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丙烷在某污染场地包气带的吸附-解吸特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玉龙 缪德仁 +1 位作者 刘菲 陈鸿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5-191,共7页
1,2-二氯乙烷(1,2-DCA)和1,2-二氯丙烷(1,2-DCP)是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检出最高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文中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污染场地包气带中三种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决定其吸... 1,2-二氯乙烷(1,2-DCA)和1,2-二氯丙烷(1,2-DCP)是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检出最高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文中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污染场地包气带中三种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决定其吸附行为,三种土壤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符合Henry线性等温方程,分配系数在20.49~22.43L.kg-1,1,2-DCA和1,2-DCP在三种土壤中分别具有相似的吸附能力;同一土壤中两种目标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为Kd(1,2-DCA)>Kd(1,2-DCP),但差别不大。1,2-DCA和1,2-DCP在三种土壤中的解吸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解吸的难易程度与土壤中黏粒含量相关,黏粒含量越高,目标污染物的解吸越困难,第三层(地下4.9~5.1m)土壤的防污能力较强;两种污染物在三种土壤中的解吸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1,2-DCP的滞后指数比1,2-DCA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1 2-二氯乙烷(1 2-DCA) 1 2-丙烷(1 2-DCP) 吸附 解吸 滞后效应
下载PDF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7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伟良 王立志 李博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报告7例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白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7例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3例、女4例,年龄17~46岁。为散发性发病,提示发病存在个... 目的报告7例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白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7例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3例、女4例,年龄17~46岁。为散发性发病,提示发病存在个体易感因素。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癫痫发作等,3例仅有头痛,经CT和/或MR检查诊断脑白质病而后确诊。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CT均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对称性"佛指状"密度减低、侧脑室变窄、脑回肿胀和脑沟变浅。头颅MRI均表现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受累,T1WI呈略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FLAIR亦为高信号,脑回肿胀,脑沟模糊不清,脑沟、脑池变浅,脑室变窄。经脱水降颅压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5例患者症状好转,2例死于脑疝。结论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临床表现以颅高压表现为主,头颅MRI检查T2WI及FLAIR上双侧大脑半球白质高信号是主要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接触史调查可做出诊断。治疗以脱水降低颅内压及糖皮质激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中毒性脑白质病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污泥生物炭硼掺杂改性及其对水中1,2-二氯乙烷吸附行为和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佳伟 施维林 +3 位作者 许伟 魏晨军 吴建生 孟宪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71-2680,共10页
以市政污泥为前驱体,采用硼酸掺杂改性共热解法,制备了污泥生物炭(BC600)和B掺杂污泥生物炭(BBC600),采用SEM、BET、FTIR、Zeta电位和静态接触角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BC600和BBC600对水中1,2-二氯乙烷(1,2-DCA)的吸附行为... 以市政污泥为前驱体,采用硼酸掺杂改性共热解法,制备了污泥生物炭(BC600)和B掺杂污泥生物炭(BBC600),采用SEM、BET、FTIR、Zeta电位和静态接触角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BC600和BBC600对水中1,2-二氯乙烷(1,2-DCA)的吸附行为、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构表征结果表明,B掺杂改性后,生物炭中B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提高了76%、48%和30%;B掺杂改性对生物炭表面电荷及亲疏水性影响不大,BC600和BBC600表面均带有负电荷,接触角均<90°,两者均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BC600对1,2-DCA的吸附性能优于BC600,缘于BBC600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度更高的含氧官能团;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描述BC600吸附1,2-DCA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拟合BBC600吸附1,2-DCA过程,颗粒内扩散不是影响吸附速率的唯一限速步骤;碱性条件下生物炭材料更加分散和稳定,且其含氧官能团去质子化,供电子能力增强,有利于对1,2-DCA的吸附;腐殖酸(HA)对BC600吸附1,2-DCA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而低浓度和高浓度的HA对BBC600吸附1,2-DCA均呈抑制作用,HA会与1,2-DCA发生竞争吸附;Cl^(-)、SO_(4)^(2-)和NO_(3)^(-)均对生物炭吸附1,2-DCA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由小到大为:Cl^(-)<SO_(4)^(2-)<NO_(3)^(-).