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陌生的爱情话语——浅析“十七年”小说的爱情书写模式 |
岑优波
李杭春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2
|
“民族形象社会主义中国画”的建构——“十七年”中国画的发展与演进 |
蔡青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6 |
1
|
|
3
|
“十七年”满族作家文学梳理 |
关纪新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4
|
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从一种视角对十七年文学演变的考察 |
熊忠武
|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0 |
|
5
|
论“十七年”战争小说英雄人物死亡书写的类型 |
冷其中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
2016 |
0 |
|
6
|
“十七年”时期柳青小说研究述评 |
张琰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7
|
环节缺失与逻辑断裂:对“十七年”时期古代戏曲作家作品“政治认证”程序的省察 |
黄静枫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中国电影史链条上的主旋律电影及其未来走向 |
彭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9
|
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
张志忠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0
|
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人物形象的符号学意义——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 |
胡牧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5
|
|
11
|
政治夹缝中的爱情无实之花——“十七年文学”爱情小说略论 |
王涘海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5 |
6
|
|
12
|
在主流意识形态制导下的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 |
李宗刚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3
|
“十七年文学”评价与文学经典性问题 |
贺仲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4
|
“十七年文学”研究与“历史叙述”的重构 |
曾令存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15
|
在瞻望黄金世界中迷失现在——读解《洼地上的“战役”》兼及17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
刘保昌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6
|
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电影中的象征与意识形态关联 |
柏佑铭
刘宇清(译)
陈犀禾(校)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7
|
英雄形象塑造与十七年《人民文学》的爱情叙事 |
吕海琛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8
|
论中国“十七年”美术片音乐在国家意志下的发展起落 |
王萌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引路人”——以《红豆》《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例 |
蒋潞瑶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