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环境营造与园林意匠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任勤红 安得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中国和韩国教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韩国绍修书院模仿中国白鹿洞书院的建筑与规制而建,两者有着较为密切的传承关系。以白鹿洞书院与绍修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背景、选址、建筑布局以及园... 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中国和韩国教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韩国绍修书院模仿中国白鹿洞书院的建筑与规制而建,两者有着较为密切的传承关系。以白鹿洞书院与绍修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背景、选址、建筑布局以及园林意匠对两书院的物质构建和精神构建层面比较中韩古代书院园林的"异质"因子。研究表明中韩古代书院都是根据儒家思想的礼乐文化而建造,在选址和建筑布局方面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同时又表现出自身的特点,白鹿洞书院的建筑采取轴线式的规整式布局,绍修书院的建筑则采取自然式布局,但2座书院在空间上都体现了以祭祀建筑为尊的儒家伦理精神的美学观。园林意匠的营造方面两书院通过赋予亭、石刻、水池与植物等园林要素深刻寓意,营造出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白鹿洞书院强调"礼宜乐和"的儒家伦理哲学理念;绍修书院蕴含理学思想,将"持敬""格物穷理"逐渐达到与"理"合一的人生目标融入园林景观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白鹿洞书院 绍修书院 礼乐文化 理学
下载PDF
论圣贤精神在古琴文化艺术中的根脉性作用
2
作者 昶国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4-80,共7页
古琴文化艺术根植于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而成的圣贤精神为古琴文化艺术注入了人文情怀、赋予了思想理念、提供了精神指引。反过来,古琴文化艺术又演绎诠释着圣贤精神,将圣贤的自然观、宇宙观、社... 古琴文化艺术根植于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而成的圣贤精神为古琴文化艺术注入了人文情怀、赋予了思想理念、提供了精神指引。反过来,古琴文化艺术又演绎诠释着圣贤精神,将圣贤的自然观、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伦理观、审美观以琴曲予以呈现,使古琴艺术与圣贤精神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古琴文化艺术,随圣贤精神的根系伸展而生长,是圣贤精神孕育出的艺术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贤精神 古琴文化艺术 道家 儒家 佛学 理学 楚骚
下载PDF
明代“夜气”说与心学思潮
3
作者 阮晓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夜气”之用始于《孟子》。明代以前,有关“夜气”的解读是为追求养身修炼之目的,赵岐又进一步指出带有“性善”的“思欲”取向得以留存“夜气”。宋儒注重以“理”的角度加以诠释,朱熹则强调留存“夜气”要以“心”为重点,提升心性修... “夜气”之用始于《孟子》。明代以前,有关“夜气”的解读是为追求养身修炼之目的,赵岐又进一步指出带有“性善”的“思欲”取向得以留存“夜气”。宋儒注重以“理”的角度加以诠释,朱熹则强调留存“夜气”要以“心”为重点,提升心性修养,但未将“心”提高到本体地位。明代时期,以阳明心学为中心,在心学范畴内依主观体认将“夜气”解推向了多义性与多元化,极大程度的与市井生活和个人性情相融合。此外,“夜气”解的核心要素受明代心学思潮影响而得以稳固,其诠释趋向对新时代仍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夜气 人理 良知
下载PDF
互动与转向:明清学术流变之下的书院教育——以湖北书院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裴晓雷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书院教育与学术流变息息相关。明中后期开始,随着传统学术发展的流变,在心学、理学的竞争中讲学日渐兴盛,湖北书院也逐渐发展壮大。乾嘉时期,考据学兴盛,湖北书院教育和学术主潮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清末,随着内忧外患的现实危机及经世... 书院教育与学术流变息息相关。明中后期开始,随着传统学术发展的流变,在心学、理学的竞争中讲学日渐兴盛,湖北书院也逐渐发展壮大。乾嘉时期,考据学兴盛,湖北书院教育和学术主潮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清末,随着内忧外患的现实危机及经世思潮的兴起,张之洞积极改革以两湖书院、经心书院等为代表的湖北书院的教育内容,讲授经世实学,大力宣扬西学,以培养实用人才,最终促使传统书院转变为新式学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考据学 湖北书院
下载PDF
隐然论道与史册昭垂:清儒陆世仪名位流变及从祀考
5
作者 张清文 刘心怡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6-44,共9页
或承尊朱黜王等门户之见,清理学家陆陇其等对陆世仪人物及儒家义理观褒贬交杂。陆氏身故后,太仓州士绅尊其为乡贤,并陪祀书院,又经《思辨录》等刊著流播,全祖望、唐受祺作传宣弘,陆氏声名更为显扬。光绪元年(1875),应地方州奏疏题请,清... 或承尊朱黜王等门户之见,清理学家陆陇其等对陆世仪人物及儒家义理观褒贬交杂。陆氏身故后,太仓州士绅尊其为乡贤,并陪祀书院,又经《思辨录》等刊著流播,全祖望、唐受祺作传宣弘,陆氏声名更为显扬。光绪元年(1875),应地方州奏疏题请,清廷准将其从祀孔庙,陆世仪以乡贤之身得以增祀,由一介地方生员跃居成为儒家主流。清末世乱时危,清廷多以理学名儒从祀,以延揽程朱学从众,而陆氏持论中允,治学驳杂,“不废陆王”,后得《国朝学案小识》为之构建理学道统谱系,塑其为清道统正宗。学术、政治互通纠葛中,陆世仪人物形象渐跃升为清国家正统,成为清廷权力与江南地域性力量共同构塑的孔门圣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清代学术 孔庙从祀 理学 江南文化
下载PDF
经学即理学: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可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5-96,共22页
