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北坡中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151
1
作者 王国宏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4,共8页
利用DCCA排序和海拔高程排序相结合的方法 ,对祁连山北坡中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植物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环境梯度上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 ,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环... 利用DCCA排序和海拔高程排序相结合的方法 ,对祁连山北坡中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植物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环境梯度上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 ,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环境梯度上无变化。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对环境梯度变化敏感程度的次序是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2 )植物群落各层次均匀度在环境梯度上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均匀度可能更多地受制于群落自身动态的影响 ,而独立于生境的资源水平 ;3)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在DCCA环境梯度上曲线的拟合效果优于按海拔高程排序效果 ,灌木群落则相反 ;4)低海拔、中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带的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 (H′)显著高于灌木层 (p <0 .0 1) ;高海拔地带草本层仅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灌木层 (p <0 .0 5 )。在整个海拔范围内 ,草本层和灌木层的均匀度无显著差异。就资源的可利用性而言 ,研究区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垂直环境梯度上的变化规律表达了物种多样性与资源生产力的单调关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dcca 植物群落 张掖地区 祁连山北坡
下载PDF
地形对亚热带山地景观尺度植被格局影响的梯度分析 被引量:132
2
作者 沈泽昊 张新时 金义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用 7个指标反映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 ,采用 DCCA排序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地形因子对亚热带山地森林植被格局的影响及它们各自的生态意义 ;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强度沿海拔的变化。结果表明 :1)DCCA排序的前 4个轴分别与海拔... 用 7个指标反映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 ,采用 DCCA排序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地形因子对亚热带山地森林植被格局的影响及它们各自的生态意义 ;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强度沿海拔的变化。结果表明 :1)DCCA排序的前 4个轴分别与海拔、坡位和坡度、坡向和坡面显著相关 ;山地森林植被存在多重尺度和方向的分异格局 ;2 )山地森林群落样方生境的热量、水分 (养分 )和光照条件可主要由海拔、坡位和坡度、坡向等地形特征分别反映 ;3)在垂直梯度上 :海拔的影响在海拔 6 0 0~ 80 0 m和 15 0 0~ 170 0 m最大 ;坡向影响的峰值在山顶带 ;坡度、坡位与坡形的影响在山地中部影响最大 ,其中坡度在海拔 6 0 0 m以下的影响也很显著 ;坡面的影响在山地中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梯度分析 dcca 植被格局 山地景观尺度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与空间因素分析 被引量:99
3
作者 张文辉 卢涛 +2 位作者 马克明 周建云 刘世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2-559,共8页
为了探讨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结构格局的影响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植被的大量群落学调查 ,采用了群落中 9个土壤特征指标 ,利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排序方法 ,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中不同层次的物种数量结构的... 为了探讨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结构格局的影响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植被的大量群落学调查 ,采用了群落中 9个土壤特征指标 ,利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排序方法 ,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中不同层次的物种数量结构的空间格局 ;定量分离了土壤、空间及其交互作用等因素对不同层次群落格局总体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水分为主导的多种环境因子耦合梯度决定着植物群落结构格局。环境因子对群落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层次有差异 ,在灌木层中 ,单纯环境因子对植被格局的解释占 2 8.0 2 % ,环境 -空间耦合因子占 8.90 % ,空间因子独立占 10 .69% ,其他因子占 52 .3 9% ;而在草本层中 ,单纯环境因子对植被格局的解释占 2 0 .64% ,而环境 -空间耦合因子仅占 0 .83 % ,空间因子独立占 5.10 % ,其他因子占 73 .43 % ,草本的可解释性远远低于灌木。但无论是灌木层还是草本层 ,在诸多因子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植物群落 土壤环境因子 物种数量 结构格局
下载PDF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98
4
作者 郭逍宇 张金屯 +2 位作者 宫辉力 张桂莲 董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3-770,共8页
植被生态系统的重建是矿区复垦地恢复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群落调查和实验分析,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DCCA排序、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平朔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群落多样... 植被生态系统的重建是矿区复垦地恢复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群落调查和实验分析,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DCCA排序、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平朔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直接种植植被演替后期的植物种大大加速了原始植被演替进程;(2 )多样的人工配置群落比单一的人工配置群落更能促进群落向正向演替的方向发展;(3)能够适应矿区特殊生境的植被配置方式在恢复进程中与自然植被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只持续发生植被恢复的前3a,3a之后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植被的演替表现出趋同性;(4)森林群落是较灌丛群落更适合安太堡矿区特殊生境的植被配置方式,其中刺槐和油松的混交效果较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表明:(1)多样性偏高的群落与有机质和时间联系较为紧密,而多样性偏低的群落则与锰的联系较为紧密;(2 )制约矿区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和演替时间;(3)锌对各多样性指数都有一定的影响(4)有机质、时间与丰富度指数相关显著;(5 )海拔与综合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6 )铜对均匀度指数的影响较大。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1)多元线性回归的灵敏度比相关分析高;(2 ) DCCA可以作为对定量分析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 多样性 dcca 多元线性回归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被引量:82
