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协同集聚与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周子博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30,共15页
文章以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DSPDM)及面板门槛模型(PTR)分析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及地理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 文章以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DSPDM)及面板门槛模型(PTR)分析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及地理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但在经济水平相近的城市之间,产业协同集聚因“虹吸效应”存在而对周围地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在城市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及财政干预的约束下,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非线性冲击。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呈现“先正后负”的演变趋势,400公里为其有效溢出边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有助于完善“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强化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下载PDF
心肺耦合(CPC)分析在儿童睡眠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丹 马彦 +4 位作者 Chuang-Kang Peng 孙书臣 吴慧莉 孙汝山 刘燕辉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75-81,共7页
随着睡眠学科的发展,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能最大限度减轻睡眠监测的首夜效应并提高监测的依从为睡眠学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儿童的睡眠监测方面。本研究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睡眠中心与交叉医学团队指导的两阶段研究,旨... 随着睡眠学科的发展,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能最大限度减轻睡眠监测的首夜效应并提高监测的依从为睡眠学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儿童的睡眠监测方面。本研究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睡眠中心与交叉医学团队指导的两阶段研究,旨在1)比较CPC分析方法与传统基于呼吸气流信号分析的睡眠结果,探索CPC图谱分析是否可反映儿童睡眠结构,同时比较CPC睡眠呼吸紊乱指数(CPC-RDI)与传统呼吸气流信号得来的RDI是否一致。2)如果CPC与传统基于呼吸气流的方法在一致性方面得到肯定,那么联合应用CPC与动态血氧监测进行儿童睡眠初筛,评价它在特定人群中的分析结果是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耦合(CPC)分析 睡眠监测 儿童 睡眠呼吸障碍 PTT 氧饱和度监测
下载PDF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HLA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秀章 夏文杰 +6 位作者 叶欣 付涌水 陈扬凯 邓晶 丁浩强 罗广平 许茹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27-529,544,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并对其HPA及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HLA-Ⅰ类抗原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1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运用PCR-SSP...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并对其HPA及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HLA-Ⅰ类抗原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1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运用PCR-SSP方法,采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血小板同种抗原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以及HLA分型试剂盒对HLA-A/B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6名患者单独表达HLA抗体,4名患者表达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3例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表达,其中以GPⅡb/Ⅲa为主。对17例患者HPA系统和HLA-Ⅰ类抗原基因分型,发现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0.676,b为0.324;HLA-A*02、HLA-A*24、HLA-A*11和HLA-B*60、HLA-B*13、HLA-B*46多见。结论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了解PTR与HPA/HLA-Ⅰ类抗原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HLA抗体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 HPA HLA—Ⅰ
原文传递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after T-cell-replete haploidentical transpla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ferior clinical outcomes 被引量:7
4
作者 Qiang Fu Lanping Xu +4 位作者 Xiaohui Zhang Yu Wang Yingjun Chang Kaiyan Liu Xiaojun Hu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69-577,共9页
Haploidentic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plo-SCT) has been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bone marrow for patients without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matched dono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 Haploidentic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plo-SCT) has been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bone marrow for patients without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matched dono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setting of haplo-SCT. Between May 2012 and March 2014, 34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nmanipulated haplo-SCT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PTR occurred in 20.6% of all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PTR group experienced higher 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 (TRM, 43.7% vs. 13.5%, P<0.001), lower overall survival (OS, 47.9%vs. 76.3%, P<0.001) and lower leukemia-free survival (LFS, 47.9% vs. 72.3%, P<0.001) compared to patients in the non-PTR group.