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隶属函数法对伊犁地区‘树上干’杏不同株系抗寒性的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庆帆 王海琪 +2 位作者 白茹 唐永清 冯建荣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71-2676,共6页
研究不同品种‘树上干’杏的抗寒特性,为‘树上干’杏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伊犁地区杏品种‘树上干’杏6个不同株系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以4℃为对照组,设置-15℃、-20℃、-25℃、-30℃、... 研究不同品种‘树上干’杏的抗寒特性,为‘树上干’杏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伊犁地区杏品种‘树上干’杏6个不同株系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以4℃为对照组,设置-15℃、-20℃、-25℃、-30℃、-35℃共5个温度梯度,分析了低温胁迫对一年生枝条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应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和评价6个不同株系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6个不同株系的‘树上干’杏抗寒性强弱依次为S6>S3>S1>S5>S2>S4。本研究通过对‘树上干’杏抗寒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各抗寒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可靠的‘树上干’杏抗寒性评价方法,为‘树上干’杏抗寒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抗寒性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几种防冻剂对树上干杏花期抗寒性及坐果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治国 王飞 +3 位作者 宋义前 张喜琴 薛海斌 殷洪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4种防冻剂对新疆树上干杏花期抗寒性及坐果率的影响,为树上干杏花期冻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疆伊犁地区的树上干杏株系"S4"为试材,在花芽膨大期分别喷施"通威"、"动植宝"、"... 【目的】研究4种防冻剂对新疆树上干杏花期抗寒性及坐果率的影响,为树上干杏花期冻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疆伊犁地区的树上干杏株系"S4"为试材,在花芽膨大期分别喷施"通威"、"动植宝"、"标典"和"碧护"等4种防冻剂,以喷施自来水为对照,采用室内模拟低温的方式对其低温处理后,进行形态观测并分别测定花蕾和花朵的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及SOD、POD和CAT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统计其坐果率。【结果】4种防冻剂处理均降低了树上干杏株系"S4"花器官的LT50,其中"碧护"可使花蕾和花朵的LT50较对照分别降低2.73和1.55℃,优于其他3种防冻剂;其次,MDA含量(除"标典"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ro含量与SOD、POD("标典"花蕾除外)和CAT保护酶的活性均被提高。另外,喷施4种防冻剂后的坐果率较对照(11.28%)均明显提高,其中"碧护"和"动植宝"分别达17.06%和16.79%,对坐果率的提高效果较好。【结论】4种防冻剂中"碧护"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可以提高树上干杏花器官的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冻剂 树上干杏 抗寒能力 坐果率
下载PDF
新疆伊犁树上干杏开花生物学及授粉受精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刁永强 尚振江 +2 位作者 陈云华 殷洪华 李建贵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探讨树上干杏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授粉受精结实规律,于2010年4—5月在农四师六十一团农四连、园三连对树上干杏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以及发育不完全花比例进行人工调查,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树上干杏坐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 为探讨树上干杏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授粉受精结实规律,于2010年4—5月在农四师六十一团农四连、园三连对树上干杏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以及发育不完全花比例进行人工调查,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树上干杏坐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树开花相对集中在4月上中旬,持续约7d;从花芽开始膨大到落花期末,持续15d左右;通过花器官特征调查,不同树上干杏之间完全花和发育不完全花比例差异很大,完全花比例最高的为小树上干杏,达91.0%,其次为早熟树上干杏(75.0%),最低的为大树上干杏为70.0%;不同树上于杏类型及其不同类型结果枝的发育不完全花率存在差性异,供试9株树上干杏的发育不完全花比率为9.0%~30.0%;不同授粉试验中自然授粉平均坐果率较高,为40.52%。树上干杏自花授粉不亲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配置适宜的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花期 授粉受精
下载PDF
‘树上干’杏营养成分分析及发展前景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瑾 丛桂芝 +3 位作者 尚振江 殷洪华 徐海鸿 秦德明 《北方果树》 2014年第6期5-7,共3页
‘树上干’杏是伊犁河谷特有的杏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其鲜果及杏仁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钾、钙的含量较高,分别是753.50 mg和254.80 mg;杏仁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亮... ‘树上干’杏是伊犁河谷特有的杏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其鲜果及杏仁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钾、钙的含量较高,分别是753.50 mg和254.80 mg;杏仁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亮氨酸的含量最高(1.12%),其次是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分别是0.90%和0.77%);鲜果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水解后还原糖含量较高,分别为22.8%和16.7%;鲜杏仁则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是52.4%和16.81%。‘树上干’杏果实中营养含量非常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大分子养分 发展前景
