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征类型初探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振标 王令红 欧阳莲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2年第1期72-80,共9页
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征类型。作者认为他们同属一个大人种——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依照他们体征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三个地区类型:1)中原地区类型;2)华南地区类型;3)关中地区类型。这些地区类型形成的时间可能... 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征类型。作者认为他们同属一个大人种——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依照他们体征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三个地区类型:1)中原地区类型;2)华南地区类型;3)关中地区类型。这些地区类型形成的时间可能是在较新石器时代为早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坡组 岩组 新石器 宝鸡 陕西 颅型 石山组 齿槽面角 黄色人种 蒙古人种 阔上面型 中国新石器时代 体征 初探
下载PDF
陕西渭南北刘遗址庙底沟类型墓葬人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强 《文博》 1990年第4期96-105,114,共11页
本文所研究的人骨材料,是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考古队渭南北刘遗址分队负责人张瑞岭同志提供的·这批人骨于1982~1983年在陕西渭南北刘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时出土,全部出自该遗址晚期地层的土坑墓和瓮棺葬中,其随葬器物或瓮棺葬具皆为... 本文所研究的人骨材料,是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考古队渭南北刘遗址分队负责人张瑞岭同志提供的·这批人骨于1982~1983年在陕西渭南北刘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时出土,全部出自该遗址晚期地层的土坑墓和瓮棺葬中,其随葬器物或瓮棺葬具皆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物,因此,其时代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随葬有典型器物的庙底沟类型墓葬发现不多,收集到的人骨材料则更少,而且,至今尚未曾见到有关的研究报告。因此,尽管北刘晚期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人骨材料的数量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 瓮棺葬 随葬器物 西安半坡博物馆 考古发掘 颅长高指数 鼻前窝 眶下缝 齿槽面角 陕西渭南
下载PDF
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颅骨的观察与测量
3
作者 原海兵 谢涛 何锟宇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61-286,共26页
老官山汉墓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为配合成都地铁三号线基本建设,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由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发掘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出土了... 老官山汉墓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为配合成都地铁三号线基本建设,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由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发掘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出土了大量漆木器、陶器,少量铜器和铁器等珍贵遗物。经初步研究推定M1为西汉武帝时期墓葬,M2、M3、M4三座墓葬年代为景帝、武帝时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官山 天回镇 齿槽面角 体质特征 下颌骨指数 腭圆枕 木椁墓 枕骨大孔指数 成都市
原文传递
新疆哈密拜其尔墓地出土古代人类体质特征初步研究
4
作者 魏东 曾雯 托乎提·吐拉洪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58-270,共13页
拜其尔墓地发现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拜其尔村南的一处戈壁台地上。经考古调查初步推测,共有墓葬500余座。2004年10~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哈密地区文物局对该墓地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墓葬40余座。
关键词 古代人类 考古调查 枕骨大孔指数 考古发掘 抢救性 新疆哈密 吐葫芦乡 村南 齿槽面角 面指数
原文传递
三峡悬棺人颅测量研究
5
作者 胡兴宇 罗传富 蓝顺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25,共2页
川南地区的“僰人悬棺”和三峡悬棺均举世瞩目.关于“僰人悬棺”主人的族属多数学者比较一致的意见为“僚人”,我们以往研究得出的结论支持这一论点.
关键词 悬棺葬 面型 葬俗 打牙 领型 颅型 测量结果 齿槽面角 下领骨 川东 侧切牙 三峡 僚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