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PTR was associated with TRM (P=0.002), LFS (P<0.001), and OS (P<0.001).The cumulative incidences of PTR in patients receiving >12 platelet (PLT) transfusions (third quartile of PLT transfusions) were higher than in patients receiving either >6 (second quartile) or >3 (first quartile) PLT transfusions (56.1% vs. 41.6% vs. 28.2%,respectively; P<0.001).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PTR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number of PLT transfusions(P<0.001). PTR could predict poor transpla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aploidentical 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unmanipulated haploidentic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linical outcomes PLT transfusion
原文传递
两种血小板制剂应用于儿科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晨燕 郭霞 朱易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机器单采法及手工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制剂用于儿科血液病输注的效果。方法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患儿463例次为机采制剂组,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制剂患儿155例次为手工制剂组,分别在输注后24、48及72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 目的观察并比较机器单采法及手工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制剂用于儿科血液病输注的效果。方法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患儿463例次为机采制剂组,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制剂患儿155例次为手工制剂组,分别在输注后24、48及72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输注后24、48、72h,机采制剂组:CCI分别为18.9、15.4、14.1,PPR分别为33.4%、27.8%、25.0%;手工制剂组:CCI分别为11.3、9.4、2.9,PPR分别为20.3%、10.3%、3.8%;机采法制剂组均明显高于手工制剂组(P<0.01)。机采制剂组输注无效率10.58%、输血反应发生率3.02%,手工制剂组相应为32.90%及11.61%,机采组虽都明显低于手工组,但两组均达到较好的临床止血目的,组间无差异。结论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制剂能更有效地提高血液病患儿的血小板值,减少其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血液病 儿童 血小板制剂 机器采集 血小板制剂 手工采集 血小板增加数校正值(CCI) 血小板回升率 输注无效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多床位遥测心电监护仪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洁 杨玉星 周黎明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开发一种低价位、高性能的适用于广大中小医院或社区诊所的多床位遥测心电监护仪。采用高集成度的PTR 5000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以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利用USB接口的易扩展性实现多床位的监护,并运用了改进的基于一阶微分零领域算法,识别... 开发一种低价位、高性能的适用于广大中小医院或社区诊所的多床位遥测心电监护仪。采用高集成度的PTR 5000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以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利用USB接口的易扩展性实现多床位的监护,并运用了改进的基于一阶微分零领域算法,识别心电波形的特征点。结果表明:该仪器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能实现1-4床位的心电遥测监护,波形能实时显示并自动计算相关参数以及10种心律失常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r 5000无线模块 USB接口 一阶微分零领域算法 特征点识别 心电参数
下载PDF
2017—2022年苏州地区多次输注单采血小板患者特征分析
7
作者 刘贞 肖琦 +2 位作者 徐子豪 王仪含 金一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了解多次输注(≥2次)血小板患者临床特征,为长期需要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提供输注新见解。方法对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苏州地区住院并接受多次(≥2次)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患者疾病类型与血小板输注量和输注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 目的了解多次输注(≥2次)血小板患者临床特征,为长期需要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提供输注新见解。方法对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苏州地区住院并接受多次(≥2次)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患者疾病类型与血小板输注量和输注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部分发生PTR的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患者进行配合性输注。结果2017—2022年苏州地区临床血小板用量逐年增加(P<0.001),接受单采血小板的患者主要集中于以造血或淋巴组织肿瘤为代表的血液疾病;血液病中尤其以AML患者为主要输注群体(48.81%,1188/2434),人均输注次数最多的AML患者的年龄构成比以21~30岁为主(25次/人);对符合条件的AML患者采取基因型配合输注后,CCI显著增大(P<0.001)。结论对于苏州地区21~30岁和61~70岁的男性AML患者可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基因检测,通过个性化配对输注血小板提高输注有效率,减少PTR的发生节约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 ptr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
下载PDF