下载PDF
‘树上干’杏抗寒性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瑾 卢磊 +3 位作者 尚振江 林德胜 赵兵 何东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6-19,共4页
‘树上干’杏是伊犁河谷特有的杏树资源,为了研究‘树上干’杏抵御冻害的能力及其在伊犁河谷的栽培适宜区,该试验以3个类型‘树上干’杏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利用电导法对‘树上干’杏3个类型的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透率进行... ‘树上干’杏是伊犁河谷特有的杏树资源,为了研究‘树上干’杏抵御冻害的能力及其在伊犁河谷的栽培适宜区,该试验以3个类型‘树上干’杏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利用电导法对‘树上干’杏3个类型的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树上干’杏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树上干’杏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表现出慢-快-慢的‘S’形曲线;同时结合低温处理后的冻害分级及恢复生长,确定‘树上干’杏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6^-28℃,3个‘树上干’杏类型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大果‘树上干’杏>小果‘树上干’杏>早熟‘树上干’杏;‘树上干’杏在伊犁河谷沿山逆温带可安全越冬,平原区不宜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电解质渗透率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原文传递
不同采收成熟度树上干杏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冷传祝 王鹏翔 +4 位作者 王威 李慧 李喜宏 张文涛 贾晓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共4页
以树上干杏为试材,根据表皮颜色将其分为4个成熟度,测定果实硬度、TSS、TA、色度、果胶、呼吸强度和PG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成熟度杏果实的品质。结果表明:第Ⅲ成熟阶段的杏果实综合评价最佳,果实硬度、TSS和TA... 以树上干杏为试材,根据表皮颜色将其分为4个成熟度,测定果实硬度、TSS、TA、色度、果胶、呼吸强度和PG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成熟度杏果实的品质。结果表明:第Ⅲ成熟阶段的杏果实综合评价最佳,果实硬度、TSS和TA分别为2.17 kg/cm2、25.53%和1.15%,适于鲜食或加工;第Ⅱ成熟阶段的杏果实硬度高,呼吸强度和PG活性较低,建议确定为最佳采收期,适于贮运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成熟度 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人工干制树上干杏的防褐变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汤尧 张文涛 +3 位作者 高凯 李喜宏 齐威 王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69-274,共6页
为有效解决树上干杏人工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优化树上干杏的护色干制工艺条件,以色度、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选择热烫温度、热烫时间及护色剂VC浓度为实验因子,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护色参数:热烫温度95.6℃,热烫时间4.62 min,护色... 为有效解决树上干杏人工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优化树上干杏的护色干制工艺条件,以色度、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选择热烫温度、热烫时间及护色剂VC浓度为实验因子,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护色参数:热烫温度95.6℃,热烫时间4.62 min,护色剂VC浓度1.63%。实验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护色干制工艺合理可行,能有效抑制干制过程中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人工干制 防褐变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间歇升温对树上干杏冷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潘艳芳 张继明 +2 位作者 李喜宏 王威 张瑞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新疆特有树上干杏为试材,采用1-MCP保鲜剂熏蒸+PVC保鲜袋包装,研究间歇升温(20~25)℃对杏果实冷藏(-2、0℃)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间歇升温保鲜35 d,可溶性固形物、PG酶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44%、87.75μg/h·g,果皮颜色a*、b... 以新疆特有树上干杏为试材,采用1-MCP保鲜剂熏蒸+PVC保鲜袋包装,研究间歇升温(20~25)℃对杏果实冷藏(-2、0℃)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间歇升温保鲜35 d,可溶性固形物、PG酶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44%、87.75μg/h·g,果皮颜色a*、b*值增加,加快了树上干杏果实后熟,保持良好色泽和风味,同时阻止了MDA含量的上升、降低果实硬度(对照组果实严重冷害失去商品价值),缓解了低温造成的冷害;而0℃下,间歇升温处理的果实品质比对照组差,对贮藏无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间歇升温 冷藏 品质
原文传递
高氧气调对树上干杏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文涛 李喜宏 +4 位作者 王威 刘佳 张姣姣 李敏 李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0-225,共6页
研究了高氧气调对树上干杏鲜果的保鲜效果,以空气处理为对照(CK),测定了0℃贮藏期间,40%、60%、80%、100%O2气调环境下的生理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80%~100%O2气调能有效抑制杏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乙... 研究了高氧气调对树上干杏鲜果的保鲜效果,以空气处理为对照(CK),测定了0℃贮藏期间,40%、60%、80%、100%O2气调环境下的生理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80%~100%O2气调能有效抑制杏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和丙二醛(MDA)积累,延缓果实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下降,同时降低杏果实腐烂和失重的程度,提高其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高氧 气调 生理 品质
