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8,共6页
隋大兴城对龙首原梁洼相间地形的利用没有停留在空间规划上,而是给它们赋予了文化内涵,在冈阜上布局各类建筑运用的是《周易》"六爻"理论,改造曲江为皇家禁苑芙蓉园时又引入了曲水流觞的人文传统。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 隋大兴城对龙首原梁洼相间地形的利用没有停留在空间规划上,而是给它们赋予了文化内涵,在冈阜上布局各类建筑运用的是《周易》"六爻"理论,改造曲江为皇家禁苑芙蓉园时又引入了曲水流觞的人文传统。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史上的典范,对今日古都西安的城市规划事业也有诸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大兴城 龙首原 芙蓉园 曲水流觞 原隰地形
下载PDF
将“荷文化”融入荷花主题园的设计思考——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荷花园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殷韵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0期189-191,共3页
文章在对"荷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荷花在景观中的审美特点阐述的基础上,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荷花园景观设计为例,对项目进行合理定位,尝试将"荷文化"融入景观空间组织设计以及景点设计。旨在让人们游赏、体验中,... 文章在对"荷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荷花在景观中的审美特点阐述的基础上,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荷花园景观设计为例,对项目进行合理定位,尝试将"荷文化"融入景观空间组织设计以及景点设计。旨在让人们游赏、体验中,能够领悟到荷花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促进荷花主题园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文化 荷花主题园 景观空间 景点设计
下载PDF
试论荷花在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梅 王璐珺 杨艳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9期202-203,共2页
介绍了荷花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荷花在中国园林景观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并从花色、花香、花姿等方面,阐述了赏荷的要点,为荷花在园林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荷花 园林 文化内涵 景观
下载PDF
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及其文化意蕴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顾昭琼 王凤珍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7期144-147,共4页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是一种中华精神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集观赏、实用和精神于一体的植物。本文首先分析荷花的3种主要文化意蕴;其次,阐述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池栽与盆栽两种种植方式,以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诗画中的衍生;最后,论述荷...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是一种中华精神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集观赏、实用和精神于一体的植物。本文首先分析荷花的3种主要文化意蕴;其次,阐述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池栽与盆栽两种种植方式,以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诗画中的衍生;最后,论述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即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思想、造景艺术和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古典园林 文化意蕴 园林应用
下载PDF
美国加州Modesto莲园及其莲花品种介绍
5
作者 黄国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介绍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odesto莲园的基本情况和现有的莲花栽培品种名录。
关键词 莲园 莲花 品种
下载PDF
花垣县锦绣荷花园景观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乐谞 龙岳林 《山西科技》 2016年第6期166-169,共4页
锦绣荷花园是一个以荷花种植生产为主,集旅游观光、餐饮接待、采摘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农庄。该园设计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功能配套、体验参与和实用经济的原则,依据五好(好吃、好玩、好居、好看、好... 锦绣荷花园是一个以荷花种植生产为主,集旅游观光、餐饮接待、采摘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农庄。该园设计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功能配套、体验参与和实用经济的原则,依据五好(好吃、好玩、好居、好看、好游)的建设要求,以实现多功能效益为目标。本文作者从地形利用改造、道路交通设施、植物配置、功能与景观建筑等方面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庄 景观设计 荷花园
下载PDF
论唐代“芙蓉园”诗的政治文化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龚苏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15,共5页
唐人以历史承续者、见证者以及总结者的三重身份,在文学时空中寻求历史定位,而在对"芙蓉园"文学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唐太宗提出的"中和之乐"的帝王追求在实际的苑囿游乐中得到新的解读。而兼"规箴""颂... 唐人以历史承续者、见证者以及总结者的三重身份,在文学时空中寻求历史定位,而在对"芙蓉园"文学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唐太宗提出的"中和之乐"的帝王追求在实际的苑囿游乐中得到新的解读。而兼"规箴""颂美""娱乐"三体的宫廷诗歌进一步转向其在秦汉历史空间中"讽喻"的本来面貌。随着唐人对君王"芙蓉园"游乐与时局认识的深化,以"咏史怀古"为主要内容的"芙蓉园"诗歌在唐代文学中沉淀出特殊的政治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园” “中和之乐” 杜甫 宫廷文学
下载PDF
杜甫诗歌中的“芙蓉园”意象价值探析
8
作者 龚苏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关于"芙蓉园",杜甫曾在入仕前后几次写到,这些诗作具有"时事化"的动态特点。在"即时"和"非即时"的时间线索中,"芙蓉园"意象空间的变化不仅完整反映了来自杜甫身世体察下的时代变迁... 关于"芙蓉园",杜甫曾在入仕前后几次写到,这些诗作具有"时事化"的动态特点。在"即时"和"非即时"的时间线索中,"芙蓉园"意象空间的变化不仅完整反映了来自杜甫身世体察下的时代变迁和重组,也预示了由"尚情"的"唐音"到"尚意"的"宋调"文学风尚变化趋向;对文学题材的扩展和诗学思维的丰富都体现了其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园” “时事化” “尚情” “尚意”
下载PDF
荷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浅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林林 马德新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8期54-57,F0003,共5页
