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素周期表18族元素的名称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才磊 《中国科技术语》 2015年第3期35-38,共4页
简述了元素周期表18族元素的发现历史,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18族元素认识的不断深入,从而其名称发生的演变,并以此为例,提出科技名词的规范和推广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元素周期表 18 惰性气体 稀有气体
下载PDF
牛精子头后部sp18族膜蛋白的分离 被引量:2
2
作者 苟克勉 林爱星 +3 位作者 安晓荣 尚丽娟 任立明 陈永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102,共6页
牛鲜精经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的顶体反应后,水浴超声波和离心分离得到的精子头低渗处理后制备兔抗牛精子IgG(抗sp18IgG)。激光共聚焦间接免疫组化定位显示牛鲜精经上述生化和物理处理后,剩余的膜蛋白基本位于头后... 牛鲜精经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的顶体反应后,水浴超声波和离心分离得到的精子头低渗处理后制备兔抗牛精子IgG(抗sp18IgG)。激光共聚焦间接免疫组化定位显示牛鲜精经上述生化和物理处理后,剩余的膜蛋白基本位于头后部紧邻赤道板的大部分区域(sp18质膜区域)和尾前段。SDSPAGE结果显示:用3种去污剂协同提取得到的位于头后部sp18质膜区域的膜蛋白主要有3种,分子量分别为18,16和14kDa,薄层扫描发现它们约占牛精子质膜蛋白总量的64%;sp18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证明,这3种蛋白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故统称sp18族膜蛋白;抗sp18IgG免疫印迹发现,除sp18族抗原外,鲜精表面还存在一条60kDa的杂交带,该蛋白带在顶体反应后消失;另外,牛精清的14~18kDa间的蛋白带和鸡卵溶菌酶(143kDa)也与抗sp18IgG有杂交信号。本方法的建立和sp18单抗的生产,为进一步探讨sp18族膜蛋白的基因结构及其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精子 sp18膜蛋白 分离 头后部 精子
下载PDF
元素周期表18族标法的由来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学民 王海 《化学教育》 CAS 2003年第11期54-56,共3页
介绍了元素周期表因AB族标法不同造成混乱 ,和美国化学会、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提出 1— 18族新标法的情况。
关键词 元素周期表 18标法 AB分标法 无机化学 命名法
下载PDF
sp18单克隆抗体对小鼠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苟克勉 邓继先 +3 位作者 黄培堂 尚丽娟 安晓荣 陈永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2期2415-2419,共5页
免疫印迹显示,抗牛精子sp18族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sp18单抗)与小鼠精子14,18,22,30和60 ku 5条带有较弱的抗原信号,同时,sp18单抗也能结合鸡卵溶菌酶。间接免疫荧光证实小鼠精子头后部存在sp18抗原。获能2h的小鼠精子与0.182 mg/mL的s... 免疫印迹显示,抗牛精子sp18族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sp18单抗)与小鼠精子14,18,22,30和60 ku 5条带有较弱的抗原信号,同时,sp18单抗也能结合鸡卵溶菌酶。间接免疫荧光证实小鼠精子头后部存在sp18抗原。获能2h的小鼠精子与0.182 mg/mL的sp18单抗共孵育15~20min后进行体外受精,结果发现,单抗组的受精率(77.1%)与血清对照组(79.2%)和空白对照组(80.3%)间无显著差异(p>0.05)。继续培养受精卵发现,3组胚胎发育至2-细胞期的比率分别为100%,100%和97.9%(p>0.05);发育至4-细胞期的比率分别为0,64.1%和64.3%,即单抗组胚胎的发育被完全阻断在2-细胞期(p<0.001)。0.5%链霉蛋白酶消化除去阻断胚胎的透明带后,间接荧光定位发现,2个胚胎细胞表面均存在sp18抗原。0.182mg/mL的sp18单抗与体内受精的胚胎共培养时,胚胎发育至2-细胞期(95.2%vs 92.9%)和4-细胞期(70.5 % vs 77.9%)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小鼠精子sp18族膜蛋白在受精时掺入卵母细胞质膜系统,成为胚胎细胞表面具有功能的质膜成分,与突破胚胎发育的2-细胞期阻断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8膜蛋白 体外受精 单克隆抗体 胚胎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