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结合DNA的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吴建中 王雷 +2 位作者 杨光 曾添贤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010-1015,共6页
合成了咪唑并[f]邻菲咯啉(IP)和2-苯基咪唑并[f]邻菲咯啉(PIP)两种新的配体及[Ru·(bp)2(IP)] ̄(2+)(简称b2IP)、[Ru(bpy)2(PIP)] ̄(2+)(简称b2PIP)、[Ru(... 合成了咪唑并[f]邻菲咯啉(IP)和2-苯基咪唑并[f]邻菲咯啉(PIP)两种新的配体及[Ru·(bp)2(IP)] ̄(2+)(简称b2IP)、[Ru(bpy)2(PIP)] ̄(2+)(简称b2PIP)、[Ru(phen)2(IP)] ̄(2+)(简称p2IP)和[Ru(phen)2(PIP)] ̄(2+)(简称p2PIP)4种新混配物。用电子吸收、稳态发光、圆二色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情况。总的结合强度顺序为:b2IP<b2PIP≤p2IP<p2PIP,这与配体的平面大小、π电子扩展程度和疏水性顺序(bpy<<phen<IP<PIP)是一致的。证明了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CD谱表明这种结合有对映体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PIP 多吡啶 配合物
下载PDF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类中铁的含量 被引量:33
2
作者 何建英 陈丹云 丁彦廷 《河北化工》 2003年第5期61-62,共2页
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豆类中铁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为进一步开发豆类产品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此方法的检出限量为0郾02μg/mL,线形范围为0郾01—10-5g/L,相对标准偏差在5郾2%以内,平均回收率在96%—106%之间。
关键词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 测定 豆类 含量
下载PDF
2-噻吩乙醛酸-邻菲罗啉-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于斌 孙波 +1 位作者 赵莹 阎晓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71-1574,共4页
合成了铕与 2 噻吩乙醛酸 (HL)和邻菲罗啉 (phen)的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了配合物的分子式为 [EuL2 phen·(H2 O) 3 ]NO3 ;配合物中的Eu(Ⅲ )离子与 2 噻吩乙醛酸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以及邻菲罗啉... 合成了铕与 2 噻吩乙醛酸 (HL)和邻菲罗啉 (phen)的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了配合物的分子式为 [EuL2 phen·(H2 O) 3 ]NO3 ;配合物中的Eu(Ⅲ )离子与 2 噻吩乙醛酸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以及邻菲罗啉中的N原子配位。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配合物中Eu(Ⅲ )离子的5D0 7F1和5D0 7F2 跃迁分别位于 5 92和 6 18nm。该固体配合物于室温下被紫外光激发可以发出强的特征红色荧光。IR光谱中 ,2 噻吩乙醛酸的特征吸收峰νCO (1719cm-1) ,νC—O(12 32cm-1) ,δO—H(90 9cm-1)在形成配合物后消失。在配合物中出现—COO-的反对称νas(16 4 2cm-1)和对称νs(14 0 8cm-1)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HNMR谱图中 ,2 噻吩乙醛酸环上的 3个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形成配合物后移向高场 ,邻菲罗啉环上 4种不同环境的质子峰的化学位移形成配合物后向低场移动。从TG曲线可以看出 ,此配合物在常温至 2 5 0℃以下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2-噻吩乙醛酸 邻菲罗啉 荧光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稀土配合物
下载PDF
钕、钐-邻苯二甲酸-1,10-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喜贵 吴红英 +2 位作者 谢大弢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07-810,共4页
合成了稀土钕、钐的邻苯二甲酸 1,10 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HNMR、中红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 L3 ·2H2 O ,RE2 L3 phen·2H2 O(RE :稀土离子 ,L :邻苯二甲酸根 ,phen :1,10 ... 合成了稀土钕、钐的邻苯二甲酸 1,10 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HNMR、中红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 L3 ·2H2 O ,RE2 L3 phen·2H2 O(RE :稀土离子 ,L :邻苯二甲酸根 ,phen :1,10 邻菲咯啉 ) ,讨论了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并对配合物的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进行了归属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钕、邻苯二甲酸-1 10-邻菲咯啉 谱学性质 合成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Schiff碱在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反应中的双功能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莫婉玲 熊辉 +1 位作者 朱永强 李光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2,共4页