5
作者 张先平 王孟本 +1 位作者 佘波 肖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4-761,共8页
根据84块样方资料,对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DCA、DCCA排序。结果表明:(1)TWINSPAN将该区的森林群落分为7个类型;(2)样方与物种的DCA排序及样方的DCCA排序较好地揭示了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 根据84块样方资料,对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DCA、DCCA排序。结果表明:(1)TWINSPAN将该区的森林群落分为7个类型;(2)样方与物种的DCA排序及样方的DCCA排序较好地揭示了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DCCA第一轴明显地反映出森林群落的海拔梯度,即热量因子,沿DCCA第一轴从左到右,海拔逐渐升高,森林群落对热量的要求降低;DCCA第二轴主要表现出森林群落的坡向、坡度变化趋势,即水分和光照因子,沿DCCA第二轴,从下到上,坡向由阴坡向阳坡变化,坡度由平缓变陡峭。其中海拔梯度是环境因子中对森林群落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3)与DCA相比,DCCA的排序轴更有利于生态意义的解释,后者能同时反映样方间在种类组成上及环境因子组成上的相似性,表现在排序图中样方较集中,群落间的界线变得较模糊,因此如果同分类结合使用,DCA的效果要好于DCCA。(4)TWINSPAN分类与DCA和DCCA排序的结果,同时表明了该地区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TWINSPAN DCA dcca
下载PDF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树附生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郭水良 曹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24-931,共8页
应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 DCCA)、除趋势对应分析 ( DCA)对长白山不同森林类型 36个样点的树生苔藓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表明 ,海拔高度、树干离地面的高度、附生树的种类是影响树附生苔藓植物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关键词 树附生苔藓植物 生态 dcca DCA 环境关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索安宁 洪军 +1 位作者 林勇 葛剑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采用DCCA排序法对黄土高原腹地泾河流域12个子流域的景观格局与流域水土流失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CCA排序的前4轴分别与农业用地比率、景观多样性指数、森林比率显著相关.各子流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异.在森林比率... 采用DCCA排序法对黄土高原腹地泾河流域12个子流域的景观格局与流域水土流失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CCA排序的前4轴分别与农业用地比率、景观多样性指数、森林比率显著相关.各子流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异.在森林比率占65%的三水河子流域,景观相对简单、多样性低,流域年径流量大、输沙小、含沙量低,径流相对稳定;随着森林比率减小,农业用地比率增大,景观多样性升高,产流系数增高,径流深度、输沙量和含沙量增大;在森林比率很低、农业用地53.41%的洪河子流域,景观格局复杂、多样性较高,河流含沙量高、输沙率大,月输沙和径流变异极大;在农业用地比率减小,其他景观类型比率增大,景观相对简单的环江上、下游子流域,输沙量和含沙量减小,但输沙和径流的年际变化极大.排序分析结果较清晰地解释了黄土高原典型地区水土流失特征沿景观梯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景观格局 dcca 子流域 泾河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52
8
作者 陈宝瑞 李海山 +4 位作者 朱玉霞 李刚 辛晓平 张宏斌 周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5-1271,共7页
草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及群落内部的物种组成结构的研究,一直是草原植物群落生态学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在2006年野外实地采样的基础上,运用DCCA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影响呼伦贝... 草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及群落内部的物种组成结构的研究,一直是草原植物群落生态学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在2006年野外实地采样的基础上,运用DCCA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影响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地形和土壤环境因素进行了定量的分解。结果表明:纯土壤环境因子可以解释的物种多度变化为12.48%,纯地形因子可以解释的物种多度变化为8.34%,两者耦合的部分为4.76%,不可解释的部分为74.42%。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水热组合的再分配,对群落结构起起较大作用。在诸多因子中,土壤总氮、有效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机质以及坡形决定了群落小生境的变化,导致群落类型分布的梯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群落结构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dcca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4
9
作者 宋创业 刘高焕 +2 位作者 刘庆生 曹铭昌 黄翀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42-2048,共7页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Robinia pseucdoacacia)、荻...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Robinia pseucdoacacia)、荻群落(Form.Miscanthus saccharifleus)、翅碱蓬群落(Form.Suaeda heteroptera)、獐毛群落(Form.Aeluropus sinensis)、芦苇群落(Form.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群落(Form.Tamarixchinensis)和白茅群落(Form.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微地貌所决定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在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5.2%,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1.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2.23%,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占40.8%,这部分主要反映了群落自身互作及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植物群落 环境因子 双向指示种分析 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辽东栎林不同层植物沿海拔梯度分布的DCCA分析 被引量:47
