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形链球菌体外耐酸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晓晶 刘天佳 +3 位作者 蔡志宇 杨锦波 陈舟 刘建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427-429,共3页
目的 :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 :配制相同浓度的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 ,分别在不同pH浓度 (pH 4 .0~ 7.0 )的TP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目的 :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 :配制相同浓度的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 ,分别在不同pH浓度 (pH 4 .0~ 7.0 )的TP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比较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 :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菌株耐酸能力具有差异 ;高龋组个体定植的耐酸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龋组 (P <0 .0 5 )。结论 :高龋组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c)临床株的高致龋力与其耐酸能力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敏感 耐酸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型与产酸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贺新兰 +5 位作者 胡红梅 张铮辉 王蔚 周鹏 汤洪 刘兴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型与产酸性的关系.方法:①随机选取50例24—32岁的高龋、中龋及无龋者,取牙面菌斑样本接种于MS培养基上,每人随机挑取2—5株临床分离株,提取细菌染色体DNA,采用AP—PCR法对不同龋敏感者... 目的:研究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型与产酸性的关系.方法:①随机选取50例24—32岁的高龋、中龋及无龋者,取牙面菌斑样本接种于MS培养基上,每人随机挑取2—5株临床分离株,提取细菌染色体DNA,采用AP—PCR法对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②以pH0.5为间隔配制pH4.0~7.0系列的,含50mg/L葡萄糖的MS液体培养基,对不同基因型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厌氧培养48h,用精密pH计检测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结果:①14例高龋个体中有3例为1种基因型,5例有2种基因型,6例有3种基因型;9例中龋个体中有4例为一种基因型,3例有2种基因型,2例有3种基因型;13例无龋个体中有12例为1种基因型,1例有2种基因型.②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基因型越多的细菌其产酸能力越强.结论:①龋敏感越高的个体其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越多;②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pH值的检测,基因型越多的细菌其产酸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法 基因型 链球菌 变异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晓晶 刘天佳 +3 位作者 蔡志宇 陈舟 杨锦波 刘建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0-521,共2页
目的 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 C)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差异。方法 配制相同浓度的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 ,分别在不同 p H下 (p H5 .0~ 7.0 )含 5 %葡萄糖的 TP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 ,采用酸度计测定... 目的 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 C)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差异。方法 配制相同浓度的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 ,分别在不同 p H下 (p H5 .0~ 7.0 )含 5 %葡萄糖的 TP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 ,采用酸度计测定培养物终末 p H值 ,比较细菌的产酸能力 (△ p H)。结果 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菌株产酸能力有差异 ;高龋组个体定植的产酸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龋组 (P<0 .0 5 )。结论高龋组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不同敏感 性能 产酸
下载PDF
gtfB寡核苷酸探针对高龋及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的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衍芹 郭青玉 +1 位作者 吴文 张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寡核苷酸探针 变形链球菌 活性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 唾液 不同敏感 早期鉴定 国际标准株 m基因片段 早期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