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66
1
作者 周虎 吕贻忠 +1 位作者 杨志臣 李保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73-1979,共7页
【目的】研究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制度对土壤团聚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集了华北平原河北栾城试验站经过4年保护性耕作(旋耕和免耕)与传统耕作(翻耕)处理下原状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容重、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等物理性质... 【目的】研究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制度对土壤团聚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集了华北平原河北栾城试验站经过4年保护性耕作(旋耕和免耕)与传统耕作(翻耕)处理下原状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容重、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等物理性质,重点应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结果】表层(0~5cm)土壤容重的大小顺序为免耕>旋耕>翻耕,免耕使表层土壤的容重显著增加;旋耕与翻耕的表层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但旋耕使10~20cm的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干筛法分析表明,免耕处理下0~10cm土层大于0.25mm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均高于旋耕处理和翻耕处理,而旋耕与翻耕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湿筛法分析表明,土壤中的团聚体以非水稳性团聚体为主,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大小顺序为免耕>旋耕>翻耕;在0~5cm土层内免耕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最小,而旋耕处理下5~10cm的分形维数D值显著高于翻耕、免耕处理,说明旋耕使得该层内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结论】免耕处理促进表层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了其稳定性;旋耕和翻耕处理由于对土壤的强烈扰动,降低了耕作深度内土壤团聚体的团聚度和稳定性;在10~30cm3种耕作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团聚体 分形维数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8
2
作者 田慎重 王瑜 +4 位作者 李娜 宁堂原 王丙文 赵红香 李增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116-7124,共9页
基于10a耕作措施的定位试验,利用湿筛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规律,并利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评价了不同处理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处理的水稳性... 基于10a耕作措施的定位试验,利用湿筛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规律,并利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评价了不同处理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在0—10cm,10—20cm和20—30cm土层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趋势,随着土层的加深,各处理水稳定团聚体的分布呈粒径逐渐减小、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趋势,0—10cm土层的水稳性团聚体多集中于2—5mm粒径范围,10—2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多集中在0.5—5mm粒径范围,以0.5—1mm最多,而20—30mm,则广泛分布在0.25—5mm粒径范围。通过MWD和GMD值可以看出,免耕、耙耕和旋耕措施更能有效地保护表层(0—10cm)土壤水稳定团聚体的稳定性,常规耕作和深松处理则显著降低了20—30cm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且显著影响了土壤表层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作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0—10cm表层,秸秆作用在土壤表层显著影响了水稳定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其稳定性(P<0.001),多元回归分析说明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且同时也受到来自耕作和秸秆交互效应的影响(P<0.01);但在10—20cm土层,影响其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耕作措施及耕作和秸秆的交互效应(P<0.001);而在20—30cm,耕作措施、秸秆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共同对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主要作用力来自耕作措施(P<0.001)和两者的交互效应(P<0.001)。免耕秸秆还田措施能显著提高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mwd GMD
下载PDF
随钻测量、随钻测井与录井工具 被引量:93
3
作者 苏义脑 窦修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和先进的录井工具是国际钻井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这些高技术产品可提高大位移井、高难度水平井的工程控制能力和地层评价能力,提高油层的钻遇率。详细介绍了MWD的测量原理、基本结构、传输通道、...  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和先进的录井工具是国际钻井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这些高技术产品可提高大位移井、高难度水平井的工程控制能力和地层评价能力,提高油层的钻遇率。详细介绍了MWD的测量原理、基本结构、传输通道、采集仪器(传感器)、井下电源、地面系统、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LWD的几种地质参数测量传感器和录井传感器的典型结构和功能。认识、了解和掌握MWD/LWD系统的功能、特性和典型结构,对使用好和研究开发此类高新技术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 随钻测量 随钻测井 大位移井 水平井 mwd 油层 LWD 地层评价 地质参数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8
4
作者 赵红 袁培民 +1 位作者 吕贻忠 李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6-311,共6页
