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氧反硝化菌株的鉴定及其反硝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弘宇 马放 +3 位作者 苏俊峰 左薇 张献旭 张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48-1552,共5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C3,并对其反硝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3菌株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盐氮,其脱氮率可达90%以上.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c3...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C3,并对其反硝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3菌株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盐氮,其脱氮率可达90%以上.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c3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同时分析了其在系统发育中的分类地位.对菌株C3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其反硝化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和其他已报道的好氧反硝化菌相比,C3菌株有着更高的氧耐受浓度.C/N对菌株C3的好氧反硝化能力有很大影响,其最适宜的碳氮比是在5.5~6.0,在此区间能进行完全的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 生物脱氮 16S rdna测序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脾虚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分布及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郑昊龙 陈丝 +4 位作者 宋囡 曹慧敏 吴瑶 王杰 贾连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应用肠道微生物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脾虚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时效性。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脾虚组,每组又分为2、10、16周3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雌雄各半。脾虚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力竭游泳法建立脾虚模型。分... 目的应用肠道微生物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脾虚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时效性。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脾虚组,每组又分为2、10、16周3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雌雄各半。脾虚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力竭游泳法建立脾虚模型。分别于0、2、10、16周时检测雌雄大鼠体重,于2、10、16周时检测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力。采用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脾虚组不同时间点肠道微生物丰度和物种组成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同时间相比,脾虚组2、10、16周时雌、雄性大鼠体重均显著减轻(P<0.05或P<0.01);脾虚组2、10、16周时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2、10周时血清淀粉酶亦降低(P<0.05或P<0.01)。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中线性判别分析(LDA)>2且在该组中丰度显著高的差异物种对照组有8种,脾虚组2周时有14种,10周时有27种,16周有8种。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2、10周时大鼠肠道微生物ACE、Observed指数呈上升趋势,16周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组16周时大鼠ACE、Observed指数显著低于本组2、10周(P<0.05)。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2周时大鼠肠道菌群α-变形菌纲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脾虚组2周时相比,脾虚组10、16周时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水平下降(P<0.05或P<0.01),各时间点疣微菌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条件下大鼠体重减轻,代谢功能降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丰度及物种数量变化相关,且脾虚状态可随时间变化逐渐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肠道菌群 16S rdna测序 时效性
原文传递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石油污染土壤的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44
3
作者 任随周 郭俊 +3 位作者 邓穗儿 岑英华 孙永革 孙国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14-3322,共9页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28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分别为短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微球菌属;对4个石油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嗜油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污染严重的土壤样品中嗜油菌的数量相对较多;用聚合酶链式反...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28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分别为短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微球菌属;对4个石油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嗜油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污染严重的土壤样品中嗜油菌的数量相对较多;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切胶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受污染的土壤中,My cobacterium和B acillus在污染程度较低的样品中分布的较为集中,F lavobacterium和A zosp ira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样品中丰度较高。属于B eta p roteobacterium类群的细菌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占有优势,同时还有一些不可培养的菌群存在。气质联用(GC-M 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程度及污染物中芳香烃类的含量对细菌多样性有着显著影响。在石油污染程度高,芳香烃类含量高的样品中细菌的多样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分离鉴定 菌群多样性DGGE 测序
