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牙龋齿活跃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谢盼 王秀琴 +1 位作者 暴晓彤 王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7期117-118,共2页
近年来 ,很多学者都致力于龋齿活跃性实验的研究 ,本次研究方法主要以测试牙面菌斑内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来显示龋齿活跃性。实验中对 36 5名 3~ 5岁儿童进行测试 ,并将其实验结果与儿童龋齿检查结果作对比 ,其目的在于显示此种龋齿... 近年来 ,很多学者都致力于龋齿活跃性实验的研究 ,本次研究方法主要以测试牙面菌斑内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来显示龋齿活跃性。实验中对 36 5名 3~ 5岁儿童进行测试 ,并将其实验结果与儿童龋齿检查结果作对比 ,其目的在于显示此种龋齿活跃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为今后龋齿的预测和预防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龋齿活跃性 实验 菌斑 调查
下载PDF
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与儿童乳牙龋齿活跃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莉 童国勇 +1 位作者 朱彬 李森森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1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唾液白细胞介素(IL)-5、IL-12、IL-13、IL-16水平与儿童乳牙龋齿活跃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儿童牙科门诊接诊的142例患有乳牙龋齿的儿童(龋齿组)与51例无龋齿的儿童(对照组)为... 目的探讨唾液白细胞介素(IL)-5、IL-12、IL-13、IL-16水平与儿童乳牙龋齿活跃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儿童牙科门诊接诊的142例患有乳牙龋齿的儿童(龋齿组)与51例无龋齿的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龋齿活跃性(CAT)评分将龋齿组儿童分为低度活跃亚组(0~1.0分)39例、中度活跃亚组(1.5分)62例、重度活跃亚组(2.0~3.0分)41例。检测各组儿童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比较组间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描述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与CAT之间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鉴别重度CAT的价值。结果龋齿组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662、20.822、20.358、37.689,P<0.01)。在低度活跃亚组、中度活跃亚组、重度活跃亚组中,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1.578、181.583、62.447、142.475,P<0.01);重度活跃亚组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均高于中度活跃亚组(t值分别为5.356、9.373、7.284、9.538)和低度活跃亚组(t值分别为23.032、32.494、19.568、52.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活跃亚组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均高于低度活跃亚组(t值分别为10.368、11.177、3.137、6.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唾液IL-5、IL-12、IL-13、IL-16水平与CA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7、0.268、0.293、0.357,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唾液IL-5、IL-12、IL-13、IL-16鉴别重度CAT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02pg/mL、2.15pg/mL、20.41pg/mL、369.75pg/m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1、0.773、0.680、0.727,唾液IL-5、IL-12、IL-13、IL-16联合鉴别重度CAT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均高于唾液IL-5、IL-12、IL-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炎症反应 乳牙 龋齿 龋齿活跃性
下载PDF
大连市某幼儿园儿童的龋齿活跃性与患龋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纪莹 杜小沛 +1 位作者 刘姝 张英华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大连市某幼儿园儿童龋齿活跃性与患龋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6岁大连市某幼儿园儿童151名,进行口腔检查及龋齿活跃性试验(cariosat test,CAT),根据口腔检查及CAT值,分析调查对象的患龋状态。结果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64.9%... 目的研究大连市某幼儿园儿童龋齿活跃性与患龋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6岁大连市某幼儿园儿童151名,进行口腔检查及龋齿活跃性试验(cariosat test,CAT),根据口腔检查及CAT值,分析调查对象的患龋状态。结果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64.9%,龋均为2.77。CAT值低度组的患龋率是32.5%(49/151),中度组是54.3%(82/151),高度组是13.2%(20/151)。CAT值低度组与中度组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9,P=0.025),CAT值低度组与高度组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2,P<0.001),CAT值中度组与高度组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0,P=0.016)。比较龋均在不同CAT值分度组的差异,CAT值高度组与中度组(t=2.264,P=0.037)、低度组(t=12.476,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某幼儿园儿童患龋率较高,龋齿活跃性高的儿童占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活跃性 患龋率 幼儿园儿童
下载PDF
适龄儿童涂氟前后患龋状态及龋齿活跃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纪莹 杜小沛 朱丽颖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调查大连市幼儿园3~5岁儿童的患龋情况,比较研究对象涂氟前后患龋状态与龋齿活跃度的变化。方法以2015—2016年大连市3所幼儿园3~5岁的100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年2次涂氟,对照组1年1次涂氟,行口腔内龋... 目的调查大连市幼儿园3~5岁儿童的患龋情况,比较研究对象涂氟前后患龋状态与龋齿活跃度的变化。方法以2015—2016年大连市3所幼儿园3~5岁的100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年2次涂氟,对照组1年1次涂氟,行口腔内龋齿检查,龋齿活跃度检测。结果涂氟前试验组儿童患龋率为55.4%,对照组患龋率为52.8%。涂氟前后试验组的患龋率由55.4%下降至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间龋齿活跃度检测结果的分布明显不同,试验组涂氟前后低度组增加了11.6%,中度组减少了3.7%,高度组减少了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1年2次的长期局部涂氟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降低龋齿活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龋状态 龋齿活跃 龋齿活跃性试验法 涂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