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璐 俞丹妮 +2 位作者 王芳 吕琳 陈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痰护理方案,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后日排痰量、痰液黏稠度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第6日观察组日排痰量为(18.84±4.46)mL,对照组日排痰量为(15.76±4.5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P=0.020);干预后第6日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46,P=0.020)。观察组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16%)低于对照组(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9,P=0.107)。结论:运用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痰液排出,降低痰液黏稠度和肺部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序贯式排痰 护理 排痰量 痰液黏稠度 肺部感染
下载PDF
高聚物自由体积与温度和应力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罗文波 杨挺青 王霞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高聚物等粘弹性材料力学行为的时间相关性,可采用材料内部时钟或特征时间表征。这个特征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物理老化、压力和溶剂浓度、损伤、应力水平或应变水平等。文中考察温度和应力水平对材料特征时间的影响,得到了材... 高聚物等粘弹性材料力学行为的时间相关性,可采用材料内部时钟或特征时间表征。这个特征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物理老化、压力和溶剂浓度、损伤、应力水平或应变水平等。文中考察温度和应力水平对材料特征时间的影响,得到了材料粘度与温度和应力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而推导出材料中自由体积分数与温度及应力水平的相互关系式,为拓展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和建立时间-温度-应力等效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体积 粘度 温度 应力 时间-温度-应力等效性原理
下载PDF
缝高控制与薄层压裂 被引量:19
3
作者 苟贵明 胡仁权 《油气井测试》 2004年第5期48-51,共4页
薄层压裂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控制缝高 ,而对缝高的影响因素较多 ,通过软件模拟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实验数据 ,证实薄层压裂缝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粘度和排量。结合以往薄层压裂的缝高延伸情况 ,确定了小排量、低粘度压裂液原则 ,现场实验 5... 薄层压裂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控制缝高 ,而对缝高的影响因素较多 ,通过软件模拟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实验数据 ,证实薄层压裂缝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粘度和排量。结合以往薄层压裂的缝高延伸情况 ,确定了小排量、低粘度压裂液原则 ,现场实验 5口井 ,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效果 薄层 压裂液 压裂缝 现场实验 小排量 国内外 拟和 软件模拟 关键问题
下载PDF
纳米流体黏度特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凌智勇 邹涛 +4 位作者 丁建宁 程广贵 张忠强 孙东建 钱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9-1414,共6页
引言 纳米流体是将纳米粒子添加到基液中形成的稳定悬浮混合液。近10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添加纳米粒子后溶液的导热能力明显加强。Jung等[1]对微渠道中的纳米流体对流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引言 纳米流体是将纳米粒子添加到基液中形成的稳定悬浮混合液。近10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添加纳米粒子后溶液的导热能力明显加强。Jung等[1]对微渠道中的纳米流体对流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粒径为17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温度 分散剂 体积分数 黏度
下载PDF
颗粒介质中的粘滞系数 被引量:9
5
作者 钱祖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0-223,共4页
将颗粒介质看成是等效均匀介质,其中的声衰减系数和声速等于该颗粒介质中的相应的量值(它们可由作者的理论给出),等效静态密度可以用二元混合规则求得.此外,根据浓颗粒介质中相互作用的声传播理论,当入射波为平面波时,相互作用的次级波... 将颗粒介质看成是等效均匀介质,其中的声衰减系数和声速等于该颗粒介质中的相应的量值(它们可由作者的理论给出),等效静态密度可以用二元混合规则求得.此外,根据浓颗粒介质中相互作用的声传播理论,当入射波为平面波时,相互作用的次级波仍然是平面波.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三维非线性方程组简化为一维情况,从而算得浓颗粒介质中的粘滞系数,结果表明,颗粒介质中的粘滞系数不仅依赖于颗粒的体积分数而且还与频率有关.根据推导过程可知,对比于爱因斯坦理论所能应用的限制,本文的结果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实际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介质 体积分数 粘滞系数
原文传递
烟道气在超稠油中的溶解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兆敏 王勇 +2 位作者 李宾飞 陶磊 杨建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4-86,共3页
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油层SAGD试验区属巨厚型顶水油藏,随着蒸汽腔的扩展将面临顶水突破的问题,以利用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减缓顶水突破时间。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烟道气在辽河脱水超稠油中的溶解度及不同溶解度下超稠油体积系数、密度、黏度... 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油层SAGD试验区属巨厚型顶水油藏,随着蒸汽腔的扩展将面临顶水突破的问题,以利用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减缓顶水突破时间。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烟道气在辽河脱水超稠油中的溶解度及不同溶解度下超稠油体积系数、密度、黏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烟道气在超稠油中溶解度较小,体积系数较小;烟道气溶解于超稠油后,油气混合物黏度有较大幅度下降,降黏率基本呈线性增加。该研究结果为超稠油数值模拟提供了可靠的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烟道气 溶解度 体积系数 黏度 杜84块 馆陶油层