下载PDF
树上干杏不同温度贮藏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文涛 王威 +4 位作者 李喜宏 李运通 张彪 贾晓昱 姜一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68-171,共4页
以树上干杏为试材,研究-2、0、5℃和10℃条件下的贮藏特性。结果表明:贮藏45d内各温度处理均有一定效应,其中0℃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期末腐烂率、果实硬度和TSS分别为13.33%、2.0kg/cm^2和26%,-2℃腐烂率最低,但果实出现冷害症状,品质... 以树上干杏为试材,研究-2、0、5℃和10℃条件下的贮藏特性。结果表明:贮藏45d内各温度处理均有一定效应,其中0℃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期末腐烂率、果实硬度和TSS分别为13.33%、2.0kg/cm^2和26%,-2℃腐烂率最低,但果实出现冷害症状,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温度 品质 贮藏特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树上干杏贮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继明 潘艳芳 +2 位作者 王威 李喜宏 张瑞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4,共5页
以新疆特有树上干杏果实为试材,分别于-2、0、5、10℃下贮藏,定期测定树上干杏果实的硬度、腐烂率、多酚氧化酶(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树上干杏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下贮藏... 以新疆特有树上干杏果实为试材,分别于-2、0、5、10℃下贮藏,定期测定树上干杏果实的硬度、腐烂率、多酚氧化酶(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树上干杏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下贮藏树上干杏15 d后果实开始木质化,细胞损伤大,出现严重的冻害症状,贮藏品质差;5℃与10℃下贮藏树上干杏的PPO、PG活性及MDA含量高,果实硬度下降快,软化衰老严重;0℃下贮藏可有效抑制树上干杏的腐烂变质和软化衰老,贮藏45 d时好果率达86.67%、果实硬度2.0 kg/cm2、MDA含量1.93μmol/g,综合品质最佳,适合树上干杏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温度 贮藏特性 品质
下载PDF
树上干杏的抗寒性测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家萍 王珊 +1 位作者 陈飞 牛建新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树上干杏品种休眠离体一年生枝条进行-20℃、-25℃、-30℃、-35℃的低温胁迫处理,为验证其准确性将各处理的枝条进行水培,观察记录发芽或开花的枝条数量和使用电导法测定出电解质渗出率。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电解质的渗出率不同,在-2... 对树上干杏品种休眠离体一年生枝条进行-20℃、-25℃、-30℃、-35℃的低温胁迫处理,为验证其准确性将各处理的枝条进行水培,观察记录发芽或开花的枝条数量和使用电导法测定出电解质渗出率。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电解质的渗出率不同,在-25^-35℃之间,电解质渗出率随温度下降而增高。当低于-30℃时,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增加,发芽率也严重下降。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其临界温度约在-25^-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低温胁迫 电导法 抗寒性
原文传递
采前喷施乙烯利对树上干杏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时蕾 黄金越 +5 位作者 于水云 章世奎 樊国全 王绍鹏 徐敏 周伟权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2期43-49,共7页
盛花后第52天对树上干杏果实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于果实采收前、贮藏期测定品质。结果表明:在处理后第12天,喷施200 mg/L乙烯利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最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分别较CK增加6.54%、16.82%、27.... 盛花后第52天对树上干杏果实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于果实采收前、贮藏期测定品质。结果表明:在处理后第12天,喷施200 mg/L乙烯利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最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分别较CK增加6.54%、16.82%、27.79%、57.11%,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分别较CK降低33.59%、14.08%;喷施200 mg/L乙烯利的果实在贮藏期品质综合评价最优,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分别较CK增加19.99%、21.04%、28.88%、130.16%,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分别较CK降低29.30%、4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树上干杏 果实品质 贮藏品质
下载PDF
伊犁河谷“树上干”杏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江智诚 崔东 +5 位作者 杨延成 闫江超 刘江慧 曹敬 张敏如 王巧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94-3402,共9页
