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体的“锅盖效应” 被引量:56
1
作者 李强 姚仰平 +3 位作者 韩黎明 胡晶 彭仁 王乃东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通过对西部某机场道面产生不均匀沉陷问题的分析,发现机场建成后出现病害的原因之一是土的"锅盖效应"。在对土的"锅盖效应"形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即使在干旱低水位地区,"锅盖效应"也可引起地表隔气... 通过对西部某机场道面产生不均匀沉陷问题的分析,发现机场建成后出现病害的原因之一是土的"锅盖效应"。在对土的"锅盖效应"形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即使在干旱低水位地区,"锅盖效应"也可引起地表隔气层下土体含水量升高,从而导致该类场地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冻胀等灾害,这种地质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锅盖效应 隔气层 冻胀
原文传递
锅盖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 被引量:23
2
作者 姚仰平 王琳 +1 位作者 王乃东 贾峻峰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锅盖效应"是指非饱和土中由于上覆结构密闭导致水分不能排出而引起的浅层土体含水率增加的现象。干旱、半干旱寒冷地区地下水位低,毛细作用向上输水范围有限,几乎不能直接补充土体浅层水分。故认为"锅盖效应"水分... "锅盖效应"是指非饱和土中由于上覆结构密闭导致水分不能排出而引起的浅层土体含水率增加的现象。干旱、半干旱寒冷地区地下水位低,毛细作用向上输水范围有限,几乎不能直接补充土体浅层水分。故认为"锅盖效应"水分主要来源于温差驱动迁移而来的气态水在浅层土体中形成的冷凝或冷冻水。通过对冷凝或冷冻条件下"锅盖效应"的室内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对"锅盖效应"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灾害防治方法。结合"锅盖效应"的形成机理,分析哈大高铁冻胀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锅盖效应 冷凝或冷冻 试验分析 灾害防治
原文传递
路基土体“锅盖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宋二祥 罗爽 +1 位作者 孔郁斐 李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1-1788,共8页
基于对道面下路基土体中"锅盖效应"形成机制的定性认识,依据非饱和土中气液传输及热传导多场耦合理论并考虑水的气液相转换,建议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道面下路基一维土柱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土中... 基于对道面下路基土体中"锅盖效应"形成机制的定性认识,依据非饱和土中气液传输及热传导多场耦合理论并考虑水的气液相转换,建议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道面下路基一维土柱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土中水和水蒸气在变温作用下的运移及相变规律,分析了"锅盖效应"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数值结果显示,土质和温度分布对路基土发生"锅盖效应"有较大影响。粉土路基较黏土或砂土路基更易形成水分聚集;路基顶部温度较路基深处温度低时,在温度作用下易引起路基土的"锅盖效应"。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道路工程中的"锅盖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锅盖效应 多相渗流 相变模型
下载PDF
影响锅盖效应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姚仰平 王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73-1382,共10页
锅盖效应是指非饱和土中由于上覆结构密闭导致水分不能排出而引起的浅层土体含水率增加的现象。分析认为初始含水率、边界低温以及土体中的密闭隔断层对锅盖效应有着重要影响,选取边界低温作用下由气态水迁移补水而产生的锅盖效应进行研... 锅盖效应是指非饱和土中由于上覆结构密闭导致水分不能排出而引起的浅层土体含水率增加的现象。分析认为初始含水率、边界低温以及土体中的密闭隔断层对锅盖效应有着重要影响,选取边界低温作用下由气态水迁移补水而产生的锅盖效应进行研究,建立数值模型开展大量数值试验,探究初始含水率、边界低温以及隔断层对锅盖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土体初始含水率处于塑限附近时,低温作用周期内浅层土体最大液态水含量达到峰值,峰值大小约在液限附近;当土体初始含水率处于液限附近时,浅层土体液态水增加现象消失,此时锅盖效应处于一个消失临界点;边界低温降低,因冻结锋面下移,浅层土体低温期可达最大液态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铺设隔断层会使土体中产生双锅盖效应,将隔断层铺设在0℃附近(正温)的土层处,可有效减少锅盖效应引起的增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水气迁移 锅盖效应 初始含水率 边界低温 双锅盖效应
下载PDF
锅盖效应水分迁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罗汀 陈含 +4 位作者 姚仰平 王乃东 韩剑 马梓棋 李成志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共4页
提出水分迁移系数来表示"锅盖效应"的强弱程度。基于水分迁移系数,分析不同干密度、不同初始含水率和不同试验时间的"锅盖效应"水分迁移试验数据,得到"锅盖效应"水分迁移的规律:1)随着干密度的增加,"... 提出水分迁移系数来表示"锅盖效应"的强弱程度。基于水分迁移系数,分析不同干密度、不同初始含水率和不同试验时间的"锅盖效应"水分迁移试验数据,得到"锅盖效应"水分迁移的规律:1)随着干密度的增加,"锅盖效应"逐渐减弱,水分迁移系数与土体干密度近似呈线性关系。2)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锅盖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存在某一初始含水率,使得水分迁移系数达到极大值。3)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锅盖效应"逐渐增强,水分迁移系数不断增大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水分迁移 露点 含水率 非饱和土