顾炎武对理学的批判,主要是对明代及清初之“伪理学”即阳明心学及其末流的批判,其主要论点是心学为经学之害、心学清谈误国、心学“不自知堕于禅学”和“外仁、外礼、外事以言心”。这些批判也附带着一些对于程朱之学的负面评价,不过... 顾炎武对理学的批判,主要是对明代及清初之“伪理学”即阳明心学及其末流的批判,其主要论点是心学为经学之害、心学清谈误国、心学“不自知堕于禅学”和“外仁、外礼、外事以言心”。这些批判也附带着一些对于程朱之学的负面评价,不过这些负面评价,主要是认为《二程语录》《朱子语类》之类的语录在客观上给脱离经典而空言性与天道的心学之兴盛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同时也认为程、朱的某些言论有涉禅之嫌和导向心学之可能,这反映出顾炎武的儒学发展思路不同于宋明理学家融合儒、释、道的儒学发展思路,而是主张在保持儒家文化的纯正性前提下来发展儒学和体现儒学的经世实用之功效,但在总体上顾炎武充分肯定了程朱理学“据经论理”的经学本性,并否认宋代理学与明代心学之间有必然联系。然而,在以“仁”为核心价值的儒家文化价值观上,顾炎武通过对儒家“性善”理念的重新诠释,又表达了其不同于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理学家主张“存仁灭私”“存义灭利”的价值观:以“仁爱寓于私情”的观点为主要标识、反映明清之际时代要求的新仁学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经学 理学
下载PDF
“关陇之学”的形成与建构
7
作者 周日蓉 郝润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关学”作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著名理学学派,在古代学术史上大放异彩。明清时期的甘肃产生了不少理学家,其理学著述与理论,大大丰富了“关学”内涵,其理学建树与成就,在我国理学发展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就其地域、师承、学缘、学统、... “关学”作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著名理学学派,在古代学术史上大放异彩。明清时期的甘肃产生了不少理学家,其理学著述与理论,大大丰富了“关学”内涵,其理学建树与成就,在我国理学发展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就其地域、师承、学缘、学统、精神品格几方面而言,甘肃理学与关中理学一脉相承,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构成了明清理学统绪中的西北支脉,与东南理学遥相呼应。与其将西北理学支脉各自称为“关学”或“陇学”,不如将其合二为一,称之为“关陇之学”,使时间跨度与地域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富有学理意义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关陇之学 关学 陇学 建构
下载PDF
冯从吾《关学编》及其补续“关学”观念内蕴发抉——兼论关学史研究所面临诸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冬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冯从吾的"关学"是指以今陕、甘两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中心,以孔门四子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直传"和以张、周、程、朱、王诸系关中学人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续传"两个部分构成的孔学真传的概称,而"关中孔... 冯从吾的"关学"是指以今陕、甘两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中心,以孔门四子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直传"和以张、周、程、朱、王诸系关中学人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续传"两个部分构成的孔学真传的概称,而"关中孔学续传"是冯从吾"关学"的主体部分。在属地上家居关中、在价值上折中孔子、在学统上归属五家、在实践上践履为本是冯从吾《关学编》判断是否为关学人物的四个基本准则。严格恪守冯氏《关学编》所呈现的入编准则,并根据关学历史发展的实际适当放宽对"关中"地域的理解,是冯氏之后的关学补续者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冯从吾及《关学编》诸补续者的"关学",是指以孔子为价值认同、以孔门四子及张、周、程、朱、王认同为津梁、以注重道德践履为实践趋向的关中学人的统称。"关学"本质是道德实践史而不是单一的哲学史、思想史、观念史、学术史,张载是关学续传的肇端开先者而不是唯一宗师,当前的关学研究,应当在尊重和传承冯从吾以来"关学"基本观念的基础上予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从吾 《关学编》 关学 理学 关中
下载PDF
中国政治哲学的产生和历史演进 被引量:1
9
作者 江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0,共20页
中国政治哲学经过长达6000年以上的悠久孕育过程,到春秋时期由老子和孔子分别创立,此后的演进历史大致经历了理论化、经学化、理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中国政治哲学理论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各具个性的政治哲学体系,但它们都深切关注时代问... 中国政治哲学经过长达6000年以上的悠久孕育过程,到春秋时期由老子和孔子分别创立,此后的演进历史大致经历了理论化、经学化、理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中国政治哲学理论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各具个性的政治哲学体系,但它们都深切关注时代问题,积极擘画替代现实社会的理想社会,苦苦寻求济世救民的政治良方,深入探讨理想社会方案的本体论根基。中国政治哲学经学化是中国政治哲学从多元走向一元的政治化、官方化、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导致了政治文化专制主义、政治哲学停滞不前、政治哲学思维教条主义化等消极后果。中国政治哲学理学化是宋儒为振兴传统儒家政治哲学作出的最后努力,但它不可能克服先秦儒家尤其是汉儒的局限,更不可能改变皇权专制政治,相反把汉儒所确立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伦理纲常推向了极端。中国政治哲学现代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这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的中国特色现代政治哲学,其理论基础不是社会契约论,而是唯物史观,其终极追求不是理性王国,而是共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哲学 道德论 经学化 理学化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张君劢对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9-45,共7页