10
作者 冯云 马克明 +1 位作者 张育新 祁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8-573,共6页
为研究北京东灵山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不同层植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东灵山辽东栎林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沿海拔梯度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调查119个样方,同时调查了每个样方的环境因子如海拔、坡度和坡位... 为研究北京东灵山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不同层植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东灵山辽东栎林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沿海拔梯度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调查119个样方,同时调查了每个样方的环境因子如海拔、坡度和坡位。物种数据采用二元属性数据,对非数值环境因子进行赋值。对东灵山辽东栎林和各环境因子进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结果表明:DCCA第一轴基本上反映了植物群落所处环境的海拔的梯度变化,第二轴基本上反映了坡位的梯度变化。同时发现辽东栎林大多数植物分布在低海拔区域。乔木层的物种分布比较均匀。草本层的物种分布重叠率是最大的,说明草本植物的生境相似性很高。低海拔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要高于高海拔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结合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和DCCA排序结果,发现海拔是影响东灵山辽东栎林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dcca 排序轴 梯度
下载PDF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军玲 张金屯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6-771,共6页
通过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TWINSPAN、DCCA排序及相关分析,研究了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机制,把植物群落分为8个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海拔的降低(从群落Ⅰ到群落Ⅷ)而降低(Simpson指数除外)... 通过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TWINSPAN、DCCA排序及相关分析,研究了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机制,把植物群落分为8个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海拔的降低(从群落Ⅰ到群落Ⅷ)而降低(Simpson指数除外),对于某一个群落,这些指数都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的DCCA第一轴基本上反映了海拔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变化,第二轴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群落的干扰程度,物种多样性指数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随人类干扰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环境因子中,氮、有机质、海拔与第一轴呈负相关,其余因子与第一轴呈正相关,而铜、pH值与第一轴夹角很小,说明它们和水分梯度有显著的正相关,而锰、电导率与第二轴夹角小,说明它们与第二轴相关性大,而磷和第二轴却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中段 多样性 dcca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鸡西煤矿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晓春 蔡体久 谷金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44-3751,共8页
煤矿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是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内容,也是退化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学上极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鸡西是我国重要煤产区,煤矸石山占用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因此,开展鸡西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研究意义十分重大.运用传统的植被样方... 煤矿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是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内容,也是退化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学上极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鸡西是我国重要煤产区,煤矸石山占用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因此,开展鸡西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研究意义十分重大.运用传统的植被样方调查方法获取煤矸石山自然恢复植被的基本状况,同时采用烘干法、电位法、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外加热法等测定矸石山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最后运用TWINSPAN、DCA、CCA、DCCA等植物分类与排序方法分析矸石植被梯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矸50a以内的煤矸石山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Ⅰ类,排矸年龄小于10a的煤矸石山;第Ⅱ类,排矸年龄在12~30a的煤矸石山;第Ⅲ类,排矸年龄在30~50a的煤矸石山.DCA排序与TWINSPAN结果一致,随对角线因子变化矸石山排矸年龄增加;CCA和DC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表明煤矸石山植物群落的梯度变化主要受土壤pH值、土壤养分和土壤的物理性质控制.因此,在人工加快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时,应以原始自然恢复植被为首选植物种类,不同煤矸石山阶段采用不同种类,同时辅以土壤的理化性质改良,能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植被恢复 TWINSPAN DCA dcca
下载PDF
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2
13
作者 邵方丽 余新晓 +1 位作者 郑江坤 王贺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092-6099,共8页