研究了不同Schiff碱在CuCl催化体系中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助催化性。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SEM法,研究了1,10-菲罗啉(Phen)对不同钢材在CuCl/CH3OH/H2O/CO/O2催化体系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hen是具备良... 研究了不同Schiff碱在CuCl催化体系中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助催化性。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SEM法,研究了1,10-菲罗啉(Phen)对不同钢材在CuCl/CH3OH/H2O/CO/O2催化体系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hen是具备良好助催化性能和缓蚀性能的双功能助催化剂。SEM测试结果表明,在钢的表面上有一层20μm厚的致密吸附膜,抑制了钢材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催化作用 缓蚀作用 1 10-菲罗啉 SCHIFF碱 甲醇 液相氧化 羰化反应 双功能作用
下载PDF
稀土-邻菲罗啉-氟尿嘧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纪筠 马德建 钟文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合成了七种稀土硝酸盐-邻菲罗啉(phen)-氟尿嘧啶(Fu)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的测定和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的研究,确证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Ln(phen)2(Fu)(NO3)](NO... 合成了七种稀土硝酸盐-邻菲罗啉(phen)-氟尿嘧啶(Fu)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的测定和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的研究,确证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Ln(phen)2(Fu)(NO3)](NO3)2(Ln=Y、La、Ce、Nd、Sm、Gd、Ho)。此外,对La的三元配合物进行了13C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并通过体外癌细胞瘤株抑制率的试验,表明配合物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氟尿嘧啶 邻菲罗啉 配合物 抗癌药 合成
下载PDF
铕—苯甲酸—1,10-菲咯啉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斯琴 王喜贵 +1 位作者 吴红英 吴哈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合成了稀土元素铕( )-苯甲酸-1,10-菲咯啉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L3phen(L∶苯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通过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测试表明,三元配合物在579、591、614、649、690nm处产生发射峰... 合成了稀土元素铕( )-苯甲酸-1,10-菲咯啉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L3phen(L∶苯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通过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测试表明,三元配合物在579、591、614、649、690nm处产生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的5D0→7F0、5D0→7F1、5D0→7F2、5D0→7F3、5D0→7F4跃迁。从发射光谱的峰强和激发光谱在200nm~380nm范围内产生宽而强的吸收峰可以得出第二配体phen的加入能显著增加Eu3+的发光强度,由此说明phen的加入更有利于配体吸收能量,也有利于配体更有效地向Eu3+传递能量。另外,对三元配合物的远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苯甲酸 1 10-菲咯啉 谱学性质
下载PDF
反应型三元铽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栋才 舒万艮 +1 位作者 周悦 刘又年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以邻菲咯啉为第一配体,顺丁烯二酸酐、丙烯腈、十一烯酸、油酸、亚油酸为活性第二配体,合成了5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铽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对标题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 以邻菲咯啉为第一配体,顺丁烯二酸酐、丙烯腈、十一烯酸、油酸、亚油酸为活性第二配体,合成了5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铽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对标题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五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配合物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相比发光强度大大提高,且配合物中引入了能与其它单体共聚的活性第二配体,为合成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功能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邻菲咯啉 反应型 三元配合物 发光 稀土
下载PDF
光度法研究怀山药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于斐 孙晓萍 +1 位作者 李建军 屈凌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6,共3页
