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2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胁迫对2种生态型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5
1
作者 王俊刚 陈国仓 张承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61-565,共5页
研究利用 2种抗旱性迥异的芦苇为材料 ,用 PEG6 0 0 0进行水分胁迫处理 ,结果表明 ,抗旱性强的沙丘芦苇 (沙芦 )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沼泽芦苇 (水芦 ) ,约为水芦的 1 /5。但是 ,在受到 2 0 % PEG胁迫时 ,沙芦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 研究利用 2种抗旱性迥异的芦苇为材料 ,用 PEG6 0 0 0进行水分胁迫处理 ,结果表明 ,抗旱性强的沙丘芦苇 (沙芦 )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沼泽芦苇 (水芦 ) ,约为水芦的 1 /5。但是 ,在受到 2 0 % PEG胁迫时 ,沙芦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上升 ,水芦的则稍微下降 ,在 3 0 %PEG胁迫时 ,水芦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而沙芦则先升后降。沙芦的 3种自由基清除酶 (SOD、POD、CAT)的活性显著高于水芦。受到水分胁迫后 ,2种芦苇的 SOD、POD、CAT活性或升或降。但是 ,无论在 2 0 %还是 3 0 % PEG胁迫条件下 ,相对水芦而言 ,沙芦都保持较高的自由基清除酶活性 ,从而保证其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减轻自由基对植物细胞生物大分子如 DNA、蛋白质、脂肪酸的伤害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生态型 芦苇 可溶性蛋白含量 SOD POD CAT活性 抗旱性 植物
下载PDF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93
2
作者 尹澄清 兰智文 晏维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白洋淀进行的野外实验结果表明水陆交错带中的芦苇群落和群落间的小沟都能有效地截留来自府河的陆源营养物质.其中,有植被290m长的小沟对地表径流总N和总P的截留分别为42和65%;4m芦苇根区土壤对地表下径流总N和总P... 在白洋淀进行的野外实验结果表明水陆交错带中的芦苇群落和群落间的小沟都能有效地截留来自府河的陆源营养物质.其中,有植被290m长的小沟对地表径流总N和总P的截留分别为42和65%;4m芦苇根区土壤对地表下径流总N和总P的截留率分别为64和92%.被截留比率最大的是无机态的正磷酸根态磷和铵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物质 截留 水陆交错带 芦苇 白洋淀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01
3
作者 崔保山 赵欣胜 +2 位作者 杨志峰 唐娜 谭学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33-1541,共9页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的1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6个类型。随水深环境梯度变化,各样地群落优势植物也发生相应变化。(2)芦苇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茎粗与平均水深呈显著相关。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值与平均水深拟合曲线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在平均水深为0·3m时,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出现明显的峰,随水深变化向峰两侧递减,而芦苇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随水深增加呈递增趋势。(3)通过β多样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随着水深的变化,物种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各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Sorensen指数值均大于不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值。水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而旱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Β多样性 环境梯度 湿地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恢复 被引量:69
4
作者 唐娜 崔保山 赵欣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16-2624,共9页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威胁,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为进一步研究2002年开始实施的湿地恢复工程,选择未恢复区、恢复区比较其水、植被、土壤等生态特征,结合野外调查及实验...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威胁,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为进一步研究2002年开始实施的湿地恢复工程,选择未恢复区、恢复区比较其水、植被、土壤等生态特征,结合野外调查及实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至2005年7月恢复区湿地水域面积比例增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群落呈正向演替,土壤达到中、轻度盐化土水平,水禽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研究结果表明,以恢复湿地水文条件为核心措施的湿地恢复方案具有可行性。研究对于黄河三角洲其他类型湿地的恢复及改善其生态功能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湿地 恢复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荒漠绿洲区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被引量:58
5
作者 赵文智 常学礼 +1 位作者 李启森 何志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8-1146,共9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 Pearson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河西荒漠绿洲区不同生境中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地下水埋深对芦苇种群的影响明显 ,主要体现在 :在湿地和地下水埋深小于 0 .5 m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表现...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 Pearson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河西荒漠绿洲区不同生境中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地下水埋深对芦苇种群的影响明显 ,主要体现在 :在湿地和地下水埋深小于 0 .5 m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表现为高的种群密度、低的种群高度、低的地上生物量和高的地下生物量 ;在地下水埋深为 1 .5 m左右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地上生物量最高 ,生长最旺盛。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 ,垂直根茎生物量对芦苇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加强 ,而水平根茎生物量对芦苇种群生物量的影响呈随机型 ,这可能是造成芦苇种群呈不连续、斑块状分布的主要原因。在地下水埋深 1 .5 m左右的生境中 ,芦苇的垂直根茎对种群生物量影响十分显著 ( P<0 .0 1 ) ;在地下水埋深 1 .5~ 4.0 m的生境中 ,影响显著 ( P<0 .0 5 ) ,但在地下水埋深 4m以上的生境中影响不显著 ,这表明在河西荒漠绿洲区 ,芦苇垂直根茎的最大水力提升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构件生物量 生境 地下水埋深 关联分析 荒漠绿洲区
