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时期巴渝舞考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璐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3-37,共5页
西晋初年,晋承魏制,礼乐制度及乐章多沿袭曹魏之旧,作为庙乐的巴渝舞也沿用东汉末年王粲所改创的《俞儿舞歌》。晋武帝泰始五年,傅玄在王粲《俞儿舞歌》的基础上改创巴渝舞,名为晋《宣武舞》,并另造歌诗。《宣武舞》歌辞在结构和内容上... 西晋初年,晋承魏制,礼乐制度及乐章多沿袭曹魏之旧,作为庙乐的巴渝舞也沿用东汉末年王粲所改创的《俞儿舞歌》。晋武帝泰始五年,傅玄在王粲《俞儿舞歌》的基础上改创巴渝舞,名为晋《宣武舞》,并另造歌诗。《宣武舞》歌辞在结构和内容上既继承了魏《俞儿舞歌》,同时又吸收了晋初其它音乐的结构和内容。泰始九年,《宣武舞》被吸收了《宣武舞》和魏《大武》舞而改创的《大豫舞》所取代。巴渝舞自此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巴渝舞 昭武舞 宣武舞 大豫舞
下载PDF
三峡库区古代巴人体育与现代土家族传统体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爱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18,321,共3页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 ,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 ,对三峡库区古代巴人体育舞蹈“巴渝舞”与现代土家族体育舞蹈“摆手舞”的特点、表现形式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 :现代土家族的“...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 ,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 ,对三峡库区古代巴人体育舞蹈“巴渝舞”与现代土家族体育舞蹈“摆手舞”的特点、表现形式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 :现代土家族的“摆手舞”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是“巴渝舞”的遗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巴人 巴渝舞 土家族 摆手舞
原文传递
《巴渝舞》宫廷流变考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龙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9年第5期73-78,共6页
《巴渝舞》本是民间乐舞,产于古代巴地,因受刘邦喜爱而进入汉宫。其后,《巴渝舞》的名称和舞辞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其性质和功能也发生更改。《华阳国志》《乐府诗集》和正史乐志等典籍对《巴渝舞》多有记载。梳理《巴渝舞》的文献资料,... 《巴渝舞》本是民间乐舞,产于古代巴地,因受刘邦喜爱而进入汉宫。其后,《巴渝舞》的名称和舞辞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其性质和功能也发生更改。《华阳国志》《乐府诗集》和正史乐志等典籍对《巴渝舞》多有记载。梳理《巴渝舞》的文献资料,考察其流变,可得知以下三点信息:其一,民间乐舞是宫廷仪式乐舞的来源之一,即宫廷仪式乐舞与民间乐舞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二,古代乐舞具有动态属性,这种动态属性不仅表现为乐舞自身的艺术发展与成熟,也表现为它的形态和功能会随着政权更迭和政治需要而作出相应改变;其三,乐舞史料在文献典籍记录中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多种研究方法,认真审视材料,才有可能还原某个乐舞品种的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舞》 雅乐 清乐
原文传递
巴渝舞、十部乐与蒙古乐曲——民族、民间、地方乐舞进入国乐殿堂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4,共7页
民族、民间、地方乐舞进入国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汉《巴渝舞》、唐《十部乐》与清代的《蒙古乐曲》颇具典型意义。汉《巴渝舞》、唐《十部乐》,以至于清朝包括《蒙古乐曲》在内的诸番乐舞,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民族、民间、地方乐舞进入国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汉《巴渝舞》、唐《十部乐》与清代的《蒙古乐曲》颇具典型意义。汉《巴渝舞》、唐《十部乐》,以至于清朝包括《蒙古乐曲》在内的诸番乐舞,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从民族、民间、地方,以至域外音乐中吸取新的营养,丰富发展,奠了定中国多民族、多风格的音乐歌舞文化基础。百乐会同熔炼,汇成中华民族音乐歌舞的海洋,在调和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精神,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方面起了有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舞 十部乐 蒙古乐曲 融合
下载PDF
巴人竹枝词源流及其艺术特色(下)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永红 《铜仁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考辨"竹枝词"的沿起地域和原初样式;叙述历代诗人对"竹枝词"的仿作;并分析了本土"竹枝词"的基本题材和艺术风格以及对中国诗歌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竹枝词 源流 特色
下载PDF
巴渝舞的起源与流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正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0期91-94,共4页
巴渝舞作为巴渝地区古老的艺术形式,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有专文。学者们从巴渝舞的名称、巴渝舞起源时间和地点、所涉及的民族以及内容形式的特征诸多方面展开讨论,基本廓清了巴渝舞的本来面目,为进一步研究巴渝民... 巴渝舞作为巴渝地区古老的艺术形式,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有专文。学者们从巴渝舞的名称、巴渝舞起源时间和地点、所涉及的民族以及内容形式的特征诸多方面展开讨论,基本廓清了巴渝舞的本来面目,为进一步研究巴渝民族文化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舞 起源 演变