施用有机肥是循环农业的典型措施,能够净化环境、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长期设施蔬菜地为研究对象,试验已进行6年,共设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与无机肥3种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有机... 施用有机肥是循环农业的典型措施,能够净化环境、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长期设施蔬菜地为研究对象,试验已进行6年,共设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与无机肥3种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C含量显著高于有机无机配施和无机肥处理107.02%、171.71%;干筛分析表明有机肥处理下的土壤非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WM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均显著高于有机无机配施与无机肥65.68%、4.18%和16.80%、8.26%;湿筛结果也表明有机肥处理下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MD、GMD值显著高于有机无机配施与无机肥41.12%、34.78%和77.78%、63.16%;0~20 cm耕层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分散系数,而20~40 cm耕层有机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分散系数。在蔬菜有机栽培中单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C、非水稳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及耕层下微团聚体含量,是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用有机肥 团聚体稳定性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7
5
作者 陈山 杨峰 +4 位作者 林杉 柳淑蓉 汤水荣 蔡崇法 胡荣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1-216,共6页
以湖南、湖北和江西3省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为材料,应用干、湿筛法比较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团聚体粒级分布、平均重量直径(MWD)以及团聚体破坏率(PAD)的差异,分析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以及稳定性与土壤有机碳的... 以湖南、湖北和江西3省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为材料,应用干、湿筛法比较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团聚体粒级分布、平均重量直径(MWD)以及团聚体破坏率(PAD)的差异,分析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以及稳定性与土壤有机碳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干筛团聚体均以>5mm粒级为主,其次为<0.25mm粒级,而湿筛团聚体则以<0.25mm粒级为主。各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干、湿筛MWD值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并且与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各不同利用方式下PAD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旱地>果园>水田>茶园>林地,并且PAD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湿筛获得的MW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有机质含量可显著影响不同利用方式下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5mm,1~0.5mm,0.5~0.25mm,>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比例均与有机质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而5~2mm和2~1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则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并不显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极大的影响,有机质含量高低表现为水田>林地>茶园>旱地>果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水稳性团聚体 mwd PAD
下载PDF
煤矿井下智能化定向钻探发展路径与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66
6
作者 石智军 李泉新 姚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17-2224,共8页
煤矿井下智能化定向钻探是坑道钻探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服务于智能化开采的全过程,为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提供着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描述了我国煤矿井下定向钻进... 煤矿井下智能化定向钻探是坑道钻探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服务于智能化开采的全过程,为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提供着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描述了我国煤矿井下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从稳定组合钻具定向钻进到有线随钻测控定向钻进,再到无线随钻测控大功率定向钻进,坑道钻探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装备的升级换代推动实现顺煤层定向钻孔深度从“1000 m”跨越到“3000 m”。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煤矿井下坑道钻探仍处于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的发展定位,分析了智能化定向钻探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实现自动化定向钻探的基础上向智能化定向钻探迈进的发展路径,归纳分析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定向钻探的技术内涵和属性特征,自动化定向钻探强调钻探动作的自动控制执行,包括自动化定向钻机集成控制、多参数随钻测量信息融合、高精度导向控制、冲洗液循环自动控制等方面;智能化定向钻探强调钻探过程的智能最优化控制,包括智能分析与决策、低延时大容量数据传输、智能钻杆、钻探装备智能检测与诊断等方面。针对我国复杂多样的煤层赋存条件和不均衡发展的开采技术条件,建议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推进煤矿井下智能化定向钻探探索与发展,并提出了智能化定向钻探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自动化定向钻机研制、旋转导向钻进技术、地质导向钻进技术、随钻地质信息三维动态建模技术、智能化钻探数据库建立、钻孔事故预防与处理技术,同时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矿井下智能化定向钻探部分阶段性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探 自动化 智能化 随钻测量
下载PDF
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井下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7