下载PDF
湿地非淹没芦苇水流阻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倪汉根 顾峰峰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对松嫩流域湿地主要植物芦苇在非淹没流条件下的阻力特性进行了水槽模型试验;利用恒定非均匀流水力参数的基本关系,由实测水面线计算芦苇阻力的底面等效剪应力,进而确定等效曼宁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非淹没芦苇的等效曼宁系数和水深成线性... 对松嫩流域湿地主要植物芦苇在非淹没流条件下的阻力特性进行了水槽模型试验;利用恒定非均匀流水力参数的基本关系,由实测水面线计算芦苇阻力的底面等效剪应力,进而确定等效曼宁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非淹没芦苇的等效曼宁系数和水深成线性关系,它和流速的大小基本无关;还给出了Darcy Weisbach系数与水深的关系及曼宁系数与作用在三维单元水体上芦苇阻力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芦苇 阻力系数
下载PDF
芦苇型湿地生态系统的潜水水质状态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为东 王大力 +3 位作者 尹澄清 陈海婴 姜婧 郑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9-925,共7页
以白洋淀芦苇滩地为实验地 ,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潜水的水质状况。苇地潜水运动受到芦苇根孔的强烈影响。受芦苇根区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潜水 p H值 ( 6.94± 0 .1 4 )显著低于淀水 ( 9.1 7)。潜水中 CO2 分压约为淀水的 85~ 1 0... 以白洋淀芦苇滩地为实验地 ,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潜水的水质状况。苇地潜水运动受到芦苇根孔的强烈影响。受芦苇根区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潜水 p H值 ( 6.94± 0 .1 4 )显著低于淀水 ( 9.1 7)。潜水中 CO2 分压约为淀水的 85~ 1 0 3 9倍。潜水水质类型在离淀 2 .7至 6.7m发生变化 ,逐渐由 Cl Na 转变为 CCa 。自苇地边缘至中央 ,HT(总硬度 ) ,AT(总碱度 )与 ∑ Ci(主要离子总量 )逐渐升高。潜水中 Mg2 + /Ca2 + 的平均摩尔比值为 0 .60 ,明显低于淀水 ( 1 .3 1 )。淀水和潜水 Cl- ,SO4 2 - ,Na+ +K+ 含量无显著差异 ,平均值分别是 1 76,1 1 6和 1 1 2 mg/L。苇地濒水区为一过渡带 ,对磷氮污染物具备首先的过滤作用。在离淀 0 .7m处 TN,TP和活性磷酸盐的减少量分别为 63 .3 % ,84 .6% ,8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水质 湿地 芦苇型 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探讨 被引量:40
8
作者 闫明 潘根兴 +1 位作者 李恋卿 邹建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20-323,共4页
文章介绍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在固碳减排和构建高碳汇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滩涂芦苇作为能源作物的潜力和相关问题。芦苇作为适合河湖湿地和滩涂湿地生长的湿生植物,具有极高的生物量和土壤碳库储存,可视为高碳汇生态系统。且芦... 文章介绍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在固碳减排和构建高碳汇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滩涂芦苇作为能源作物的潜力和相关问题。芦苇作为适合河湖湿地和滩涂湿地生长的湿生植物,具有极高的生物量和土壤碳库储存,可视为高碳汇生态系统。且芦苇为非粮作物,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具有开发生物质能、生产燃料乙醇的潜力。建议保护、恢复和发展芦苇湿地,并把芦苇的生产列入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物质能 湿地 生态系统固碳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湖泊湿地植物区甲烷排放规律 被引量:32
9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2 位作者 陈琳 牟玉静 欧阳志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459,共5页
运用静态箱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不同水位的芦苇群落(Phragmites australis)和龙须眼子菜群落(Potamogeton pectinatus)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2a(2003~2004)野外观测.发现龙须眼子菜群落(沉水植物)甲烷平均排放速率为(3.44±1.60)mg.(m... 运用静态箱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不同水位的芦苇群落(Phragmites australis)和龙须眼子菜群落(Potamogeton pectinatus)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2a(2003~2004)野外观测.发现龙须眼子菜群落(沉水植物)甲烷平均排放速率为(3.44±1.60)mg.(m2.h)-1,仅为芦苇群落(挺水植物)的平均排放速率的21.94%.高水位芦苇的排放速率要大于低水位芦苇群落.芦苇群落的甲烷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规律,并且5cm土壤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分别是影响季节性和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观测数据和植物的分布面积,计算得出乌梁素海2003和2004年的甲烷排放量为1024.6t和1156.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甲烷 芦苇 龙须眼子菜 乌梁素海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生物量空间变化环境解释 被引量:37
10