原文传递
干寒区锅盖效应致灾特征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姚仰平 王琳 王乃东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24,共4页
干寒区"锅盖效应"会引起路基、道基上部含水率增加,进而诱发路基、道基强度降低及盐胀等问题,最终导致路面、道面破坏,影响正常通车、通航。干寒区"锅盖效应"水分来源主要为冷凝或冷冻作用,基于这一机理认识,针对... 干寒区"锅盖效应"会引起路基、道基上部含水率增加,进而诱发路基、道基强度降低及盐胀等问题,最终导致路面、道面破坏,影响正常通车、通航。干寒区"锅盖效应"水分来源主要为冷凝或冷冻作用,基于这一机理认识,针对干寒区"锅盖效应"的致灾机理进行阐述;结合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两个工程案例进行灾害的成因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灾害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冷凝 冷冻 机场 跑道 路基
原文传递
温度作用下机场跑道土基中水气运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如如 赵云 +3 位作者 徐文杰 黄博 凌道盛 韩黎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2-830,共9页
针对机场道面"锅盖效应"现象,建立考虑水汽相变的一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方法模拟道面结构阻滞和环境温度共同作用下土基中的水分运移过程,分析季节性温度变化、初始温度、初始饱和度和道面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 针对机场道面"锅盖效应"现象,建立考虑水汽相变的一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方法模拟道面结构阻滞和环境温度共同作用下土基中的水分运移过程,分析季节性温度变化、初始温度、初始饱和度和道面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降低会引起土基表层水分"富集",主要影响深度为1m,土体初始温度和初始饱和度越高,水分"富集"越明显;季节性温度变化对砂土含水量影响很小,黏土次之,粉质黏土最大,饱和度改变量可达6%左右;道面结构的存在对土基表层含水量影响十分显著,现场检测结果与分析结果规律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道面阻滞 温度循环 粉质黏土 现场检测
下载PDF
试验时间和初始含水率对土体水气迁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乃东 马梓棋 +3 位作者 姚仰平 贾峻峰 陈含 李成志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6,共4页
通过"锅盖效应"室内试验研究试验时间和初始含水率对土体水气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时间越长,水气迁移现象越明显。土体初始含水率较低时,水气迁移现象较弱;初始含水率适中时,水气迁移的现象较显著,当土体初始含水率... 通过"锅盖效应"室内试验研究试验时间和初始含水率对土体水气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时间越长,水气迁移现象越明显。土体初始含水率较低时,水气迁移现象较弱;初始含水率适中时,水气迁移的现象较显著,当土体初始含水率继续增大,水气迁移现象发生减弱;当初始含水率超过某一界限含水率时,水气迁移的现象彻底消失。经分析试验规律,提出:非饱和土体中的连通孔隙是水气迁移的必要条件,含水率过高时,大量液态水导致土体孔隙非连通,水分迁移的通道被阻断,水气迁移现象不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水气迁移 非饱和土 冷凝或冷冻 含水率
原文传递
寒区路基土锅盖效应气态水迁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罗汀 陈含 +1 位作者 姚仰平 陈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9-34,共6页
锅盖效应是指土中的水汽迁移被覆盖层所阻挡,水汽在冷凝或凝华作用下在覆盖层下聚集的现象.为了研究寒区路基土的锅盖效应气态水迁移规律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利用自行研制的锅盖效应试验设备,采用取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粉质黏土试样进行... 锅盖效应是指土中的水汽迁移被覆盖层所阻挡,水汽在冷凝或凝华作用下在覆盖层下聚集的现象.为了研究寒区路基土的锅盖效应气态水迁移规律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利用自行研制的锅盖效应试验设备,采用取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粉质黏土试样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了温差、初始含水率和试验时间对于锅盖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样上下边界存在温差时,水汽会向低温区迁移,使土样上部含水率增加,温差越大,土样上部水分增加量越大,且水汽越容易补充进土样;土样顶部为正温时,含水率只在覆盖层下出现最大值,土样顶部为负温时,含水率不仅在覆盖层下出现最大值,而且在冻结锋面处也会出现峰值;初始含水率较低时,土体中的水分迁移以气态水迁移为主,较高时以液态水迁移为主,初始含水率适中时,以混合态水迁移为主,气态水迁移时,试样能够从水源吸收水汽使土样总水量增加;进行了试验时间为30 d的冻结条件下的气态水迁移试验,发现试验过程中水汽不断补充进土样,土样上部水量和总水量均持续增加,试验结束后覆盖层下产生了凝华冰层,含水率接近饱和.试验结果说明锅盖效应可以造成寒区实际路基土的含水率大幅提高,使之存在工程病害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气态水迁移 路基土 寒区 含水率
