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温高压封隔器胶筒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段风海 李振 +3 位作者 侯承勋 郭朝辉 李富平 段友顺 《石油矿场机械》 2020年第2期66-70,共5页
封隔器的关键元件是具有密封能力的胶筒,胶筒的高温力学性能是影响其密封能力的主要因素。预选了2种四丙氟橡胶A与B,采用变量控制实验法设计了8种组分,按照API 11D1要求,对150℃×96 h、200℃×96 h,230℃×96 h等不同高温... 封隔器的关键元件是具有密封能力的胶筒,胶筒的高温力学性能是影响其密封能力的主要因素。预选了2种四丙氟橡胶A与B,采用变量控制实验法设计了8种组分,按照API 11D1要求,对150℃×96 h、200℃×96 h,230℃×96 h等不同高温条件处理后的橡胶材料的拉伸强度、100%定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优选出一种橡胶材料,其在经过200℃×96 h高温处理后,拉伸强度仍保持21 MPa,100%定伸强度为12 MPa;用该橡胶材料制备成封隔器胶筒,成功通过了200℃、70 MPa油密封30 min无压降、无泄漏试验。研究结果可为耐高温高压封隔器胶筒材料的选择与性能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胶筒 高温高压 API 11D1 四丙氟橡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方法在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2
作者 岳大力 林承焰 +1 位作者 吴胜和 侯连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9,共5页
对南海流花 11 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的方法中引入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概念 ,克服了以往研究工作中只应用单一因素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不足。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反映储层的实际情... 对南海流花 11 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的方法中引入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概念 ,克服了以往研究工作中只应用单一因素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不足。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反映储层的实际情况 ,进而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快速、直观地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在综合分析了油藏动、静态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对该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成果 ,提出了剩余油潜力区 ,并在潜力区部署了侧钻井位。实际生产情况与非均质研究结果一致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定量表征 非均质综合指数 剩余油 生物礁油田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流花11-1油田礁灰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35
3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庆如 岳继晖 衡立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6,共7页
结合流花11-1油田的岩芯、测井、地震、开发动态等资料总结了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及构造等因素造成的储层非均质特征,引入的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可更快速、直观地揭示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 结合流花11-1油田的岩芯、测井、地震、开发动态等资料总结了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及构造等因素造成的储层非均质特征,引入的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可更快速、直观地揭示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根据储层非均质性的综合研究成果,指出了剩余油潜力区;在潜力区部署的侧钻井生产情况较好,研究成果得到了验证。该研究思路对类似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与剩余油分布的预测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生物礁 储层非均质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流花11-1油田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被引量:30
4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庆如 衡立群 李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8-523,529,共7页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域地下水-埋藏成岩环境中发生的成岩作用包括粘结、溶解、胶结、压实-压溶、重结晶、白云化及“白垩化”作用等。结合沉积相分析结果及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将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Ⅰ期成礁、早期暴露-溶蚀、Ⅱ期成礁、中期暴露-溶蚀、早期成藏、晚期溶蚀、晚期成藏及区域地下水溶蚀。这种特有的演化模式形成了垂向上的8层储层结构,即4个高孔渗段和4个中-低孔渗段间互沉积,4个中-低孔渗段A,B2,C及E段以胶结作用为主,岩性相对致密,隔夹层广泛发育;生物礁体暴露过程中,处于渗流环境的B1,B3及D段由于溶蚀作用形成高孔渗段,区域地下水进一步溶蚀和“漂洗”形成的高孔渗段F段为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模式 生物礁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礁灰岩油藏隔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庆如 李燕 衡立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3-117,共5页
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是底水驱动的块状生物礁油藏,已处于油田开发中期,礁灰岩油藏内部的隔夹层是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之一,也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岩心、测井、地震、开发动态等资料,将该油田生物礁储集体中隔夹层划分为4... 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是底水驱动的块状生物礁油藏,已处于油田开发中期,礁灰岩油藏内部的隔夹层是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之一,也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岩心、测井、地震、开发动态等资料,将该油田生物礁储集体中隔夹层划分为4类,分析隔夹层的成因及分布特征,揭示了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在综合分析油藏动、静态因素的基础上,主要根据隔夹层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剩余油潜力区,并在潜力区部署了侧钻井位,实际生产与研究结果一致,取得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夹层 剩余油 生物礁 储集层非均质性 表征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南海北部生物礁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孙启良 马玉波 +2 位作者 赵强 屈泰来 吴时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65-672,共8页
