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初“英雌”及其相关概念族群的生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奇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清末民初,女权观念东渐和民族自强要求的一个极为可观的思想成果,便是对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的阐扬,而其中的一个重要衡量参数就是有关女性英雄指认概念的大量出现和运用。准此,本论文对"英雌"及其相关概念族群的生成和意义... 清末民初,女权观念东渐和民族自强要求的一个极为可观的思想成果,便是对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的阐扬,而其中的一个重要衡量参数就是有关女性英雄指认概念的大量出现和运用。准此,本论文对"英雌"及其相关概念族群的生成和意义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雌” 概念族群 生成 意义
下载PDF
悍妇与英雌:一个独特的形象集合
2
作者 陈小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9-73,共5页
以明清之际通俗小说里的一个女性形象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形象群体具有的悍妇与英雌特征及其成因,并讨论这一形象集合所凸现的独特文化意味。
关键词 悍妇 英雌 人物形象 男权至上 女性立场
下载PDF
戎装铁血自由花——论20世纪初中国的“英雌”话语构建
3
作者 李奇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英雌”话语是中国近代女权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话语既有社会历史背景及现实国家命运作依托,又是国家民族宏大叙事的子话题,同时还获得了女性主体的认可实践和一定的性别意义的补充与丰富,而在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英雌”话语也呈... “英雌”话语是中国近代女权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话语既有社会历史背景及现实国家命运作依托,又是国家民族宏大叙事的子话题,同时还获得了女性主体的认可实践和一定的性别意义的补充与丰富,而在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英雌”话语也呈现出多种想象模式。考察这一话语型态的形成过程、实践态势和文学想象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女权运动与西方的女权运动处于不同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结果中,进而对20世纪初中国的女权运动作出切合历史语境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雌”话语 男性主导 女性实践 文学想象
下载PDF
爱国女杰与贤妻良母:前“五四”时期女性文学期刊的性别构建
4
作者 杜若松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近代女性期刊中的文学叙事女性性别主体构建,是一个融合政治话语、历史语境、审美理想、文化象征等多种意义包含其中的有意味的形式。"内外""闺阁"与"社会"的思维定势外化为女性构建的两种路径:以国家救... 近代女性期刊中的文学叙事女性性别主体构建,是一个融合政治话语、历史语境、审美理想、文化象征等多种意义包含其中的有意味的形式。"内外""闺阁"与"社会"的思维定势外化为女性构建的两种路径:以国家救亡为功利性目标感召下的爱国"女杰"形象;以新知识武装的"新贤妻良母"系列。这两类女性形象在近代女性著名期刊《女子世界》与早期的《妇女杂志》中有充分地体现,而如柳亚子、叶圣陶等近现代知识分子也通过自身文学创作回应了两种路径的观点和主张。性别主体构建体现了前"五四"时期对于女性性别主体的"选择性忽略",女性的价值判断标准经历了"国家"到"家庭"的转换,但唯独没有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和彰显,这也预示了"五四"文学女性主题的先声和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期刊 性别构建 女杰 贤妻良母
下载PDF
从女性形象透视《儿女英雄传》的儒家伦理
5
作者 荆丽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3-94,共2页
《儿女英雄传》虚构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盛,这"虚构"是以儒家思想、忠孝节义、伦理纲常为准绳的。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儒家伦理对女性意识的压制规约以及在这儒家伦理背后潜在的男性意志的体现。
关键词 虚构 女性形象 女侠 儒家伦理 男性意志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小说中的“英雌”想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奇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0-153,共4页
本文以清末民初思想历史层面的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话语——"英雌"话语的建构为背景,探讨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中的"英雌"想象问题,分析这些文学在认同思想历史的"英雌"话语时是如何丰富和参与建构"英... 本文以清末民初思想历史层面的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话语——"英雌"话语的建构为背景,探讨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中的"英雌"想象问题,分析这些文学在认同思想历史的"英雌"话语时是如何丰富和参与建构"英雌"话语的,并由此探询历史和文学的同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雌”话语 小说 “英雌”想象
下载PDF
传记视阈下的晚清“女杰”话语
7
作者 卞茜茜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伴随梁启超《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的登载,“女杰”传记如春笋般在晚清社会竞相浮现。“女杰”话语间或构成时代转型之萌蘖,昭示着彼时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价值陡转。本文从晚清时期的“女杰”传记出发,分四个层面对这一现象做出讨论:... 伴随梁启超《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的登载,“女杰”传记如春笋般在晚清社会竞相浮现。“女杰”话语间或构成时代转型之萌蘖,昭示着彼时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价值陡转。本文从晚清时期的“女杰”传记出发,分四个层面对这一现象做出讨论:首先从发生学的角度溯源“女杰”地形图的生成;继而探析“女杰”话语中的核心要旨;接着通过对比同时期的“男杰”传文来探究“女杰”话语中的内在罅隙;最后就“女杰”与晚清知识女性之间的镜像关系追问后者的现实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杰”传记 话语意涵 文本罅隙 镜像关系
下载PDF
延安时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英雄形象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虎 戴珍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46-51,共6页
延安时期基于特殊的战时环境与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涌现出了一批表现农村底层妇女革命生活的英雄题材小说。这些小说聚焦劳动女性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命运遭际,着力挖掘劳动妇女身上的英雄气质和反抗意识,塑造了崭新的女性英雄形象... 延安时期基于特殊的战时环境与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涌现出了一批表现农村底层妇女革命生活的英雄题材小说。这些小说聚焦劳动女性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命运遭际,着力挖掘劳动妇女身上的英雄气质和反抗意识,塑造了崭新的女性英雄形象。延安时期女性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对以往文学史女性艺术形象塑造的突破,对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忽视了女性投身革命过程中复杂、细腻、微妙的心理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英雄形象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女性英雄形象 妇女解放 革命斗争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