非量测数码相机三种检校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谷晴晴 李浩 +2 位作者 丁影 宋美杰 胡龄心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相机检校是无人机测绘的关键技术之一,检校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最终测绘成果的质量。针对相机检校很难在方便实用性和精度上兼得的问题,对3种典型的相机检校方法展开研究,从检校计算稳定性、量测应用精度和检校控制场布设难易3个方面... 相机检校是无人机测绘的关键技术之一,检校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最终测绘成果的质量。针对相机检校很难在方便实用性和精度上兼得的问题,对3种典型的相机检校方法展开研究,从检校计算稳定性、量测应用精度和检校控制场布设难易3个方面进行适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光束法检校对控制场和拍摄条件较敏感;PTR方法与光束法的量测应用精度相当,且检校计算稳定性较高;而张正友标定方法与前二者相比量测应用精度略低,稳定性受像片数量和姿态的影响较大,但也可以满足中低精度的量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量测数码相机 相机检校 适用性评价 光束法 ptr 张正友标定法
下载PDF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及HLA-Ⅰ类混合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扬凯 邓晶 +9 位作者 徐秀章 夏文杰 叶欣 丁浩强 刘静 曾四海 邵媛 王嘉励 李辉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混合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检测方法。方法提取1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TR患者的DNA 200μL,通过PCR-SSP方法做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 目的探讨血小板混合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检测方法。方法提取1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TR患者的DNA 200μL,通过PCR-SSP方法做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和HLA抗体,用Luminex试剂盒检测HLA-Ⅰ类抗体特异性,以MAIPA法鉴定HPA抗体特异性。结果患者HPA基因型为1aa、2ab、3bb、4aa、5aa、6aa、9aa和15bb;HLA-Ⅰ类抗原为HLA-A*02、A*33,HLA-B*46、B*58;从患者血浆中检出GPⅡb/Ⅲa及HLA-Ⅰ类抗体。该患者的PTR是由GPⅡb/Ⅲa及HLA-Ⅰ类混合抗体引起。结论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输注ABO、Rh(D)同型、HLA和HPA交叉配型相合的相容性血小板,可有效减少PT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HPA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 HLA抗体 反复输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肿瘤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毅 郝宝岚 +1 位作者 王艳 林常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接受不同类型的血小板输注后的输注效果,探讨有助于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方法:对223例曾经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按照输注的血小板类型分为单采辐照、单采非辐照、手工辐照、手工非辐照4组,通过CCI值及临...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接受不同类型的血小板输注后的输注效果,探讨有助于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方法:对223例曾经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按照输注的血小板类型分为单采辐照、单采非辐照、手工辐照、手工非辐照4组,通过CCI值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输注后疗效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在单采和手工血小板中,辐照组的有效输注率均略高于非辐照组,在辐照和非辐照血小板中,手工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高于单采血小板;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输后有明显症状改善者单采血小板优于手工血小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的显著差异。结论:总体上手工血小板的输注疗效不亚于单采血小板,辐照血小板有助于提高输注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辐照手工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手工血小板 输注效果 ptr 辐照
下载PDF
SUB-NANOMETER POLISHING OF MAGNETIC RIGID DISK HEADS TO AVOID POLE TIP RECESSION 被引量:2
11
作者 SHEN Rulin ZHOU Li ZHONG Ju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10,共4页
For the purpos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oo large pole tip recession (PTR) is produced in magnetic rigid disk heads by mechanical polishing, a chemical mechanical nano-grinding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by using a... For the purpos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oo large pole tip recession (PTR) is produced in magnetic rigid disk heads by mechanical polishing, a chemical mechanical nano-grinding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by using a float-piece polisher with a tin plate to achieve a more plane and smoother surface. A basal solution, addition agents and a range of pH value are suitably selected to find a kind of slurry, with which the PTR can be controlled on sub-nanometer scale and the giant magnetic resistance (GMR) corrosion and electrostatic damage (ESD) can be avoided. Moreover, the cause that TiC protrudes from the substrate surface of the heads is studied. The appropriate shape and size of diamond abrasive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activation of A1203 and TiC in the same slurry. In this way, the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interactions are optimized and the optimal surface that has small PTR and TiC asperity is achieved. Ultimatily, the chemical mechanical nano-grin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mechanical nano-grinding is adopted. Sub-nanometer PTR is achieved and the TiC asperity is eliminated by the chemical mechanical nano-grinding with large size ofmonocrystalline followed by mechanical nano-grinding with smalle polycrystalline diam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shing Magnetic rigid disk head Pole tip recession ptr Chemical mechanical nano-grinding