由于生物礁储层具有良好的物性条件,易形成大型油气藏,已成为目前油气地质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南海北部在中新世发育了大量的生物礁,若具备合适的发育过程和成岩演化过程,其油气潜力就会非常大,但是其东北区和西南区的生物礁在成岩演化... 由于生物礁储层具有良好的物性条件,易形成大型油气藏,已成为目前油气地质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南海北部在中新世发育了大量的生物礁,若具备合适的发育过程和成岩演化过程,其油气潜力就会非常大,但是其东北区和西南区的生物礁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指出中新世南海海平面变化频繁,冰期海平面的下降,西沙群岛生物礁发生海水浓缩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使生物礁储层良好的物性条件得以保存,但是在同一期,东沙隆起的流花11-1油田却发生了潜流胶结成岩作用,形成致密层,破坏了生物礁储层的物性条件,而之后的沿致密层之间的深埋溶蚀作用,使孔隙层的物性条件得以改善,便成为良好的储层。认为南海北部东北区和西南区生物礁储层的成岩作用差异性可能是由古地理环境、古气候、古构造、古地貌、古生物和油气充注史等因素造成的,研究南海北部生物礁储层成岩作用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对该区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及古环境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西沙群岛 流花111油田 白云岩化 深埋溶蚀成岩
下载PDF
南海流花11-1礁灰岩油田储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1
7
作者 罗东红 唐海雄 +4 位作者 熊友明 魏宏安 韦红术 胡小康 黄映仕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5期315-318,共4页
借鉴砂岩油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南海流花11-1礁灰岩油田B1和B3层进行了速敏性、盐敏性、酸敏性、碱酸性、温度敏感性以及应力敏感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油田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流花11-1油田 礁灰岩储层 敏感性评价
下载PDF
海洋石油112号FPSO建造、安装和调试期间的项目管理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军凯 谭耀模 +3 位作者 张武奎 刘瑜珩 李杨 杨勇 《海洋石油》 CAS 200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在简要介绍了渤海湾曹妃甸11-1/2油田FPSO的工程背景基础上,从油田生产管理者的角度入手,以多元文化多方合作为背景,对该项目在建造、安装和调试期间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团队协作、工程费用、质量和进度控制以及操作队伍的前期介入等... 在简要介绍了渤海湾曹妃甸11-1/2油田FPSO的工程背景基础上,从油田生产管理者的角度入手,以多元文化多方合作为背景,对该项目在建造、安装和调试期间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团队协作、工程费用、质量和进度控制以及操作队伍的前期介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该项目的成功管理为该油田一期开发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海洋石油FPSO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并成为在双赢模式下中外合作开发海上油田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渤海湾 曹妃甸11-1/2油田 海洋石油112号 FPSO建造 安装和调试 健康安全环保 团队协作 工程费用 质量和进度控制
下载PDF
Involvement of sphingoid bases in mediating 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 production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Arabidopsis 被引量:13
9
作者 Lihua Shi Jacek Bielawski +8 位作者 Jinye Mu Haili Dong Chong Teng Jian Zhang Xiaohui Yang Nario Tomishige Kentaro Hanada Yusuf A Hannun Jianru Zuo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30-1040,共11页
Sphingolipid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act as second messengers for an array of cellular signaling activities in plant cells, including stress responses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pi... Sphingolipid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act as second messengers for an array of cellular signaling activities in plant cells, including stress responses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these process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report that an Arabidopsis mutant, fumonisin B1 r_esistant11-1 (/br11-1), which fails to generate 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 (ROIs), is incapable of initiating PCD when the mutant is challenged by fumonisin B l (FB0,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ceramide synthase. Molecula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BR11 encodes a long-chain base 1 (LCB 1) subunit of 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SPT), which catalyzes the first rate-limiting step of de novo sphingolipid synthesis.