为了解不同林龄“树上干”杏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择伊犁河谷霍城县4年生、8年生、10年生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荒地为对照,采用干漏斗分离法分离不同样地的土壤节肢动物,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 为了解不同林龄“树上干”杏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择伊犁河谷霍城县4年生、8年生、10年生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荒地为对照,采用干漏斗分离法分离不同样地的土壤节肢动物,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随林龄呈上升趋势,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变化明显,优势类群、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别出现在14年生、10年生和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和类群数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4年生和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呈现表聚性特征,密度和类群数均表现为向下减少的趋势;10年生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14年生树上干杏林地优势度指数最高;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冗余分析显示,排序轴1和排序轴2共同解释了类群组成变化的86.16%,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是影响树上干杏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荒地转种树上干杏林及其在生长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尤其是优势类群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树上干杏林种植管理和林果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土壤动物 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高CO_2 10℃气调对树上干杏采后软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艳芳 张继明 +3 位作者 张文涛 李喜宏 王威 张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为明确高CO_210℃气调对树上干杏采后软化的影响,测定10℃、3%O_2贮藏期间3%、10%、20%、50%CO_2处理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3%、10%、20%、50%CO_2处理均有一定效应,贮藏前期10%、20%CO_2能有效延缓果实软化,利于保持鲜果品质。贮藏... 为明确高CO_210℃气调对树上干杏采后软化的影响,测定10℃、3%O_2贮藏期间3%、10%、20%、50%CO_2处理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3%、10%、20%、50%CO_2处理均有一定效应,贮藏前期10%、20%CO_2能有效延缓果实软化,利于保持鲜果品质。贮藏中后期,3%CO_2处理保持了较高的硬度水平,适于长期贮藏。50%CO_2气调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最低,有效抑制了原果胶向水溶性果胶的转化,但软化程度仍最严重,且出现异味,表现出CO_2气体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高CO2 10℃ 软化
下载PDF
‘树上干’杏抗寒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瑾 尚振江 +4 位作者 刁永强 卢磊 陶俊 林德胜 顾斌 《中国园艺文摘》 2016年第7期18-19,共2页
‘树上干’杏是优良的杏资源,为确认‘树上干’杏在伊犁河谷的适宜栽培区,于2012~2015年对伊犁河谷‘树上干’杏果园冻害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树上干’杏 抗寒性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树上干杏’果实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顺科 孙丙寅 +1 位作者 郑涛 刘淑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以7年生‘树上干杏’为材料,测定果实的纵、横径,对试验区各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树上干杏’果径(纵径和横径)生长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果实的果径生长表现为逐渐上升的单S形曲线,分为果实膨大期和... 以7年生‘树上干杏’为材料,测定果实的纵、横径,对试验区各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树上干杏’果径(纵径和横径)生长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果实的果径生长表现为逐渐上升的单S形曲线,分为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2个阶段;果实体积增长呈双S形变化,具有2个生长变化高峰。果径和体积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地表温度和地下20 cm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瞬时风速、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P<0.01)。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气温、地温、风速和光照有密切的相关性。根据‘树上干杏’果实的生长曲线,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在‘树上干杏’生长的关键时期,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管理,提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果实 果径 气象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树上干杏推广栽培及区域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丛桂芝 石游 +5 位作者 陈淑英 刘君 秦德明 陶俊 王瑾 吴松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98-101,共4页
为推动特色林果树上干杏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本文对伊犁河谷及其他推广树上干杏栽培区域的气候因素、推广栽培面积、物候期、果实性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伊犁河谷为树上干杏的主栽区域,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6%,其次为新疆阿... 为推动特色林果树上干杏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本文对伊犁河谷及其他推广树上干杏栽培区域的气候因素、推广栽培面积、物候期、果实性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伊犁河谷为树上干杏的主栽区域,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6%,其次为新疆阿克苏地区,占总面积的23%。树上干杏在各栽培地区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伊犁河谷地区树上干杏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旬成熟,阿克苏地区与伊犁河谷相近,吐鲁番地区成熟期较伊犁河谷提早25 d左右,陕西咸阳市树上干杏成熟期早于原产地15 d左右,青海省海东地区成熟期较晚,8月中旬成熟。以果实平均单果重和平均糖度大小为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不同栽培区域树上干杏综合表现为伊犁河谷产区>阿克苏产区>吐鲁番产区。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宜发展树上干杏,且能提早上市。陕西省咸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在气候较冷凉的山地区域栽植相对较好。青海省海东市树上干杏成熟较晚,能够弥补晚期货源的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推广栽培 区域适应性