深入地认识传统文化 ,是摆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历史重任。作为新儒家重镇的张君劢 。
关键词 现代化 新儒家 科玄论战 科学主义 精神自由
下载PDF
从晋祠圣母殿彩塑看理学思想对宋代女性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蕊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12期87-89,共3页
不同于秦、汉唐时代积极自信、外在奔放的恣意人生态度,宋代理学更注重内敛和心性的平静,讲究理法对欲的控制。宋人收敛外在的伟力与气魄,在文化心理上趋于守静持敬,崇尚格物致知。文章以晋祠圣母殿彩塑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色彩、形制、... 不同于秦、汉唐时代积极自信、外在奔放的恣意人生态度,宋代理学更注重内敛和心性的平静,讲究理法对欲的控制。宋人收敛外在的伟力与气魄,在文化心理上趋于守静持敬,崇尚格物致知。文章以晋祠圣母殿彩塑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色彩、形制、装饰等角度进行分析,旨在建立起宋代理学思想与当时服饰审美之间的联系,从而分析"以理为美"的精神特质是如何对宋代女性服饰产生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思想 圣母殿彩塑 宋代女性服饰特点
原文传递
格物致知:理学认识论与文艺审美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34-42,共9页
宋代文化中 ,儒、道、禅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 ,士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结构也从单一向复合型发展。其中 ,理学思潮对文艺审美的影响不可低估。理学 ,是宋代兴起的以探究心性义理为主的新儒学 ,有较高的抽象思辨水平。“格物致知”,是理学... 宋代文化中 ,儒、道、禅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 ,士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结构也从单一向复合型发展。其中 ,理学思潮对文艺审美的影响不可低估。理学 ,是宋代兴起的以探究心性义理为主的新儒学 ,有较高的抽象思辨水平。“格物致知”,是理学认识论的核心 ,其基本精神是从穷尽一事一物的细微之理入手 ,以求达到对儒家伦理道德真谛的把握。文学 ,从本质上来说 ,也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方式。从认识论角度考察 ,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理学与文学 ,格物与观物 ,广义的格物态度与宋人诗家三昧 ,实有融会贯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格物致知 理这认识论 文艺审美观 文学 观物态度 宋代 诗歌
下载PDF
“回归孔孟”:黄道周《榕坛问业》对明代理学的反思
13
作者 卢珊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4-29,共6页
明代儒学大家黄道周在《榕坛问业》对《大学》进行的讨论,阐述了明善见性、物格知至、万物同体思想,彰显了尊道问学、体认先天、恢复本性、静定知止的工夫,试图解决当时朱、陆两家互为犄角及阳明后学悬空蹈虚之弊端,以汇合先秦儒家思想... 明代儒学大家黄道周在《榕坛问业》对《大学》进行的讨论,阐述了明善见性、物格知至、万物同体思想,彰显了尊道问学、体认先天、恢复本性、静定知止的工夫,试图解决当时朱、陆两家互为犄角及阳明后学悬空蹈虚之弊端,以汇合先秦儒家思想,进而重构理学性体。文章体现了明代末年天崩地解时期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展现了《大学》诠释的丰富性,具有引领后人不可偏执一隅、受限于朱陆之争,而应合理审视当下的思想冲突及对前人取精去粕化为己用的学术研究之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榕坛问业》 理学 反思
下载PDF
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传播方式分析
14
作者 杨阿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6-65,共10页
《白鹿洞书院揭示》问世以来,在东亚社会的教育与理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域外流传与影响,对于此作在本土的传播情况尚付阙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传播主体为官学和私学,传播方式主要... 《白鹿洞书院揭示》问世以来,在东亚社会的教育与理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域外流传与影响,对于此作在本土的传播情况尚付阙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传播主体为官学和私学,传播方式主要有讲学、刻石、刊刻等。透过《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流传,可见理学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理学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各层面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白鹿洞书院 理学 教育
下载PDF
论理学对宋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言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6,共6页
代表着圣人之道的理学 ,以诗教为标准 ,裁约着宋词的审美观念。无论是北宋时期理学家对词的摒弃 ,还是南宋时期理学家对词学的靠拢 ,都体现了这一尺度。朱子发明诗骚义理 ,使“骚雅”的精神成为宋词审美的最高标准。因此 ,在词学史上苏... 代表着圣人之道的理学 ,以诗教为标准 ,裁约着宋词的审美观念。无论是北宋时期理学家对词的摒弃 ,还是南宋时期理学家对词学的靠拢 ,都体现了这一尺度。朱子发明诗骚义理 ,使“骚雅”的精神成为宋词审美的最高标准。因此 ,在词学史上苏轼取代柳永 ,美成取代苏轼 ,最后白石取代美成 ,成为新的典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词学 骚雅风格 守代 文学影响 审美观念 张炎 姜白石 沈义父