下载PDF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冬季地温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汀 曲啸 +4 位作者 王乃东 董家广 韩剑 孔愚 姚仰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0,共4页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场地为对象开展"锅盖效应"现场试验,在试验地区的地下深度250 cm的范围内布设传感器,对冬季地温变化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浅部的地温变化幅度大于深部的地温变化幅度,深部的地温变化较浅部迟滞。通过计...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场地为对象开展"锅盖效应"现场试验,在试验地区的地下深度250 cm的范围内布设传感器,对冬季地温变化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浅部的地温变化幅度大于深部的地温变化幅度,深部的地温变化较浅部迟滞。通过计算露点位置,认为冬季新机场试验区"锅盖效应"的最大影响深度为50 cm,并且"锅盖效应"影响深度会随着温度场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地下 温度 露点
原文传递
寒区工程锅盖效应病害调查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明礼 张瑞玲 +4 位作者 冯德刚 严艳锋 周志雄 郝东苗 李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863-7873,共11页
寒区大温差环境下封闭工程结构层覆盖于地基上,导致水分聚集在结构层底部形成“锅盖效应”,引起地基承载力降低,加剧工程冻融病害。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寒区高等级公路、油气站场、机场跑道建设涉及的锅盖效应病害亟需解决。调查了... 寒区大温差环境下封闭工程结构层覆盖于地基上,导致水分聚集在结构层底部形成“锅盖效应”,引起地基承载力降低,加剧工程冻融病害。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寒区高等级公路、油气站场、机场跑道建设涉及的锅盖效应病害亟需解决。调查了寒区公路路基、高铁无砟轨道基床、机场跑道、输油站场面临的锅盖效应病害,从病害特征、形成机理、理论模型、防控技术等四个方面,综述了寒区工程锅盖效应形成机理及病害防治的最新进展。同时,在总结当前锅盖效应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寒区工程锅盖效应理论研究和灾害控制措施的方向:①关注水汽含量的测试和多年冻土区锅盖效应形成条件研究;②构建考虑空气-水汽两相流和土体变形规律的水-汽-热-力耦合模型,以此来预测工程构筑物的稳定性;③开展基于“阻-通-截”理念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以期为寒区工程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工程 锅盖效应 病害调查 防治措施 水汽运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pot-cover effect apparatus with freezing-thawing cycles 被引量:4
12
作者 LUO Ting CHEN Han +2 位作者 YAO YangPing WANG NaiDong QU Xi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636-1648,共13页
‘Pot-cover effect’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moisture accumulation beneath the pavement under condensation or desublimation because the vapor transfer in the soil is blocked by the pavement. To study this phenomen... ‘Pot-cover effect’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moisture accumulation beneath the pavement under condensation or desublimation because the vapor transfer in the soil is blocked by the pavement. To study this phenomenon in the laboratory, we have developed the pot-cover effect apparatus with freezing-thawing cycles(PEAFC),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namely, the vapor transfer system,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monitoring system.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is apparatus include: simulation of both vapor transfer and freezing-thawing cycling in the soil,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water content in soil samples, and one-dimensional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in the samples. The 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sensors of the apparatus are calibrated and a calibration formula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water content measurement errors induced by temperature changes. Consta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ests and a freezing-thawing cycling test are conducted with the apparatu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pparatus can control the water replenishment in the soil samples, monitor the vapor transfer in the samples in real time, and simulate the vapor transfer proce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freezing-thawing cycling in the soil. These tes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apparatu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purpose i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cover effect apparatus vapor TRANSFER FREEZING-THAWING CYCLE water content
