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参残渣酸性多糖的制备、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行 刘玮 +3 位作者 黄文华 刘雅萌 高向东 姚文兵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了提高党参的利用率,缓解工业废弃物党参残渣带来的生态压力,作者从党参残渣中通过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和Sepharose CL-4B凝胶柱纯化手段得到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多糖--党参残渣多糖CERP2(Codonopsis pilosula extracted r... 为了提高党参的利用率,缓解工业废弃物党参残渣带来的生态压力,作者从党参残渣中通过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和Sepharose CL-4B凝胶柱纯化手段得到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多糖--党参残渣多糖CERP2(Codonopsis pilosula extracted residue polysaccharide 2)。通过PMP衍生化法测定其单糖组成,高效凝胶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糖苷键连接方式,采用体外羟基阴离子、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清除实验,铁离子螯合能力实验,还原力测定等实验检测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党参残渣多糖CERP2是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以1.00∶4.88∶32.40∶2.35∶13.86∶19.25的比例组成的酸性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1×106,主要由1,4-β-D-Galp、1,4-α-D-Galp A-6-OMe、1,5-α-L-Araf、1,3-α-DManp、1,6-β-D-Glcp和1,2-α-L-Rhap等糖苷键组成,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该工作为探索党参残渣的再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残渣 酸性多糖 相对分子质量 糖苷键连接方式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山苦茶多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谋明 刘敏 +2 位作者 林恋竹 罗维 王祝年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6 276,共7页
本文从山苦茶中提取得到两个多糖组分水溶性多糖(MOWP)和碱溶性多糖(MOAP),得率分别为6.00%和3.07%。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别测定了MOWP和MOAP的分子量分布;采用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了MOWP和MOAP的单糖组... 本文从山苦茶中提取得到两个多糖组分水溶性多糖(MOWP)和碱溶性多糖(MOAP),得率分别为6.00%和3.07%。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别测定了MOWP和MOAP的分子量分布;采用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了MOWP和MOAP的单糖组成;采用甲基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研究了MOWP和MOAP的糖苷键连接方式。此外,采用DPPH·清除法、还原力法以及氧自由基吸收(ORAC)法,评价了MOWP和MOA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MOWP分子量分别为906 k Da和49 k Da,MOAP的分子量为95 k Da。木糖、半乳糖及葡萄糖构成了酸性多糖MOWP的骨架结构,而酸性多糖MOAP由甘露糖、木糖及半乳糖构成骨架。MOWP和MOAP中→3)-Xylf-(1→、→3)-Galp-(1→以及→3)-Glcp-(1→残基含量均较高。MOWP和MOAP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MOWP清除DPPH·的能力较强,MOAP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苦茶 多糖 单糖组成 糖苷键连接方式 抗氧化
原文传递
HPLC-ESI-MS/MS鉴定几种提取物的主要花色苷成分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宇 吕晓玲 +1 位作者 王超 高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1-186,共6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中合成添加物中潜在的健康意识的提高,水果和蔬菜中天然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MS)对几种提取物中的主要花色苷成分进行了成分鉴定。... 随着人们对食品中合成添加物中潜在的健康意识的提高,水果和蔬菜中天然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MS)对几种提取物中的主要花色苷成分进行了成分鉴定。通过对比相关文献结果,推测出葡萄皮花色苷的主要成分为:飞燕草-3-半乳糖苷、矢车菊-3-葡萄糖苷、矮牵牛-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锦葵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黑米花色苷的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紫甘薯花色苷中主要检测出了:芍药素-3-咖啡酰-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芍药素-3-咖啡酰-阿魏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通过研究不同提取物中的花色苷成分,为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糖苷键 HPLC-MS/MS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益生元对益生菌体外增殖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干昭波 王彬彬 +3 位作者 杜倩 刘茜琼 徐同成 宗爱珍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4年第7期22-27,41,共7页