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phingolipid concentrations revealed that whereas the fbr11-1 mutation did not affect basal levels of sphingoid bases, the mutant showed attenuated formation of sphingoid bases in response to FBl. By a direct feeding experiment, we show that the free sphingoid bases dihydrosphingosine, phytosphingosine and sphingosine efficiently induce ROI generation followed by cell death. Conversely, ROI generation and cell death induced by dihydrosphingosine were specifically blocked by its phosphorylated form dihydrosphingosine- 1-phosphate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suggesting that the maintenance of homeostasis between a free sphingoid base and its phosphorylated derivative is critical to determining the cell fate. Because alterations of the sphingolipid level occur prior to the ROI production, we propose that the free sphingoid bases are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PCD in Arabidopsis, presumably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he ROI level upon receiv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or environmental c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 idopsis fumonisin B1 resistant11-1 PCD ROIs SPHINGOLIPIDS
下载PDF
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及其应用——以涠洲11-1N油田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方小宇 姜平 +3 位作者 欧振能 李茂文 杨朝强 王瑞丽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套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地质建模技术精确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再用该初始波阻抗模型约束进行地震反演,进一步提高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精度。本文提... 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套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地质建模技术精确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再用该初始波阻抗模型约束进行地震反演,进一步提高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精度。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在涠洲11-1N油田进行了应用,储层预测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解决了该油田生产中遇到的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初始波阻抗模型 储层预测 涠洲11-1N油田
下载PDF
圆筒型FPSO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以“海洋石油122”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达 白雪平 +4 位作者 张婧文 易丛 苏云龙 陈国龙 胡斌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采用深水导管架回接圆筒型FPSO的开发模式。作为亚洲首座自主设计、建造和安装的圆筒型FPSO——“海洋石油122”,其在设计、制造等阶段面临南海环境条件恶劣、非船型运动机理、布置空间紧凑、无动力定位外输油轮、... 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采用深水导管架回接圆筒型FPSO的开发模式。作为亚洲首座自主设计、建造和安装的圆筒型FPSO——“海洋石油122”,其在设计、制造等阶段面临南海环境条件恶劣、非船型运动机理、布置空间紧凑、无动力定位外输油轮、建造工期短等诸多挑战。本文阐述了圆筒型FPSO一体化设计理念、适应多点系泊的方位设计、各性能平衡的分舱设计以及安全便利的压排载系统等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关键技术展开了重点论述,包括:为满足布置空间与储油需求前提下,提高圆筒型FPSO在高波陡下的运动适应性,确定了船体的合理水线面直径及在阻尼板外侧增加锯齿形裙边的阻尼板设计,有效降低圆筒型FPSO的升沉与偏移;为降低外输作业风险,提高外输作业概率,开展了非动力定位油轮外输方案设计,设置了圆筒型FPSO的合理外输点;为降低系泊张力,研究采用了聚酯缆系泊系统,降低了系泊工程投资;针对以往圆筒型FPSO建造周期长、调试工作量大的不足,进行了一体化结构设计,大大缩减了上部组块与船体的合龙周期。该圆筒型FPSO目前已进入建造阶段,对中国南海圆筒型FPSO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11-1油田 圆筒型FPSO 总体设计 运动适应性 非动力定位油轮外输方案 聚酯缆系泊系统 一体化结构设计
下载PDF
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在南海陆坡区应用的挑战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尹汉军 付殿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4,共8页
基于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以及陆丰15-1、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中3座深水导管架的设计应用为例,分析了国内外深水导管架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深水导管架应用于南海陆坡区所面临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的沙波沙脊工程地质条件、大... 基于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以及陆丰15-1、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中3座深水导管架的设计应用为例,分析了国内外深水导管架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深水导管架应用于南海陆坡区所面临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的沙波沙脊工程地质条件、大型的上部模块功能需求以及受限的建造安装资源等诸多挑战。针对中国南海300 m级深水导管架在设计、建造、安装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300 m级深水导管架在总体规划、场址优选、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挑战的解决方法与设计方案,并提出了提升中国深水导管架工程技术能力的发展建议。本研究为中国深水导管架工作水深从200 m向300 m跨越及安全服役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陆坡 深水导管架 流花11-1油田 建造安装资源 沙波沙脊 420 MPa高强钢 总体规划 安全保障
下载PDF
CYP11A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其飞 刘正 +6 位作者 刘家帮 宫雁冰 吴四军 姚洪春 张昆 薛涛 张光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06,367,共5页