作者 冯忠江 赵欣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在黄河三角洲芦苇生物量词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滨海湿地水体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芦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环境因子的影响,芦苇生物量较低。为56.04~1668.45g/m2;地下和地上生物量之比1.25~2.37;(2)在多种... 在黄河三角洲芦苇生物量词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滨海湿地水体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芦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环境因子的影响,芦苇生物量较低。为56.04~1668.45g/m2;地下和地上生物量之比1.25~2.37;(2)在多种影响芦苇生物量的因子中,盐度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生物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少;(3)水深是最主要的促进因子,地上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则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少,主要原因在于水深改变了芦苇的植株形态特征(株高、茎粗)和结构(密度)特征;(4)半闭流状态的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商,N含量对芦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物量 水深 盐度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芦苇生长格局分形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蔡庆华 赵斌 潘文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应用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几何理论,以黄淮海平原封丘试区的芦苇为例,研究芦苇生长格局的分形特征。计算表明,芦苇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在0.6235—0.8761之间。统计分析表明,其分布格局可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在芦苇生长的初期,其大... 应用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几何理论,以黄淮海平原封丘试区的芦苇为例,研究芦苇生长格局的分形特征。计算表明,芦苇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在0.6235—0.8761之间。统计分析表明,其分布格局可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在芦苇生长的初期,其大小分布较为均匀(分维>0.8),而在芦苇生长的中后期(6月底以后),大小分布差异较大(分维<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特征 生长格局 芦苇 湿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干旱对芦苇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曹昀 王国祥 张聃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2-869,共8页
盆栽试验研究了芦苇幼苗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物量动态、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芦苇幼苗高度、株高、基径、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递减。芦苇幼苗通过个体变小、叶片数量和... 盆栽试验研究了芦苇幼苗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物量动态、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芦苇幼苗高度、株高、基径、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递减。芦苇幼苗通过个体变小、叶片数量和面积减少、生长速率减缓等适应性策略来降低蒸腾量,利用有限的可利用水分维持生命活动,达到了植物叶片水分含量与土壤可利用水分的平衡。不同强度干旱均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减少了叶片对光能的捕获,降低光合机构遭受光氧化破坏的风险,是芦苇幼苗适应干旱的一种光保护调节机制。干旱还导致了芦苇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细胞质膜透性增加,重度干旱时细胞质膜透性达29.3%。PSII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PSII的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芦苇通过非光化学淬灭(qN)的上升保护PS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芦苇幼苗 叶绿素及荧光
下载PDF
芦苇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全金 陈栋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叙述了芦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介绍了复合式芦苇湿地、新型芦苇床填料等相关的新技术 .
关键词 人工湿地处 污水处理 复合芦苇床 芦苇床填料
下载PDF
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爽 郭成久 +3 位作者 苏芳莉 王铁良 汪洋 王立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研究了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评价芦苇的耐盐性以及盐胁迫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芦苇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都呈下降趋势;所有指标的方差分析均成显著或极显著变化;在1%显著水平下,... 研究了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评价芦苇的耐盐性以及盐胁迫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芦苇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都呈下降趋势;所有指标的方差分析均成显著或极显著变化;在1%显著水平下,盐水灌溉下的芦苇(盐度为0.10%和0.30%)与淡水灌溉下的芦苇相比,在生物量、产量和品质方面变化的不显著,这表明芦苇在生产中可以用盐度低于0.30%盐水来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盐度 耐盐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芦苇光合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谢涛 杨志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2-568,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多梯度土壤水分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淡水沼泽芦苇快速生长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等光合参数的影响,探讨淡水沼泽芦苇正...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多梯度土壤水分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淡水沼泽芦苇快速生长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等光合参数的影响,探讨淡水沼泽芦苇正常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结果表明:淡水沼泽芦苇的Pn、Tr、WUE及LUE对土壤水分的变化有明显的响应阈值.渍水状态不是淡水沼泽芦苇生理状态最好的水分条件.维持淡水沼泽芦苇快速生长期正常生长,适宜的土壤体积含水率(Wv)应大于25.7%(即相对含水率Wr>66.6%),最佳Wv为36.9%(Wr为95.6%),正常生长所允许的最低土壤含水率Wv为21.5%(Wr为55.7%).气孔限制是淡水沼泽芦苇对水分胁迫的主要响应机制.干旱胁迫下,淡水沼泽芦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下降,其暗呼吸速率(Rd)降低,减少呼吸作用对光合产物的消耗,提高WUE,以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生理响应 阈值 芦苇 生态需水