下载PDF
16S rDNA扩增及测序在细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4
作者 朱诗应 戚中田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16SrDNA扩增及测序技术在细菌的鉴定与分类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16SrDNA结构、可变区和保守区部分序列或全序列在临床上细菌鉴定和新细菌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16S rdna 聚合酶链反应 DNA测序 鉴定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4
5
作者 蔡燕飞 李华兴 +3 位作者 彭桂香 刘远金 蔡爱华 赵肃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获得具有高效分解纤维素功能的一组混合菌株,经分离纯化得3个菌株D1、D2和D3,利用16SrDNA测序鉴定,这些菌株分别是克雷伯氏菌、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比较各单个菌株及其相互混合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 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获得具有高效分解纤维素功能的一组混合菌株,经分离纯化得3个菌株D1、D2和D3,利用16SrDNA测序鉴定,这些菌株分别是克雷伯氏菌、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比较各单个菌株及其相互混合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以及它们对滤纸和香蕉杆的分解效果,发现各单一菌株对纤维素类物质均有一定的降解效果,但混合菌群效果最好,其CMC酶相对活性为0.93cm/d,说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有助于纤维素类物质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纤维素 16S rdna测序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探索黄芪-丹参药对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机制 被引量:35
6
作者 韩聪 姜月华 +3 位作者 李伟 刘瑶 齐振强 白文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33-2237,共5页
目的:通过黄芪-丹参药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道菌群后的干预,探索其降压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药对组与模型组(n=8),8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药对组大鼠黄芪、丹参用量分别为6.45、3.23g·kg-1·d-1,每天... 目的:通过黄芪-丹参药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道菌群后的干预,探索其降压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药对组与模型组(n=8),8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药对组大鼠黄芪、丹参用量分别为6.45、3.23g·kg-1·d-1,每天每只灌胃3mL,模型组及对照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用药28d,实验结束后观察3组大鼠血压、体质量、结肠HE染色病理变化,并提取大鼠肠道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DNA V4区测序。结果:①药对组大鼠血压降低,4周时与治疗前及模型组同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药对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模型组与对照组缓慢,甚至出现减重。③3组大鼠HE染色未见明显差异,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与异型增生。④模型组大鼠菌群丰度、多样性均降低,药对干预后菌群丰度与多样性均有提升;模型组大鼠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升高,药对干预后二者比值回调。⑤在菌群构成方面,SHR具有较低的与降压相关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丰度,在药对干预后菌群丰度回调,且发现Akkermansia_muciniphila、Lactobacillus intestinalis、Lactobacillus reuteri可能是与血压调节相关的菌种。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可能通过影响益生菌等与血压调节相关的菌群而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测序 黄芪 丹参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根瘤菌新类群的全细胞蛋白电泳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谭志远 陈文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5-69,共5页
应用SDS全细胞蛋白电泳技术对根瘤菌3个新类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3个新类群中心菌株的16SrDNA全序列(Mr≈1.5kb)进行了测定.将所测序列与EMBL/BankIT/DDBJ资料库中根瘤菌及相关菌已知种的16S... 应用SDS全细胞蛋白电泳技术对根瘤菌3个新类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3个新类群中心菌株的16SrDNA全序列(Mr≈1.5kb)进行了测定.将所测序列与EMBL/BankIT/DDBJ资料库中根瘤菌及相关菌已知种的16SrDNA全序列进行聚类比较,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树状图中,菌株SH22623和SH19312与山羊豆根瘤菌(R.galegae)、葡萄土壤杆菌(A.vitis)、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和悬钩子土壤杆菌(A.rubi)在同一个分支上,彼此亲缘关系较近,与其它根瘤菌群亲缘关系较远,表明它们与山羊豆根瘤菌、土壤杆菌属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发育分支.菌株SH2672与天山中慢生根瘤菌(M.tianshanense)、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huakuii)、百脉根中慢生根瘤菌(M.loti)、鹰嘴豆中慢生根瘤菌(M.ciceri)及地中海中慢生根瘤菌(M.mediterraneum)共同构成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新类群 蛋白电泳 16S rdna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魁蚶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2
8
作者 孔晓瑜 姜艳艳 +2 位作者 相建海 喻子牛 刘亚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6-48,共3页