选取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这5种益生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水苏糖、低聚半乳糖、抗性糊精和低聚木糖这6种益生元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结果证实了益生元对益生菌的增... 选取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这5种益生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水苏糖、低聚半乳糖、抗性糊精和低聚木糖这6种益生元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结果证实了益生元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其中低聚半乳糖对5种益生菌具有强效增殖作用,水苏糖对5种益生菌具有较好增殖效果,低聚木糖对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具有极强的增殖效果,抗性糊精对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具有显著增殖效果,低聚果糖对嗜酸乳杆菌具有显著增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益生菌 糖苷键
原文传递
人参多糖部分酸水解物的HPLC-ESI-QTOF-MS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廖俊昭 王远兴 陈熠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9-344,共6页
本文采用酸水解方式,获得人参多糖的部分水解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QTOF-MS)对人参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建立人参多糖糖谱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几种标准二糖的MS和MS/MS分析,建立依靠质... 本文采用酸水解方式,获得人参多糖的部分水解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QTOF-MS)对人参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建立人参多糖糖谱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几种标准二糖的MS和MS/MS分析,建立依靠质谱分析确定多糖糖苷键类型的方法。研究结果确定了5种糖苷键链接类型在MS/MS中的断裂规律,并发现人参多糖的糖苷键链接类型为1,3糖苷键和1,4糖苷键。本文研究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为中草药的指纹性糖谱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二级质谱 糖谱 糖苷键
下载PDF
乙酰酯键和糖苷键温和氢氧化钠水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均均 朱圆圆 +4 位作者 程婷 季星岐 徐勇 勇强 余世袁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8,共4页
为了水解木质纤维原料中半纤维素上的乙酰酯键而不水解或少水解高聚糖,实现从源头上分离乙酸和高聚糖,减少乙酸对乙醇发酵的影响,以纤维二糖八乙酸酯为模型化合物,研究氢氧化钠浓度、温度、液固比和时间对乙酰酯键和糖苷键水解行为的影... 为了水解木质纤维原料中半纤维素上的乙酰酯键而不水解或少水解高聚糖,实现从源头上分离乙酸和高聚糖,减少乙酸对乙醇发酵的影响,以纤维二糖八乙酸酯为模型化合物,研究氢氧化钠浓度、温度、液固比和时间对乙酰酯键和糖苷键水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二糖八乙酸酯在液固比100,NaOH 5g/L,60℃下反应60min,其乙酰酯键水解率达到90.34%。温和氢氧化钠水解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结果表明,氢氧化钠不仅能够水解糖苷键,也能水解碳-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酯键 糖苷键 氢氧化钠 水解行为
下载PDF
异头效应与“糖”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姚远 石小倩 杨旭东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98,共6页
从异头效应这一视角,阐释了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葡萄糖结构单元之间α-苷键和β-苷键的不同及其如何导致结构的悬殊差异。籍此分析了α-异头物和β-异头物的相对稳定性、淀粉和纤维素酸性水解的难易,指出大自然对食物链的划分是精妙的。
关键词 α-苷键 β-苷键 异头效应 食物链
原文传递
Decomposition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based on nano-knife principle
8
作者 Qin Zhou Li Hong +1 位作者 Marcello Di Bonito Gang P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93-98,共6页
The traditional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s based on the sacrifice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reagents. In this study, a purely physical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to break the chemical bonds and consequently dec... The traditional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s based on the sacrifice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reagents. In this study, a purely physical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to break the chemical bonds and consequently decompose macromolecules in aqueous solution. Assisted with a high-speed mechanical blade, refined quartz sand grains with particularly sharp nanoscale edges can act as ‘nano-knives', which are able to cut the long chain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 as a model molecule). 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measurements evidenced that the original CMC molecules(41,000 Da) were decomposed into a series of smaller molecules(460, 1000, 2200, 21,000, 27,000 and 31,000 Da). Consequently, the initial viscosity of the CMC solution(2 g/L) rapidly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50% after 3 min treatment by the nano-knife materials along with the mechanical blad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a indicated that the original functional groups were still present and new functional groups were not produced after shear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main functional groupβ-1-4-glycosidic bond(wavenumber 1062 cm-1) was observed to markedly decrease after shearing.