世界之间。三种哲学的同构性在于反对客观性哲学。客观性哲学必须在新的哲学范... 20世纪三种哲学思潮分别是:作为自我构造学的现象学,作为意义自主学的解释学,作为知识造反学的谱系学。三种哲学的起因在于语言作为第三种实在并列于价值和世界之间。三种哲学的同构性在于反对客观性哲学。客观性哲学必须在新的哲学范式中找到自己新的解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解释学 谱系学 客观性 20世纪哲学思潮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维武 《哲学分析》 2010年第4期56-70,192,共1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难性。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研究视域上作出一个大的转换,即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主潮之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难性。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研究视域上作出一个大的转换,即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主潮之一,通过参与创造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与现代传统,通过与20世纪中国哲学诸思潮的相激互融,通过转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哲学内核,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有机内容,并为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作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笔者的这些思考与探索,得到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教授的鼓励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陶德麟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哲学本体论研究概述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妮 韩秋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3,共5页
由于话语不同、领域不同和方法不同,20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基于对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但这些不同的哲学流派围绕着本体论这一永恒话题也表现出了某些一致性的特征。
关键词 20世纪西方哲学 本体论 海德格尔 奎因 胡基尔 维特根斯坦
下载PDF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现象学对话的现实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江怡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2,共8页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对话,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而且是发生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历史现实。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弗雷格与胡塞尔、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对话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各自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典型意义。这种对话不仅表...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对话,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而且是发生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历史现实。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弗雷格与胡塞尔、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对话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各自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典型意义。这种对话不仅表明他们的思想形成具有历史的一致性,而且表明他们的思想在逻辑上也是相当的一致的。通过对西方哲学家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揭示这两种哲学传统的共同思想根源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思想联系,从而寻得二者之间开始交流乃至融合的逻辑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哲学 现象学 哲学的对话 20世纪西方哲学
下载PDF
张申府实现哲学之“通”的三重维度及其启示
11
作者 李维武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5-75,共11页
张申府哲学之思的一个重要目的和追求,在于立足于中西古今哲学之间,以实现哲学之“通”。他以“大客观主义”和“具体相对论”作为实现哲学之“通”的理论根据,从“解析”与“唯物”的结合、西学与中学的融通、逻辑与诗的共存三重维度,... 张申府哲学之思的一个重要目的和追求,在于立足于中西古今哲学之间,以实现哲学之“通”。他以“大客观主义”和“具体相对论”作为实现哲学之“通”的理论根据,从“解析”与“唯物”的结合、西学与中学的融通、逻辑与诗的共存三重维度,融会贯通不同的哲学传统、形态和资源,力求创造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现代形态中国哲学。这对于现代形态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通” 20世纪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2,共17页
100年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中国哲学古今之变的一大枢纽,促成了现代形态中国哲学的蓬勃开展和中国哲学现代传统的基本形成,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哲学进程。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哲学家开始对中国哲学古今之变产生了明确的... 100年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中国哲学古今之变的一大枢纽,促成了现代形态中国哲学的蓬勃开展和中国哲学现代传统的基本形成,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哲学进程。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哲学家开始对中国哲学古今之变产生了明确的自觉意识,并在一些重要哲学问题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一是历史观的更新,形成了从进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化;二是政治哲学的变化,形成了从惟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化;三是本体论问题的再思考,形成了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转化。这些标志着新文化运动成为了近百年中国哲学开展的新"轴心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中国哲学 历史观 政治哲学 本体论
下载PDF
论20世纪西方哲学的几个走向
13
作者 李泽骘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8,共8页
从新的视角阐述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特征转变和走向 ,第一次指出其从人道主义哲学向女权哲学和爱的哲学的走向 ,从人学哲学向心的哲学的走向 ,以及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和多元门类综合哲学的走向等 ,并从形态的演变、研究重点热点的转换、... 从新的视角阐述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特征转变和走向 ,第一次指出其从人道主义哲学向女权哲学和爱的哲学的走向 ,从人学哲学向心的哲学的走向 ,以及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和多元门类综合哲学的走向等 ,并从形态的演变、研究重点热点的转换、思潮的汇融互补、观念的转变和共识等方面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西方哲学 女权哲学 心和爱的哲学 社会哲学 多元门类综合哲学 人文哲思精神
下载PDF