目的探讨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2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折组),11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照组)。骨折组中胸椎骨折、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2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折组),11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照组)。骨折组中胸椎骨折、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和桡骨远端例数分别为32例、40例、3例、19例、20例、4例和3例。采用SNa Pshot法进行SNP分型,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浓度。计算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并分析骨折组CYP11A1基因多态性与PINP、β-CTX的关系。结果两组rs900798位点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骨折组和对照组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1%、59.9%和38.2%、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9%、50.4%、34.7%和13.2%、50.0%、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和对照组血清PINP、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中GG、GT、TT基因型的PINP、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PINP、β-CTX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1A1基因 多态性 骨质疏松 骨转换标志物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占成业 夏艳 +2 位作者 韩少杰 郑智 邓普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50-452,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心肌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2 0只 ,分为两组 :高血压组、丹参酮ⅡA组 ,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酮ⅡA12周。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以GAPDH为内参照 ,测定两组心...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心肌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2 0只 ,分为两组 :高血压组、丹参酮ⅡA组 ,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酮ⅡA12周。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以GAPDH为内参照 ,测定两组心肌CYP11B1、CYP11B2的mRNA表达量。结果 丹参酮ⅡA组CYP11B1及CYP11B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 (0 92 4± 0 12 1vs 1 343± 0 132 ,P <0 0 5 ;1 0 17± 0 119vs 1 6 75± 0 12 6 ,P <0 0 1) ,GAPDH的mRNA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心肌醛固酮 基因表达 给药方法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醛固酮合成及其相关基因CYP11B1和CYP11B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占成业 陶秀良 +1 位作者 韩少杰 郑智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心脏局部醛固酮合成及其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KY大鼠共 30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高血压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组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治疗 1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和...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心脏局部醛固酮合成及其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KY大鼠共 30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高血压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组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治疗 1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肌组织醛固酮含量及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B1,CYP11B2的mRNA表达量。结果 与WKY大鼠相比较 ,SHR心肌醛固酮含量及CYP11B1,CYP11B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P <0 . 0 1,P<0 . 0 5 ,P <0 . 0 1) ;丹参酮ⅡA治疗后醛固酮含量及CYP11B2基因的mRNA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P <0 . 0 5 ,P <0 . 0 5 ) ,CYP11B1基因的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参酮ⅡA抑制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应可能与其下调心肌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B2的表达水平 ,减少心脏局部醛固酮的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醛固酮 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 CYP11B1 CYP11B2
下载PDF
干扰COL11A1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细胞侵袭及耐药性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晓杰 李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08-916,共9页
目的卵巢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耐药是上皮性卵巢癌治疗的一大挑战,克服耐药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COL11A1基因表达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cis/IGROV1-cis)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 目的卵巢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耐药是上皮性卵巢癌治疗的一大挑战,克服耐药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COL11A1基因表达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cis/IGROV1-cis)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OL11A1基因在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cis/IGROV1-cis)和敏感性细胞(A2780/IGROV1)中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OL11 A1在耐药组细胞(A2780-cis/IGROV1-cis)和干扰组细胞(A2780-cis/IGROV1-cis细胞转染COL11A1 siRNA质粒)和对照组(A2780-cis/IGROV1-cis细胞转染空载质粒)细胞中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OL11A1对A2780 cis/IGROV0 