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笼状碳氢化合物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邱丽美 侯俊先 +3 位作者 韦伟 郑剑 贡雪东 肖鹤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5-750,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典型高能量密度笼状化合物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进行了理论计算.基于上述水平全优化分子结构的键长、键角及二面角求得PCU分子的张力能;用Monte-Carlo方法得到化合物的理...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典型高能量密度笼状化合物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进行了理论计算.基于上述水平全优化分子结构的键长、键角及二面角求得PCU分子的张力能;用Monte-Carlo方法得到化合物的理论密度;由简谐振动分析求得IR谱,计算结果与实验良好相符;基于振动分析,由统计热力学求得PCU的热力学性质;采用GIAO方法求得PCU的13CNMR和1HNMR谱的化学位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线性相关性均大于0.99,计算结果可辅助解析PCU的NMR谱;IR和NMR的理论计算结果可用于确定PCU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五环[5.4.0.0^2 ^6.0^3 ^10.0^5 9]十一烷 张力能 密度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下载PDF
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史胜斌 范桂娟 +3 位作者 杨世源 廖龙渝 张红梨 李金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将二聚环戊二烯裂解生成的环戊二烯,与对苯二醌进行Diels-Alder加成反应,得到了1,4,4a,8a-四氢-1,4-桥亚甲基萘-5,8-二酮,经[2+2]环加成和黄鸣龙还原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产物总收率为51.6%,采用熔... 将二聚环戊二烯裂解生成的环戊二烯,与对苯二醌进行Diels-Alder加成反应,得到了1,4,4a,8a-四氢-1,4-桥亚甲基萘-5,8-二酮,经[2+2]环加成和黄鸣龙还原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产物总收率为51.6%,采用熔点测定、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各步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Diels-Alder加成和[2+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因素,确定了Diels-Alder加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滴加环戊二烯时溶液温度-11℃,时间3 h。[2+2]环加成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以丙酮做溶剂,原料浓度2 g·125mL-1,光照时间2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环加成反应 ^五环[5.4.0.0^2 ^6.0^3 ^10.0^5 9]]十一烷 合成
下载PDF
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航空煤油复配燃料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邱贤平 韦伟 +4 位作者 王亚 陈克海 鲁统洁 金凤 叶丹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是高能量密度笼状碳氢化合物中极有应用潜力的一种化合物,制备的PCU燃烧热值为44.5 MJ·kg-1,撞击感度H50大于50 cm,I50大于49 J,摩擦感度为0,为一类钝感的高能量密度碳氢燃料,将PCU作为高... 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是高能量密度笼状碳氢化合物中极有应用潜力的一种化合物,制备的PCU燃烧热值为44.5 MJ·kg-1,撞击感度H50大于50 cm,I50大于49 J,摩擦感度为0,为一类钝感的高能量密度碳氢燃料,将PCU作为高能添加剂和航空煤油RP-3进行二元复配,复配燃料的理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5℃时PCU在航空煤油RP-3中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4.6%,当复配燃料中PCU质量分数为25%时,复配燃料的密度较航空煤油RP-3提高7.8%,燃烧热值提高9.5%,复配燃料的闪点从48℃增至49℃,冰点从-59℃降至-62℃。-40℃时复配燃料的粘度在6.99~13.64 mm2·s-1之间。在直连式超声速燃烧实验平台上,含10%PCU的复配燃料能进行顺利点火及稳定燃烧,PCU使航空煤油RP-3的超声速燃烧压强从327 k Pa上升至339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五环[5.4.0.02 6.03 10.05 9]十一烷 航空煤油 复配燃料 超声速燃烧
下载PDF
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8,11-二酮的还原及试剂的循环利用
4
作者 王大胜 蒋景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36-2340,共5页
以环戊二烯和对苯醌为原料,经过Diels-Alder加成反应、[2+2]光照关环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D)。还原过程中以甲苯和一缩二乙二醇为混合溶剂,采用一锅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考察了黄鸣龙还原... 以环戊二烯和对苯醌为原料,经过Diels-Alder加成反应、[2+2]光照关环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D)。还原过程中以甲苯和一缩二乙二醇为混合溶剂,采用一锅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考察了黄鸣龙还原过程中两不同温度、时间阶段〔(θ1、t1)和(θ2、t2)〕的反应过程对笼烃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8,11-二酮)∶n(KOH)∶n(水合肼)=1∶7.5∶14,第一阶段θ1=120℃,t1=2.5 h;第二阶段θ2=180℃,t2=4 h的条件下,PCUD收率提高到76.2%。利用PCUD易挥发的特点,探索了还原过程中一缩二乙二醇和氢氧化钾的循环使用效果,在进行的11次反应及循环实验中, PCUD的平均收率达到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环[5.4.0.0^2 ^6.0^3 ^10.0^5 9]十一烷 黄鸣龙还原反应 优化 循环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及其衍生物结构和性能的理论预测
5
作者 李彦军 王渭娜 +1 位作者 吕剑 杜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在DFT-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及其24个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能。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生成热。基于统计热力学原理计算拟合了200~1200K温度范围内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利用Kamlet-Jacob... 在DFT-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PCU)及其24个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能。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生成热。基于统计热力学原理计算拟合了200~1200K温度范围内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利用Kamlet-Jacobs方程估算了爆轰性能。研究结果认为,三硝基苯基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25号化合物)是这些衍生物中爆轰性能最优的化合物,为PCU衍生物的合成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规律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环[5.4.0.0^2 ^6.0^3 ^10.0^5 9]十一烷 等键反应 热力学性质 爆轰性能