下载PDF
顺序输送粘度差对混油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岳 马跃 +3 位作者 张国军 孙宪航 宋士祥 范开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7-40,44,共5页
针对两种不同粘度的后行柴油分别与同一种前行汽油顺序输送时存在的混油问题,借助CFD模拟仿真软件,建立了三维流动传质耦合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前行油品与后行油品的粘度差对顺序输送时的沿程混油量有显著影响。由横向混油截面的变... 针对两种不同粘度的后行柴油分别与同一种前行汽油顺序输送时存在的混油问题,借助CFD模拟仿真软件,建立了三维流动传质耦合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前行油品与后行油品的粘度差对顺序输送时的沿程混油量有显著影响。由横向混油截面的变化情况来看,混油初期后行柴油以弓形前锋曲面嵌入到前行油品中,运行30s其前锋曲面逐渐变尖且以锥形曲面向前行油品逐渐延伸;从纵向混油截面的变化情况来看,截面柴油以楔形前锋曲面从管道下部嵌入前行油品中;管道侧面、顶面和底面边界层区域的混油量均随粘度差的增大而减小,且底面边界层区域的混油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行汽油 后行柴油 混油量 边界层区域 粘度差 嵌入
下载PDF
VISCOSITY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A RISING BUBBLE 被引量:7
8
作者 WANG Han ZHANG Zhen-yu +1 位作者 YANG Yong-ming ZHANG Hui-she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1期81-89,共9页
In the incompressible fluid flow regime, without taking consider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effects, the viscosity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an initially spherical buoyancy-driven bubble rising in an infinite and initia... In the incompressible fluid flow regime, without taking consider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effects, the viscosity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an initially spherical buoyancy-driven bubble rising in an infinite and initially stationary liquid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by the Volume Of Fluid (VOF) method. The ratio of the gas density to the liquid density is taken as 0.001, and the gas viscosity to the liquid viscosity is 0.01, which is close to the case of an air bubble rising in water. It is found by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at there exist two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s Re1 and Re2 , which are in between 30 and 50 and in between 10 and 20, respectively. As Re 〉 Re1 the bubble will have the transition to toroidal form, and the toroidal bubble will break down into two toroidal bubbles. In this case viscosity will dam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quid jet and delay the formation of the toroidal bubble. As Re〈Re1 the transition will not happen. As Re2 〈 Re 〈 Re1, the bubble will split from its rim into a toroidal bubble and a spherical cap-like bubble, and as Re〈Re2 the splitting will not occur and the bubble can finally reach a stationary shape.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Reynolds number, the stationary shape changes from spherical-cap bubble with skirt to dimpled peach-like bubble. Before the bubble reaches its stationary shape the vortex structure in the flow field varies with time. The vortex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bubble stationary shape varies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nother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Re^* which is in between Re1 and Re2 , and as Re 〈 Re^*, after the bubble rises in an accelerating manner for a moment, it will rise with an almost constant speed, and the spee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ynolds number. As Re 〉 Re^*, it will not rise with a constant speed. The mechanism of the above phenomena has been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numer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ing bubble viscosity effects buoyancy force volume Of Fluid (VOF) method
原文传递
注CO2对延长化子坪原油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忠林 王伟 +3 位作者 赵习森 王世玉 黄春霞 姚振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50,共5页