采用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OH,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Fe2+、H2O2及邻二氮菲的浓度分别为0.4 mmol/L、0.015%及0.35 mmol/L,37℃水浴加热90 m in.并用抗坏血酸及硫脲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在上述条... 采用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OH,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Fe2+、H2O2及邻二氮菲的浓度分别为0.4 mmol/L、0.015%及0.35 mmol/L,37℃水浴加热90 m in.并用抗坏血酸及硫脲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在上述条件下利用怀山药提取液测定了其抗羟自由基活性,结果较为满意,表明该体系可作为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基 怀山药 邻二氮菲 光度法
下载PDF
邻、间、对甲氧基苯甲酸铽与1,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志华 王瑞芬 石士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8,共5页
以邻、间、对甲氧基苯甲酸(o MOBA,m MOBA,p MOBA)为第一配体,以1,10邻菲啰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三种甲氧基苯甲酸铽(Ⅲ)与1,10邻菲啰啉的三元配合物ü胤治觥⑴湮坏味ǚ治?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Tb(o MOBA)3phen·... 以邻、间、对甲氧基苯甲酸(o MOBA,m MOBA,p MOBA)为第一配体,以1,10邻菲啰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三种甲氧基苯甲酸铽(Ⅲ)与1,10邻菲啰啉的三元配合物ü胤治觥⑴湮坏味ǚ治?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Tb(o MOBA)3phen·H2O、Tb(m MOBA)3phen·H2O和Tb(p MOBA)3phen。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羧基氧原子和邻菲啰啉中的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ü夤馄追治?探讨了第一配体取代基位置的变化,对三元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配合物均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各配合物的相应跃迁发射峰位基本上没有变化,5D4→7F6、5D4→7F5两个较强发射峰的强度顺序为:Tb(o MOBA)3phenoH2O>Tb(m MOBA)3phenoH2O>Tb(p MOBA)3p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苯甲酸铽 合成 对甲氧基苯甲酸 配位滴定分析 荧光光谱分析 光致发光性能 取代基位置 铽(Ⅲ) 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跃迁发射 强度顺序 H2O 配体 氮原子 氧原子 峰位
下载PDF
镝(III)与酰腙及1,10菲啰啉多元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锐 何水样 +3 位作者 武望婷 文振翼 史启祯 王大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040-2044,F008,共6页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 ,首次得到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0 H10 N2 O4) ,1,10 菲啉 (C12 H8N2 ,简写作phen)与Dy(NO3 ) 3 ·3H2 O的配合物 [Dy(C10 H8N2 O4) (phen) (NO3 ) (H2 O) 2 ]·H2 O .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 ,首次得到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0 H10 N2 O4) ,1,10 菲啉 (C12 H8N2 ,简写作phen)与Dy(NO3 ) 3 ·3H2 O的配合物 [Dy(C10 H8N2 O4) (phen) (NO3 ) (H2 O) 2 ]·H2 O .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1/c,晶胞参数a =1 5 2 4( 3 )nm ,b =1 10 18( 19)nm ,c =1 468( 3 )nm ,β =92 2 8( 2 )° ,V =2 4 63 ( 7)nm3 ,Z =4,μ =3 10 0mm-1,Dc=1 83 1g/cm3 ,F( 0 0 0 ) =13 40 ,R =0 0 3 14 ,wR =0 0 660 ,GOF =0 966.测试结果表明 ,该单晶结构为镝的 9配位配合物 ,其中一个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分子以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Dy3 + 三齿配位 ,形成两个稳定的共边五元环 ,一个 1,10 菲啉分子以二齿方式配位、一个硝酸根和两个水分子也同时参与配位 ,在空间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 ,而在配合物周围还有一个游离的水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哕啉 镝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下载PDF
5-硝基-1,10-邻菲罗啉还原合成5-氨基-1,10-邻菲罗啉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尽花 吴宇雄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5年第4期15-16,共2页
综述了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氨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分别以氯化亚锡-盐酸、铁粉-硫酸、5%Pd/C-水合肼为催化加氢还原体系,还原5-硝基-1,10-邻菲罗啉合成了5-氨基-1,10-邻菲罗啉。结果表明:钯炭催化剂与水合肼组成的还原体系具有较好的还... 综述了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氨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分别以氯化亚锡-盐酸、铁粉-硫酸、5%Pd/C-水合肼为催化加氢还原体系,还原5-硝基-1,10-邻菲罗啉合成了5-氨基-1,10-邻菲罗啉。结果表明:钯炭催化剂与水合肼组成的还原体系具有较好的还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基-1 10-邻菲罗啉 5-硝基-1 10-邻菲罗啉 钯炭催化剂 还原