Mitochondrial gene(16S rRNA and COI) fragments of Bloody clam Scapharca broughtonii were amplified via PCR, the PCR products were ligated into T vectors, cloned and sequenced. 823 bp and 703 bp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Mitochondrial gene(16S rRNA and COI) fragments of Bloody clam Scapharca broughtonii were amplified via PCR, the PCR products were ligated into T vectors, cloned and sequenced. 823 bp and 703 bp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partial 16S rRNA gene and partial COI gene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A, T, G and C were 24.79%,23.57%,29.16% and 22.48% in 16S rDNA; 22.05%,33.85%,23.33% and 20.77% in COI. The potential uses of these two sequences were discussed for genetic vari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in th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16Srdna COI 序列测定 线粒体 基因片段 蚶科贝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酸杆菌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安娜 陆云峰 +3 位作者 张俊红 吴家森 徐金良 童再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目的】研究浙江开化杉木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养分及寡营养细菌酸杆菌群落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杉木林地导致土壤肥力变化的酸杆菌分子生态学机制,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整、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构建健康土壤生态系统提供... 【目的】研究浙江开化杉木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养分及寡营养细菌酸杆菌群落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杉木林地导致土壤肥力变化的酸杆菌分子生态学机制,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整、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构建健康土壤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尾松林(对照)、马尾松林皆伐后的一代杉木林、杉木林迹地自然更新二代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0~20 cm, 20~40 cm)的土壤pH、束缚水含量、有机碳及主要速效养分含量,比较分析土壤肥力水平,同时进行土壤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优势酸杆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1)马尾松林改植杉木后土壤酸化显著,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林地肥力水平大致规律表现为马尾松林>杉木一代林>杉木连栽林。2) 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细菌中酸杆菌门均占明显优势(32.68%~49.17%),且连栽后的杉木连栽林0~20 cm土层酸杆菌占比显著高于马尾松林0~20 cm土层(P<0.05)。3)共检测出18个酸杆菌类群,其中Gp2在各个样地中均为绝对优势菌群,占酸杆菌群的47.74%~68.80%,Gp1占21.69%~29.72%,其次是Gp3占13.30%~22.41%。酸杆菌类群中Gp2优势加强,同时Gp3具有由优势菌属转变为次优势菌属的趋势。Gp1和Gp10相对丰度分别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P=0.035)和显著正相关(P=0.035),Gp2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P=0.010)。【结论】马尾松林改植杉木及杉木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肥力水平降低,而土壤寡营养细菌酸杆菌相对丰度提高,酸杆菌群落作为土壤优势菌群随土壤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这预示着酸杆菌在杉木人工林土壤物质循环中起非常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肥力 16Srdna测序 土壤酸杆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MBR反应器中硝化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陈谊 孙宝盛 +1 位作者 张斌 黄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5,共7页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正常运行工况下6个不同MBR反应器中的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的MBR反应器好氧段中硝酸菌之间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数值为78.7%~92.1%,但环境条件、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MB...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正常运行工况下6个不同MBR反应器中的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的MBR反应器好氧段中硝酸菌之间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数值为78.7%~92.1%,但环境条件、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MBR反应器硝酸菌群落的差异.MBR反应器中有5种硝酸菌和3种反硝化菌,其中优势硝酸菌种以α-变形细菌(Alpha proteobacteria)、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维氏硝酸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yi)为主,反硝化菌以好氧反硝化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为主,说明反应器内同时存在好氧反硝化菌,推断MBR反应器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硝化和脱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MBR) 16S rdna 微生物群落结构 PCR-DGGE 硝化细菌 测序
下载PDF
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油藏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6
11
作者 许颖 马德胜 +1 位作者 宋文枫 魏小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9-414,共6页
