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糖调节在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魏东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7期168-169,共2页
目的总结血糖调节在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在医院收录的患者中选择出120例,均禁食至少4小时,且实施血糖调节,在半小时后进行18F-FDG的注射,指导患者休息约1小时之后再上机接受扫描,且对图像予以采集,以此实施细致且...
目的总结血糖调节在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在医院收录的患者中选择出120例,均禁食至少4小时,且实施血糖调节,在半小时后进行18F-FDG的注射,指导患者休息约1小时之后再上机接受扫描,且对图像予以采集,以此实施细致且周到的护理服务。对心肌显像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20例患者之中图像表现的十分清晰患者86.66%(104/120),符合诊断的要求;而剩余16例则图像表现的不够清晰,未能符合诊断的要求。结论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调整,并实施细致且周到的护理服务,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进行干预,可以很好的完成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且清晰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调节
18
f
-
fdg
pet
/
ct
心肌显像
注射
护理服务
清晰度
图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存活心肌及与侧枝循环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翟光耀
王建龙
+1 位作者
刘宇扬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18)F-FDG PET/C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左心室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评估其与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入选CTO患者60例,1周内分别完成^(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SPECT/CT(GSPECT...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18)F-FDG PET/C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左心室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评估其与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入选CTO患者60例,1周内分别完成^(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SPECT/CT(GSPECT)断层显像和^(18)F-FDG门控心肌葡萄糖代谢PET/CT显像(GPET)评价左心室存活心肌及左心室整体功能,冠状动脉造影评价CTO病变的位置、血管数量及侧枝循环形成。GPET数据采用定量门控心脏断层软件QGS分析,获取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侧枝循环形成的程度应用Rentrop分级评价。比较CTO患者中侧枝循环形成不同的患者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及左心室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CTO患者Rentrop分级不同的患者中,侧枝循环良好组(RentropⅡ和RentropⅢ)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优于侧枝循环不良组(RentropⅠ和Rentrop 0级),但是侧枝循环良好组与侧枝循环不良组患者^(18)F-FDG PET/CT评价的存活心肌的范围及左心室整体功能和重构状态未见明显差异。侧枝循环形成与心肌梗死区域存活心肌的范围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侧枝循环良好组,有10%的患者存活心肌面积≤10%,通过血运重建术开通闭塞血管后,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小;而在侧枝循环不良组,仍有10%的患者存活心肌的面积>10%,通过血运重建术开通闭塞血管后,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恢复较好,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结论:CTO病变患者心肌存活范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侧枝循环形成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进行介入及搭桥血运重建术前,综合评级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及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病变
侧枝循环形成
^
18
f
-
fdg
pet
/
ct
心肌存活显像
相关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糖调节在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魏东伟
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7期168-169,共2页
文摘
目的总结血糖调节在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在医院收录的患者中选择出120例,均禁食至少4小时,且实施血糖调节,在半小时后进行18F-FDG的注射,指导患者休息约1小时之后再上机接受扫描,且对图像予以采集,以此实施细致且周到的护理服务。对心肌显像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20例患者之中图像表现的十分清晰患者86.66%(104/120),符合诊断的要求;而剩余16例则图像表现的不够清晰,未能符合诊断的要求。结论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调整,并实施细致且周到的护理服务,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进行干预,可以很好的完成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且清晰度更高。
关键词
血糖调节
18
f
-
fdg
pet
/
ct
心肌显像
注射
护理服务
清晰度
图像
Keywords
blood
glucose
regulation
18
f
-
fdg
pet
/
ct
myocardial
imaging
inje
ct
ion
nursing
services
clarity
imag
e
分类号
R817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存活心肌及与侧枝循环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翟光耀
王建龙
刘宇扬
周玉杰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
出处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5期458-46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0908800)
北京市医管局"登峰"计划(DFL20150601)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ZYLX201303)
文摘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18)F-FDG PET/C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左心室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评估其与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入选CTO患者60例,1周内分别完成^(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SPECT/CT(GSPECT)断层显像和^(18)F-FDG门控心肌葡萄糖代谢PET/CT显像(GPET)评价左心室存活心肌及左心室整体功能,冠状动脉造影评价CTO病变的位置、血管数量及侧枝循环形成。GPET数据采用定量门控心脏断层软件QGS分析,获取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侧枝循环形成的程度应用Rentrop分级评价。比较CTO患者中侧枝循环形成不同的患者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及左心室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CTO患者Rentrop分级不同的患者中,侧枝循环良好组(RentropⅡ和RentropⅢ)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优于侧枝循环不良组(RentropⅠ和Rentrop 0级),但是侧枝循环良好组与侧枝循环不良组患者^(18)F-FDG PET/CT评价的存活心肌的范围及左心室整体功能和重构状态未见明显差异。侧枝循环形成与心肌梗死区域存活心肌的范围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侧枝循环良好组,有10%的患者存活心肌面积≤10%,通过血运重建术开通闭塞血管后,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小;而在侧枝循环不良组,仍有10%的患者存活心肌的面积>10%,通过血运重建术开通闭塞血管后,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恢复较好,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结论:CTO病变患者心肌存活范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侧枝循环形成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进行介入及搭桥血运重建术前,综合评级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及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病变
侧枝循环形成
^
18
f
-
fdg
pet
/
ct
心肌存活显像
相关性
Keywords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lesion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
18
f
-
fdg
pet
/
ct
myocardial
metabolism
imag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糖调节在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的护理体会
魏东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存活心肌及与侧枝循环形成的相关性
翟光耀
王建龙
刘宇扬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