针对延长化子坪油区开展CO2驱存在驱油机理不明确的问题,采用PVT和细管实验,结合相态模拟,研究了注CO2对化子坪长6储层原油性质及其相态的影响。PVT实验表明,化子坪原油属于典型的欠饱和原油,气油比仅为68 m^3/m^3左右,地层能量相对较弱... 针对延长化子坪油区开展CO2驱存在驱油机理不明确的问题,采用PVT和细管实验,结合相态模拟,研究了注CO2对化子坪长6储层原油性质及其相态的影响。PVT实验表明,化子坪原油属于典型的欠饱和原油,气油比仅为68 m^3/m^3左右,地层能量相对较弱;但在地层原始温压条件下CO2在化子坪原油中的溶解量可达34.17 mol%,可使饱和油体积膨胀超过15%,黏度下降近50%,且CO2降压析出后对原油具有较强的提抽作用和溶解气驱能力。相态模拟和细管实验结果表明,化子坪原油与CO2的一次接触和多次接触最小混相压力分别为33.31 MPa和14.27 MPa。因此,化子坪油藏CO2驱为非混相驱,其驱油机理以膨胀、降黏、提抽及溶解气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体积膨胀 降黏 提抽作用 溶解气驱 最小混相压力
下载PDF
二氧化碳含量对天然气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锦昌 杜建芬 +2 位作者 曾铮 郭平 袁立鹤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采用室内研究的方法,对CO2含量分别为10%,30%,50%,70%,90%,100%的天然气样品做了3个不同温度(20℃,30℃,40℃)下的恒组成膨胀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2含量由10%增大到100%,天然气样品的临界温度由-69.86℃增高到31.4℃,临界压力由4... 采用室内研究的方法,对CO2含量分别为10%,30%,50%,70%,90%,100%的天然气样品做了3个不同温度(20℃,30℃,40℃)下的恒组成膨胀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2含量由10%增大到100%,天然气样品的临界温度由-69.86℃增高到31.4℃,临界压力由4.85MPa增高到7.38MPa;温度不变,压力一定时,随着天然气中CO2含量的增高,天然气样品的相对体积呈增大的趋势,不同CO2含量的天然气样品随压力降低其体积膨胀规律表现出了类似CO2超临界状态的特征。以上认识对CO2和天然气混合气体驱油施工及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膨胀实验 相对体积 超临界 黏度
下载PDF
应用于紫外DLP-3D打印系统的低体积收缩率和高固化速度的光敏树脂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阳 张晨 +1 位作者 陈笑 王义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24-7028,7034,共6页
在基于数字光处理(DLP)技术的3D打印过程中,紫外波段光敏树脂的光固化性能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打印精度、速度和形貌。选用改性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和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低聚物,配合三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TPGDA)和乙氧化三羟甲基丙... 在基于数字光处理(DLP)技术的3D打印过程中,紫外波段光敏树脂的光固化性能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打印精度、速度和形貌。选用改性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和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低聚物,配合三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TPGDA)和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TMPEO3TA)作为稀释剂和自由基-阳离子杂化体系作为光引发剂,配置了面向405 nm波段的DLP-3D打印系统的混杂型光敏树脂。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光敏树脂的体积收缩率控制在2.3%内,室温下的粘度为244 MPa·s,固化速度缩短到0.063 mm/s。相比较于其它国内外光敏树脂,该树脂整体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树脂中掺杂1%左右的纳米ZnO颗粒助料,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体积收缩率降低至2.1%。这一混杂型光敏树脂将可有望应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光电子器件的DLP-3D打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树脂 体积收缩率 粘度 固化速度 DLP-3D打印
下载PDF
Density, Viscosity, and Excess Properties for Binary Mixture of 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 Water from 293.15 to 333.15 K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新学 徐国民 +1 位作者 王彦伟 胡一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Densities and viscosities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for binary liquid mixture of diethyleri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CH3CH2O(CH2)2O(CH2)2OH] + water from 293.15 to 333.15 K at atmospheric pressur... Densities and viscosities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for binary liquid mixture of diethyleri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CH3CH2O(CH2)2O(CH2)2OH] + water from 293.15 to 333.15 K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a capillary pycnometer and Ubbelohde capillary viscomet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excess molar volume V^E, viscosity deviation △η, and the excess energy of activation for viscous flow △G^*E were calculated. These data were correlated by the Redlich-Kister type equations to obtain the coefficient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a strong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nd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viscosity 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binary mixture excess molar volume viscosity deviation