生物炭吸附1,2-DCA主要机制为孔隙填充和π-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BC600) 硼掺杂 1 2-二氯乙烷(1 2-DCA) 吸附动力学 吸附机制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江嘉欣 樊春月 +5 位作者 蓝丽珠 王艳艳 黄家文 周珊宇 黄永顺 陈嘉斌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1-24,38,共5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的影响因素,提出治疗建议。方法对2005-2015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7例急性中重度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预后和后遗症情况,选用秩和检验、 Fishers卡方检验等方...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的影响因素,提出治疗建议。方法对2005-2015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7例急性中重度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预后和后遗症情况,选用秩和检验、 Fishers卡方检验等方法,单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02) 27例诊断为重度中毒而应用GC治疗,多见前期滴注甲泼尼龙,后期口服地塞米松;现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16)进行27例病历回顾,重新分为中度、重度中毒,发现女性、非O型血、初诊不正确、感染、发生GC不良反应会降低治愈率,以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重度中毒、初诊不正确会增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重度中毒、无抽搐震颤表现、女性、年龄≥31岁、 GC使用较迟(距发病≥5d)、感染、有GC不良反应是引起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尽早(<5 d)治疗;中度、重度分级治疗,重度病例使用冲击疗法(甲泼尼龙500 mg qd, 5 d),中度病例用药适当保守(首剂≤160 mg qd, 3 d);长时间密切观察,尤其是重度、以非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非O型血、女性、年龄≥31岁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GC) 1 2-二氯乙烷(1 2-DCE) 急性中毒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维生素E对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水肿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天胜 罗超红 +3 位作者 金晓霞 王高阳 赵凤红 金亚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19,81,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 (vitamin E,Vit E)对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Vit E对照组、1,2-DCE单纯染毒组及Vit E低、中和高剂量干预组。连续给予药物灌胃4 d... 目的探讨维生素E (vitamin E,Vit E)对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Vit E对照组、1,2-DCE单纯染毒组及Vit E低、中和高剂量干预组。连续给予药物灌胃4 d后,采取静式吸入方式染毒3. 5 h/d,持续3 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染毒组小鼠脑组织呈现明显脑水肿病理改变,脑含水量、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细胞色素P450 2E1 (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assay kit,CAT)活性、Occludin蛋白和mRNA及Claudin 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单纯染毒组相比,各干预组小鼠的脑含水量、脑组织MDA含量、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SH含量、Occludin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中和高剂量干预组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CAT活性及Claudin 5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0. 05)。结论单纯1,2-DCE染毒可引起小鼠脑水肿,诱导脑组织中CYP2E1的表达,诱发脑组织氧化损伤,破坏紧密连接蛋白,并抑制Occludin和Claudin 5的表达;而Vit E干预可显著抑制CYP2E1的表达,缓解CYP2E1介导的氧化损伤,有效预防1,2-DCE引起的中毒性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维生素E (Vit E) 脑水肿 细胞色素P450 2E1 (CYP2E1)
原文传递
4例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毛叶挺 单利玲 周萍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98-499,共2页
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时有发生,其发病潜伏期较长、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临床表现以中毒性脑病为主,出现脑水肿,部分重度中毒者有局灶性受损表现,如小脑共济失调、定向障碍等。本中心于2010、2011、2014年诊断了4例职业性二... 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时有发生,其发病潜伏期较长、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临床表现以中毒性脑病为主,出现脑水肿,部分重度中毒者有局灶性受损表现,如小脑共济失调、定向障碍等。本中心于2010、2011、2014年诊断了4例职业性二氯乙烷中毒,其中1例重度、3例轻度中毒,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中毒 诊断
原文传递
微米铁复合生物碳源对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的高效去除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乃瑾 宋云 +2 位作者 魏文侠 王海见 孙仲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2-1309,共8页
1,2-二氯乙烷(1,2-DCA)是一类地下水中常见的难降解饱和氯代烃,为探究厌氧条件下零价铁(ZVI)协同生物作用对其降解规律,采集北京市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及含水层土壤,利用微宇宙实验体系,通过添加由微米级零价铁(mZVI)、生物碳源及营... 1,2-二氯乙烷(1,2-DCA)是一类地下水中常见的难降解饱和氯代烃,为探究厌氧条件下零价铁(ZVI)协同生物作用对其降解规律,采集北京市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及含水层土壤,利用微宇宙实验体系,通过添加由微米级零价铁(mZVI)、生物碳源及营养组成的复合药剂,考察不同条件下1,2-DCA的去除效果,并对地下水理化参数的变化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复合药剂添加量为3%时,恒温、避光、匀速振荡的反应条件下,15 d内地下水中的1,2-DCA即可降至低于检出限.中性pH及SO_4^(2-)的存在更有利于1,2-DCA的脱氯降解. 30 d后仅检测到体系中明显的乙烯产生,推测双脱氯消除为1,2-DCA在该体系内的主要降解途径.此外,复合药剂加入后,地下水可长时间维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100~-300 m V)、溶解氧(<0. 5 mg·L^(-1))以及适宜的pH值(6. 5~7. 5),利于厌氧微生物活性的维持及脱氯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烃 1 2-二氯乙烷(1 2-DCA) 地下水 微米零价铁(mZVI) 生物碳源
