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母爱缺失的“创伤性经验”——《沉没之鱼》别解 |
刘向辉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10 |
11
|
|
2
|
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对照研究 |
郑会蓉
傅锦华
李凌江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
2008 |
11
|
|
3
|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创伤经历与应付方式研究 |
杜晓玮
李泽爱
周晓琴
全艳玲
胡艳琼
刘勇
江琳琳
|
《安徽医药》
CAS
|
2010 |
5
|
|
4
|
童话对儿童创伤经验的书写 |
王玉
|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5
|
论《宠儿》与《无眼宝贝》中的幽灵叙事和民族身份构建 |
谭彦纬
|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鲁迅的创伤体验与记忆方式——以《野草》《朝花夕拾》为考察中心 |
孙士棋
|
《嘉兴学院学报》
|
2023 |
0 |
|
7
|
渐远的乡愁与渐近的美国梦——《上海女孩》中秦珍珠的创伤体验及身份建构 |
刘竞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8
|
解读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创伤及创伤修复 |
王易曼
|
《海外英语》
|
2015 |
2
|
|
9
|
创伤的言说:迟子建小说中创伤型人格探究 |
张良丛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书写表达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赵慧勇
王永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创伤性体验对墨白小说创作的影响 |
米学军
|
《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2
|
拒绝遗忘的疼痛 永不愈合的伤口——论郭小东《1966的獒》 |
刘茉琳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3
|
试论创伤性体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以蒙克的绘画艺术为例 |
刘文文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14
|
创伤经历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创伤反应的影响效应 |
涂巍
利振华
聂衍刚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5
|
创伤文本的诗性见证与身份建构 |
黄峰
|
《泰山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6
|
试论创伤经验在莫言小说创作中的体现——以小说《丰乳肥臀》《拇指铐》为例 |
余莉莉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创伤体验下的历史虚构和审美趣味——重读《玉米》 |
谭然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鱼玄机的创伤性体验与爱情诗创作 |
胡萍萍
|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2019 |
0 |
|
19
|
精神生态书写中的创伤体验与文化移入——评阿拉提·阿斯木的小说《阿瓦古丽》 |
胡新华
郑亮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17 |
0 |
|
20
|
向往远方的少年——郭小东小说《1966的獒》中的郭亚雷 |
吴士杰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