cis细胞迁移、侵袭和克隆形成能力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OL11A1对A2780 cis/IGROV0 cis细胞凋亡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ALDH1和S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耐药组细胞COL11A1荧光强度以及蛋白表达与敏感组细胞相比增强.A2780-cis组:COL01A1干扰组细胞COL11A1表达量为0.240±0.049,低于对照组(0.847±0.035)和耐药组(0.883±0.020),F=95.78,P<0.001;干扰组细胞迁移水平为(18.170±1.740)%,低于对照组(44.200±2.178)%,t=9.339,P<0.001;干扰组细胞侵袭能力为(24.670±0.899)%,低于对照组(51.330±1.354)%,t=16.410,P<0.001;干扰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为240±10,低于对照组(503±8),t=19.98,P<0.001.IGROV1 cis细胞:COL11A1干扰组细胞COL11A1表达量为0.340±0.032,低于对照组(0.870±0.032)和耐药组(0.887±0.035),F=72.91,P<0.001;干扰组细胞迁移水平为(16.200±1.795)%,低于对照组(58.300±1.528)%,t=17.86,P<0.001;干扰组细胞侵袭能力为(28.500±1.041)%,低于对照组(78.500±1.041)%,t=33.97,P<0.001;干扰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为330±21,低于对照组(608±19),t=9.699,P<0.001.以上测定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顺铂处理48 h后,A2780 cis细胞:干扰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为55±8,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11A1 卵巢癌 顺铂耐药 A2780-cis/IGROV1-cis
原文传递
汽轮机叶片用钢2Cr11Mo1VNbN的研制开发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佐辉 崔海霞 《特钢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2Cr11Mo1VNbN钢目前广泛应用于制造300MW汽轮机的动叶片、螺栓、螺母等重要零件,是目前12%Cr系耐热钢中性能最好的钢种之一。主要介绍了钢中影响δ-铁素体含量的原因和不同的淬、回火温度对钢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2Cr11Mo1VNbN马氏体不锈钢 铁素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礁灰岩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侯连华 吴锡令 +2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庆如 岳大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70,73,共5页
流花 11 1油藏生物礁灰岩的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型和溶洞—微裂缝—孔隙型为主 ,孔隙结构呈双峰分布。采用岩心渗透率对测井和地震渗透率逐级刻度的方法 ,确定了 5m× 5m三维地震分布范围的孔隙渗透率。然后利用反映地下储层的动态... 流花 11 1油藏生物礁灰岩的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型和溶洞—微裂缝—孔隙型为主 ,孔隙结构呈双峰分布。采用岩心渗透率对测井和地震渗透率逐级刻度的方法 ,确定了 5m× 5m三维地震分布范围的孔隙渗透率。然后利用反映地下储层的动态测试渗透率刻度地震孔隙渗透率 ,得到非单重介质渗透率 ,从而得到了既具有地震资料广泛分布特点又具有准确体现地下储层流体渗流特征的非单重介质渗透率地质模型。生产动态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证实非单重介质渗透率比孔隙渗透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地下储层流体的渗流特征 ,在油田开发和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11-1油田 生物礁灰岩储层 流体 渗流特征 孔隙渗透率 非单重介质渗透率 地质模型
下载PDF
CYP11A1、CYP17A1、CYP19A1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表达 被引量:9
19
作者 田志龙 刘秋月 +6 位作者 王翔宇 狄冉 胡文萍 王玉琴 张效生 张金龙 储明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揭示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CYP11A1、CYP17A1、CYP19A1在绵羊多羔繁殖中的作用,以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YP11A1、CYP17A1、CYP19A1基因在小尾寒羊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 为揭示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CYP11A1、CYP17A1、CYP19A1在绵羊多羔繁殖中的作用,以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YP11A1、CYP17A1、CYP19A1基因在小尾寒羊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YP11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表达;CYP11A1基因在单羔小尾寒羊卵巢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多羔群体(P<0.01),在子宫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多羔群体(P<0.01);CYP17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输卵管、下丘脑表达;CYP17A1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群体下丘脑、子宫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羔群体(P<0.05)。CYP19A1基因主要在小尾寒羊卵巢、下丘脑表达。本究结果提示CYP11A1、CYP17A1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多羔 CYP11A1 CYP17A1 CYP19A1 组织表达
原文传递
基于广义S变换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改进及在流花11-1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雷鸣 万欢 +2 位作者 陈辉 冯全雄 何玉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相比较早的小波变换和傅氏变换,广义S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局部性,但也存在低频信息易损失、弱反射层易丢失等问题。对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处理思路。这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提取... 相比较早的小波变换和傅氏变换,广义S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局部性,但也存在低频信息易损失、弱反射层易丢失等问题。对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处理思路。这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提取并补偿高频信号的同时,也对低频信号进行了有效的保持。该项技术在流花11-1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广义S变换 方法改进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