下载PDF
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爱华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0-62,共3页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综合分析,对三峡库区巴人体育——“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巴渝舞在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嬗变为两支:一支是在汉初被列入宫廷燕乐,自...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综合分析,对三峡库区巴人体育——“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巴渝舞在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嬗变为两支:一支是在汉初被列入宫廷燕乐,自汉至唐,长达千年;另一支是巴渝舞之精华,即民间巴渝舞。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演化为三峡库区巴人后裔的“羽人舞”、“盾牌舞”、“踏蹄舞”以及武陵山区土家族的“摆手舞”,它们都在民间流行千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巴渝舞 传统体育
下载PDF
巴人竹枝词源流及其艺术特色(上) 被引量:8
8
作者 田永红 《铜仁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考辨"竹枝词"的沿起地域和原初样式;叙述历代诗人对"竹枝词"的仿作;并分析了本土"竹枝词"的基本题材和艺术风格以及对中国诗歌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竹枝词 源流 特色
下载PDF
“巴渝舞”历史渊源与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爱华 李英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根据民族史学、体育理论、体育史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 ,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 ,对三峡地区先民———巴人的巴渝舞历史渊源及特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 :“巴渝舞”产生于巴渝地区巴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与战事... 根据民族史学、体育理论、体育史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 ,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 ,对三峡地区先民———巴人的巴渝舞历史渊源及特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 :“巴渝舞”产生于巴渝地区巴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与战事之中 ;“巴渝舞”因发源于巴郡渝水流域而得名 ;“巴渝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巴人 巴渝舞 武舞
下载PDF
巴渝舞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正伟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79-83,共5页
巴渝舞研究者从巴渝舞的名称、起源时间和地点、所涉及的民族及内容形式的特征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基本廓清了巴渝舞的本来面目,为进一步研究巴渝民族文化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巴渝舞 研究 述评
下载PDF
文化分层理论下巴渝舞文化剖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项奇奇 孙德朝 《军事体育学报》 201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分层理论的视角对巴渝舞进行文化剖析研究。研究发现:根据文化分层理论的“洋葱”模型,对巴渝舞文化进行分层,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表层,它由巴渝舞特有的外部形态而构成;第二层由巴人的尚武精神构成...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分层理论的视角对巴渝舞进行文化剖析研究。研究发现:根据文化分层理论的“洋葱”模型,对巴渝舞文化进行分层,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表层,它由巴渝舞特有的外部形态而构成;第二层由巴人的尚武精神构成;第三层为宗教仪式的举行而构成;第四层为深层,它由巴人的生存意识而构成。通过对巴渝舞文化的文化层次进行剖析研究,有利于巴渝舞文化的发展与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舞 文化分层理论 “洋葱”模型 文化剖析
下载PDF
川东土家族巴渝舞仪式的身体记忆变迁研究
12
作者 杨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第6期16-18,共3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以川东土家族巴渝舞仪式这一具有特定地域性、民族性的身体行为文化为样本,深入研究巴渝舞仪式的历史空间记忆的消解异化。认为:他者与自我的合谋、国家的显性在场、保护运动与自我的重新...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以川东土家族巴渝舞仪式这一具有特定地域性、民族性的身体行为文化为样本,深入研究巴渝舞仪式的历史空间记忆的消解异化。认为:他者与自我的合谋、国家的显性在场、保护运动与自我的重新定位的共同作用致使巴渝舞仪式"形意"疏远,产生了身体记忆的"异化"现象。提出:反思现代、思考回归、重构记忆是土家族巴渝舞仪式本真性回归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土家族 巴渝舞仪式 身体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