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蝉翼藤抗氧化酮成分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康文艺 李彩芳 宋艳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82-1985,共4页
目的:研究蝉翼藤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跟踪,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1D-NMR,2D-NMR和MS)鉴定结构。结果:从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蝉翼藤根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得到9个酮类化合物:1,2,5-三羟基-6,8-二甲氧基-酮... 目的:研究蝉翼藤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跟踪,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1D-NMR,2D-NMR和MS)鉴定结构。结果:从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蝉翼藤根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得到9个酮类化合物:1,2,5-三羟基-6,8-二甲氧基-酮(1),1,5-二羟基-2,6,8-甲氧基-酮(2),3,8-二羟基-1,4-二甲氧基-酮(3),4,6-二羟基-1,5,7-三甲氧基-酮(4),7-羟基-1,2,3,8-四甲氧基-酮(5),1,7-二羟基-酮(6),4-羟基-3,7-二甲氧基-酮(7),1,7-二甲氧基-酮(8)和aucuparin(9)。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属中获得;化合物9在ABTS和FRAP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IC50为0.31 mg.L-1。ABTS和FRAP两个模型显示较高相关性(r=0.95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翼藤 [] 抗氧化活性 ABTS FRAP DPPH
下载PDF
山竺果壳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24
2
作者 胡江苗 陈纪军 +3 位作者 赵友兴 王睿睿 郑永唐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2,共4页
从山竺(Garcinia mangostana)果壳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S,1D NMR以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它们为4个[口山]酮类化合物:α-rnangostin(1),β-mangostin(2),γ-mangostin(3),5,9-dihydroxy-8-methoxy-2,2-dimethyl-7-(3-m... 从山竺(Garcinia mangostana)果壳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S,1D NMR以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它们为4个[口山]酮类化合物:α-rnangostin(1),β-mangostin(2),γ-mangostin(3),5,9-dihydroxy-8-methoxy-2,2-dimethyl-7-(3-methylbut-2-envl)-2H,6H-pyrano-[3,2-b]-xanthen-6-one(4),以及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和一个双苄类化合物egonol(6)。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5进行抗HIV-1 RT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化合物5在浓度200μg/ml的条件下,其对HIV-1 RT抑制率分别为41.97%和47.72%;同一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3和4没有抑制HIV-1 RT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Egonol 表儿茶素 抗HIV-1 RT活性
下载PDF
印度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蔡乐 王曙 +1 位作者 李涛 夏宇江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印度獐牙菜Swertia chirayi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纯化了13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齐墩果酸、间羟基苯甲酸、香草酸、norbellidifolin、bellidi-fo... 目的研究印度獐牙菜Swertia chirayi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纯化了13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齐墩果酸、间羟基苯甲酸、香草酸、norbellidifolin、bellidi-folin、norswertianolin、当药醇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deacetylcentapicrin、当药苦酯苷和獐牙菜苦苷。结论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印象獐牙菜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獐牙菜 裂环环烯醚萜苷 [] 柱层析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藏药花锚中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3
4
作者 高洁 王素娟 +4 位作者 方芳 司伊康 杨永春 刘耕陶 石建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 研究藏药椭叶花锚中(口山)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借助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以不同浓度化合物对Fe2+-... 目的 研究藏药椭叶花锚中(口山)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借助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以不同浓度化合物对Fe2+-半胱氨酸(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生成的影响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8个(口山)酮化合物(化合物Ⅰ~Ⅷ),其结构鉴定为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其中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Ⅰ、Ⅲ(10μg/ml、100μg/ml)对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从椭叶花锚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口山)酮化合物,且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锚 ()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青叶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旭山 江志勇 +3 位作者 王福生 马云保 张雪梅 陈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790-2793,共4页