下载PDF
Variation of Starch Proper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ry White Chinese Noodle Quality in Common Wheat 被引量:3
13
作者 LIUJian-jun HEZhong-hu +3 位作者 YANGJin XUZhao-hua LIUAi-feng ZHAO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In total, 185 wheat cultivars and lines from major Chinese wheat regions, Australia and USA in two trials, sown in four and two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starch property and its relationship... In total, 185 wheat cultivars and lines from major Chinese wheat regions, Australia and USA in two trials, sown in four and two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starch proper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ry white Chinese noodle (DWCN) quality. Significant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in all starch parameters and DWCN quality. High pasting viscosity cultivars include Sunstate, Hartog, Eradu, Cunning-han, Gamenya, Karl92, Sunco, Yangmai5, Yangmail58, Mianyang26, Een1, Yumai41, Yumai49, Zheng81-1, Yumai54, Yumai2. Yumai47, Lu955159, Lumai15, Lumai21, Shaanyou225, Guanfeng2, Ji5099, Bainong4, and Jinmai2. Wheats from Australia, USA, South China Autumn-sown Spring Wheat Region and Yellow and Huai Valley showed better starch properties and DWCN quality than those from North China Plain. High peak viscosity, breakdown and flour swelling volum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good DWCN quality. A relatively high frequency of Wx-B1 null alleles was detected in Chinese wheats. Cultivars with null for Wx-Bl GBSS performed higher pasting viscosity and flour swelling volume, and better DWCN quality than normal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d wheat Pasting viscosity Flour swelling volume GBSS Chinese noodle
下载PDF
急进海拔5200m移居青年不同时间血液循环动力学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朝斌 崔建华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为探讨急性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移居青年血液循环动力学变化规律及其在急性高原反应防治的关系;方法:随机对急进海拔5200m高原第3、30天20名部队健康青年进行了血循环动力学动态观察;结果:急进高原第3天,SV、SI、SVL、ETK、AC... 目的:为探讨急性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移居青年血液循环动力学变化规律及其在急性高原反应防治的关系;方法:随机对急进海拔5200m高原第3、30天20名部队健康青年进行了血循环动力学动态观察;结果:急进高原第3天,SV、SI、SVL、ETK、AC和BV显著降低,P、SDP、η显著升高,统计学处理(P<0.05或P<0·01)。第30天,上述指标较初入高原明显改善,但未恢复到平原水平,η和PAWP是进行性升高,BV始终未能恢复到平原水平(P<0.01和P<0.05)。结论;认为急进高原第3、30天青年血液循环动力学变化特点为低排高阻和有效血容量不足。最初以心功能减弱和血管顺应性降低伴全血粘度增加引起外周阻力加大为主,继而以全血粘度进行性升高,引起肺动脉契压增加,影响了心肺循环功能的结果,并讨论了与其防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反应 高原 缺氧 血液循环动力学
原文传递
Volumetric and Viscometric Studies of 4-Aminobutyr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Salbutamol Sulphate at 308.15, 313.15 and 318.15K 被引量:4
15
作者 K. Rajagopal S.S. Jayabalakrishn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96-804,共9页
Density (ρ) and viscosity (η)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4-aminobutyric acid in 0.0041,0.0125 and 0.0207 mol·L-1 aqueous salbutamol sulphate at T=308.15,313.15 and 318.15K.The measured values of dens... Density (ρ) and viscosity (η)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4-aminobutyric acid in 0.0041,0.0125 and 0.0207 mol·L-1 aqueous salbutamol sulphate at T=308.15,313.15 and 318.15K.The measured values of density and viscosity were used to estimate some important parameters such as apparent molar volume Vφ,limiting apparent molar volume Vφ0,transfer volume △Vφ0,hydration number Hn,second derivative of infinite dilution of partial molar volume with temperature 2Vφ0/T2,viscosity B-coefficients,variation of B with temperature dB/dT,free energy of activation per mole of solvent △μ10* and solute △μ20*,activation entropy △S20* and activation enthalpy △H20* of the amino acids.These parameters have been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solute-solute and solute-solvent interactions and structure making/breaking ability of solutes in the given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standard partial molar volume hydration ntnZnber relative viscosity B-COEFFICIENT activation parameters