下载PDF
赣南地区血小板基因分型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邹丽萍 李俞蕾 +3 位作者 王周西 朱颖 武志鹏 邱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991-2994,共4页
目的:检测赣南地区51名单采血小板捐献者HLA-Ⅰ、HPA-1~HPA-18及HPA-21基因型,探讨赣南地区HLA及HPA系统基因分型的多态性特点,建立赣南地区血小板供者库,为赣南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提供输血支持和保障。方法:血小板供者的HLA... 目的:检测赣南地区51名单采血小板捐献者HLA-Ⅰ、HPA-1~HPA-18及HPA-21基因型,探讨赣南地区HLA及HPA系统基因分型的多态性特点,建立赣南地区血小板供者库,为赣南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提供输血支持和保障。方法:血小板供者的HLA基因分型采用PCR-SSOP检测技术,HPA-1~HPA-18及HPA-21基因分型采用PCR-SSP检测技术。检测了51名血小板供者HLA、HPA-1~HPA-18及HPA-21基因型和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HLA-Ⅰ分型。结果:检出HLA-A抗原10个;HLA-B抗原20个。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1例从已建立的HLA血小板供者库中找到4个抗原匹配的供者(100%吻合),另外4例也找到只有一个抗原不匹配的供者,输注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掌握赣南地区HLA-Ⅰ及HPA基因分型的多态性特点,建立赣南地区血小板供者库,对PTR患者寻找HLA和HPA相容或相合的单采血小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I HPA 基因型 ptr 供者库
下载PDF
用于预防华法林抗凝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判定指标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敏 林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98-98,102,共2页
本文使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olizedradioINR)[1]替代半个多世纪Quick一期以秒为单位报告法,安全地监测197例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疗效(为治疗组)。建立了献血... 本文使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olizedradioINR)[1]替代半个多世纪Quick一期以秒为单位报告法,安全地监测197例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疗效(为治疗组)。建立了献血员(n=125)正常参考值INR=0.89~1.30,PTR=0.94~1.12(为对照组)。提示华法林抗凝安全治疗者INR值范围在2.04~3.60最佳,并制作一简单换算INR结果相关的查对表,即准确省时,又能减少差错,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ptr INR 华法林 抗凝血药 安全试验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芳 李建武 党妮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23-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探讨解决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方法对60例正常对照无偿献血员和87例反复输注血小板三次以上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探讨解决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方法对60例正常对照无偿献血员和87例反复输注血小板三次以上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分析输注次数与抗体检测阳性率关系,并比较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输注血小板疗效。结果87例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28.74%,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次数与抗体检测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抗体阳性组患者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输注血小板后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关,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下载PDF
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5种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黄国盛 柯琳建 +2 位作者 陈勇生 卢冰贤 黄慧华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8期691-693,共3页
目的 :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目前临床无特效方法 ,研究临床常用的 5种处理方法 ,以确定较为有效的方案。方法 :将确定为PTR的血液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 5组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洗涤组、过滤器组、免疫球蛋白组 ,观察 5组患者输... 目的 :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目前临床无特效方法 ,研究临床常用的 5种处理方法 ,以确定较为有效的方案。方法 :将确定为PTR的血液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 5组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洗涤组、过滤器组、免疫球蛋白组 ,观察 5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plt改变 ,校正血小板增值 (CI)及血小板回收率 (PPR)和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 :加大剂量组与血浆置换组 ,plt稍有升高 ,洗涤组与过滤器组plt无明显变化 ,均为P >0 .0 5,差异无显著意义 ,CI值及PPR均表示临床无效 ;免疫球蛋白组plt明显升高 ,P <0 .0 5,差异有显著意义 ,CI值及PPR表示临床有效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和免疫球蛋白组改善出血症状明显。结论 :加大输注血小板量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后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滴注后输注血小板均有改善PTR的作用 ,以后者作用最为明显 ,而生理盐水洗涤后与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输注血小板则无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 疗效 临床研究 ptr 血浆置换
下载PDF
凝血活酶敏感指数对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蕃 卢少雯 韩家莲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6年第3期162-163,共2页
