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八世纪末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理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祥 《华中建筑》 2006年第9期12-13,15,共3页
18世纪末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该文通过对人类理性发展及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历史考察,提出在近代理性认识变化的思想背景下,新古典主义建筑表达了人们对建筑理性的进一步认识,并阐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表现方式。目的... 18世纪末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该文通过对人类理性发展及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历史考察,提出在近代理性认识变化的思想背景下,新古典主义建筑表达了人们对建筑理性的进一步认识,并阐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表现方式。目的是理解理性传统在西方建筑发展中的连续性,改进我们当前的建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 法国 新古典主义建筑 理性 启蒙运动 科学思想
下载PDF
《傲慢与偏见》作品赏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柳晓江 《南昌高专学报》 2010年第2期26-27,29,共3页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作者爱情观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是以金钱。《傲慢与偏见》语言描写诙谐风趣,使得...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作者爱情观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是以金钱。《傲慢与偏见》语言描写诙谐风趣,使得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 现代爱情观 讽刺性风趣语言 小人物的描写
下载PDF
略论18世纪末美国革命对废奴运动的影响
3
作者 金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共12页
美国革命对美国废奴运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母国与殖民地权利之争将自由平等话语引入废奴运动,使废奴运动具有了政治正确性。但独立战争时期为了加强白人革命者内部的团结,将黑人塑造为英国侵略者的代理人,则给各州推... 美国革命对美国废奴运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母国与殖民地权利之争将自由平等话语引入废奴运动,使废奴运动具有了政治正确性。但独立战争时期为了加强白人革命者内部的团结,将黑人塑造为英国侵略者的代理人,则给各州推行废奴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革命期间自由话语的采用一方面加强了黑人对新生美国的认同以及黑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但独立战争期间对黑人的排斥也造成了黑人中间的离心倾向。这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内战前美国废奴运动的发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 美国革命 废奴运动
下载PDF
论18世纪末欧洲儿童服饰的历史性变革
4
作者 柴丽芳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7,共2页
现代童装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在此之前,人们没有意识到应该为儿童设计适合其健康成长需要的服装。本文介绍和分析了18世纪末与儿童相关的欧洲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童装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人物和当时儿童服装的款式特点、代表性款式,并简... 现代童装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在此之前,人们没有意识到应该为儿童设计适合其健康成长需要的服装。本文介绍和分析了18世纪末与儿童相关的欧洲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童装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人物和当时儿童服装的款式特点、代表性款式,并简要介绍了19世纪20年代开始的童装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倒退,以及后来的发展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 欧洲 儿童服饰 历史
原文传递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本英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9,共8页
在"文明使命"价值观的指引下,英国人在印度扮演的角色,既是征服者和殖民者,又是统治者和开化者。他们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 在"文明使命"价值观的指引下,英国人在印度扮演的角色,既是征服者和殖民者,又是统治者和开化者。他们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印度 殖民统治 文明使命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下载PDF
18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及其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广翔 齐山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12,共8页
俄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波三折。18世纪末以降,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俄国应改善农民的地位,革新农业,改良粮食品种和畜种,植树种草和轮作,改良农具和耕作方法。在守旧和信奉祖宗之法的社会氛围之下,农业合理化思想破土而出。1861年改革后,合... 俄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波三折。18世纪末以降,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俄国应改善农民的地位,革新农业,改良粮食品种和畜种,植树种草和轮作,改良农具和耕作方法。在守旧和信奉祖宗之法的社会氛围之下,农业合理化思想破土而出。1861年改革后,合理化力量加强,农业合理化的条件明显改观,一些勇于进取的地主采用雇佣劳动,改进耕作方法,合理安排农牧业,精打细算,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但就地主总体而言仍然缺乏专门农业知识和首创精神。农民甘于淡泊,钟情于村社制度,珍视传统,主张劳动适度。政府长期靠牺牲农业换取工业的发展,对农业投资甚少。种种因素制约了俄国农业合理化即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20世纪 俄国 农业现代化 农业合理化
下载PDF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的英美废奴运动:合作、分歧与局限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31,共12页
英美废奴运动的共同特征是大规模群众性社会运动与政府行动相结合,推动废奴目标的实现,形成了大西洋世界中独特的"盎格鲁-美利坚模式"。因此,它们在废奴思想、组织方式、信息交流和行动手段方面相互影响和推动,形成了西方世... 英美废奴运动的共同特征是大规模群众性社会运动与政府行动相结合,推动废奴目标的实现,形成了大西洋世界中独特的"盎格鲁-美利坚模式"。因此,它们在废奴思想、组织方式、信息交流和行动手段方面相互影响和推动,形成了西方世界反奴隶制运动中最密切的合作关系。然而,这一合作关系又受制于当时英美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导致它在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影响力受到很大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 英国 美国 废奴运动
下载PDF
吧城华人社会历史风貌的真实再现——《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评介 被引量:1
