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景观意象论——探索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对传统意境论传承的途径 |
丁绍刚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2
|
“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 |
杨永龙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3
|
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
谷光灿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4
|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
王一川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5
|
汉学家闵福德与《易经》研究 |
李伟荣
|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6
|
是“天人合一”还是“天、地、人”三才——兼论儒家环境哲学的基本构架 |
李晨阳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7
|
中国书法艺术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
张颢瀚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8
|
洛阳测影与“洛州无影”——中古知识世界与政治中心观 |
孙英刚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9
|
《易经》哲学的现代意义 |
陈福滨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0
|
中国戏曲电影的美学特性与影像创构 |
顾春芳
|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
2021 |
10
|
|
11
|
冯纪忠先生风景园林思想理论初探 |
刘滨谊
唐真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2
|
白裤瑶服饰文化刻录的上古文明 |
磨现强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0
|
|
13
|
在理性与感性的双行线上——冯纪忠先生访谈 |
刘小虎
冯纪忠
|
《新建筑》
|
2006 |
7
|
|
14
|
20世纪中期以来《易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
李伟荣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9
|
|
15
|
《易经》研究与吉狄马加诗歌翻译——美国翻译家梅丹理先生访谈录 |
梅丹理
张媛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9
|
|
16
|
闵福德《易经》英译与《易经》外译的两个系统——兼论中华古籍外译的当代化取向 |
王晓农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9
|
|
17
|
“一位汉化的德国翻译家”——卫礼贤的《易经》翻译和研究评述 |
杨平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3 |
8
|
|
18
|
“气韵生动”论新释 |
张公善
|
《巢湖学院学报》
|
2003 |
4
|
|
19
|
中西时间哲学比较视野下的易哲学——方东美、程石泉论中西时间哲学 |
俞懿娴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20
|
全球化语境下的“意境”研究评述 |
王汶成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