下载PDF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价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姚群峰 徐顺清 +1 位作者 周宜开 董春洲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年第1期3-5,共3页
实验显示F~-可有效地掩蔽Fe(Ⅲ),消除Fe(phen)_3^(3+)的光化学还原作用对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Ⅱ)的影响,从而可以在大量Fe(Ⅲ)的存在下准确测定Fe(Ⅱ),本文进一步研究确定了测定Fe(Ⅱ)的... 实验显示F~-可有效地掩蔽Fe(Ⅲ),消除Fe(phen)_3^(3+)的光化学还原作用对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Ⅱ)的影响,从而可以在大量Fe(Ⅲ)的存在下准确测定Fe(Ⅱ),本文进一步研究确定了测定Fe(Ⅱ)的适宜条件,并将本方法用于水中铁的价态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 Fe(Ⅲ) Fe(Ⅱ) 价态分析 测定
下载PDF
铕、钆-苯甲酸-1,10-菲咯啉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野 蔡伟民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5-870,共6页
分别合成了稀土(铕、钆)与苯甲酸、1,10-菲咯啉配位的有机稀土羧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通过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钆掺入配合物后,能极大地增强铕的特征荧光,当铕... 分别合成了稀土(铕、钆)与苯甲酸、1,10-菲咯啉配位的有机稀土羧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通过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钆掺入配合物后,能极大地增强铕的特征荧光,当铕与钆的摩尔比为5∶5时,荧光强度最强,且此时的荧光寿命最长。经拟合后发现,在(铕、钆)-苯甲酸-1,10-菲咯啉配合物中,钆离子对铕荧光的敏化程度随钆含量的降低以指数形式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苯甲酸 1 10-菲咯啉 稀土
下载PDF
烟酸钆与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仲生 吴集贵 邓汝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9,共3页
合成烟酸钆与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电导和热谱确定其组成为Gd(Phen)_2L_3·3H_2O。其晶体结构分析属三斜晶系,晶胞参数α=9.031,b=12.857,c=17.747;α=84.923°,β=80.564°,γ=84.706°。钆三元... 合成烟酸钆与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电导和热谱确定其组成为Gd(Phen)_2L_3·3H_2O。其晶体结构分析属三斜晶系,晶胞参数α=9.031,b=12.857,c=17.747;α=84.923°,β=80.564°,γ=84.706°。钆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大于烟酸钆和邻菲咯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配合物 邻菲罗啉 烟酸 结构 抑菌
下载PDF
双核铕-苯甲酸邻菲咯啉三元络合物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建军 王瑞芬 +1 位作者 王淑萍 白继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71-1374,共4页
采用TG DTG和DTA技术研究了Eu2 (BA) 6(PHEN) 2 (BA :苯甲酸根离子 ;PHEN :1,10 邻菲咯啉 )在静态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 ,根据TG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 ,运用Acher法、Mad husudanan Krishnan Ninan (MKN)法和Flynn... 采用TG DTG和DTA技术研究了Eu2 (BA) 6(PHEN) 2 (BA :苯甲酸根离子 ;PHEN :1,10 邻菲咯啉 )在静态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 ,根据TG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 ,运用Acher法、Mad husudanan Krishnan Ninan (MKN)法和Flynn Wall Ozawa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推断出第一步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 (1-α) 2 ,第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 135kJ/mol,活化自由能ΔG为 14 9kJ/mol,活化焓ΔH为 12 9kJ/mol,活化熵ΔS为 - 33J/ (mol·k) ,同时用等温TG法得到失重 10 %为寿终指标的寿命方程为lnτ =- 2 2 .6 6 +1.6 4 6× 10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邻菲咯啉 铕络合物 非等温动力学 热分解反应 复合发光材料
下载PDF
流动注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啤酒花中的单宁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曲祥金 周杰 +1 位作者 尹洪宗 孙衍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820-824,共5页
提出了啤酒花中单宁的流动注射分析(FIA)法。本法将单宁注人F(Ⅲ)载流中,然后与1,10-二氮菲的0.03mlnol/LH2SO4溶液混合,混合物经100cm反应盘管,生成的1,10-二氮菲-Fe(Ⅱ)络合物在 50... 提出了啤酒花中单宁的流动注射分析(FIA)法。本法将单宁注人F(Ⅲ)载流中,然后与1,10-二氮菲的0.03mlnol/LH2SO4溶液混合,混合物经100cm反应盘管,生成的1,10-二氮菲-Fe(Ⅱ)络合物在 506 nm波长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测样频率为71样/h,相对标准偏差为1. 1%,测定单宁的线性范围为 0.00- 300 mg/L,检测限 0.84 mg/L,成功地用于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动力学光度法 单宁 啤酒花