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ng-chain CMC was cleaved into short-chain CMC. A degrad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whereby the cutting force generated by the rapid motion of the nano-kniv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breakage of β-1-4-glycosidic bonds in the macromolecular cellulose backbone. These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a potentially more affordabl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trategy for physical-based decomposition of recalcitrant organic pollutants from aqueous solution without the need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re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knives Shear degradation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glycosidic bond Physical-based DECOMPOSITION
原文传递
核酸二级结构的渐进式教学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沺 周翔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6-19,共4页
介绍了核酸二级结构的渐进式教学设计。以核酸二级结构形成的相互作用力为讲授核心,启发学生思考,在氢键和π-π堆积这2个重要因素影响下,核酸碱基之间还有哪些可能的相互作用模式,从而引申出核酸结构的多态性,进一步引出核酸其他重要... 介绍了核酸二级结构的渐进式教学设计。以核酸二级结构形成的相互作用力为讲授核心,启发学生思考,在氢键和π-π堆积这2个重要因素影响下,核酸碱基之间还有哪些可能的相互作用模式,从而引申出核酸结构的多态性,进一步引出核酸其他重要的二级结构。通过这一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设计将有效扩展学生对核酸二级结构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二级结构 糖苷键 氢键 发散式思维 渐进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的壳聚糖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滕辉 黄永春 罗佐帆 《大众科技》 2021年第7期35-39,共5页
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可对其性质与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壳聚糖微观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实验手段很难深入地研究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因此文章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对壳聚糖中的糖苷键、氢键的性质与特征,以及乙酰氨基对壳聚... 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可对其性质与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壳聚糖微观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实验手段很难深入地研究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因此文章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对壳聚糖中的糖苷键、氢键的性质与特征,以及乙酰氨基对壳聚糖结构与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糖苷键中O-C_(4)键比C_(1)-O键更容易断裂。壳聚糖的糖苷键比与乙酰氨基相邻的糖苷键更容易断裂。壳聚糖中形成氢键的主导因素并不是基团运动的自由程度,而是氢键中电子供体的负电荷数,负电荷数越高则形成的氢键强度越强。壳聚糖中氨基N与羟基H形成的氢键强度最强。研究结果对壳聚糖溶解和降解的研究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糖苷键 氢键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基于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法分析的低聚半乳糖异构体糖苷键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静 魏远安 +4 位作者 王浩豪 陈子健 陈尚卫 徐牛生 戴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882-2888,共7页
目的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法分析鉴定低聚半乳糖及其氨基柱分离制备的级分中二糖和三糖异构体组成及其糖苷键特征。方法将二糖和三糖的各个异构体色谱峰的MS^2与MS^3的中性丢失离子特征及相对丰度与文献中相关数据比较,... 目的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法分析鉴定低聚半乳糖及其氨基柱分离制备的级分中二糖和三糖异构体组成及其糖苷键特征。方法将二糖和三糖的各个异构体色谱峰的MS^2与MS^3的中性丢失离子特征及相对丰度与文献中相关数据比较,从而推测其异构体结构特征。结果初步定性了量子高科GOS产品中二糖及三糖异构体组成及糖苷键特征;并根据由Sugarpak1色谱柱分离和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得到的不同聚合度寡糖的相对百分比及各异构体峰高相对比例计得GOS产品中二糖和三糖的不同糖苷键异构体的相对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鉴别和表征不同来源的低聚半乳糖产品,有望进一步研究以解決目前乳品饮料等复杂的食品基质中GOS定性定量分析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异构体 糖苷键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 串联离子阱质谱法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生化特性及催化行为初探
12
作者 赵新崎 缪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5,共7页