目的:对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青叶胆的干燥全草用5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 目的:对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青叶胆的干燥全草用5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氯仿部分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8个(口山)酮,1,5,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1-羟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2),1-羟基-3,5,8-三甲氧基(口山)酮(3),1-羟基-2,3,4,6-四甲氧基(口山)酮(4),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5),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6),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7),1,3,5,8-四羟基(口山)酮(8),1个木脂素,balanophonin(9),3个三萜,齐墩果酸(10),山楂酸(11),苏门树脂酸(12)。结论:化合物1,3,7—9,11,12为首次从青叶胆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叶胆 () 木脂素 三萜
下载PDF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永福 黄飞燕 +1 位作者 文荣荣 李干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4-16,共3页
川西獐芽菜(Swertia mussotii Franch)是藏族民间常用的单方草药,在对采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川西獐牙菜的进一步研究中,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又从该植物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它们是:1,2,6-三... 川西獐芽菜(Swertia mussotii Franch)是藏族民间常用的单方草药,在对采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川西獐牙菜的进一步研究中,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又从该植物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它们是:1,2,6-三甲氧基-8-羟基酮(1),1,3-二甲氧基-8-羟基酮(2),川西獐芽菜内酯Ⅰ(3)、獐芽菜苦苷(4)、龙胆苦苷(5)、獐芽菜苷(6)、豆甾醇(7)和β-谷甾醇(8).其中,化合物3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抗糖尿病的药理筛选,发现化合物1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率为18.3%(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獐牙菜 []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下载PDF
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文荣荣 董秀华 +1 位作者 段沅杏 李干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93-96,共4页
研究了獐牙菜茎叶的化学成分,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它们是:6-甲氧基色满酮(1)、1,2,3,4-四氢-1,4,6,8-四羟基口山酮(2)、4,5-二氢-6,7-二羟基-3-丁烯基苯酞(3)、4,7′-氧杂-3... 研究了獐牙菜茎叶的化学成分,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它们是:6-甲氧基色满酮(1)、1,2,3,4-四氢-1,4,6,8-四羟基口山酮(2)、4,5-二氢-6,7-二羟基-3-丁烯基苯酞(3)、4,7′-氧杂-3′,5,-二甲氧基-4′,9,9′-三羟基-7-烯-3,8′-二丙苯(4)、1,2,6,8-四羟基口山酮(5)、1,6-二甲氧基-2,8-二羟基口山酮(6)、1,2,6-三甲氧基-8-羟基口山酮(7)、1,2,8-三甲氧基-6-羟基口山酮(8)、齐墩果酸(9)和豆甾醇(10).其中,化合物6-甲氧基色满酮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化合物2、3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牙菜 色满 []
下载PDF
中国产藤黄属植物中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8
作者 付文卫 谭红胜 徐宏喜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4,共9页
藤黄属(Garcinia L.)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是天然酮类、苯甲酮类等化合物的主要资源之一,这类成分具有新颖多变的结构和显著的生物活性,特别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研... 藤黄属(Garcinia L.)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是天然酮类、苯甲酮类等化合物的主要资源之一,这类成分具有新颖多变的结构和显著的生物活性,特别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中国产藤黄属植物中具有显著抗肿瘤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属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 苯甲
原文传递
黄牛木中的异戊烯基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8
9
作者 靳三林 王乃利 +2 位作者 张雪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黄牛木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黄牛木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2-(3-甲基丁-2-烯基)-5... 目的研究黄牛木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黄牛木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2-(3-甲基丁-2-烯基)-5″-羟基-6″-甲基-6-″(4-甲基戊-3-烯基)-4″,5″-二氢吡喃(2″,3″:3,4)双苯吡酮(Ⅰ)、5,9-二羟基-8-甲氧基-2,2-二甲基-7-(3-甲基丁-2-烯基)-2H,6H-吡喃-[3,2-b]-双苯吡-6-酮(Ⅱ)、黄牛木酮A(Ⅲ)、4-(3′,7′-二甲基辛-2′,6′-二烯基)-1,3,5-三羟基-9H-双苯吡-9-酮(Ⅳ)和黄牛木酮A(Ⅴ)。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越南黄牛木酮E(cracochinchinone E)。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黄牛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木 藤黄科 [] 越南黄牛木[]E
原文传递
蝉翼藤根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磊 康文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0-782,共3页
目的:研究蝉翼藤根茎氯仿部分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DPPH抗氧化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经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4-羟基-3-甲... 目的:研究蝉翼藤根茎氯仿部分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DPPH抗氧化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经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4-羟基-3-甲氧基-1-烯丙醛基苯(3),7-羟基-1,2,3,8-四甲氧基酮(4),1,3,8-三羟基-4-甲氧基酮(5),1,3,8-三羟基-2-甲氧基酮(6),1,3,6-三羟基-2,7-二甲氧基酮(7)。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属中得到,化合物3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IC50=4.14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翼藤 根茎 []