原文传递
锅盖效应中土体温度场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乃东 李成志 +2 位作者 姚仰平 马梓棋 陈含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2,20,共4页
以不同含水率的北京地区粉土土样为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锅盖效应"水气迁移过程中的土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初期土体存在剧烈降温阶段,随后土体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减慢,而后土体温度处于缓慢降温阶段,经一段... 以不同含水率的北京地区粉土土样为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锅盖效应"水气迁移过程中的土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初期土体存在剧烈降温阶段,随后土体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减慢,而后土体温度处于缓慢降温阶段,经一段时间后温度场达到稳定;初始含水率对土体最终温度场分布有影响,土体初始含水率越高,最终的温度分布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水气迁移 温度场 粉土
原文传递
土的干密度对水气迁移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乃东 贾峻峰 +1 位作者 姚仰平 王琳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70-72,80,共4页
针对冷凝条件下的"锅盖效应"现象,设计了简易的水气迁移试验模拟装置,进行不同干密度的北京地区粉土的水气迁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体干密度的试验中,均发生了明显的水气迁移导致的土体低温端含水量增大的现象;随着土体... 针对冷凝条件下的"锅盖效应"现象,设计了简易的水气迁移试验模拟装置,进行不同干密度的北京地区粉土的水气迁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体干密度的试验中,均发生了明显的水气迁移导致的土体低温端含水量增大的现象;随着土体干密度的增大,土体中水气迁移的速率随之下降,土体含水量增大的现象被弱化.因此,提高粉质土的干密度,虽不能避免水气迁移的发生,但可作为一项防治"锅盖效应"的有效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粉土 温度 水气迁移 含水量 干密度
下载PDF
马氏瓶回流原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仰平 陈伟 陈含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研究马氏瓶发生回流时水位变化的规律,利用理想气体定律和压强理论对马氏瓶的回流原理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引起马氏瓶回流水量的计算公式,并结合试验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发现水量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表明了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同... 为了研究马氏瓶发生回流时水位变化的规律,利用理想气体定律和压强理论对马氏瓶的回流原理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引起马氏瓶回流水量的计算公式,并结合试验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发现水量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表明了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同时发现回流水不仅进入马氏瓶进气管,也会进入马氏瓶内,回流到瓶内的水将压缩水面上部的空气,使瓶内空腔体积减小,试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马氏瓶回流过程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瓶 回流 锅盖效应 试筒
下载PDF
北京新机场“锅盖效应”一维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汀 曲啸 +2 位作者 姚仰平 王乃东 陈经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33-239,共7页
地表覆盖层使土体表面蒸发效应受阻,引起水分在不透气的覆盖层下集聚,导致覆盖层下土体含水率升高的现象被称为'锅盖效应'。'锅盖效应'能够导致覆盖层下含水率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工程病害。目前对'锅盖效应'... 地表覆盖层使土体表面蒸发效应受阻,引起水分在不透气的覆盖层下集聚,导致覆盖层下土体含水率升高的现象被称为'锅盖效应'。'锅盖效应'能够导致覆盖层下含水率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工程病害。目前对'锅盖效应'的研究手段主要是案例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几乎未见报道。文章介绍在北京新机场试验基地进行的'锅盖效应'一维现场试验。试验采集了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各个测点每日的体积含水率和温度数据。试验数据表明,无隔断条件下的试验土体中出现'锅盖效应',验证'锅盖效应'是由土体中的水汽迁移所导致;对比有隔断和无隔断试验土体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认为隔断层能够有效的抑制'锅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一维现场试验 含水量 隔断层
下载PDF
锅盖效应的水汽循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仰平 韦彬 +1 位作者 陈含 李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2-1518,共7页