下载PDF
非均匀流体的体积黏度:Maxwell弛豫模型
16
作者 孙宗利 康艳霜 张君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5-315,共11页
基于黏弹力学中的Maxwell弛豫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可用于计算非均匀体积黏度的理论方法.该方法通过体相流体的黏性和弹性特征来计算体系的局域弛豫时间,进而结合体系的局域弛豫模量来计算体积黏度的非均匀分布.作为应用,计算了受限于... 基于黏弹力学中的Maxwell弛豫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可用于计算非均匀体积黏度的理论方法.该方法通过体相流体的黏性和弹性特征来计算体系的局域弛豫时间,进而结合体系的局域弛豫模量来计算体积黏度的非均匀分布.作为应用,计算了受限于平行狭缝中的Lennard-Jones流体的非均匀体积黏度,系统地研究了体密度、温度、缝宽和吸附强度等因素对体积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的变化均可显著地调制狭缝中流体的体积黏度.其中,体密度和吸附强度的增大均有益于体积黏度的增强,而温度的升高将则会削弱其体积黏度.此外,毛细凝聚的发生也对受限流体的体积黏度具有显著的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流体 体积黏度 局域弛豫时间 力学模量
下载PDF
镀镍石墨填充液体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锐 邹华 +1 位作者 田明 张立群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以乙烯基液体硅橡胶(LSiR)为基体、以镀镍石墨(NCG)为导电填料制备LSiR导电复合材料,研究NCG、稀释剂甲苯和偶联剂用量对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NCG用量为280份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可降至0.1Ω·cm以下;经甲苯稀释... 以乙烯基液体硅橡胶(LSiR)为基体、以镀镍石墨(NCG)为导电填料制备LSiR导电复合材料,研究NCG、稀释剂甲苯和偶联剂用量对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NCG用量为280份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可降至0.1Ω·cm以下;经甲苯稀释后,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受影响,胶料的粘度降低;偶联剂A187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铝基材附着力,当其用量为20份时,NCG/LSi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液体硅橡胶 镀镍石墨 体积电阻率 粘度 铝基材附着力
下载PDF
剪切速率对泡沫流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金省 赵鹏云 杜向前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0,共4页
利用不同的剪切速率对一定体积的起泡液进行搅拌,形成不同泡沫质量的泡沫体系,通过测量起泡体积、半衰期、泡沫综合指数、有效黏度等参数,考察剪切速率对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对泡沫综合指数的影响... 利用不同的剪切速率对一定体积的起泡液进行搅拌,形成不同泡沫质量的泡沫体系,通过测量起泡体积、半衰期、泡沫综合指数、有效黏度等参数,考察剪切速率对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对泡沫综合指数的影响更大;要达到较高的泡沫综合指数,所需的起泡液黏度应在50mPa·s左右,生成泡沫所需的的最佳剪切速率为900s^-1;随着泡沫质量增大,泡沫液的有效黏度增大;为了使泡沫具有一定的有效黏度,起泡所用的剪切速率要在864s-1以上,生成泡沫的泡沫质量要保持在7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流体 剪切速率 起泡体积 半衰期 泡沫质量 有效黏度
下载PDF
页岩储层压裂缝网形成条件分析及波及体积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双喜 肖红荣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37-39,69,共4页
在分析页岩压裂缝网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基于线网模型计算了页岩气藏缝网压裂波及体积的大小,分析施工排量、压裂液黏度、裂缝密度及地层水平主应力差对缝网形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排量越大、裂缝密度越大、压裂液黏度越低及地层... 在分析页岩压裂缝网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基于线网模型计算了页岩气藏缝网压裂波及体积的大小,分析施工排量、压裂液黏度、裂缝密度及地层水平主应力差对缝网形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排量越大、裂缝密度越大、压裂液黏度越低及地层水平应力差越小时,缝网形成的结构越复杂,储层与裂缝接触面积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缝网压裂 形成条件 波及体积 排量 黏度 裂缝密度 水平应力差
下载PDF
有机硅导电胶粘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书奇 邹华 +1 位作者 张继阳 刘威 《中国胶粘剂》 CAS 2023年第8期7-11,共5页
选用二维片状银粉、纳米一维球状银粉复配用作导电填料,制备了一种单组分加成型有机硅导电胶粘剂。通过电学测试、扫描电镜(SEM)、拉伸剪切测试、流变测试等方法,对其体积电阻率、微观形貌、拉伸剪切强度、固化特性和表观黏度等进行分... 选用二维片状银粉、纳米一维球状银粉复配用作导电填料,制备了一种单组分加成型有机硅导电胶粘剂。通过电学测试、扫描电镜(SEM)、拉伸剪切测试、流变测试等方法,对其体积电阻率、微观形貌、拉伸剪切强度、固化特性和表观黏度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多维导电填料复配制备的导电胶可以良好固化,二维片状银粉占比的增大使得导电胶的弹性模量有小幅上升,均稳定在106~107Pa之间,使导电胶具备基本的力学强度;随着二维片状银粉占比增大,一维球状银粉占比减少,有机硅导电胶的导电性逐渐增强,然而粘接性逐渐变差,通过调整银片与银球的比例可实现二者的平衡,为有机硅导电胶的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导电胶的表观黏度随二维片状银粉占比的增大而升高,多维导电填料并用便于调控导电胶的黏度,结合温度调控,可有效调控导电胶的黏度,实现更大范围的工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导电胶 体积电阻率 拉伸剪切强度 表观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