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8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 被引量:314
1
作者 刘志红 黎磊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多种细胞因子以及遗传背景均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糖代谢异常尽管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不同,但是,他们都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因...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多种细胞因子以及遗传背景均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糖代谢异常尽管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不同,但是,他们都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因此,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肾病 dn 发病机理
原文传递
黄芪对高糖作用下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HGF的影响 被引量:150
2
作者 牟娜 张庆怡 +1 位作者 倪兆慧 童菊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高糖刺激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时,HGF、TGF-β的表达以及黄芪延缓糖尿病肾病与其的相关性。方法: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于 24 h后用 RT-PCR方法检测HGF mRNA... 目的:在体外研究高糖刺激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时,HGF、TGF-β的表达以及黄芪延缓糖尿病肾病与其的相关性。方法: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于 24 h后用 RT-PCR方法检测HGF mRNA的转录水平,继而用不同浓度的 HGF刺激细胞来现察 TGF-βmRNA的表达。随即用黄芪药物血清刺激细胞,观察HGF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细胞早期就有HGF表达,之后表达逐渐下降,而TGF-β在此之后出现表达上升。同时外源性HGF可以抑制TGF-βmRNA的表达。黄芪含药血清可以显著刺激细胞表达HGF。结论:高糖刺激后可以诱导HGF表达,该表达的上升是一种有益的防御反应。此外,外源性加入HGF可以降低TGF-β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黄芪通过诱导HGF的产生,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肥大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糖尿病肾病 黄芪 dn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17
3
作者 林善锬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dn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常见 糖尿病(DM)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3
4
作者 林善锬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82-78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发病率 dn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51
5
作者 杨亦彬 张翥 +2 位作者 苏克亮 陈泽君 黄颂敏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99-300,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速发型糖尿病肾病(DN)模型的影响。方法wis tar和SD大鼠,空腹或非空腹状态下,STZ一次腹腔注射,72h后监测血糖、尿蛋白以及一般项目,同时行肾胰病理检查。结果:空腹wistar鼠成模率62.5%,SD鼠...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速发型糖尿病肾病(DN)模型的影响。方法wis tar和SD大鼠,空腹或非空腹状态下,STZ一次腹腔注射,72h后监测血糖、尿蛋白以及一般项目,同时行肾胰病理检查。结果:空腹wistar鼠成模率62.5%,SD鼠为87.5%,非空腹组成模率是10%,未成模鼠小剂量空腹追加STZ无一例成模。成模鼠肾胰显示特征性改变。不同时点血糖值差异大,第二周平均尿蛋白排泄即达33.48mg/24h。结论:非空腹鼠成模率极低,SD鼠成模可能优于wistar鼠,成模前血糖至少连续三天同时点监测,对早期DN的观察最好始于成模后第一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链脲佐菌素 动物模型 诱导作用 STZ dn 血糖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5
6
作者 文晖 林善锬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Fluvastati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模型D组及氟伐他汀治疗组DF组。...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Fluvastati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模型D组及氟伐他汀治疗组DF组。第2、8周分别取各组的一半收集标本,检测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白蛋白及肾脏肥大指标的变化,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肾皮质中TGFβ1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内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和IV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血胆固醇水平(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P<001)、肾脏肥大指标(P<005)均低于糖尿病组。Northern杂交表明糖尿病组肾皮质TGFβ1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第2、8周分别升高114和525倍;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组第2周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第8周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沉积高于对照组(P<001)。氟伐他汀治疗组第2周TGFβ1基因(P<001)和蛋白(P<005)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组,第8周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脏肥大 TGFΒ1 抑制 dn
原文传递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筱云 赵莉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53-54,共2页
将糖尿病肾病与中医“瘀血”形成机理相对应 ,认为瘀血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热灼津亏而成血瘀、血瘀水停、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型 ,从“瘀”进行辨证论治 ,取得一定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疗法 从“瘀”论治 dn 瘀血
下载PDF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指标分析 被引量:43
8
作者 刘冰冰 刘强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dn 血液流变性 微循环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9
作者 宋晓燕 陈蔷 齐晓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活性的抑制作用 ,以探讨六味地黄丸作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防治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我院诊断为早期DN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 72例 ,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活性的抑制作用 ,以探讨六味地黄丸作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防治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我院诊断为早期DN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 72例 ,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 (31例 ,常规治疗 ,即口服糖适平或注射胰岛素 )和治疗组 (41例 ,常规治疗加六味地黄丸 ) ,3个月为 1个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DN的症状与体征 ;测定空腹血糖 (FBG)、早餐后 2小时血糖 (2hPBG)、血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红细胞AR活性、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血、尿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改善情况。结果 (1)六味地黄丸可使DN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改善 ;(2 )六味地黄丸使红细胞AR活性受到抑制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UAER ,血 β2 MG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3)对血糖、血脂、平均动脉血压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明显抑制早期DN红细胞AR活性 ,改善DN各项指标 ,有助于早期DN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 六味地黄丸 红细胞 患者 AR 对照组 早期糖尿病肾病 目的观 结论 原则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荟萃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成玉斌 罗仁 +1 位作者 胡志飞 欧春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9-52,共4页
对 1 982年~ 1 998年 6月的中文科技数据库中入选的 1 3篇文献 ,对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荟萃分析 ,发现脏腑分型中以肾虚为主的共 671例 ,占 84.50 % ,与其他脏腑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0 5) ,其次是肝虚证和脾虚证。脏腑复合虚证... 对 1 982年~ 1 998年 6月的中文科技数据库中入选的 1 3篇文献 ,对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荟萃分析 ,发现脏腑分型中以肾虚为主的共 671例 ,占 84.50 % ,与其他脏腑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0 5) ,其次是肝虚证和脾虚证。脏腑复合虚证以肝肾两虚、脾肾两虚居多 ,分别占 45.0 1 %和 30 .1 0 % ,与其他各型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1 )。阴阳气血虚损证以阳气不足和阴虚为主 ,复合虚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 ,1 3家 367例 ,占 54.69% ,与其他分型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0 1 )。结论 :整个分型以肝肾气阴两虚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 ,并且 DN分型具有以肾虚为中心 ,相关脏腑阴阳气血复合虚损的特点。因此 ,提出 DN分型应结合西医分期 ,采用脏腑阴阳复合虚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 分型 荟萃分析 肝肾 虚证 dn 糖尿病肾病 文科 结论 科技数据
