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洁
张佳环
+3 位作者
马贵龙
王中武
李秀岩
袁美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2,23,共4页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199个菌株,经过反复在国际鉴别品种上接种鉴定,确定134个菌株分属于生理小种1号(2个菌株)、2号(9个菌株)、...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199个菌株,经过反复在国际鉴别品种上接种鉴定,确定134个菌株分属于生理小种1号(2个菌株)、2号(9个菌株)、4号(112个菌株)、5号(1个菌株)、9号(2个菌株)、10号(2个菌株)、11号(2个菌株)、12号(4个菌株)。其中生理小种4号为我国及吉林省的优势小种,占分离频率的56%,广泛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武汉等大豆主产区;生理小种10号、11号、12号经反复测定与国外报道的所有小种均不同,是我国新命名的小种。有些菌株还需进一步测定。同时发现,目前国际上采用的鉴别品种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小种的划分,应筛选我国自己的鉴别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菌性斑点病菌
鉴别品种
生理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洁
张佳环
马贵龙
王中武
李秀岩
袁美丽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2,2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199个菌株,经过反复在国际鉴别品种上接种鉴定,确定134个菌株分属于生理小种1号(2个菌株)、2号(9个菌株)、4号(112个菌株)、5号(1个菌株)、9号(2个菌株)、10号(2个菌株)、11号(2个菌株)、12号(4个菌株)。其中生理小种4号为我国及吉林省的优势小种,占分离频率的56%,广泛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武汉等大豆主产区;生理小种10号、11号、12号经反复测定与国外报道的所有小种均不同,是我国新命名的小种。有些菌株还需进一步测定。同时发现,目前国际上采用的鉴别品种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小种的划分,应筛选我国自己的鉴别品种。
关键词
大豆
细菌性斑点病菌
鉴别品种
生理分化
Keywords
soybean
p
.
syringae
pv
.
glycinea
differential
varieties
p
hysiological
s
p
ecialization
分类号
S435.65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分化的初步研究
高洁
张佳环
马贵龙
王中武
李秀岩
袁美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