原文传递
ERK/AP-1信号通路在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水肿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凌霄 罗超红 +3 位作者 王高阳 赵凤红 王彤 金亚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99-403,410,F0003,共7页
目的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活蛋白-1(ERK/AP-1)信号通路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染毒组;染毒组小鼠于染毒柜中1.2 mg/L 1,2-DCE染毒3.5 h/d,分... 目的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活蛋白-1(ERK/AP-1)信号通路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染毒组;染毒组小鼠于染毒柜中1.2 mg/L 1,2-DCE染毒3.5 h/d,分别染毒1 d、2 d和3 d。染毒结束次日取材,观察脑组织病理切片,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MMP-9、Occludin、ERK1/2、p-ERK1/2及AP-1的c-Fos、c-Jun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染毒2 d和3 d组小鼠出现脑水肿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染毒2 d和3 d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调,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ERK1/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差别,染毒3 d组小鼠脑组织中p-ERK1/2蛋白、AP-1的c-Fos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染毒组AP-1的c-Jun亚基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DCE可通过诱导小鼠血液生成IL-1β,激活小鼠脑组织中ERK/AP-1信号通路上调MMP-9蛋白表达,破坏血脑屏障通透性,参与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ERK1/2信号通路 激活蛋白-1(AP-1)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脑水肿
原文传递
CYP2E1在1,2-二氯乙烷致脑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凌霄 谭孝琼 +3 位作者 杨光谦 王高阳 赵凤红 金亚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分别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染毒组及低、中和高剂量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干预组。检测脑组织中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MDA和GSH含量及SOD活性。单纯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脑组织中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及MDA含量显著升高,而... 分别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染毒组及低、中和高剂量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干预组。检测脑组织中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MDA和GSH含量及SOD活性。单纯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脑组织中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及MDA含量显著升高,而GSH含量显著下降;DAS各干预组与单纯染毒组相比,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及MDA含量显著下降,GSH含量显著升高。提示1,2-DCE可诱导CYP2E1表达,导致脑组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CYP2E1 氧化损伤 烯丙基硫化物(DAS)
原文传递
p38 MAPK/AP-1信号通路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水肿形成中对iNOS表达的上调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晓霞 徐天胜 +4 位作者 郭静静 朴杰 王高阳 赵凤红 金亚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85-88,93,F0003,共6页
目的探究p38 MAPK/AP-1信号通路在小鼠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及其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低剂量以及高剂量p38抑制剂组。染... 目的探究p38 MAPK/AP-1信号通路在小鼠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及其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低剂量以及高剂量p38抑制剂组。染毒小鼠于染毒柜中1.2 mg/L 1?2-二氯乙烷染毒3.5 h/d,连续染毒3 d,低、高剂量抑制剂组小鼠于染毒前1 h腹腔注射200μl 3.75、15 mg/kg的p38 MAPK抑制剂(SB202190)。染毒结束次日取材,测定各组小鼠脑含水量及HE病理观察脑水肿,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磷酸化p38、激活蛋白1(AP-1)两个亚基c-fos、c-jun的磷酸化形式表达水平以及iNOS的蛋白表达,Real-Time RT-PCR检测i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单纯染毒组的小鼠出现抱爪现象,SB202190干预能够明显改善1?2-DCE中毒小鼠的抱爪症状。染毒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明显增加,SB202190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小鼠出现脑水肿。单纯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p-p38蛋白、磷酸化c-jun和c-fos表达水平明显上调,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而SB202190能够显著降低iNOS、磷酸化c-jun和c-fos的表达水平。结论小鼠脑组织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显著上调。p38 MAPK/AP-1信号通路参与iNOS表达增多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p38 MAPK信号通路 激活蛋白1(AP-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脑水肿
