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巯苯基)苯并噁唑分子内质子转移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易平贵 彭洪亮 +3 位作者 于贤勇 汪朝旭 唐臻强 王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6-282,共7页
在B3LYP/6-31G(d,p)水平上研究了2-(2-巯苯基)苯并噁唑气态中五种异构体(E1,E2,E3,E4和K)在气态中的稳定性及其在基态下的质子转移,同时结合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研究了水、二甲亚砜、乙腈、乙醇、苯胺和环己烷等对2-(2-巯苯基)苯并噁... 在B3LYP/6-31G(d,p)水平上研究了2-(2-巯苯基)苯并噁唑气态中五种异构体(E1,E2,E3,E4和K)在气态中的稳定性及其在基态下的质子转移,同时结合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研究了水、二甲亚砜、乙腈、乙醇、苯胺和环己烷等对2-(2-巯苯基)苯并噁唑溶剂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醇式异构体E1为2-(2-巯苯基)苯并噁唑的优势构型;在E1向K(酮式异构体)转变过程中,存在一个较小的能垒;当考虑零点振动能(ZPVE)后,逆向能垒消失.在溶液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醇式异构体E1与K之间的反应平衡向K方向移动,在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E1为优势构型,而在强极性水溶液中,K为优势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苯基) 分子内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 极化连续介质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