原文传递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对造纸废水中铅的净化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苏芳莉 周欣 +2 位作者 陈佳琦 芦晓峰 王铁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773,共6页
采集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芦苇样品,于沈阳农业大学实验场的试验池内进行了对废水中Pb净化的模拟试验.分析了芦苇生长季内,造纸废水、湿地土壤和芦苇组织中的Pb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灌溉20%浓度的造纸废水,对Pb的去除率最高;芦苇在拔... 采集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芦苇样品,于沈阳农业大学实验场的试验池内进行了对废水中Pb净化的模拟试验.分析了芦苇生长季内,造纸废水、湿地土壤和芦苇组织中的Pb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灌溉20%浓度的造纸废水,对Pb的去除率最高;芦苇在拔节期阶段,去除效果最好.对于同一生长期,在10cm水深处Pb的含量最少,净化效果最明显;在10~40cm深度土壤对Pb的热力学吸附差异显著.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土壤在10cm深处对Pb的吸附量最大,净化效果最明显.芦苇组织中Pb的分布特征为,在芦苇整个生长期内,芦苇根组织对Pb的吸收量最大,其次为茎组织,而叶组织对Pb的吸收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造纸废水 芦苇 湿地生态系统 净化
下载PDF
芦苇和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练建军 许士国 韩成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35-3340,共6页
研究了水生植物芦苇和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吸收特性.通过短期室内水培实验,对比考察了2种植物对重金属钼的耐毒性、动态去除率、吸收过程及富集情况,并对在不同浓度营养液中植物对重金属钼吸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钼中毒导... 研究了水生植物芦苇和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吸收特性.通过短期室内水培实验,对比考察了2种植物对重金属钼的耐毒性、动态去除率、吸收过程及富集情况,并对在不同浓度营养液中植物对重金属钼吸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钼中毒导致其茎叶发黄、蒸腾能力下降,在钼浓度为2~20 mg.L-1时,香蒲对重金属钼的耐毒性较芦苇强.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去除率高于芦苇,在钼浓度为2 mg.L-1时,香蒲和芦苇去除率分别为87%和62%.2种植物对重金属钼的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且以被动吸收为主.香蒲对钼的富集量较芦苇高,且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积累量大于根部,符合超积累植物特征之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不会提高植物对重金属钼的吸收量,反而会因离子竞争等因素使去除率有所下降.芦苇和香蒲对溶液中钼的吸收均具有显著效果,香蒲吸收效果较芦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芦苇 香蒲 重金属钼 吸收性能
原文传递
芦苇生物炭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27
18
作者 孟梁 侯静文 +3 位作者 郭琳 喻恺 吴晴雯 罗启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17,共5页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生物质能源,以湿地植物芦苇秸秆为原料,利用限氧裂解升温法制备了不同温度下的生物炭,表征了其基本特性,并开展了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实验,以研究热解温度与生物炭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50~700℃,生物炭产...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生物质能源,以湿地植物芦苇秸秆为原料,利用限氧裂解升温法制备了不同温度下的生物炭,表征了其基本特性,并开展了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实验,以研究热解温度与生物炭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50~700℃,生物炭产率下降9.79%,灰分、碱性及比表面积变大;C含量增加,O和H含量减少,可利用性N和P含量降低;脂肪族基团减少,芳香化明显,稳定性增强;微孔结构发育,吸附性能提高;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反应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吸附速率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植物生物炭的应用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芦苇 热解温度 特性表征
下载PDF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赵先丽 周广胜 +3 位作者 周莉 吕国红 贾庆宇 谢艳兵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6-9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的总数在生长季节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6-9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的总数在生长季节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的总数在8月达到最小,而真菌数量在7月达到最小。湿地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对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放线菌与微生物总数主要受水分影响,而真菌则受水分与气温的协同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湿地 细菌 放线茵 真菌 微生物总数 特征分析
下载PDF
芦苇对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滑丽萍 华珞 +2 位作者 王学东 尹逊霄 朱风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取白洋淀底泥制成3种不同厚度的基质种植芦苇,另外设置不含底泥的麦地土壤和旱地芦苇土壤,定期对基质采样,测定底泥中重金属Cu,Cd,Pb,Zn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表明,底泥和供试麦地土壤和芦苇土壤已受到重金属Cu,Cd,Pb,Zn... 取白洋淀底泥制成3种不同厚度的基质种植芦苇,另外设置不含底泥的麦地土壤和旱地芦苇土壤,定期对基质采样,测定底泥中重金属Cu,Cd,Pb,Zn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表明,底泥和供试麦地土壤和芦苇土壤已受到重金属Cu,Cd,Pb,Zn不同程度污染;Cd浓度均已超过全国土壤质量三级标准,分别为1.35~1.59mg/kg和1.078~1.16mg/kg,污染程度严重。其次为Pb和Zn,Cu为轻微污染。随着芦苇的生长,底泥和麦地及芦苇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浓度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表明芦苇对有害重金属有一定抗性和富集作用,旨在为底泥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底泥 重金属 白洋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