在北京山区,以该区防护林主要树种为依据,选择在典型天然林中设置26块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并计测样地中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以及包括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等14个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对样地乔木和环境因子... 在北京山区,以该区防护林主要树种为依据,选择在典型天然林中设置26块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并计测样地中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以及包括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等14个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对样地乔木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以揭示该区防护林优势树种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根据样地树种组成及树种重要值首先将26块样地划分为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栎类(Quercus spp.)、杨桦(Populus davidiana-Betula platyphylla)及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优势种的5个典型群落类型,然后应用DCCA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个环境因子中,海拔作为大多数环境因子的综合反映,是影响植被群落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海拔、水分、土壤有机质等的变化,第二排序轴主要反映坡度、坡向的变化,各植被群落类型沿着第一排序轴呈有规律的分布;将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定量分离,结果显示,14个环境因子解释了43.19%的物种分布格局,其中地形因子解释部分为20.36%,土壤因子解释部分为11.9%,土壤和地形的交互作用解释部分为1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dcca 群落 分布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应用排序分析藓类植物分类群分布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2
14
作者 曹同 郭水良 高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80-686,共7页
以我国 2 1个山地藓类植物区系和气象资料为基础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 (CCA )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比较了 2 1个山地中藓类植物 6 1个科 ,曲尾藓科 (Dicranaceae) 2 3个属、曲柄藓属 (Campylopus) 17种及曲尾藓属 (Dicranum) 35... 以我国 2 1个山地藓类植物区系和气象资料为基础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 (CCA )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比较了 2 1个山地中藓类植物 6 1个科 ,曲尾藓科 (Dicranaceae) 2 3个属、曲柄藓属 (Campylopus) 17种及曲尾藓属 (Dicranum) 35种分布与年均温度、>10℃积温、1月均温、7月均温、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雨量、年有雾天数、年有霜天数和年日照时数的关系 ,通过排序进行了直观的展示 ;同时还应用典范对应分析直观地反映了包括长白山在内的我国 9个山地苔藓植物地理成分组成上的相似性及它们与气候因素间的关系 .本文研究表明将DCCA和CCA应用到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上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CCA dcca 分类群 地理分布 气候因素
下载PDF
汾河水库水源河着生硅藻群落的DCCA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翠红 张金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汾河水库3条主要水源河的11个样点95个着生硅藻进行DCCA排序,这11个样点可分为4组,分别指示水质属于-中污带、-中污带、寡污带和清洁带,DCCA第一轴可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第二轴反映河流的流速.DCCA排序表明,COD与水体污染状况关系最大.... 对汾河水库3条主要水源河的11个样点95个着生硅藻进行DCCA排序,这11个样点可分为4组,分别指示水质属于-中污带、-中污带、寡污带和清洁带,DCCA第一轴可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第二轴反映河流的流速.DCCA排序表明,COD与水体污染状况关系最大.物种多样性研究采用9个多样性指数,各多样性指数随水体污染等级加大而呈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a 多样数指数 污染等级 汾河水库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28
16
作者 许清海 田芳 +1 位作者 李月丛 阳小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90,共10页
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合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取样方法获得的花粉组合相似性较好,乔木花粉含量多低于10%,灌木花粉含量多低于5%,草本花粉含量多高于75%;共有的花粉种类占总花粉种类数的74.3%;蒿属和藜科是花粉组... 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合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取样方法获得的花粉组合相似性较好,乔木花粉含量多低于10%,灌木花粉含量多低于5%,草本花粉含量多高于75%;共有的花粉种类占总花粉种类数的74.3%;蒿属和藜科是花粉组合的最主要成分;荒漠草原区常见麻黄和白刺花粉,典型草原区多为狼毒和莎草科花粉。花粉组合与气候关系的DCCA(降趋典型对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组合与最冷月温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其次为年降水量。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前者较后者出现更多的花粉类型,前者的蒿属、藜科花粉含量低于70%,后者的则高于70%。荒漠草原区花粉通量低于典型草原区,反映典型草原区植被较荒漠草原区发育,花粉产量高于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表土花粉浓度也明显高于荒漠草原区(高一数量级),除典型草原区植被发育、花粉产量高的原因外,荒漠草原区不利于花粉保存,也是造成花粉浓度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花粉组合判别分析表明,捕捉器样品和表土样品均能较好地区分出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但捕捉器样品交叉检验结果好于表土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草原区 表土花粉 捕捉器花粉 花粉通量 判别分析 dcca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光升 钟章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7,共6页
探讨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并运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方法 ,分析了不同样方中土壤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1) 17个样方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最高 ,均匀度指数是乔木层最高 .(2 )土壤... 探讨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并运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方法 ,分析了不同样方中土壤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1) 17个样方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最高 ,均匀度指数是乔木层最高 .(2 )土壤含水量和水解氮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关性明显 ,有效磷和乔木层均匀度有明显相关 ;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草本层物种的均匀度有明显相关 .(3)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乔木层物种的均匀度有明显相关 ,转化酶活性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有一定相关 ,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和丰富度有明显相关 .图 2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因子 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与环境的关联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金福 朱德煌 +4 位作者 兰思仁 洪伟 郑世群 何中声 徐道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731-5736,共6页
