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氏消瘤散”抗S180实体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眉 高颖 +6 位作者 唐苾芯 范春香 徐佩文 吴昆仑 吴伟泳 周小龙 杨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吴氏消瘤散对荷瘤S180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①S180移植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n=20)、环磷酰胺组(n=10)及吴氏消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n=10),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末次给药后24 h测定... 目的研究吴氏消瘤散对荷瘤S180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①S180移植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n=20)、环磷酰胺组(n=10)及吴氏消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n=10),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末次给药后24 h测定各组瘤重及抑瘤率。②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n=16)、香菇多糖组(n=8)及吴氏消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n=8),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3H-TdR掺入法测定药物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①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吴氏消瘤散各组小鼠瘤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吴氏消瘤散各组小鼠能显著增强刀豆蛋白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YAC-1细胞共同培养后,吴氏消瘤散组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吴氏消瘤散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促进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氏消瘤散 S180移植瘤 肿瘤抑制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吴氏消瘤散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高颖 吴眉 +6 位作者 唐苾芯 吴昆仑 范春香 徐佩文 吴伟泳 杨翎 周小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6-450,共5页
目的 评价吴氏消瘤散(太子参、白术、炙鳖甲、山慈菇、漏芦、土鳖虫、急性子、炙龟甲、薏苡仁、枳实等)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建立S180肉瘤荷瘤小鼠模型、B16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人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并测定肿瘤质量和肿瘤抑制率... 目的 评价吴氏消瘤散(太子参、白术、炙鳖甲、山慈菇、漏芦、土鳖虫、急性子、炙龟甲、薏苡仁、枳实等)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建立S180肉瘤荷瘤小鼠模型、B16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人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并测定肿瘤质量和肿瘤抑制率.结果 吴氏消瘤散低、中、高剂量对鼠S180肉瘤细胞及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高剂量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S180肉瘤低剂量组为29.07% ~ 39.74%、中剂量组为33.99% ~41.01%、高剂量组为43.21% ~51.56%;人肺腺癌A549低剂量组为25.17% ~ 33.69%、中剂量组为31.04%~38.84%、高剂量组为34.55% ~ 44.66%;B16黑色素瘤中剂量组为26.45%~35.66%、高剂量组为39.59% ~67.21%.结论 实验表明,吴氏消瘤散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氏消瘤散 S180肉瘤 B16黑色素瘤 人肺腺癌A549 肿瘤抑制
下载PDF
吴昆仑治疗乳腺癌术后经验撷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菁 吴昆仑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8期19-21,共3页
乳腺癌属中医“乳岩”范畴,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如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通过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 乳腺癌属中医“乳岩”范畴,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如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通过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2]。中医药在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吴昆仑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对乳腺癌的术后中医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通过辨证论治以及对经方的灵活运用,临床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人跟随吴昆仑教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吴氏消瘤散 临床经验 吴昆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