以16S r DNA为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吉林油田FY区块D1、D2和D3三口采油井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对3个DNA样本中细菌16S r DNA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123 360条优化序列,测序深度指数超过99.9%.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 以16S r DNA为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吉林油田FY区块D1、D2和D3三口采油井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对3个DNA样本中细菌16S r DNA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123 360条优化序列,测序深度指数超过99.9%.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39个OTU.基于OTU的物种分类分析,发现3个样本中的细菌种类覆盖91个属29个纲20个门,其中包括多种采油有益菌.分别对各个样本的菌种组成和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采油井的主要菌种组成和优势类群呈现出差异性.D1中以γ-proteobacteria(52%)和ε-proteobacteria(39%)为主,优势属为Pseudomonas(51%)和Arcobacter(38%);D2中以ε-proteobacteria(88%)为主,优势属为Arcobacter(88%);D3中以α-proteobacteria(55%)、ε-proteobacteria(20%)和β-proteobacter ia(19%)为主,优势属为Rhizobium(36%)和Arcobacter(20%).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藏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开展提供精确全面的背景信息支持.(图6表1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微生物多样性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 石油微生物 微生物采油
原文传递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探索白头翁汤灌肠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鲍炳州 朱超 +5 位作者 吴生兵 卢灿省 石健 武岳 李晓博 叶九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2-68,共7页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白头翁汤对比美沙拉嗪干预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观察肠道菌群是否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及药物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将62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低、...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白头翁汤对比美沙拉嗪干预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观察肠道菌群是否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及药物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将62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其中正常组12只,其余各组10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法复制UC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白头翁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白头翁汤每日2.15、4.31、8.62 g/kg灌肠,美沙拉嗪组予以美沙拉嗪灌肠液每日0.35 g/kg灌肠,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肠,连续给药14 d。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疾病活动指数,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并收集大鼠结肠新鲜的粪便,提取粪便微生物DNA,测序及分析PCR扩增基因组DNA,采用Miseq平台测序。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白头翁汤各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体质量逐渐回升,便血及腹泻次数减少。②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汤各剂量组、美沙拉嗪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大鼠菌群丰度、多样性均降低,白头翁汤及美沙拉嗪治疗后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均有提升。④模型组大鼠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较正常组升高,白头翁汤和美沙拉嗪治疗后二者比值回调。⑤在菌群构成方面,UC大鼠较正常大鼠具有较低的普氏菌属、乳杆菌属生物丰度,白头翁汤和美沙拉嗪治疗后可回调普氏菌属、乳杆菌属益生菌丰度。结论肠道菌群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白头翁汤和美沙拉嗪可能通过调节肠道益生菌而起到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测序 白头翁汤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下载PDF
16S rDNA测序快速鉴定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目标细菌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永峰 任南琪 +3 位作者 杨传平 陈瑛 郑国香 胡立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6-810,共5页
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建立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鉴定有关微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发酵法生物制氢系统的活性污泥分离培养的厌氧发酵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碱基测序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NCBI将DNA序列输入、比对... 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建立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鉴定有关微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发酵法生物制氢系统的活性污泥分离培养的厌氧发酵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碱基测序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NCBI将DNA序列输入、比对,可以直接鉴定从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培养的细菌进行种属科的系统发育学地位的判定,从而简化了细菌鉴定程序.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了分离产氢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生物制氢厌氧活性污泥中所分离的细菌可能存在的菌属有:Lactobacillus,Clostridium,Klebsiella,Propionibacter-ium和可能新发现的1个新属Biohydrogenbacterium等5个菌属的菌种,其中新属Biohydrogenbacterium的菌种都以利用碳水化合物生产氢气为其主要特征.16S rDNA测序技术为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细菌学研究提供了方便、准确和经济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生物处理 16S rdna测序 目标细菌 生物信息学技术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子和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英文)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孔晓瑜 张留所 +2 位作者 喻子牛 刘亚军 王清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8,共5页