作者 石智军 许超 +1 位作者 李泉新 张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煤矿井下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是一种成熟的钻孔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钻孔轨迹参数可精确测量和计算、钻孔轨迹可人为控制以及开分支孔等特点。基于上述技术特点,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适用于煤矿井下长距离、高精度地质勘探。现场实例介... 煤矿井下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是一种成熟的钻孔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钻孔轨迹参数可精确测量和计算、钻孔轨迹可人为控制以及开分支孔等特点。基于上述技术特点,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适用于煤矿井下长距离、高精度地质勘探。现场实例介绍了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井下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技术以及分析方法,可为同类钻孔施工提供经验借鉴;同时,针对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定向钻进 煤矿井下 地质勘探 钻孔施工
原文传递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62
8
作者 苏静 赵世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评价土壤结构和土壤物理形状的重要指标。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0.25mm团聚体含量3种土壤团聚体结构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0.25mm团聚体的含量呈负相关性,但...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评价土壤结构和土壤物理形状的重要指标。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0.25mm团聚体含量3种土壤团聚体结构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0.25mm团聚体的含量呈负相关性,但是平均重量直径与>0.25mm团聚体的含量有正的相关性。这三种方法都能应用来评价土壤结构,但是分形维数不仅表示土壤结构,还能说明土壤水分和土壤其它的物理性质。因此,分形维数是评价土壤结构的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分形维数 平均重量直径 >0.25mm团聚体含量
下载PDF
随钻测井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37
9
作者 邹德江 范宜仁 邓少贵 《石油仪器》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随钻测井主要特点是边钻边测,在完成钻井任务的同时完成测井任务,解决了常规电缆测井无法施工的高难度井的测井问题。文章对随钻测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近几年随钻测井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常规电缆测井与随钻测井进行了对比,展示了... 随钻测井主要特点是边钻边测,在完成钻井任务的同时完成测井任务,解决了常规电缆测井无法施工的高难度井的测井问题。文章对随钻测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近几年随钻测井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常规电缆测井与随钻测井进行了对比,展示了随钻测井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最终指出,随钻测井必将取代电缆测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随钻测量 电缆测井 地层评价 随钻核磁测井
下载PDF
钻井液正脉冲信号的衰减分析 被引量:37
10
作者 何树山 刘修善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6期1-3,12,共4页
地面与井下的信息传输是井眼轨迹监测与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 ,大多数的无线随钻测量系统都采用钻井液脉冲的传输方式 ,而如何提高传输深度和传输速率一直都是钻井液脉冲传输系统的研究主题。文中根据钻井液脉冲传输的静、动态理论模型 ... 地面与井下的信息传输是井眼轨迹监测与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 ,大多数的无线随钻测量系统都采用钻井液脉冲的传输方式 ,而如何提高传输深度和传输速率一直都是钻井液脉冲传输系统的研究主题。文中根据钻井液脉冲传输的静、动态理论模型 ,研究了正脉冲信号衰减规律。结果表明 ,脉冲信号在井眼中的往复传播类似于阻尼振荡 ,并逐渐衰竭 ;信号频率和钻井液粘度是影响钻井液脉冲信号衰减的主要可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正脉冲信号 衰减分析 石油 钻井 井眼轨迹 随钻测量 闭环钻井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低孔低渗气田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35
11
作者 闫振来 牛洪波 +2 位作者 唐志军 崔海林 李海滨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5-108,115,共5页
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以国内现有钻井装备条件为基础,形成了包括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和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并在大牛地气田DP4、DP5、DP6等3口井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 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以国内现有钻井装备条件为基础,形成了包括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和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并在大牛地气田DP4、DP5、DP6等3口井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充气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提高了大牛地气田机械钻速,达到了在钻井过程中保护油气层、及时发现油气层和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总结了长水平段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建议,对于高效开发低孔低渗油气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平段水平井 轨迹控制 电磁波 mwd 无固相钻井液 欠平衡钻井 大牛地气田
下载PDF