下载PDF
“女书”起源研究的争鸣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伦玉敏 《孝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湖南江永"女书"作为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学者们进行了多种解读,其中以"女书"是商代古文字的孑遗演变和"女书"起源于明清时代说影响最大并引发了争鸣。从对这场... 湖南江永"女书"作为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学者们进行了多种解读,其中以"女书"是商代古文字的孑遗演变和"女书"起源于明清时代说影响最大并引发了争鸣。从对这场学术争论进行梳理和评论看,明清二代理学的传入与当地女性自由独立的风俗的冲突是"女书"产生的土壤,道教符箓派是"女书"文字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书”起源 争鸣 明清理学 道教符箓
下载PDF
真德秀读书思想及其对当代经典阅读的启示
17
作者 朱原谅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真德秀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理学家,对理学的传承和复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读书、写作、授徒的过程中,真德秀坚守理学,并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思想。通过对《西山读书记》《文章正宗》《大学衍义》等真德秀的传世之作进行研究,发... 真德秀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理学家,对理学的传承和复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读书、写作、授徒的过程中,真德秀坚守理学,并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思想。通过对《西山读书记》《文章正宗》《大学衍义》等真德秀的传世之作进行研究,发现他在读书次序、读书方法和读书内容等方面,传承了“北宋四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以及朱熹的阅读思想,并创新了一种牢固的读书体系。这种读书体系对于解决目前经典阅读的诸多困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德秀 理学 读书思想 经典阅读
下载PDF
二程天理论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汉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北宋理学的文化使命 ,就是要在汉唐以来佛道之教盛行、儒家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刻 ,重新恢复对儒家人文之道的信仰。二程在理学史上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以天理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二程一方面将宇宙主宰的“天”与人文法则的“理”... 北宋理学的文化使命 ,就是要在汉唐以来佛道之教盛行、儒家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刻 ,重新恢复对儒家人文之道的信仰。二程在理学史上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以天理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二程一方面将宇宙主宰的“天”与人文法则的“理”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将超越存在的天理与个人内在的人性统一起来 ,从而确立了儒家人文之道的形上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文化 天理 人性 程颐 程颢
下载PDF
朱子门人丛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立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8,共9页
朱子(1130—1200)一生讲学不辍,其门人弟子众多。有关朱子门人之研究,自明代至今,层出不穷,海内外多达十余种。然朱门人数既多,又遍布南北,且无名逸士亦不为少,故前人研究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共举三十例,进行考证。
关键词 朱子 门人 理学 宋史
下载PDF
新儒家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的奋勉:从现代性精神危机的应对看
20
作者 邱龙虎 《理论界》 2023年第10期72-77,共6页
处于现代性时空下的新儒家在新文化运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历史演进中反思现代性,审思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关注心性之学为重点的生命哲学,建构新式儒学为内核的中国哲学,促进中西方文明对话。这不仅是新儒家在西方近代文化东渐下的“... 处于现代性时空下的新儒家在新文化运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历史演进中反思现代性,审思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关注心性之学为重点的生命哲学,建构新式儒学为内核的中国哲学,促进中西方文明对话。这不仅是新儒家在西方近代文化东渐下的“冲击—回应”,更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内在生命力的伸张。新儒家在这一历程中所探索的路径、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等对于当前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其对儒家文化精神的追寻对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样富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新儒家 新文化运动 心性之学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