基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类型31个样地(20 m×20 m)野外调查,筛选4个地形因子和11个土壤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探讨黄山松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定量分析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对黄山松群落格局的影响。结... 基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类型31个样地(20 m×20 m)野外调查,筛选4个地形因子和11个土壤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探讨黄山松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定量分析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对黄山松群落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DCCA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黄山松群落的海拔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坡向变化,即沿第二轴从上到下,坡向越朝向阳坡,黄山松群落分布越明显。(2)DCCA表明第一轴与海拔的相关系数达0.5570,即海拔是黄山松群落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呈现海拔越高,黄山松优势种群越显著,在海拔1400—1600 m表现突出。(3)黄山松群落主要物种在DCCA排序图的相对位置,反映坡向、坡位、有机质、人为干扰因素是影响黄山松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4)DCCA排序图中黄山松群落种类排序轴与环境排序轴的相关系数高于DCA,且消除CCA的"弓形效应",更能凸显海拔、有机质等环境因子对黄山松群落的影响,即黄山松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联以DCCA排序方法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DCA dcca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特性关系的DCA、CCA及DCCA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周欣 左小安 +5 位作者 赵学勇 王少昆 刘川 张婧 吕朋 张建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7-954,共8页
基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草地群落类型24个样地的野外调查,选取11个土壤因子,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分析沙地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DC... 基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草地群落类型24个样地的野外调查,选取11个土壤因子,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分析沙地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DCA、CCA和DCCA的物种排序第1轴代表的土壤特性梯度一致,其解释总方差超过33%,即土壤碳氮含量、p H、电导率、容重、粘粉粒等共同的梯度决定了群落生境的变化,影响着沙地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3种排序法的物种排序第2轴土壤因子的相关性有较大差异,DCA第2轴仅与土壤细沙含量显著正相关,CCA第2轴与土壤碳氮比和细沙含量显著负相关,DCCA第2轴与土壤碳氮比和细沙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粗沙含量显著负相关。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与DCA、CCA和DCCA前2个排序轴存在显著二元线性关系,且Shannon指数的拟合程度好于Simpson指数。3种排序分析方法中,CCA物种排序前两轴的累计解释方差(58.6%)高于DCA和DCCA,因此CCA排序法更适合于沙地植被分布格局研究及其环境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群落 DCA CCA dcca 土壤特性
原文传递
陕西子午岭生态因素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国庆 王孝安 +1 位作者 郭华 朱志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63-2471,共9页
为探讨生境对植被格局分布的影响,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60块样地进行植被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17个环境指标刻画植物群落的空间位置、地形和土壤特征;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划分了该区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类型;利用前向选择法(fo... 为探讨生境对植被格局分布的影响,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60块样地进行植被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17个环境指标刻画植物群落的空间位置、地形和土壤特征;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划分了该区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类型;利用前向选择法(forward selection)及Monte Carlo检验对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影响显著(p<0.05)的环境因子进行筛选;利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排序方法分析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的关系;利用偏典范对应分析(partial CCA)定量分离环境、空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植被格局总体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马栏林区的植物群落可划分为13个类型,分别属于4个不同的演替阶段;(2)对演替初期阶段群落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盐量和碱解氮,对演替过渡阶段群落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海拔和腐殖质厚度,对演替亚顶级阶段群落影响显著的因子是海拔、坡向、枯落物厚度、腐殖质厚度和pH值,而对演替顶级阶段群落分异影响显著的因子是海拔、坡向、pH值和速效磷;(3)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生态学特性和分布规律与环境空间的生态梯度格局吻合较好;(4)随着演替的进行,环境因子单独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样地位置单独作用和样地位置与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之和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物群落 解释变量 代理变量 dcc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