葡萄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ase)是一类可将α-1,4糖苷键转化为其他糖苷键的重要酶类,经其改性后得到的产物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该研究对来源于罗伊氏乳杆菌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进行了异源表达,并对纯化后的GTase进... 葡萄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ase)是一类可将α-1,4糖苷键转化为其他糖苷键的重要酶类,经其改性后得到的产物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该研究对来源于罗伊氏乳杆菌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进行了异源表达,并对纯化后的GTase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及功能研究。结果表明,GTase的分子质量为105 kDa,在pH 7.0~8.5之间很稳定,4℃下保存12 h,残余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40℃和5.0,在此条件下加入Ca^(2+),可使酶活力提高约2.1倍。最适反应条件下,GTase对麦芽糊精(DE12)的K_(m)和V_(max)分别为(1.18±0.21)g/L和2.6μg/s。麦芽糊精(DE12)经GTase在40℃反应72 h,产物中α-1,6糖苷键的提高了38.4%,易消化淀粉的含量降低了25.96%,慢消化淀粉及抗消化淀粉的含量分别提高了8.97%和1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基转移酶 淀粉修饰 糖苷键 催化活性 消化性能
下载PDF
8-羟基脱氧鸟苷糖苷键断裂机理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曾毕芸 郭林峰 +1 位作者 尹梦云 陈泽琴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14-217,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8-羟基脱氧鸟苷糖苷键断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势能面扫描和势能面上稳定结构的完全优化均采用B3LYP/6-31+G(d)方法,溶剂效应的计算采用IEF-PCM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溶剂水的存在有助于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8-羟基脱氧鸟苷糖苷键断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势能面扫描和势能面上稳定结构的完全优化均采用B3LYP/6-31+G(d)方法,溶剂效应的计算采用IEF-PCM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溶剂水的存在有助于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仍需要较高的活化自由能(122.13 kJ·mol-1),因而单分子分解不能有效地促进糖苷键的断裂,从而强调了亲核试剂和糖苷酶在糖苷键断裂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脱氧鸟苷 糖苷键 密度泛函理论 B3LYP
下载PDF
不同溶剂中氟原子对糖苷键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14
作者 韩小见 王佳佳 +2 位作者 万玥 赵云燕 赵炜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4-649,共6页
在乙腈等5种不同溶剂中,以2,3,4-O-三苄基-6-O-(2-氟苄基)-β-对甲基苯基-D-葡萄糖硫苷作为糖基供体,甲醇作为受体,并以糖基化供体2,3,4,6-O-四苄基-β-对甲基苯基-D-葡萄糖硫苷为对照,研究了在葡萄糖硫苷C-6位引入氟取代基对糖苷键立... 在乙腈等5种不同溶剂中,以2,3,4-O-三苄基-6-O-(2-氟苄基)-β-对甲基苯基-D-葡萄糖硫苷作为糖基供体,甲醇作为受体,并以糖基化供体2,3,4,6-O-四苄基-β-对甲基苯基-D-葡萄糖硫苷为对照,研究了在葡萄糖硫苷C-6位引入氟取代基对糖苷键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的2-氟苄基与普通苄基保护基相比,β构型比例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当溶剂为乙腈时,β构型比例较在其他溶剂中提升最明显,α/β比值可达到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氟苄基 溶剂效应 立体选择性 糖苷键
原文传递
4种11-脱氧甘草次酸3,30一双糖链皂苷的合成
15
作者 王军 文伟河 +1 位作者 胡小丽 朱玉亮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合成4种11-脱氧甘草次酸3,30双糖链皂苷。以苯甲酰基保护的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为供体,在TMSOTf的催化作用下与11-脱氧甘草次酸C3位羟基和C30位羧基进行偶联,以较好的收率制备得11-脱氧甘草次酸3,30双糖链皂苷(6a,6b,6c,6d)。化合物均... 合成4种11-脱氧甘草次酸3,30双糖链皂苷。以苯甲酰基保护的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为供体,在TMSOTf的催化作用下与11-脱氧甘草次酸C3位羟基和C30位羧基进行偶联,以较好的收率制备得11-脱氧甘草次酸3,30双糖链皂苷(6a,6b,6c,6d)。化合物均未见报道,结构经核磁共振(^1H NMR)确证,均为1,2反式构型糖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脱氧甘草次酸 皂苷 糖苷键 合成
下载PDF
胸腺嘧啶二醇脱氧核苷单分子糖苷键断裂的理论研究
16
作者 陈泽琴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对c is-(5S,6R)胸腺嘧啶二醇脱氧核苷(dTg)单分子糖苷键断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气相中,所有稳定点的几何构型都采用B3LYP/6-31+G(d,p)方法进行全优化,并利用导电极化连续模型对气相优化构型进行单点计... 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对c is-(5S,6R)胸腺嘧啶二醇脱氧核苷(dTg)单分子糖苷键断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气相中,所有稳定点的几何构型都采用B3LYP/6-31+G(d,p)方法进行全优化,并利用导电极化连续模型对气相优化构型进行单点计算确定水的溶剂效应,作者主要考虑了直接断裂和抽氢断裂两条路径.计算结果表明:两条反应机理均涉及较高的活化能,从而说明单分子分解并不能促进糖苷键的断裂,该研究为生物体内这一重要反应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嘧啶二醇脱氧核苷 糖苷键 B3LYP
下载PDF
天然产物的C-糖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会群 王惠利 +2 位作者 杨红 洪华珠 李爱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0,共4页