下载PDF
10^5g压阻式加速度微传感器实时自补偿技术的研究
6
作者 王大坤 刘晓明 《中国测试技术》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针对测试105g压阻式加速度微传感器的温度补偿问题,本文从温度补偿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推理和演绎,得出温度补偿公式。提出用软件编程和DSP的方法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实现了传感器温度补偿的实时性和智能化。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针对测试105g压阻式加速度微传感器的温度补偿问题,本文从温度补偿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推理和演绎,得出温度补偿公式。提出用软件编程和DSP的方法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实现了传感器温度补偿的实时性和智能化。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数据,证明所提出的实时自补偿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5g DSP 实时性 自补偿
下载PDF
地震波雷达研究展望:用人工震源探测大陆地壳结构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颙 李宜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3-819,共7页
综述了地震波雷达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将20世纪后20年发展起来的海洋气枪技术向大陆的移植;电磁波雷达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向地震学的应用;新型地震台阵观测技术的出现.我们进行的野外实验表明,建立照亮105km2大陆地区地下结构(深至Moho... 综述了地震波雷达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将20世纪后20年发展起来的海洋气枪技术向大陆的移植;电磁波雷达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向地震学的应用;新型地震台阵观测技术的出现.我们进行的野外实验表明,建立照亮105km2大陆地区地下结构(深至Moho面)的地震波雷达已经具备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雷达 ^10^5km^2 气枪 4D地震学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冷冻水产品中的多聚磷酸盐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雪 陈笑梅 朱岩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84,共3页
采用CHCl3为沉淀剂来沉淀冷冻水产品中的蛋白质,离子色谱测定多聚磷酸盐((PO3)nn-、P2O74-、P3O105-)。Ion Pac AS11离子色谱柱分离,以KOH梯度淋洗,抑制电导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基体干扰,提高了被测组分的回收率。... 采用CHCl3为沉淀剂来沉淀冷冻水产品中的蛋白质,离子色谱测定多聚磷酸盐((PO3)nn-、P2O74-、P3O105-)。Ion Pac AS11离子色谱柱分离,以KOH梯度淋洗,抑制电导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基体干扰,提高了被测组分的回收率。在文中色谱条件下,(PO3)nn(溶于水后以PO3-形式存在)、P2O74-、P3O105-都具有良好的线性、重现性以及较低的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PO3)n^n- ^P2O7^4- ^P3O10^5-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快速检测洗涤日用品中的F^-、Cl^-、SO_4^(2-)、P_3O_(10)^(5-)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旭斌 赵祖亮 薛君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介绍用离子色谱法快速同时检测洗涤日用品中的F^-、Cl^-、SO_4^(2-)、P_3O_(10)^(5-)。选用DIONEX IONPAC AS11作为离子分离柱,以电导检测器检测,对离子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F^-、Cl^-、SO_4^(2-)和P_3O_(10)^(5-)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 介绍用离子色谱法快速同时检测洗涤日用品中的F^-、Cl^-、SO_4^(2-)、P_3O_(10)^(5-)。选用DIONEX IONPAC AS11作为离子分离柱,以电导检测器检测,对离子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F^-、Cl^-、SO_4^(2-)和P_3O_(10)^(5-)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1、0.01和0.03mg/L,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5%、96.2%、102.2%和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洗涤日用品 助剂 氟化物 硫化物 硫酸盐 磷酸盐 检测
下载PDF
2×10~5m^3LNG储罐设计与建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博 张金伟 高贤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LNG储罐作为LNG接收站重要的核心设备,其特点是结构复杂、投资巨大,运行工况严苛且安全性要求极高。主流的LNG储罐为容积1.6×10^5m^3的全容式LNG储罐。随着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新建和扩建的LNG储罐呈现出单体罐... LNG储罐作为LNG接收站重要的核心设备,其特点是结构复杂、投资巨大,运行工况严苛且安全性要求极高。主流的LNG储罐为容积1.6×10^5m^3的全容式LNG储罐。随着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新建和扩建的LNG储罐呈现出单体罐容大型化的趋势。LNG储罐大型化意味着更先进的技术、更良好的经济性。2016年11月,国内第一座2×10^5m^3全容式LNG储罐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单体罐容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大型LNG储罐。就国内最大容积的2×10^5m^3 LNG储罐的设计技术特点和创新点、材料的国产化应用、储罐施工建造技术以及技术经济性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5m^3 LNG储罐 设计 建造
下载PDF
静电耗散标签在电子产业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李红旭 《现代表面贴装资讯》 2007年第2期54-56,共3页
一、静电对电子产业的负面影响 由于物体间的接触分离(摩擦、剥离、撕裂和碰撞等)或电场感应,会产生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带电粒子的扩散、转移或迁移,从而形成物体表面电荷堆积,即呈现带电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物体表面电荷对空... 一、静电对电子产业的负面影响 由于物体间的接触分离(摩擦、剥离、撕裂和碰撞等)或电场感应,会产生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带电粒子的扩散、转移或迁移,从而形成物体表面电荷堆积,即呈现带电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物体表面电荷对空气中带异性电荷的微粒子尘埃的吸引,造成电子敏感元器件绝缘性能的降低、结构腐蚀或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Electrostatic Static Electricity静止未流动的电荷 能够停留在物体上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静电释放) 指处于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之间的静电荷转移 ^静电耗散材料-表面电阻率1×10^5Ω/square至1×10^12Ω/square之间的材料(或其体积电阻率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