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的核糖体转录间区域 (ITS 1和ITS 2 )及线粒体 16SrDNA和COI基因片段。PCR产物经T 载体连接后进行克隆和测序 ,分别得到长度为 5 4 3、791、5 30和 70 0bp的核苷酸序列。 4个DNA片段... 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的核糖体转录间区域 (ITS 1和ITS 2 )及线粒体 16SrDNA和COI基因片段。PCR产物经T 载体连接后进行克隆和测序 ,分别得到长度为 5 4 3、791、5 30和 70 0bp的核苷酸序列。 4个DNA片段的A、T、G和C碱基含量分别为 2 3.5 7%、2 0 .0 7%、2 9.4 7%和 2 6 .89% (ITS 1) ,2 7.4 3%、19.2 2 %、2 7.0 5 %和2 6 .30 % (ITS 2 ) ,2 9.2 5 %、2 9.2 5 %、2 3.0 2 %和 18.4 9% (16SrDNA) ,2 2 .71%、39.4 3%、2 0 .4 3%和 17.4 3% (COI)。实验证明ITS 1和ITS 2引物在贝类中通用性良好。文中同时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核糖体 DNA转录 间隔子 线粒体 基因片段 序列测定
下载PDF
渭河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睿 吴巍 +2 位作者 周孝德 岳泽滢 赵平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4-944,共11页
基于T-rflp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渭河在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浮游细菌群落变化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识别了不同水文时期影响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渭河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和季节差异明显,且季节... 基于T-rflp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渭河在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浮游细菌群落变化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识别了不同水文时期影响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渭河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和季节差异明显,且季节性差异比空间差异更加显著.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渭河(陕西段)干流浮游细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在2.13~2.82、2.05~2.84和2.61~2.91之间.平水期浮游细菌多样性指数空间差异最大(RSD=16.75%),样点间群落结构相似度最低(26.8%),流域优势T-RF片段数最多(23种);丰水期浮游细菌Shannon指数空间差异最小(RSD=9.27%),样点间群落相似度最高(62.6%),且检出的优势片段数最少(12种).咸阳-西安段是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低、优势菌群结构最单一的河段.河流水体细菌群落在不同时期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不同,而其中悬浮颗粒物(TSS)浓度是不同水文时期都不可忽视的关键影响因子.高通量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渭河水体浮游细菌物种涉及21个已知细菌门类和26个候选门类,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共同的相对丰度占比达到75%以上,是最主要的细菌类群.汛期渭河干流各样点浮游细菌群落特征趋于一致,物种结构与泾河相似而与黑河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微生物多样性 16S rdna T-RFLP技术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全程自养脱氮(CANON)系统不同脱氮效能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2
16
作者 闫媛 黎力 +3 位作者 王亚宜 林喜茂 马骁 陈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5-1492,共8页
从微生物优势菌群构成角度揭示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nitrite,CANON)启动、稳态运行及崩溃的微观机理,有助于优化调控微生物种群、增强CANON的脱氮效能.试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eque... 从微生物优势菌群构成角度揭示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nitrite,CANON)启动、稳态运行及崩溃的微观机理,有助于优化调控微生物种群、增强CANON的脱氮效能.试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以间歇曝气方式启动CANON系统(35益依1益),考察了CANON系统从启动、稳定到恶化过程的氮素转化率和微生物活性;同时对污泥样品采用16S r 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种泥和不同脱氮效能时期的微生物种群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本CANON系统的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n AOB)为Candidatus Kuenenia,氨氧化菌(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OB)和硝化菌(nitrite oxidation bacteria,NOB)分别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UnculturedNitrospinaceae;系统启动时,An AOB丰度达到0.44%,AOB和NOB分别占总菌的27.61%和1.33%,脱氮效果最佳时的总氮容积去除率达到218.0 mg/(L·d);由于系统溶解氧质量浓度较低(0.15~0.25 mg/L),好氧段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好氧段结束时亚硝氮积累量持续下降,导致缺氧段亚硝酸盐基质不足,An AOB受到抑制;长期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内生物多样性及An AOB丰度均有所下降.反应末期,Nitrosomonas占总菌群数量的62%,成为优势菌种,而An AOB仅占0.13%,与此时较低的总氮容积去除率(19.3 mg/(L·d))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脱氮(CANON) 16S rdna宏基因组测序 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窖底泥微生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莉 王亚玉 +6 位作者 王和玉 刘光 杨帆 蒋弘刚 徐进 汪地强 金桃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期12-15,共4页