本文观察了四种不同国际敏感指数(ISI)的凝血活酶试剂。在相同条件下,对25例正常人和50例口服华法令(warfarin)病人进行PT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参考值随所用凝血活酶的ISI不同而异。建议各实验室应依其所用试剂... 本文观察了四种不同国际敏感指数(ISI)的凝血活酶试剂。在相同条件下,对25例正常人和50例口服华法令(warfarin)病人进行PT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参考值随所用凝血活酶的ISI不同而异。建议各实验室应依其所用试剂建立自己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对口服抗凝药的50例患者测得PTs(秒)和PTR(比率)经方差分析,四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按INR=PTR ̄(ISI)换算成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后,经方差分析,四组INR无显著差异(P>0.05)。为使PT结果具备可比性和可信性,我国的凝血活酶试剂应有准确ISI值标定。并推行以INR作为PT测定报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ptr 国际敏感指数
下载PDF
隔离病房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邬春明 刘海维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了安全、有效、便捷地采集隔离病房中的环境参数及病员体征数据,设计了基于短距离无线技术的隔离病房监控系统.系统由病房内采集节点、中继节点、监护室内监控节点3部分组成,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控制传感器进行数据实时采... 为了安全、有效、便捷地采集隔离病房中的环境参数及病员体征数据,设计了基于短距离无线技术的隔离病房监控系统.系统由病房内采集节点、中继节点、监护室内监控节点3部分组成,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控制传感器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并由LCD12864显示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PTR4000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到监护室.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适合隔离病房等对外封闭的场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病房 监控 ptr 4000
下载PDF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PTR algorithm on recognizing various structure samples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碧泉 黄汉明 范洪顺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1期1-13,共13页
In this paper,four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are set forth.Based on plane projection of samples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samples along with the few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the PTR algorithm for recognizing variou... In this paper,four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are set forth.Based on plane projection of samples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samples along with the few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the PTR algorithm for recognizing various structure samples is proposed.Also two examples are given and these show the PTR algorithm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tern recognition ptr algorithm earthquake prediction typical sample plane projection
下载PDF
抗病基因Pi-ta和Ptr的共进化特征及其显性功能分子标记开发
19
作者 黄海 陆燕 +2 位作者 朱艳 孙小芹 刘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399-7407,共9页
稻瘟病是威胁水稻产区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择合适的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已克隆的两个重要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tr,不仅共同定位在水稻第12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而且两者的抗病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 稻瘟病是威胁水稻产区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择合适的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已克隆的两个重要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tr,不仅共同定位在水稻第12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而且两者的抗病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Pi-ta基因染色体区段的微共线性分析,发现该区段在稻属染色体多倍化及重塑进程中进化模式非常保守。其次,针对Pi-ta和Ptr基因序列变异位点,设计了新的显性功能性分子标记,根据PCR产物电泳条带的有无,即可快速鉴定水稻品种中Pi-ta和Ptr的抗感病基因型。应用此标记对18份江苏省近年来主栽水稻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i-ta和Ptr抗病等位基因在供试品种中共存在频率较高(14/18),且在水稻个体中表现稳定,可有效预防多种稻瘟病菌的侵染,应继续加强基因监测,以防丢失。本研究有助于解析水稻及其近缘物种的抗病机制以及提高抗病品种选育效率,对防治稻瘟病菌侵害和保证水稻产量及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病基因 共进化 Pi-ta ptr 位点特异性标记
原文传递
脉管制冷机内自然对流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延东 何雅玲 +2 位作者 王秋旺 陶文铨 陈钟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3,共5页
通过对脉管内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 ,在相同的冷、热端温度条件下 ,研究重力的方向对脉管内自然对流的流场、温度场及脉管内热交换的影响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采用二维圆柱坐标 ,引入Boussinesq假设 ,计算稳态的自然对流 .计算表明 ,冷端... 通过对脉管内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 ,在相同的冷、热端温度条件下 ,研究重力的方向对脉管内自然对流的流场、温度场及脉管内热交换的影响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采用二维圆柱坐标 ,引入Boussinesq假设 ,计算稳态的自然对流 .计算表明 ,冷端在下 (冷面朝上 )时 ,自然对流对脉管内的换热有抑制的作用 ,有利于保持两端的温差 ,从而使得在冷端与冷端温度相同、热端与热端温度相同的情况下 ,冷端在下时端部所需的导热量是冷端在上时的 31% .这一结论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脉管制冷机 重力 自然对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