下载PDF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与1,10-邻菲咯啉铽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志华 王淑萍 +2 位作者 刘翠格 马瑞霞 王瑞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8-681,共4页
分别以苯甲酸及邻、间、对甲基(甲氧基)苯甲酸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七种Tb(Ⅲ)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在室温下,测定了各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取... 分别以苯甲酸及邻、间、对甲基(甲氧基)苯甲酸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七种Tb(Ⅲ)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在室温下,测定了各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取代苯甲酸作第一配体对铽三元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苯甲酸作第一配体的Tb(Ⅲ)三元配合物的最佳发射峰5D4→7F6(489 nm),5D4→7F5(545 nm)的强度,均比苯甲酸作配体的配合物强。甲基为取代基的苯甲酸的三种配合物中,最佳发射峰的强度顺序为:Tb(o-MBA)3phen<Tb(m-MBA)3phen.H2O<Tb(p-MBA)3phen(其中o-MBA为邻甲基苯甲酸根、m-MBA为间甲基苯甲酸根、p-MBA为对甲基苯甲酸根、phen为邻菲咯啉);甲氧基为取代基的苯甲酸的三种配合物中,最佳发射峰强度顺序为:Tb(o-MOBA)3phen.H2O>Tb(m-MOBA)3phen.H2O>Tb(p-MOBA)3phen(其中o-MOBA为邻甲氧基苯甲酸根、m-MOBA为间甲氧基苯甲酸根、p-MOBA为对甲氧基苯甲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衍生物 三元配合物 1 10-邻菲咯啉 荧光光谱
下载PDF
邻二氮菲-正丙醇-硫酸铵-抗坏血酸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Fe(Ⅱ)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久明 司学芝 刘梦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邻二氮菲-正丙醇-硫酸铵-抗坏血酸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铁的行为及铁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三元缔合物[Fe(phen)3]SO4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正...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邻二氮菲-正丙醇-硫酸铵-抗坏血酸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铁的行为及铁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三元缔合物[Fe(phen)3]SO4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正丙醇、邻二氮菲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7.0×10-4 mol/L和0.2 g/mL时,Fe(Ⅱ)的萃取率达到96.6%~98.4%,Co(Ⅱ)、Au(Ⅲ)、Ag(Ⅰ)、Ni(II)、Mg(Ⅱ)、Cr(Ⅲ)、Cu(Ⅱ)、Al(Ⅲ)、Hg(Ⅱ)、Pb(Ⅱ)和Cd(Ⅱ)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Fe(Ⅱ)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铁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醇 邻二氮菲 萃取分离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钐-邻硝基苯甲酸与1,10-邻菲咯啉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任宁 张建军 +3 位作者 张存英 宿素玲 张海燕 田靓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8-1084,共7页
The complex of Sm2(o-NBA)6(PHEN)2 (o-NBA, o-Nitrobenzoate; PHEN, 1,10-phenanthroline)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UV spectraoscop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Sm2(o-NBA)6(... The complex of Sm2(o-NBA)6(PHEN)2 (o-NBA, o-Nitrobenzoate; PHEN, 1,10-phenanthroline)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UV spectraoscop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Sm2(o-NBA)6(PHEN)2 was studied under a static air atmosphere by TG-DT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the complex for the first stage was studied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The most probable mechanism function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for the first stage are: G(α)=[-ln(1-α)]1/2, f(α)=2(1-α)[-ln(1-α)]1/2. The activation energy E for the first stage is 259.50 kJ·mol-1,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A is 36.19×1018 min-1. The lifetime equation at weight-loss of 10% was deduced as lnτ=-36.70+27 572.12/T by isothermal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硝基苯甲酸 1 10-邻菲咯啉 钐配合物 热分解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