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春华 刘广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是由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钻井仪器公司和北京石油机械厂共同研制的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地质导向钻井系统。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近十年来在全球发展迅速,现已被国际钻井界公认... 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是由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钻井仪器公司和北京石油机械厂共同研制的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地质导向钻井系统。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近十年来在全球发展迅速,现已被国际钻井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21世纪的钻井高新技术。文章介绍了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现场试验及应用情况、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地质导向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渭北旱塬区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涵 张鹏 +4 位作者 贾志宽 孙红霞 韩丽娜 杨保平 聂俊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半湿润易旱区土壤团聚体分布状况和稳定性特征的影响,在渭北旱塬设置三种覆盖还田量(SM1:13 500 kg/hm2、SM2:9 000 kg/hm2、SM3:4 500 kg/hm2),以不覆盖为对照进行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还田对土... 为了研究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半湿润易旱区土壤团聚体分布状况和稳定性特征的影响,在渭北旱塬设置三种覆盖还田量(SM1:13 500 kg/hm2、SM2:9 000 kg/hm2、SM3:4 500 kg/hm2),以不覆盖为对照进行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及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后,土壤容重随秸秆覆盖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小,0~20 cm土层土壤容重较对照降低了2.00%~5.28%(P〉0.05);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在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10.82%~23.93%。10~30 cm土层,SM2处理下〉0.2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高于SM1、SM3,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0~40 cm土层,各处理〉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MWD和GMD较CK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均可提高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其中SM2团聚体分形维数D最小,其次为SM1、SM3。可见,秸秆覆盖还田可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以SM2覆盖还田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还田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定向钻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敏生 光新军 《石油机械》 2015年第7期12-18,共7页
为高效开发海洋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国外在定向钻井技术领域发展了一系列配套技术。介绍了国外定向钻井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分析并总结了定向钻井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通过提高MWD/LWD性能和有缆钻杆等技术来实时获取井下数据... 为高效开发海洋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国外在定向钻井技术领域发展了一系列配套技术。介绍了国外定向钻井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分析并总结了定向钻井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通过提高MWD/LWD性能和有缆钻杆等技术来实时获取井下数据是实现定向钻井可视化和预测井下作业环境的基础;通过提高井眼质量和井下工具的可靠性,使"一趟钻"完成1个钻井开次成为可能;将破岩工具与BHA一体化设计,以及井下工具与钻机配套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将大大提高钻井作业效率;定向钻井新模式进一步发挥了定向钻井的优势,降低了综合作业成本,同时为自动化钻井和油藏地质导向铺平了道路。未来将可能远程操纵钻机,实现定向钻井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井 随钻测量 旋转导向 钻井液马达 钻井新模式 随钻测井 轨迹控制
下载PDF
新疆油田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霍进 史晓川 +2 位作者 张一军 章敬 杜洪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3-96,共4页
新疆油田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结合现场实际应用,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水平井地质导向配套技术。根据油藏特性及地质导向技术的适应性,可以概括为MWD+岩屑录井、MWD+综合录井、LWD(PeriScope15)+综合录井以及电磁波... 新疆油田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结合现场实际应用,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水平井地质导向配套技术。根据油藏特性及地质导向技术的适应性,可以概括为MWD+岩屑录井、MWD+综合录井、LWD(PeriScope15)+综合录井以及电磁波无线随钻地质导向技术+综合录井4种模式。地质导向技术在现场应用266口井,油层钻遇率达到96%以上,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为水平井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随钻测量 随钻测井 应用 新疆油田
下载PDF
泥浆脉冲随钻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卢春华 张涛 李海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30-32,共3页
介绍了泥浆脉冲随钻测量系统信号传输的3种基本工作方式:压力正脉冲、压力负脉冲和连续压力波。泥浆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主要受钻探泵、井底动力机、泥浆中的气泡及活动钻具的干扰;钻井深度、泥浆中的气泡量、含砂量和泥浆类型对信号... 介绍了泥浆脉冲随钻测量系统信号传输的3种基本工作方式:压力正脉冲、压力负脉冲和连续压力波。泥浆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主要受钻探泵、井底动力机、泥浆中的气泡及活动钻具的干扰;钻井深度、泥浆中的气泡量、含砂量和泥浆类型对信号衰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脉冲 随钻测量 信号干扰 信号衰减
下载PDF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彭思利 申鸿 +1 位作者 张宇亭 郭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3-870,共8页