再论冯契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向清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9,共6页
冯契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二是在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突破,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四是提出并论证中国近代经历了一场哲学革命。
关键词 冯契 “智慧”说 20世纪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现代大学哲学系的出现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的开展
15
作者 李维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8-48,共11页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与传统更新,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现代大学哲学系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现代大学哲学系的教育实践,不仅使"哲学"概念在20世纪中国扎下根来,而且建立了现代哲学教育制度,...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与传统更新,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现代大学哲学系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现代大学哲学系的教育实践,不仅使"哲学"概念在20世纪中国扎下根来,而且建立了现代哲学教育制度,加强了哲学家之间的思想交流,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哲学系,培养了一批从事哲学研究的专门人才,这些都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如今一些教育管理者把生物遗传学中的"近亲繁殖"概念搬进现代大学教育领域,以为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师生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只会像生物近亲繁殖那样一代代退化下去,这实在是一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谬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 哲学 20世纪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四重向度
16
作者 陆永胜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107,共4页
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是哲学思想内涵、时代话语语境和认知范式共构的产物,体现为话语意愿、话语能力和话语诉求的统一,并呈现出四重向度:以道德为中心的观念话语、以价值为中心的政治话语、以信仰为中心的生活话语、以传达为表征的... 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是哲学思想内涵、时代话语语境和认知范式共构的产物,体现为话语意愿、话语能力和话语诉求的统一,并呈现出四重向度:以道德为中心的观念话语、以价值为中心的政治话语、以信仰为中心的生活话语、以传达为表征的物态话语。这四重向度是辩证统一的,并呈显为如下的逻辑展开:道德内涵着价值确认,价值以道德为基础,并呈现为主流社会政治的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符合内在道德需要和外在价值诉求的信仰得以建构,道德、价值与信仰的直观传达统一于物态话语中。20世纪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是文化复兴视野下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哲学 话语体系 道德 价值 信仰
原文传递
浅谈20世纪西方哲学评价上功过同一的特点
17
作者 马岳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3-17,共5页
本文着重阐述20世纪西方哲学评价上功过同一特点的表现以及给予我们的启示。认识这一特点,对我们如何看待、评价20世纪西方哲学、认识哲学的特性与功能、窥测人类认识发展线索和轨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20世纪西方哲学 评价 同一 表现 启示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回眸
18
作者 晋聪明 《才智》 2008年第10期201-202,共2页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做了回眸。将这一百年的历史划分为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后、八十年代以来等五个阶段,分别...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做了回眸。将这一百年的历史划分为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后、八十年代以来等五个阶段,分别概述其主要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哲学 发展阶段 基本特征
原文传递
罗蒂与20世纪西方哲学的场景
19
作者 王俊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1,共3页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纷繁复杂,其整体场景模糊不定,要想廓清并参与到其整体场景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家中,以宽阔的视野清理和参与哲学整体场景的人不多,最为典型的是哈贝马斯与罗蒂。借助哈贝马斯的问题视界,本文...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纷繁复杂,其整体场景模糊不定,要想廓清并参与到其整体场景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家中,以宽阔的视野清理和参与哲学整体场景的人不多,最为典型的是哈贝马斯与罗蒂。借助哈贝马斯的问题视界,本文探讨了罗蒂哲学的新实用主义立场与20世纪西方哲学之整体场景的互动与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20世纪西方哲学 场景 互动与对接
原文传递
哲学的“进化论转向”——再论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敦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65,共8页
Since modern time, Western philosophy has been attached to natural sciences as its “cultural matrix”. However, it does not catch up with the change from the mechanistic paradigm of the evolutionary paradigm of Darwi... Since modern time, Western philosophy has been attached to natural sciences as its “cultural matrix”. However, it does not catch up with the change from the mechanistic paradigm of the evolutionary paradigm of Darwin.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has confused the mechanisticand determinist model of sciences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 with scientis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anti-scientism, the specific and thematic studies of man in philosophy have undergone a crisis. The paper justifies the Darwinian paradigm in terms of empirical confirmation,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chievements of sociology and new archeology have provided problems and materials for philosophical treatment. The new synthesis by philosophy on studies of man is crucial not only for the outlet of philosophy itself, but also for an insight into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erms of co-evolution genes and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跨文化研究 文化母体 哲学思想 达尔文范式 生命科学 社会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