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1031做为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保持系的鉴定
1
作者 赵丽杰 吴姝菊 李集临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96-99,共4页
以1BS染色体上带有T.Spelta小麦R f3恢复基因的普通小麦1031与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通过杂交F1代的育性观察,结果表明普通小麦1031能保持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的不育性,同时染色体C—分带显示普通小麦1031是属于非1B/1R型保持... 以1BS染色体上带有T.Spelta小麦R f3恢复基因的普通小麦1031与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通过杂交F1代的育性观察,结果表明普通小麦1031能保持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的不育性,同时染色体C—分带显示普通小麦1031是属于非1B/1R型保持系.这是一个新发现,扩大了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保持系极少的资源,为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在北方春麦区利用,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普通小麦 C-分带 1b/1r类型 1b/1r类型
下载PDF
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宋喜悦 何蓓如 +2 位作者 马翎健 胡银岗 李宏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5-1099,共5页
为建立技术简便、成本低廉的二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体系,选育适应范围广泛的温敏不育系,利用发明专利技术(ZL00105488.0)选育的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与恢复系Silverstar的F2和BC1F1分离群体及可育条件下的1B/1R类型K型... 为建立技术简便、成本低廉的二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体系,选育适应范围广泛的温敏不育系,利用发明专利技术(ZL00105488.0)选育的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与恢复系Silverstar的F2和BC1F1分离群体及可育条件下的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与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F2代及BC1F1代分离群体的育性反应,对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敏不育系A3314的雄性不育性与K3314A的雄性不育性一致,除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外,还受两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且呈独立遗传。其中A3314中来自斯卑尔脱(T.speltavar.duh.)小麦的K型雄性不育基因rfv1sp为其主效基因,与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的雄性不育主效基因rfv1为一对等位基因,并具有温度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不育系 温敏不育性 遗传研究 1b/1r类型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基因 雄性不育性 K型小麦 种子生产体系 温度敏感特性 分离群体 主效基因 隐性核基因 杂交小麦 育性反应 专利技术 基因控制 等位基因 成本低 F1 bC1
下载PDF
非1B/1R类型和1B/1R类型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宋喜悦 方鹏 +4 位作者 马翎健 奚亚军 胡银岗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TSP3314A和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3314A,分别与1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 2 5 9,36 6 5 ,TB90 2 ,F10 7,J18,R2 0 5 ,L783,5 0 3,3380和 78115杂交 ,测定和比较其恢复性、单倍体发生频率和主要农... 利用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TSP3314A和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3314A,分别与1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 2 5 9,36 6 5 ,TB90 2 ,F10 7,J18,R2 0 5 ,L783,5 0 3,3380和 78115杂交 ,测定和比较其恢复性、单倍体发生频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比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更易恢复 ;不育系本身不产生单倍体 ,其杂交种 F1 产生极少或不产生单倍体 ;农艺性状除了株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外 ,其他均无不利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b/1r类型 1b/1r类型 K型不育系 恢复性 单倍体 农艺性状 遗传效应 小麦 雄性不育
下载PDF
T.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及保持系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翎健 陈亚鹏 +2 位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28,共4页
T.spelta1BS染色体导入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成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通过对两种类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条锈病的比较,对T.spelta1BS染色体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T.spelta1BS染色体导入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成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通过对两种类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条锈病的比较,对T.spelta1BS染色体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T.spelta1BS染色体导入使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株高明显增加,穗长、小穗数、单穗粒数、自交结实率均无明显差异,抗条锈病能力有增强的趋势,但对白粉病的抗性没有明显影响,在主要产量性状方面均无不利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elta 1bS染色体 1b/1r类型 1b/1r类型 遗传效应
下载PDF
T.spelta 1BS染色体导入K型小麦的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喜悦 马翎健 +3 位作者 胡银岗 奚亚军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74,共4页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 K型小麦不育系 (K3 3 1 4A) ,育成非 1 B/1 R类型 K 型小麦不育系KTSP3 3 1 4A,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使非 1 B/1 R类型 K型小麦不育系更易恢复 ;不育系本身不产生单倍体 ,其杂交种 ...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 K型小麦不育系 (K3 3 1 4A) ,育成非 1 B/1 R类型 K 型小麦不育系KTSP3 3 1 4A,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使非 1 B/1 R类型 K型小麦不育系更易恢复 ;不育系本身不产生单倍体 ,其杂交种 F1 产生极少或不产生单倍体 ;农艺性状除了株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elta1bS染色体 K型小麦 1b/1r类型 K型不育系 遗传效应 杂交育种
下载PDF
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SP3314A败育的生化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2 位作者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揭示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生化机制。利用K型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SP3314A,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B,以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其同型保持系3314B为对照,分别对其叶片和穗子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超氧化... 为了揭示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生化机制。利用K型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SP3314A,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B,以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其同型保持系3314B为对照,分别对其叶片和穗子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中SOD,POD及CAT活性变化与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酶活性变化一致,K型非1B/1R类型雄性不育小麦叶片和穗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后期则较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后期较高,丙二醛(MDA)含量后期较高。说明二者的雄性败育生化机制基本一致,但前者比后者败育的时期较晚。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雄性育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粘果山羊草 1b/1r类型 雄性败育 自由基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