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在其结构上存在各种修饰,C糖-基化为其中一种比较稀少的修饰方式。C-C糖苷键的形成由C-糖基转移酶负责催化。含C-糖基的化合物多数来自微生物,但高等植物也会有少量积累。综述了近些年来在天然产物C-糖基化方面的研... 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在其结构上存在各种修饰,C糖-基化为其中一种比较稀少的修饰方式。C-C糖苷键的形成由C-糖基转移酶负责催化。含C-糖基的化合物多数来自微生物,但高等植物也会有少量积累。综述了近些年来在天然产物C-糖基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其在药物开发方面的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结构修饰 C—C糖苷键 C-糖基化 C-糖基转移酶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Breaking Efficiency of N-Glycosidic Bond Between Sulfonamide and Honey
18
作者 WANG Yan-hua LI Li +4 位作者 CHEN Chia-hung CHENG Shuenn-ren LEE Mu-sheng YU Pu-ping CHANG-CHIEN Guo-p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95-199,共5页
Sulfonamide residue in honey existed in a form bonded to sugar via the N-glycosidic bond.It would result in the possible underestim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sulfonamide if it is not decomposed by chemical methods.Howe... Sulfonamide residue in honey existed in a form bonded to sugar via the N-glycosidic bond.It would result in the possible underestim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sulfonamide if it is not decomposed by chemical methods.However,in China's Mainland and Taiwan(P.R.China),the regulation for sulfonamide residue analysis does not include hydrolysis and has been applied to a very broad range of samples,for example,egg,milk,meat,seafood as well as honey.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hydrolysis of it prior to extracting honey.The breaking efficiencies of N-glycosidic bond were investigated by 2 mol/L hydrochloric acid,pure methanol and 0.5 mol/L hydrochloric acid in methanol,respectively.It was found that acid plays the key role in breaking the N-glycosidic bond,and it was also noticed that the dissolution of liberated sulfonamide in methanol could carry the reaction forward in favor of breaking the N-glycosidic b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ONAMIDE HONE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ESIMS/MS) N-glycosidic bond
下载PDF
酸性咪唑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降解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婧婧 高军 +1 位作者 张冬菊 刘成卜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9-1303,共5页
本文基于酶催化的纤维素降解机理,提出了酸性咪唑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糖苷键水解的理论模型,计算了[C_4SO_3Hmim]HSO_4、[C_4SO_3Hmim]H_2PO_4、[C_4SO_3Hmim]Cl、[C_4SO_3-Hmim]Br和[C_4COOHmim]Cl 5种咪唑离子液体催化糖苷键水解的分... 本文基于酶催化的纤维素降解机理,提出了酸性咪唑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糖苷键水解的理论模型,计算了[C_4SO_3Hmim]HSO_4、[C_4SO_3Hmim]H_2PO_4、[C_4SO_3Hmim]Cl、[C_4SO_3-Hmim]Br和[C_4COOHmim]Cl 5种咪唑离子液体催化糖苷键水解的分子机理和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性质,分析了不同酸性基团和阴离子种类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筛选有效降解纤维素的功能性离子液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离子液体 糖苷键水解 仿生机理 DFT计算
原文传递
8-氧-2'-去氧鸟嘌呤核苷水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妍 尤勇 梁晓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63,共9页
本文用计算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有单个水分子参与的8-氧-2'-去氧鸟嘌呤核苷(8-oxodG)的N-糖苷键水解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有两个进攻方向,即水分子可以从去氧核糖糖环的上方和下方进攻C1'并且8-氧鸟嘌呤碱基的O8原子和N9... 本文用计算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有单个水分子参与的8-氧-2'-去氧鸟嘌呤核苷(8-oxodG)的N-糖苷键水解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有两个进攻方向,即水分子可以从去氧核糖糖环的上方和下方进攻C1'并且8-氧鸟嘌呤碱基的O8原子和N9原子都可以摘取去氧糖环的Ha2'.因此,8-oxodG与单个水分子作用的水解反应有四条不同的反应通道,且每条反应通道都包括两步,都形成类双氢呋喃中间体.O8原子摘取去氧糖糖环Ha2'的反应的两条反应途径的第一步的活化能相近,约为41.98kcal/mol;而N9原子摘取去氧糖糖环Ha2'的反应的两条反应途径的第一步的活化能也相近,约为47.31kcal/mol.碱基上O8原子摘取去氧核糖糖环Ha2'的反应的两条反应途径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氧-2'-去氧鸟嘌呤核苷 N-糖苷键水解 类双氢呋喃中间体 自然键轨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