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颡鱼红头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善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06-409,共4页
从患红头病的黄颡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HS807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为该病的致病菌,结合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HS807菌为鲇鱼爱德华氏菌。药敏试验表明,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先锋Ⅳ、强力霉素、青霉素、依诺沙星、... 从患红头病的黄颡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HS807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为该病的致病菌,结合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HS807菌为鲇鱼爱德华氏菌。药敏试验表明,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先锋Ⅳ、强力霉素、青霉素、依诺沙星、环丙沙星、菌必治、新霉素、呋喃唑酮等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红头病 爱德华氏菌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烂身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涂志刚 崔婧 +4 位作者 严耿杰 骆丽珍 李丹萍 周永灿 邱名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4-639,共6页
2016年5月,在海南临高和澄迈等深水网箱养殖区,养殖的卵形鲳鲹出现"烂身病",两周内鱼类大量死亡,对该产业带来较大冲击。针对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烂身病"进行调查分析,自患病鱼类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QT... 2016年5月,在海南临高和澄迈等深水网箱养殖区,养殖的卵形鲳鲹出现"烂身病",两周内鱼类大量死亡,对该产业带来较大冲击。针对海南省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烂身病"进行调查分析,自患病鱼类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QT520,经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为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综合鉴定,菌株QT520为弧菌属哈维弧菌,其单位质量半致死密度为2.5×105 cfu/(mL·g),属强毒菌株。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哈维弧菌QT520对利福平、庆大霉素和多西环素等9种药物敏感,而对四环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烂身病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病原 哈维弧菌QT520
下载PDF
海南黎族鱼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小茹 徐传标 +1 位作者 彭湘文 张家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141,共6页
以采集自海南保亭与白沙两地区的黎族家庭的28份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个属,22个种,其中Lactobacillu... 以采集自海南保亭与白沙两地区的黎族家庭的28份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个属,22个种,其中Lactobacillus属占总数的68.56%,Bacillus属和Enterococcus属则分别占18.04%和10.82%,又测得Lactobacillus属基因拷贝数为2.24×10~7,Bacillus属为1.72×10~5以及Enterococcus属为1.07×10~6。可知,Lactobacillus属是鱼茶中的主要优势菌属,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Lactobacillus pentosus是鱼茶中的优势菌种。而不同地区鱼茶中微生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以Lactobacillus属为例,保亭地区独有Lactobacillus rossiae,而白沙地区独有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Lactobacillus fermentum、Lactobacillus namurensis、Lactobacillus senioris。研究结果揭示了海南黎族鱼茶中微生物的丰富多样性,反映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为有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黎族 鱼茶 微生物多样性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分类进化
下载PDF
糟坊头酒坊遗址古窖池中几株细菌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英 文万彬 +5 位作者 吴林蔚 刘世鑫 杨涛 徐茂林 彭佑信 庄名扬 《酿酒》 CAS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形态理化特征分析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糟坊头酒坊古窖池中分离到的三株细菌在分类学上的地位;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了三株菌液体发酵的代谢产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三株菌固体发酵的代谢产物。
关键词 形态理化特征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气相色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中国药典》中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潇 石继春 +6 位作者 王春娥 梁丽 郑锐 孙文媛 龙新星 陈翠萍 叶强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9年第3期1-15,共15页
目的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纳入的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并评价不同批号标准菌种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整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目的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纳入的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并评价不同批号标准菌种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整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质控新方法,进行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的建立,并对标准菌种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形成了适用于《中国药典》中标准菌种的方法,并通过整合的质控新方法对不同批号的标准菌种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菌种质量稳定,遗传信息无改变。同时,建立了标准菌种16SrRNA基因标准序列、PFGE标准指纹图谱和标准基因型。结论 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的研究,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评价标准菌种的质量提供了依据;建立的标准菌种质量控制体系及标准菌种质控鉴定信息,为标准菌种持续的质量控制奠定了重要的参比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典 标准菌种 质控方法 脉冲场凝胶电泳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多位点序列分型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安徽部分湖泊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冠青 王艺 +2 位作者 李槿年 邵士惠 祖国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确定引起安徽省部分湖泊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取濒死期鲫鱼和白鲢的肌肉组织分别进行细菌和病毒分离培养,联合采用细菌表型鉴定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分离菌株,并使用分离菌株进... 目的确定引起安徽省部分湖泊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取濒死期鲫鱼和白鲢的肌肉组织分别进行细菌和病毒分离培养,联合采用细菌表型鉴定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分离菌株,并使用分离菌株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从5尾患病鱼的肌肉组织中分离获得5株细菌,综合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的结果,确定L1菌株为温和气单胞菌、L2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J1、J2和L3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实验表明这5个气单胞菌分离株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论气单胞菌是该次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水温剧变、水质恶化和缺氧是疾病暴发的诱因,应采取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病力和及时杀灭病原体的综合措施防控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病原分离 表型鉴定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大曲生产期间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种群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窦晓 韩培杰 +4 位作者 张宿义 周健 秦辉 白逢彦 杨建刚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了揭示泸型酒酿造期间细菌的功能,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大曲发酵过程不同时期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进而分析了可培养细菌的种群演替规律。结果显示,在大曲生产不同时期共分离鉴定了122株细菌,其中有90株鉴定到种分属于1... 为了揭示泸型酒酿造期间细菌的功能,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大曲发酵过程不同时期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进而分析了可培养细菌的种群演替规律。结果显示,在大曲生产不同时期共分离鉴定了122株细菌,其中有90株鉴定到种分属于19个种;另外32株鉴定到属,分属于4个属。大曲生产前期[(0~5)d]细菌大量繁殖、主要细菌种类为Weissella confuse,Enterobacter mori,Lactobacillus pentosus,Kocuria palustris,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随着曲温达到最高(第7天),细菌种类及数量开始减少,到成品曲时(第90天)以芽孢杆菌为主(Bacillus anthracis和Bacillus subtilis subsp.inaquosorum)。研究结果对揭示大曲功能微生物及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细菌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群落演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