为了定量化比较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根际、菌根际和菌丝际土壤结构的变化,采用四室分根装置,比较中性紫色土接种不同AM真菌后,菌根际、根际、菌丝际和非根际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mm团聚体总量(R0.25... 为了定量化比较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根际、菌根际和菌丝际土壤结构的变化,采用四室分根装置,比较中性紫色土接种不同AM真菌后,菌根际、根际、菌丝际和非根际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mm团聚体总量(R0.25)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个菌种后菌丝际EEG和有机质含量均呈高于菌根际的趋势。菌丝密度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与MWD、GMD和R0.25呈显著正相关,菌根际和菌丝际土壤水稳性R0.25与菌丝密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671。接种G.mosseae的菌根际土壤R0.25值显著高于其它分室土壤,而接种G.etunicatum的菌丝际土壤R0.25值显著高于其它分室土壤。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菌种对土壤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室 菌丝际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水稳性团聚体
下载PDF
泥浆脉冲发生器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18
作者 肖俊远 王智明 刘建领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10期8-11,共4页
介绍了泥浆脉冲发生器的基本类型,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解释了连续波泥浆脉冲发生器发生机理,定性探讨了转子扭矩的影响因素,给出了转子优化设计原则。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泥浆脉冲发生器 转子 扭矩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薄国栋 张继光 +7 位作者 申国明 于会泳 高林 孙弋媛 王毅 周显升 张扬 刘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12-16,共5页
通过2010—2012年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利用干、湿筛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小麦以及玉米秸秆还田后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直径(GMD)有所增加... 通过2010—2012年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利用干、湿筛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小麦以及玉米秸秆还田后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直径(GMD)有所增加,但不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效果不同。干筛法测得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随两种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减少,湿筛法测得高量玉米秸秆还田(7500 kg/hm2)较低量秸秆还田(1500 kg/hm2)处理的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同时分形维数随着小麦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等量玉米秸秆较小麦秸秆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团聚体特征方面效果较好。土壤有机质与干筛测得MWD及GM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干筛测得分形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湿筛测得GMD及>0.25 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性的正相关。总之,通过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团聚体分布并提高团聚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数 分形维数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Aggregates Features in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24
20
作者 ZHOU Hu LU Yi-zhong YANG Zhi-chen LI Bao-guo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99-1106,共8页
Tillage greatly influences the aggregation and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aggregat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 four-year study period (2001-2005)... Tillage greatly influences the aggregation and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aggregat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 four-year study period (2001-2005), soils were sampled from no-tillage (NT), rotary tillage (RT),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moldboard tillage, CT) plots at the Luancheng Agriculture and Ecology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and the amount, size distribution,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aggregates were examined by dry and wet sieving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opsoil (0-5 cm) bulk density (BD), while RT maintained a lower BD as CT. Dry sieving results showed that NT had higher macro-aggregate content (R0.25), and a larger mean weight diameter (MWD) and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 than other treatments in the 0-10 cm layer, while RT showed no difference from CT. In wet sieving,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aggregates were unstable, and the MWD and GMD of water-table aggregates showed the trend of NT 〉 RT 〉 CT. At 0-5 cm layer,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s under NT was lower than it was under RT and CT. At 5-10 cm, RT yielded the highest D, and showed stability. After four years, NT increased the aggrega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while due to intense disturbance, the aggreg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upper layer (0-10 cm) under RT and CT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on tillage soil aggregate fractal dimension mwd GM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