原文传递
亚慢性1,2-二氯乙烷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凤红 徐天胜 +3 位作者 朴杰 罗超红 王高阳 金亚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6-278,共3页
为探讨亚慢性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1,2-DCE低、中、高剂量染毒组(0.225、0.45、0.9 g/m^3),每组5只。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4周,染毒3.5 h/d。末... 为探讨亚慢性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1,2-DCE低、中、高剂量染毒组(0.225、0.45、0.9 g/m^3),每组5只。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4周,染毒3.5 h/d。末次染毒结束后次日立即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小鼠,取大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G1u)、天冬氨酸(Asp)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从训练第3天起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训练第5天,中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间探索实验中,各染毒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各组间G1u和As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亚慢性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能力的抑制性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MORRIS水迷宫实验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CYP2E1在1,2-二氯乙烷致肝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12
作者 谭孝琼 石磊 +4 位作者 张军 杨光谦 王高阳 吕秀强 金亚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9-280,309,共3页
分别将昆明种小鼠分成对照组、1,2-DCE染毒组和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干预组,检测肝组织中CYP2E1活性和蛋白表达、MDA和GSH含量及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DCE染毒组肝组织中CYP2E1活性和蛋白表达及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及SOD活性显... 分别将昆明种小鼠分成对照组、1,2-DCE染毒组和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干预组,检测肝组织中CYP2E1活性和蛋白表达、MDA和GSH含量及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DCE染毒组肝组织中CYP2E1活性和蛋白表达及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及SOD活性显著降低。与单纯染毒组相比,DAS干预组肝组织中CYP2E1活性和蛋白表达及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升高。说明1,2-DCE可诱导CYP2E1表达,导致肝组织出现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CYP2E1 氧化损伤 烯丙基硫化物(DAS)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κappa B在1,2-二氯乙烷中毒所致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上调过程中的作用
13
作者 朴杰 王凌霄 +4 位作者 唐宏阁 金晓霞 王高阳 赵凤红 金亚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9,F0003,共5页
目的探究核转录因子-κ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appa B,NF-κB)在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引起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上调以及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 目的探究核转录因子-κ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appa B,NF-κB)在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引起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上调以及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染毒组。染毒组小鼠置于100 L静式染毒柜中,每天染毒1,2-DCE 1.2 mg/L×3.5 h,分别染毒1 d、2 d和3 d。观察脑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小鼠的脑含水量、MMP-9以及NF-κB的P65、P50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染毒3 d组的小鼠出现抱抓现象,染毒2 d和3 d组小鼠出现典型脑水肿病理改变,脑含水量、MMP-9以及NF-κB的P65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可通过诱导小鼠脑组织中NF-κB的活性亚基(P65)表达增强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最终引起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脑水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核转录因子-κappa B(NF-κB)
原文传递
α-氰基丙烯酸酯生产新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英 李德臣 《中国胶粘剂》 CAS 2004年第5期46-47,共2页
在反应器中使用甲醛水溶液与氰乙酸酯在催化剂及多功能复合助剂作用下,生成氰基丙烯酸乙酯的预聚物并使其从反应体系分离,然后置于解聚器中,使用有机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1,3-二氯丙烷等)共沸脱水,脱溶剂,在高真空下... 在反应器中使用甲醛水溶液与氰乙酸酯在催化剂及多功能复合助剂作用下,生成氰基丙烯酸乙酯的预聚物并使其从反应体系分离,然后置于解聚器中,使用有机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1,3-二氯丙烷等)共沸脱水,脱溶剂,在高真空下解聚并精制,可获得质量好的α-氰基丙烯酸乙酯,其收率为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酯 生产工艺 甲醛 氰乙酸酯 甲苯 甲苯1 2-二氯乙烷1 3-丙烷 粘合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