下载PDF
TNF-α与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43
11
作者 刘颖慧 李红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糖尿病状态下 ,血清及肾脏局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浓度均升高。TNF α有刺激系膜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促进系膜细胞产生其他因子、刺激瘦素分泌等作用 ,在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几种能够降低TNF α浓度的药物可减... 糖尿病状态下 ,血清及肾脏局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浓度均升高。TNF α有刺激系膜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促进系膜细胞产生其他因子、刺激瘦素分泌等作用 ,在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几种能够降低TNF α浓度的药物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子 糖尿病肾病 dn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47
12
作者 宋海翔 龚静 +3 位作者 陈雯 王子芬 李延国 左振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 ,DN)患者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 1,MCP 1)的变化及雷公藤多甙(triptolide,TL)对其影响,探讨TL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6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TL和苯...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 ,DN)患者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 1,MCP 1)的变化及雷公藤多甙(triptolide,TL)对其影响,探讨TL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6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TL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苯那普利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MCP 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DN患者尿MCP 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 <0. 0 1) ,治疗组治疗后尿MCP 1显著下降(P <0 . 0 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结论TL使尿中MCP -1的排出减少,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雷公藤多甙 糖尿病肾病患者 MCP-1 抑制炎症反应 苯那普利 治疗作用 联合治疗 治疗前后 治疗组 对照组 健康人 治疗后 显著性 肾功能 dn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研究的几个关键 被引量:44
13
作者 林善锬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dn 研究 病因 治疗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玉堂 田慧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为了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对325 例2 型糖尿病合并与不合并高血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肾病( D 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 为了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对325 例2 型糖尿病合并与不合并高血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肾病( D 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 R)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 P N) 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D A N) 的患病率分别为61 .32 % 、49 .06 % 、45 .28 % 和24 .53 % ,均高于血压正常组( 患病率分别为27 .85 % 、29 .68 % 、32 .42 % 和15 .53 % 。有关影响因素拟合 Logistic 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是 D N、 D R、 D P N 和 D A N 患病的共同影响因素。高血压是 D N、 D P N 患病的危险因素( O R 值分别为2 .59 、2 .55 , P 值分别为< 0 .01 、< 0 .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增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高血压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dn 2型糖尿病 DPN DR 影响 血压正常 OR值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认识 被引量:43
15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191-193,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治疗 DM dn 诊断 分期 发病机制 疾病预防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要 被引量:44
16
作者 江旭锋 曾庆春 +1 位作者 黄岑汉 刘燕平 《河南中医》 2016年第5期924-926,共3页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 脾肾气虚 阴阳两虚 燥热 瘀血 痰浊 水湿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26
17
作者 于文平 秦艾琳 《吉林中医药》 1999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病因 病机 dn
下载PDF
中药三七注射液对显性糖尿病肾病并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占永力 岳玉和 +4 位作者 周静媛 王丽 李深 李秀英 戴希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显性糖尿病肾病并血液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60例显性糖尿病肾病并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比观察了两组的总疗效及高凝状态的...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显性糖尿病肾病并血液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60例显性糖尿病肾病并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比观察了两组的总疗效及高凝状态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显著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增加尿量,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的利尿作用更明显(P<0.05)。无论治疗组或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多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意义,治疗组及对照组疗后相比较,治疗组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提高显性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明显地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 显性糖尿病肾病 高凝状态 三七注射液 dn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西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9
作者 朱辟疆 刁金囡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约有30%的Ⅰ型DM和40%Ⅱ型DM会并发DN。在欧美发达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首位原因,我国DN也已上升为ESRD的第2位或第3位原因。据国际糖尿病联盟(LDF)统计,...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约有30%的Ⅰ型DM和40%Ⅱ型DM会并发DN。在欧美发达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首位原因,我国DN也已上升为ESRD的第2位或第3位原因。据国际糖尿病联盟(LDF)统计,全世界DM患者可能已达到2.85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西药治疗 微血管并发症 国际糖尿病联盟 欧美发达国家 终末期肾病 ESRD dn
下载PDF
黄连素对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及其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长山 王秀军 +1 位作者 柳林 逄力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黄连素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N)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讨黄连素作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应用防治DN的临床意义。方法: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测定红细胞AR,血糖、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 目的:观察中药黄连素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N)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讨黄连素作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应用防治DN的临床意义。方法: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测定红细胞AR,血糖、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并测定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膀胱残余尿量。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出现的副作用,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重复检测开始的项目。结果:上述指标治疗前二组相似,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黄连素可明显抑制AR活性,改善DN的各项指标,有助于DN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醛糖还原酶 黄连素 d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