在已有的锅盖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工程中由上至下具有覆盖层(相当于"锅盖")、碎石层、黏土层结构的路面和跑道等,研究锅盖效应导致的增水规律。通过开展室内试验,模拟实际工程中的道基结构,在开放和封闭两种条件下,分... 在已有的锅盖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工程中由上至下具有覆盖层(相当于"锅盖")、碎石层、黏土层结构的路面和跑道等,研究锅盖效应导致的增水规律。通过开展室内试验,模拟实际工程中的道基结构,在开放和封闭两种条件下,分别分析土层增水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条件下存在锅盖效应水汽循环现象,两者的水头循环峰值不同。对水头进行计算,解释了两种试验条件下产生水汽循环的内在机制。对封闭系统的循环水量进行计算,验证了两组试验在半个循环内产生的循环水量大致相等。锅盖效应导致的增水规律与碎石层下部是否平坦有关。若碎石层下部不平坦,碎石层里的水会不断累积;若碎石层下部平坦,当碎石层里的水增加到一定量后,水量不会再增加,定量的水在碎石层里进行水汽循环。工程中应该设计有利的道基结构防止道面下大量增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水汽循环 道面结构 增水规律
下载PDF
土的统一硬化本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18
作者 姚仰平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5,共17页
塑性力学奠基人Drucker首次构建了可统一考虑土的变形和强度的塑性本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 Roscoe结合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建立了剑桥模型,实现了对正常固结黏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的统一定量描述.针对剑桥模型无法合理描述超固结黏土和... 塑性力学奠基人Drucker首次构建了可统一考虑土的变形和强度的塑性本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 Roscoe结合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建立了剑桥模型,实现了对正常固结黏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的统一定量描述.针对剑桥模型无法合理描述超固结黏土和砂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的缺陷,主要做出以下贡献:(1)构建统一硬化(unified hardening, UH)方程,建立了UH模型,该模型能够合理描述正常固结黏土、超固结黏土和砂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回答了剑桥学者Wroth-Houlsby之问(一),并进一步扩展为能够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的特色鲜明的UH本构体系;(2)提出了广义非线性强度准则及变换应力的三维化方法,实现了本构模型和三维强度准则的合理结合,回答了剑桥学者Wroth-Houlsby之问(二);(3) UH本构体系、广义非线性强度准则和三维变换应力方法共同形成了UH本构理论,由于UH本构理论概念清晰、参数较少、实用性强,已服务于多个重大工程,并分别结合机场“锅盖效应”“智能预警”和“智能压实”等三类特殊问题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强度准则 统一硬化方程 三维化方法 机场工程 锅盖效应 智能压实
原文传递
机场跑道“锅盖效应”防治机理研究
19
作者 曲啸 张天旗 +3 位作者 顾展飞 陈含 郭勤强 岳玮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6-94,共9页
地表覆盖层使土体表面蒸发效应受阻,引起水汽在不透气的覆盖层下集聚,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工程病害的现象被称为“锅盖效应”。“锅盖效应”会导致水在浅层土体中积聚,最终诱发机场跑道道基灾害。基于锅盖效应水汽迁移量计算方法,建立计算... 地表覆盖层使土体表面蒸发效应受阻,引起水汽在不透气的覆盖层下集聚,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工程病害的现象被称为“锅盖效应”。“锅盖效应”会导致水在浅层土体中积聚,最终诱发机场跑道道基灾害。基于锅盖效应水汽迁移量计算方法,建立计算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锅盖效应”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基于计算结果,认为在土体中铺设隔断层会抑制“锅盖效应”,透气性能越强的隔断层起到的抑制效果越弱,隔断层最优铺设位置为最大冻结深度位置。基于土体透气性对水汽迁移的影响规律,开展理论分析,认为在有效范围内,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大会使土体透气性下降,抑制土体水汽迁移速率,进而抑制“锅盖效应”的产生。以上研究结论对于选取隔断层材料、确定隔断层埋深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可为寒区机场跑道冻害的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盖效应 水汽迁移量计算方法 含水率 菲克定律
下载PDF
哈尔滨高铁路基非饱和冻土水汽迁移驱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连成 王昊玉 +1 位作者 高瑞 程江东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探究哈尔滨季冻区高铁路基冻胀受气态水迁移驱动的影响,依据“锅盖效应”和土水势理论,分析不同含水率下路基在温度势和基质势驱动作用下的气态水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总含水率低于15%时,基质势驱动作用下的气态水迁移量可达0.1... 为了探究哈尔滨季冻区高铁路基冻胀受气态水迁移驱动的影响,依据“锅盖效应”和土水势理论,分析不同含水率下路基在温度势和基质势驱动作用下的气态水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总含水率低于15%时,基质势驱动作用下的气态水迁移量可达0.13%,温度势驱动作用下的气态水迁移量为0.26%,基质势驱动与温度势驱动共同作用;总含水率高于15%时,基质势驱动作用下的气态水迁移量可达1.32%;温度势驱动作用下的气态水迁移量为4.88%,温度势驱动起主导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下,路基冻胀受温度势的驱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冻土 高铁路基 水汽迁移 锅盖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