荷文化在我国园林应用历程中,内容广博丰富。在上古时代,荷花就已出现应用的萌芽,在古代园林应用中曾出现两次高潮时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园林景观欣赏性和湿地保护性意识的提高,荷花在园林水域、湿地中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日益受到... 荷文化在我国园林应用历程中,内容广博丰富。在上古时代,荷花就已出现应用的萌芽,在古代园林应用中曾出现两次高潮时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园林景观欣赏性和湿地保护性意识的提高,荷花在园林水域、湿地中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国各地举办的荷花展不胜枚举,以荷花为主题的专类园得到极大发展。以荷花营造园林水景的地产楼盘,正在逐年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人们赏荷之情的高涨,也促进荷花新品种的选育。在未来,荷花事业前景广阔,将引领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荷文化 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湿地旅游
下载PDF
古莲花池的造园艺术赏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晓宏 杜鸿云 +2 位作者 张辉 刘小宁 刘桂林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2期209-211,共3页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元代,起初为私家园林,后成为衙署园林,清代又辟为皇家园林,成为京南第一行宫,此时的古莲花也达到了造园的鼎盛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古莲花池又以其高超的...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元代,起初为私家园林,后成为衙署园林,清代又辟为皇家园林,成为京南第一行宫,此时的古莲花也达到了造园的鼎盛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古莲花池又以其高超的造园艺术被评为国内十大名园。本文对其建园艺术进行了剖析,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莲花 古典园林 造园艺术
下载PDF
古莲花池的历史沿革及景点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阿凤 杜鸿云 刘桂林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古莲花池始建于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明代,因池中荷花经久不衰而得名“古莲花池”。清代,曾作为乾隆、嘉庆、光绪三朝的行宫和慈禧的行宫御苑。清乾隆年间形成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就莲花池现存景点探究其艺术特色,其充分体现... 古莲花池始建于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明代,因池中荷花经久不衰而得名“古莲花池”。清代,曾作为乾隆、嘉庆、光绪三朝的行宫和慈禧的行宫御苑。清乾隆年间形成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就莲花池现存景点探究其艺术特色,其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了障景、透景、对景、补景、借景、框景等造景手法。景观布局和配置上,古莲花池属于其园林空间相对较小,相关景物也集中,不甚远大,但造景得法,莲多满植水中,力求在有限的水域内造成无边之势,以扬其盛,取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在布局莲景与陆地景物的平面与空间关系上,古莲花池为集中式布置莲景的形式,并与周围建筑相互渗透、相互呼应,使莲景在园林和风景造景中变化丰富,意境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莲花池 历史沿革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保定古莲花池的“水史”
12
作者 盛潇 王腾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古莲花池的“水”与保定古城的“水”一脉同源。作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莲池以其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风浓郁而盛名一方。一汪碧水是其园林布景的核心,更是历史传承的缩影。通过梳理莲池水系的相关资料,对莲池入水道、出水... 古莲花池的“水”与保定古城的“水”一脉同源。作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莲池以其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风浓郁而盛名一方。一汪碧水是其园林布景的核心,更是历史传承的缩影。通过梳理莲池水系的相关资料,对莲池入水道、出水道、内部的走向进行了考证,并对历年疏浚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系统探究,以期能更全面地展现莲池的历史,了解莲池的水在造就美景、成就文风、代表城市和塑造情怀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 古莲花池 水系
下载PDF
古莲花池十二景题名解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果治 段艳霞 +1 位作者 杨玉梅 魏汉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676-4677,4838,共3页
以古莲花池十二景为研究对象,对春午坡、藻泳楼、篇留洞、含沧亭、高芬阁、万卷楼、花南研北草堂、寒绿轩、宛红亭、鹤柴、绎堂、蕊幢精舍12处景点进行了介绍,依据相关文献中所采用的指称符号命名法、语言修辞命名法、记事状物命名法、... 以古莲花池十二景为研究对象,对春午坡、藻泳楼、篇留洞、含沧亭、高芬阁、万卷楼、花南研北草堂、寒绿轩、宛红亭、鹤柴、绎堂、蕊幢精舍12处景点进行了介绍,依据相关文献中所采用的指称符号命名法、语言修辞命名法、记事状物命名法、言情述志命名法,对莲池十二景的命名进行分类,并从中总结了莲花池景名的文化内涵,解析了含沧亭和高芬楼所蕴涵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研究旨在通过对景点命名所包含的特点含义的解析,启迪现代园林工作者,使其在园林命名工作中受到相关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莲花池 十二景 题名解析
下载PDF
圆明园之“别有洞天”与保定莲花池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珺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6年第1期349-386,共38页
保定莲花池始创于蒙元时期,初为私家园林,明代辟为官署花园,清代雍正年间改为书院园林。乾隆年间又改为行宫花园,设有莲池十二景,景致清幽。乾隆帝西巡曾经六次造访,并以此为蓝本对北京圆明园'别有洞天'景区进行改造,在整体格... 保定莲花池始创于蒙元时期,初为私家园林,明代辟为官署花园,清代雍正年间改为书院园林。乾隆年间又改为行宫花园,设有莲池十二景,景致清幽。乾隆帝西巡曾经六次造访,并以此为蓝本对北京圆明园'别有洞天'景区进行改造,在整体格局、建筑形式、山形水系和植物配植等各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查,对保定莲花池和圆明园'别有洞天'的演变历程和景致特点进行论述,重点对其写仿手法作出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别有洞天 保定莲花池 写仿
原文传递
莲花池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祥 田璐 蔡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99-102,共4页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昆明市的公园绿地—莲花池公园的植物配置进行浅析。主要从植物配置与建筑、水体、道路的关系,说明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以及合理性。
关键词 莲花池公园 植物配置 园林合理性
下载PDF
Analysis of Names of Twelve Scenic Spots in Baoding Ancient Lotus Pond Garden in China
16