8
作者 聂德宁 《南洋问题研究》 2003年第4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 荷兰东印度公司 华人社会 历史风貌 公馆档案 《公案簿》 婚姻
下载PDF
两种革命,两种遗产——《姊妹革命:阳光与闪电》译后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小刚 《开放时代》 200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改良也罢,革命也罢;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互动,如果统治者的权力没有受到限制,被统治者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都不算是成功的改良和革命。只有以一种新的自由的建立,而不是以专制告终的革命,才是真正意义的革命。
关键词 美国革命 法国革命 18世纪末 《姊妹革命:阳光与闪电》
原文传递
简论英国历史小说之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晨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7-71,77,共6页
历史小说的回归是当代英国文学发展的显著现象。历史小说文类历时性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文本面貌,造成了历史小说文类整体性研究的断裂和缺乏,因此从源头把握历史小说的发展、明确文类本身特征十分重要。18世纪末、司各特时代及维多... 历史小说的回归是当代英国文学发展的显著现象。历史小说文类历时性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文本面貌,造成了历史小说文类整体性研究的断裂和缺乏,因此从源头把握历史小说的发展、明确文类本身特征十分重要。18世纪末、司各特时代及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小说文类发展起始的三个重要阶段,分别代表了历史小说的萌芽、出现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英国历史小说 司各特 维多利亚时代
下载PDF
危机与机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德宁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65-72,86,共9页
自18世纪末中国帆船对吧城、马尼拉的贸易逐渐衰退之后,到19世纪初期依然没有摆脱持续衰落的困境。与此同时,暹罗及安南的王朝兴替,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帆船对两国贸易衰退的势头,并促使彼此间贸易往来在19世纪初期再度兴旺起来。1... 自18世纪末中国帆船对吧城、马尼拉的贸易逐渐衰退之后,到19世纪初期依然没有摆脱持续衰落的困境。与此同时,暹罗及安南的王朝兴替,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帆船对两国贸易衰退的势头,并促使彼此间贸易往来在19世纪初期再度兴旺起来。19世纪初期英国在据有新加坡之后所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得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而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可谓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帆船 东南亚贸易 18世纪末至19世纪
下载PDF
西班牙海军博物馆所藏武吉斯海图研究:以马来半岛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毓中 吕子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15,共11页
本文以西班牙马德里海军博物馆所藏武吉斯海图(Bugis Sea Chart,下文称"马德里海图")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武吉斯人的历史,通过比对诸种武吉斯海图,考订马德里海图中马来半岛的地名,一方面大致推断其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武吉... 本文以西班牙马德里海军博物馆所藏武吉斯海图(Bugis Sea Chart,下文称"马德里海图")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武吉斯人的历史,通过比对诸种武吉斯海图,考订马德里海图中马来半岛的地名,一方面大致推断其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武吉斯人的知识产物,另一方面藉由海图呈现出的知识、绘法进一步了解武吉斯人在传统马来海域的海洋贸易重镇与生活重心及其对马来海域地理知识建构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马德里海军博物馆 武吉斯海图 马来半岛 18世纪末至19世纪 武吉斯人
下载PDF
18世纪末英国咖啡馆衰落的文化解读——基于桑内特公共领域视角的辨正
13
作者 张佳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4-188,共5页
咖啡馆曾是近代早期英国文明性的公共空间,但18世纪末英国的咖啡馆却走向衰落,而报纸、俱乐部和政治等对其衰落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报纸首先成为新的公共空间,俱乐部则将公共空间区别化,而政府的政治监控却使公共空间私密化。同时,面... 咖啡馆曾是近代早期英国文明性的公共空间,但18世纪末英国的咖啡馆却走向衰落,而报纸、俱乐部和政治等对其衰落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报纸首先成为新的公共空间,俱乐部则将公共空间区别化,而政府的政治监控却使公共空间私密化。同时,面对18世纪末的阶级对立,家庭也成为英国社会中上层的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英国 咖啡馆衰落 文化解读
下载PDF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吧城华人社会房屋租赁问题研究——以《公案簿》第1-14辑资料为中心
14
作者 宁力 吴宏岐 《八桂侨刊》 2019年第2期68-77,共10页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不断到吧城的华人新客给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带来潜在商机,一些具有投资意识的商人、宗族负责人和少数土著等群体开始涉足房屋租赁行业,出租房屋赚取租金。吧城华人大多限于资金而选择租房自住或做商铺,租房程序较为简...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不断到吧城的华人新客给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带来潜在商机,一些具有投资意识的商人、宗族负责人和少数土著等群体开始涉足房屋租赁行业,出租房屋赚取租金。吧城华人大多限于资金而选择租房自住或做商铺,租房程序较为简单,大致包括租赁双方协商议定房租、签订合约,有时也会由中间商居间沟通达成租房协议。为了保证租房收益,房屋所有者会采取交纳押金、约定租期和交租方式、指定收租代理人以及申请吧国公堂调解等方式来控制经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簿》 18世纪末至20世纪 房屋租赁 风险控制
下载PDF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作品赏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解静莉 魏金龙 叶青 《科教文汇》 2007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书中反映的“婚姻应以爱情而不是以财产与地位为基础,男女双方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这种新...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书中反映的“婚姻应以爱情而不是以财产与地位为基础,男女双方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这种新型婚姻观更接近于现代生活,这就使得《傲慢与偏见》一书超越了同时代的爱情小说,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具备了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奥斯汀是一位不动声色的讽刺大家,她的小说,语言清新、秀丽、细腻,展示了女作家丰富的感情,她还善于挖掘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简·奥斯汀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末到19世纪 英国乡镇生活 不动声色的讽刺大家 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