下载PDF
丽江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怀 刘光明 +2 位作者 王卓 饶绍周 王晓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1,129,共3页
目的研究民族药丽江獐牙菜(Swerti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的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丽江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3个分... 目的研究民族药丽江獐牙菜(Swerti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的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丽江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3个分别鉴定为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Ⅰ)、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Ⅱ)和齐墩果酸(Ⅲ),另3个结构正在鉴定中。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獐牙菜 化学成分 [] 齐墩果酸
下载PDF
酮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媛媛 管棣 +1 位作者 谢青兰 余德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3种来自大籽獐牙菜的酮类化合物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methylswertianin,MET)、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bellidifodin,BEL)和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decussatin,DE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H2O2和VC-Fe2+两... 目的:研究3种来自大籽獐牙菜的酮类化合物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methylswertianin,MET)、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bellidifodin,BEL)和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decussatin,DE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H2O2和VC-Fe2+两种羟自由基发生系统;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肝匀浆及肝线粒体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线粒体膨胀程度研究酮的抗氧化效果。结果:3种酮均能有效抑制MDA的产生,减少大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减轻肝线粒体膨胀程度;其中BEL效果最好,其次是MET和DEC。结论:酮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大籽獐牙菜 脂质过氧化 羟自由基
下载PDF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尚军 张国燕 +1 位作者 杨淳彬 陈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川西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1-羟基-2,3,4,5-四甲氧...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川西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1-羟基-2,3,4,5-四甲氧基酮;1,7,8-三羟基-3-甲氧基酮;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獐牙菜 []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显脉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康平 李福双 +4 位作者 刘建锋 谭健兵 张丽华 曾光尧 谭桂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12-1615,共4页
目的研究显脉獐牙菜[Suertoa nervosa(G.Don)Wall]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UV、TR、NMR、MS波谱技术坚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掉牙莱苦苷(Ⅰ).龙胆苦苷(Ⅱ),... 目的研究显脉獐牙菜[Suertoa nervosa(G.Don)Wall]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UV、TR、NMR、MS波谱技术坚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掉牙莱苦苷(Ⅰ).龙胆苦苷(Ⅱ),norswertianolin(Ⅲ),swertianolin(Ⅳ),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山酮(Ⅴ)、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山酮(Ⅵ)、1,5,8-三羟基-3,4-二甲氧基-山酮(Ⅶ)、1,3,8-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Ⅷ)结论化合物Ⅱ~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脉獐牙菜 龙胆科 环烯醚萜苷 []
下载PDF
远志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亮亮 李创军 +2 位作者 杨敬芝 罗永明 张东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94-1596,共3页
目的:对远志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大孔吸附树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远志氯仿部位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 目的:对远志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大孔吸附树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远志氯仿部位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酮(1)、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酮(2)、1,3,6-三羟基-2,7-二甲氧基酮(3)、7-羟基-1,2,3-三甲氧基酮(4)、1,2,3,6,7-五甲氧基酮(5)、1,3,7-三羟基-2,6-二甲氧基酮(6)、7-羟基-1-甲氧基酮(7)、1,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酮(8)。结论:其中,化合物1、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当药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段吉平 段琼 +3 位作者 王铁战 马春艳 刘永利 冯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7期1182-1189,共8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当药中主要成分。方法:采用LC-TripleTOF■5600+进行分析,色谱柱为KinetexXB-C_(18)(100 mm×2.1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当药中主要成分。方法:采用LC-TripleTOF■5600+进行分析,色谱柱为KinetexXB-C_(18)(100 mm×2.1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20℃,质谱定性鉴别采用正离子和负离子扫描模式,扫描质量数为m/z 100~1000。使用PeakView 2.0质谱图分析软件对所得到的母离子、同位素离子及碎片离子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照品指认、软件预测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共鉴定出当药中29个化合物,包括7个环烯醚萜类、13个[口山]酮类、4个黄酮类、2个三萜类、2个生物碱类和1个核苷类成分。其中10个成分为首次在当药中报道。结论:所建立的UPLC-Q-TOF-MS可为鉴定当药中的化学成分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对当药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整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多元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 环烯醚萜 [] 三萜 生物碱 核苷
