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中18KDa转位蛋白(TSPO)亲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淑芬 高卓维 +4 位作者 胡欢 黄志新 蔡欣 陈楠 仇志坤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竞争性配体结合试验,研究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的TSPO的亲和力。结果与阳性药TPSO特异性配体PK11195对比,Ki(P>0.05)和IC50(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芍药苷与TSPO有高亲合力。...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竞争性配体结合试验,研究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的TSPO的亲和力。结果与阳性药TPSO特异性配体PK11195对比,Ki(P>0.05)和IC50(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芍药苷与TSPO有高亲合力。结论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性。本发现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讨芍药苷抗胶质瘤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kda转位蛋白 脑胶质瘤 芍药苷
下载PDF
18 kDa转位蛋白联合四氢孕酮血浆含量改变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凯璇 吴鸿雁 +3 位作者 姚欢杰 王晶 尚丽新 郭文治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93-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产妇18 kDa转位蛋白(TSPO)及四氢孕酮(AP)血浆含量改变对发生产后抑郁症(P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产科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产后一周内根据是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分,将产妇分为抑郁组(n=14)与非抑郁组(...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产妇18 kDa转位蛋白(TSPO)及四氢孕酮(AP)血浆含量改变对发生产后抑郁症(P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产科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产后一周内根据是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分,将产妇分为抑郁组(n=14)与非抑郁组(n=86)。比较2组产妇一般资料及分娩前后3 d内TSPO、AP血浆含量。分析TSPO、AP血浆含量对产妇产后1周内发生PPD的预测价值。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及分娩前TSPO、AP血浆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产妇分娩后TSPO、AP血浆含量均较非抑郁组降低(P<0.05);分娩后TSPO、AP血浆含量是产后发生PP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TSPO、AP血浆含量对产后1周内抑郁情绪无显著预测或诊断价值;分娩后TSPO、AP血浆含量对产后1周内抑郁情绪有预测及诊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18kda转位蛋白 四氢孕酮
下载PDF
转位蛋白18KDA介导葛根素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招志辉 李霭燕 关彩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18KDA(TSPO)介导葛根素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作用。方法:构建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舍曲林15 mg/kg组、葛根素5、10、20 mg/kg组,另设置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分别...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18KDA(TSPO)介导葛根素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作用。方法:构建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舍曲林15 mg/kg组、葛根素5、10、20 mg/kg组,另设置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次/d,持续2 w。末次给药24 h后,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环境惊恐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和血小板中四氢孕酮含量;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脑片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中Tspo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进入开臂时间比和进入开臂停留次数比显著减少,僵住时间显著增加(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中Tspo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和血小板中四氢孕酮含量显著减少(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IPSC幅度与频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进入开臂时间比和进入开臂停留次数比显著增加(P<0.01),僵住时间明显减少(P<0.05或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中Tspo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和血小板中四氢孕酮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IPSC幅度与频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可发挥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功能,可能与其促进大鼠脑部TSPO表达,升高四氢孕酮含量,提高GABAAIPSC幅度与频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创伤后应激性障碍 18kda转位蛋白 突触后电流
原文传递
线粒体受体转位蛋白靶向光动力学治疗对结肠癌的作用
4
作者 肖日姣 廖照辉 +2 位作者 韩赫 魏房 李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受体转位蛋白(TSPO)靶向光动力学治疗(PDT)对结肠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组织及14个结肠癌细胞系中TSPO的表达,使用TSPO靶向光敏... 目的探讨线粒体受体转位蛋白(TSPO)靶向光动力学治疗(PDT)对结肠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组织及14个结肠癌细胞系中TSPO的表达,使用TSPO靶向光敏剂IR700DX-6T对14个结肠癌细胞系进行PDT。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PDT。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小鼠结肠癌组织中TSPO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14个结肠癌细胞系、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组织及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的TSP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组织。以TSPO为靶向的PDT (TSPO-PDT)可诱导结肠癌细胞死亡,并呈现明显的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 <0.01)。动物实验证实TSPO-PDT后原发肿瘤和远端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1)。结论 TSPO在结肠癌细胞系和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TSPO-PDT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线粒体受体转位蛋白 光动力学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