对酱香型白酒发酵窖池中不同时间的窖底泥及环境土样中的微生物区系构成进行了测序分析。扩增样本中细菌16S r DNA的V6区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深度测序。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厂周边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相比窖底... 对酱香型白酒发酵窖池中不同时间的窖底泥及环境土样中的微生物区系构成进行了测序分析。扩增样本中细菌16S r DNA的V6区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深度测序。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厂周边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相比窖底泥中的微生物组成更加复杂。在土壤驯化成窖底泥的过程中,微生物的复杂度逐渐降低,随着窖底泥的不断驯化,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科)、Clostridiaceae(梭菌科)和Ruminococcaceae(瘤胃菌科)等厌氧微生物逐渐成为主要优势种群。土壤微生物为窖底泥驯化提供了重要的微生物来源,酱香型白酒生产地域周边土壤对于窖底泥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底泥 16S rdna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白酒
下载PDF
一株高效产氢产酸细菌的鉴定与产氢特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永峰 任南琪 +2 位作者 杨传平 胡立杰 郑国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0-213,共4页
采用各种厌氧培养技术分离出90余株产氢细菌,并对其中的Rennanqilyf3进行了研究.通过16S rDNA碱基测序和比对证实,该菌株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1个新菌种,并初步确定其细菌学上的分类地位.在培养基中分别配置不同的葡萄糖浓度和不同pH值,... 采用各种厌氧培养技术分离出90余株产氢细菌,并对其中的Rennanqilyf3进行了研究.通过16S rDNA碱基测序和比对证实,该菌株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1个新菌种,并初步确定其细菌学上的分类地位.在培养基中分别配置不同的葡萄糖浓度和不同pH值,于间歇试验条件下测定其产气量和细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菌株Rennanqilyf3在葡萄糖浓度为,15.0g/L时具有最大的细胞生长量0.46g/L,12.0g/L时具有最大产氢量58.6mmol/L;其最佳生长和产氢的pH值为5.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高效菌种 分离鉴定 16S rdna测序 产氢性能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与健康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丁姮月 朱惠萍 +3 位作者 梁国强 张川 连秋华 孙宏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0-266,324,共8页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的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只清洁级幼龄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K)与模型组(IBS-D)并建立脾虚型IBS-...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的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只清洁级幼龄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K)与模型组(IBS-D)并建立脾虚型IBS-D小鼠模型,对2组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结果:与健康小鼠比较,脾虚型IBS-D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均降低,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分类水平上,2组小鼠的菌群构成及构成比皆存在差异,其中在门水平上健康小鼠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共占94.14%,而脾虚型IBS-D小鼠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共占79.63%;与健康小鼠比较,脾虚型IBS-D小鼠拟杆菌门、Saccharibacteria、蓝藻门减少,变形菌门、疣微菌门增多;在属水平上,健康小鼠以拟杆菌属、另枝菌属、乳酸菌属等为优势菌群,而脾虚型IBS-D小鼠以拟杆菌属、阿克曼菌属、Parasutterella等为优势菌群;与健康小鼠比较,脾虚型IBS-D小鼠另枝菌属、乳酸菌属、理研菌属、Candidatus Saccharimonas、分节丝状菌属、瘤胃球菌属、脱硫弧菌属、Gelria减少,拟杆菌属、阿克曼菌属、Parasutterella、Lachnoclostridium、厌氧棍状菌属、Blautia、埃希氏菌属、Erysipelatoclostridium、Parabacteroides、克雷伯氏菌属、厌氧原体属、Flavonifractor、Candidatus Stoquefichus、Anaerostipes、Epulopiscium、沙雷氏菌属增多。结论:2组小鼠的菌群构成及构成比皆存在差异,脾虚型IBS-D小鼠表现为大量有益菌的下降与有害菌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型IBS-D 肠道菌群 16S rdna基因测序
下载PDF
双氧水协同生化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7
20
作者 岳秀 唐嘉丽 +2 位作者 于广平 吉世明 刘竹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769-3780,共12页
传统生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了双氧水协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系统,对印染废水进行强化处理.采用污泥挂膜、生化系统启动、双氧水协同启动的方法,将双氧水投加到水解酸化时的条件严格控制为:投加3m L·L^(-1)... 传统生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了双氧水协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系统,对印染废水进行强化处理.采用污泥挂膜、生化系统启动、双氧水协同启动的方法,将双氧水投加到水解酸化时的条件严格控制为:投加3m L·L^(-1)、投加量100.0 m L、流速0.67 m L·min-1、投加频率1次·d-1,可使整个系统成功启动与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双氧水协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可对印染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进行有效强化处理.其中,COD平均去除率为89.8%,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6.7%,PVA平均去除率为87.4%,废水平均脱色率为92.1%.采用16S r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接种种泥、水解酸化污泥和接触氧化污泥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经过驯化,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微生物群落均发现了显著变化.其中,水解酸化污泥优势菌门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接触氧化污泥优势菌门主要为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该实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均证实双氧水协同生化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具有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印染废水 16S rdna宏基因组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