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0-1930年代沪、汉比较视域下的武汉棉纺织企业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岩岩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108,116,共10页
1920-30年代以裕华、申四、第一、震寰四大纱厂为代表的武汉棉纺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和尝试,既体现出其遵循了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因为地缘、历史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棉纺织业进行... 1920-30年代以裕华、申四、第一、震寰四大纱厂为代表的武汉棉纺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和尝试,既体现出其遵循了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因为地缘、历史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棉纺织业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武汉棉纺织企业有过度商业化、技术引进动力不足、新旧混存的财会制度、产品属于"二次进口替代"等特点,这就造成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业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发展不够充分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30年代 武汉 棉纺织企业
原文传递
1920-30年代沿海——内地工业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与“二次进口替代”——以沪、汉棉纺织业市场角逐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岩岩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08,118,共10页
1920-30年代,以进口替代工业为主要形式的沿海工业企业在进口商品的压力下,积极向内地开拓市场,这样就与内地原有的工业企业发生了激烈碰撞。以上海各纱厂为代表的沿海工业企业和以武汉各纱厂为代表的内地工业企业在华中、西南地区等内... 1920-30年代,以进口替代工业为主要形式的沿海工业企业在进口商品的压力下,积极向内地开拓市场,这样就与内地原有的工业企业发生了激烈碰撞。以上海各纱厂为代表的沿海工业企业和以武汉各纱厂为代表的内地工业企业在华中、西南地区等内地市场展开了角逐,在竞争中武汉棉纺织业以"二次进口替代"的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迅速发展,并且使中国的棉纺织市场有向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这种因市场竞争而引发的"市场西拓",对于加速内地"二次进口替代"工业的形成和升级、完善内地市场工业品流通渠道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30年代 二次进口替代 棉纺织品
原文传递
1920—30年代国内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模式探析——以武汉棉纺织业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岩岩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3-47,共5页
1920-30年代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被引入、内化和吸收的过程,在具体技术引进方面,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机器设备是最先被提到引进议程的。武汉地区棉纺织企业技术引进的任务更多的时候是由裕华纱厂、申新四厂等大型... 1920-30年代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被引入、内化和吸收的过程,在具体技术引进方面,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机器设备是最先被提到引进议程的。武汉地区棉纺织企业技术引进的任务更多的时候是由裕华纱厂、申新四厂等大型棉纺织企业来承担,并主要通过在华洋行的代理、派人出国引进和国外厂家的推销等方式来完成。武汉不同棉纺织企业技术引进模式的不同,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今天国内的民营企业在对外技术引进方面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30年代 棉纺织企业 技术引进
下载PDF
1920-30 年代武汉新兴工业发展探析
4
作者 刘岩岩 《长江论坛》 2020年第3期84-89,共6页
经历了清末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发展,民国时期的武汉工业逐步转变为民营资本主导,并且在新兴工业领域建树颇多。1920-30年代,武汉的新兴工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等领域,具有沿海资本入股、技术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及成效显著等... 经历了清末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发展,民国时期的武汉工业逐步转变为民营资本主导,并且在新兴工业领域建树颇多。1920-30年代,武汉的新兴工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等领域,具有沿海资本入股、技术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及成效显著等特点。但是,受制于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动力不足、人才培育体系等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武汉新兴工业发展得层次不齐,并且不少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武汉新兴工业要么被日军强占,要么融入西迁的洪流,在西部大后方重新寻觅新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30年代 武汉 新兴工业 发展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