下载PDF
藏药甲地然果(花锚)中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古锐 钟国跃 +5 位作者 罗维早 张艺 王昌华 刘翔 赵纪峰 周华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66-2870,共5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椭圆叶花锚中4种[口山]酮成分[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2),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3),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4)]的含量的方法,并制定其...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椭圆叶花锚中4种[口山]酮成分[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2),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3),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4)]的含量的方法,并制定其含量限量标准。方法: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3∶57),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2 mL.min-1,柱温40℃。结果:酮类化合物14分别在0.41416.580,1.7369.564,5.892117.84,3.012120.48 mg.L-1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4个对照品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2.5%,100.5%,97.9%,101.2%;采用该方法测定了30份自采或制药企业使用的椭圆叶花锚样品中上述4种成分的含量。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藏药椭圆叶花锚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综合分析确定椭圆叶花锚中4种成分的含量之和不得低于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叶花锚 HPLC []
原文传递
柘树悬浮培养细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尹云泽 王瑞杉 +4 位作者 陈日道 乔立瑞 杨林 王春梅 戴均贵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734-3737,共4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Sephadex LH-20等分离和纯化技术,从柘树悬浮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依据其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1,3,5-三羟基-4-异戊烯基酮(1),怀特酮(2),6-异戊烯基芹菜素(3),甘草黄酮C(4),柘树... 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Sephadex LH-20等分离和纯化技术,从柘树悬浮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依据其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1,3,5-三羟基-4-异戊烯基酮(1),怀特酮(2),6-异戊烯基芹菜素(3),甘草黄酮C(4),柘树黄酮C(5),erythrivarone A(6),derrone(7),红花素(8),染料木素(9)和香橙素(10)。其中化合物1为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10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是从该植物中未曾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树 悬浮细胞 类化合物 []
原文传递
流苏龙胆中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红澎 刘霞 师彦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研究流苏龙胆Gentiana panthaica中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多次的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与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流苏龙胆中分离得到6个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3,4,7-四甲氧基酮(Ⅰ)... 目的研究流苏龙胆Gentiana panthaica中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多次的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与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流苏龙胆中分离得到6个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3,4,7-四甲氧基酮(Ⅰ)、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Ⅱ)、1-羟基-2,3,4,5-四甲氧基酮(Ⅲ)、1-羟基-2,3,7-三甲氧基酮(Ⅳ)、1-羟基-2,3,5-三甲氧基酮(Ⅴ)和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酮(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苏龙胆 龙胆科 []
下载PDF
“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晓泉 夏从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0-165,共6页
"蒂达"是藏药中一类治疗肝胆疾病药物的总称,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等为其主要基原植物,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酮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舒张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 "蒂达"是藏药中一类治疗肝胆疾病药物的总称,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等为其主要基原植物,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酮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舒张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活性,但其品种繁多、基原复杂,传统鉴别具有局限性。本文浅析蒂达品种及资源分布,并综述10年来"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应用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达” 龙胆科 基原植物 () DNA条形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