下载PDF
Threats and Avoidance Measures of Frost Damage of‘Shushanggan’Apricot in the Ili River Valley
19
作者 Guizhi CONG Shuying CHEN +2 位作者 Yuping MA Jin WANG You SH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1年第5期26-30,共5页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threat factors of frost damage to‘Shushanggan’Apricot in the Ili River Valley,and to provide measures for avoiding frost damage.[Methods]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Ili River V...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threat factors of frost damage to‘Shushanggan’Apricot in the Ili River Valley,and to provide measures for avoiding frost damage.[Methods]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Ili River Valley counties and cities during the 12 years from 2010 to 2021 and using the critical low temperature of‘Shushanggan’Apricot as the main factor,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threats of low temperature in winter in January and late frost in April in spring in the Ili River Valley.[Results]During the 12 years,there were 4 years of low temperature below the critical(-26—-28℃)of‘Shushanggan’Apricot in the Ili River Valley counties and cities in January,accounting for 33.3%,and a total of 59 d.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was:Nilka County>Qapqal County>Yining City>Gongliu County>Huocheng County>Khorgos City>Yining County>Tekes County>Xinyuan County.In April,there were 9 years with a low temperature below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0.6℃)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of‘Shushanggan’Apricot,accounting for 75%,and a total of 134 d.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was:Nilka County>Tekes County>Gongliu County>Yining County>Huocheng County>Khorgos City>Xinyuan County>Yining City>Qapqal County.The low temperature threats of‘Shushanggan’Apricot suitable cultivation areas were ranked as follows:Nilka County>Gongliu County>Tekes County>Qapqal County>Huocheng County>Yining City>Yining County>Khorgos City>Xinyuan County.Combined with the observation and survey of frost damage on the spot,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cultivation area of‘Shushanggan’Apricot in the Ili River Valley:three counties(Nilka County,Gongliu County,and Tekes County)in the eastern region,except Xinyuan County,suffered frequent late frost damage,are suitable areas for the cultivation of‘Shushanggan’Apricot;three counties and two cit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Qapqal County,Huocheng County,Yining City,Yining County,Khorgos City)and Xinyuan County in the eastern region are suitable areas for‘Shushangg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shangganapricot Ili River Valley Frost damage Threats Avoidance measures
下载PDF
树上干杏10℃高CO_2保鲜研究
20
作者 张文涛 李喜宏 +3 位作者 王威 刘佳 李敏 张姣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9-192,共4页
试验以新疆树上干杏为试材,研究10℃、3%O_2条件下,3%、10%、20%和30%CO2处理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30 d内,3%、10%、20%和30%CO_2处理均有一定效应,其中,20%CO_2处理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期末果实硬度、SSC、TA、VC含量和PG活性分别为1.... 试验以新疆树上干杏为试材,研究10℃、3%O_2条件下,3%、10%、20%和30%CO2处理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30 d内,3%、10%、20%和30%CO_2处理均有一定效应,其中,20%CO_2处理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期末果实硬度、SSC、TA、VC含量和PG活性分别为1.52 kg/cm^2、19.36%、0.73%、6.88 mg/g FW、260.08μg/h·g FW。但是,10%CO_2与20%CO_2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30%CO_2处理产生一定伤害,果实品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 保鲜 10℃ 高CO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