作者 果治 段艳霞 +1 位作者 杨玉梅 魏汉朝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By taking the twelve scenic spots in Ancient Lotus Pond Garden as study objects, they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ir name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allege and symbol nomenclature, linguistic rhetoric no... By taking the twelve scenic spots in Ancient Lotus Pond Garden as study objects, they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ir name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allege and symbol nomenclature, linguistic rhetoric nomenclature, narration and description nomenclature, and emotion-endowing and ambition-expressing nomenclature adopted in related articles. The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se scenic spots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Confucian thought and Taoist thought contained in "Surge Including Pavilion" and "High Principle Tower" have been analyzed. The research is aimed at enlightening modern garden workers through illustr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ames of scenic spots, so that they can be inspired in the nam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lotus POND garden TWELVE scenic spots Analysis of NAMES
下载PDF
莲花河畔景苑7#楼倒塌后地下车库基坑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青君 王卫东 常林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6-931,共6页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住宅楼的倒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故发生后,市抢险指挥部和闵行区政府分别指定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承担后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后续地下车库基坑周边紧...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住宅楼的倒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故发生后,市抢险指挥部和闵行区政府分别指定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承担后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后续地下车库基坑周边紧邻多幢住宅楼,原车库基坑的围护结构因开挖深度增加和变形控制要求的提高无法利用,成为后续基坑工程实施的障碍物,另外工程工期紧迫,这些因素成为后续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难点。综合现场环境、工期和施工等条件,最终确定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结合一道钢支撑的板式支护结构方案。基坑实施监测表明,采用的支护方案为现场施工的开展和加快工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确保了周边住宅楼的安全,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河畔景苑 建筑倒塌 板式支护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钢支撑 变形控制
下载PDF
3种牧草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桂娟 马凤江 杨姝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1期18-20,共3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观光园建设步伐加快,需要大量的优良地被观赏植物造景。该文根据多年来对百脉根、小冠花和聚合草的引种试验结果,概略地论述了其在农业观光园中造景的优势特点,介绍了其观赏特性和常见应用形式,提出了优化种植技术,以促... 近年来,我国农业观光园建设步伐加快,需要大量的优良地被观赏植物造景。该文根据多年来对百脉根、小冠花和聚合草的引种试验结果,概略地论述了其在农业观光园中造景的优势特点,介绍了其观赏特性和常见应用形式,提出了优化种植技术,以促进其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小冠花 聚合草 地被植物 农业观光园
下载PDF
立足传统 打造特色文化主题活动
19
作者 吉琴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年第7期527-531,共5页
文化是主题花展的灵魂,是花展得以扩展其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的必要条件。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为丰富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生活,展示中国独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上海古猗园经过数年探索,依据自身历史背景、区域位置、园... 文化是主题花展的灵魂,是花展得以扩展其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的必要条件。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为丰富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生活,展示中国独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上海古猗园经过数年探索,依据自身历史背景、区域位置、园艺特色、主题功能等,逐渐形成了具有文化底蕴、思想内涵、科技含量的主题花卉展览品牌,荷花展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项花事活动。近年来,古猗园努力将荷花展打造成为造景艺术的引力场、科技创新的展示场、文化理念的传播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展 造景艺术 科技创新 文化理念 上海古猗园
原文传递
莲花庵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总体规划
20
作者 王方艳 袁德义 +2 位作者 邱族周 丁杰 韩志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了提高长沙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水平,在对湖南省长沙县白沙镇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莲花庵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指导思想、规划结构布局以及功能分区进行了介绍,通过规划使园区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培训... 为了提高长沙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水平,在对湖南省长沙县白沙镇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莲花庵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指导思想、规划结构布局以及功能分区进行了介绍,通过规划使园区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培训、农业旅游休闲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镇 莲花庵 生态 农业观光园 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