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龙飞 《中国病案》 2019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自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收治的16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鼻氧管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自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收治的16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鼻氧管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心率及Pa O2、Pa CO2、HCO3-等血气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呼吸(42.7±3.3)次/min、心率(128.3±6.2)次/min及Pa CO2(6.5±1.2)kPa明显低于对照组(54.8±3.5)次/min、(155.4±6.5)次/min、(7.6±1.5)k Pa,研究组患儿Pa O2(7.5±1.6)k Pa、HCO3-(21.9±3.1)mmol/L及治疗的总有效率(98.8%)明显高于对照组(6.4±1.2)k Pa、(17.8±2.5)mmol/L、(77.5%),研究组患儿呼吸困难、发绀、肺部罗音等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0.9±0.2)d、(14.3±1.5)h、(7.3±1.6)d、(9.8±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8±0.4)d、(29.6±2.3)h、(8.9±2.2)d、(10.2±2.5)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同时还能缩短患儿预后周期,因此,其是一种高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 重症肺炎 疗效
原文传递
三种吸氧方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袁明亮 明文娟 叶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鼻氧管、氧气面罩和氧袋面罩三种吸氧方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接受鼻氧管吸氧氧疗(鼻氧管组),40例接受氧气面罩吸氧氧疗(氧气面罩组),41例接受氧袋面罩吸氧氧疗... 目的探讨鼻氧管、氧气面罩和氧袋面罩三种吸氧方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接受鼻氧管吸氧氧疗(鼻氧管组),40例接受氧气面罩吸氧氧疗(氧气面罩组),41例接受氧袋面罩吸氧氧疗(氧袋面罩组)。对比三组患者吸氧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监测结果[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_(2))],OI<300 mm Hg(1 mm Hg=0.133 kPa)持续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pH值、PaO_(2)、PaCO_(2)、OI、SpO_(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48 h后的pH值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24、48 h后的PaO_(2)高于本组治疗前,且高于氧气面罩组及鼻氧管组同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24、48 h后的OI高于氧气面罩组及鼻氧管组同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24、48 h后的SpO_(2)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8.32±3.82)d、治疗有效率为70.7%、气管插管率为19.5%;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9.34±4.36)d、治疗有效率为67.5%、气管插管率为22.5%;鼻氧管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12.35±4.64)d、治疗有效率为56.3%、气管插管率为31.3%。氧袋面罩组及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均短于鼻氧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及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气管插管率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面罩、氧袋面罩吸氧氧疗应用于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较鼻氧管吸氧氧疗可更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肺炎 气面罩 袋面罩 血气分析 临床转归
下载PDF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对非插管全麻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雪 廖雪梅 何真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0-0093,共4页
探讨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对非插管全麻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9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并拔除气管导管转麻醉恢复室(PACU)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 探讨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对非插管全麻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9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并拔除气管导管转麻醉恢复室(PACU)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体采样管与输液用7号尼龙针导管自制鼻导管;实验组采用自带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管的一次性使用鼻氧管。比较两组在呼吸暂停或抑制的发现时间、通气不足的发现时间、监测过程中的并发症(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苏醒延迟)情况以及苏醒时间、PACU驻留时间。结果 实验组呼吸暂停或抑制、通气不足的发现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监测过程中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苏醒时间、PACU驻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应用于麻醉复苏期间PetCO2的监测可及时发现通气不足、气道梗阻等情况,有助于降低复苏风险,减少复苏负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PACU驻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呼气末二化碳分压 苏醒时间
下载PDF
通气方式在舒适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敏 刘光顺 张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96-100,共5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OB)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FOB诊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呛咳、低血氧饱和度及舌后坠等。气道管理是舒适化FOB的难点,不同通气方式在舒适化FOB中的应用效果不同。通气方式可分为经鼻类通气、经面罩通...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OB)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FOB诊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呛咳、低血氧饱和度及舌后坠等。气道管理是舒适化FOB的难点,不同通气方式在舒适化FOB中的应用效果不同。通气方式可分为经鼻类通气、经面罩通气、经喉罩通气、经气管导管通气、喷射通气技术等,经鼻通气方式包括普通鼻氧管、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经鼻咽通气道(NP)通气。普通鼻氧管是最便捷的FOB通气方式,但易发生呛咳、低氧血症及呼吸抑制等;HFNC可对行FOB的危重患者提供有效呼吸支持;NP可减轻FOB患者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普通一代内镜面罩、KHC型面罩通气可有效改善FOB术中患者PaO_(2)。FOB中使用喉罩通气的患者术中低血氧饱和度发生率低。FOB术中用气管导管插管通气可出现患者血流动力学不平稳、气道损伤较重及检查空间受限等。喷射通气可提高FOB术中患者的氧分压,提高FOB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高流量疗技术 咽通气道 面罩 喉罩 纤维支气镜检查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小儿眼科手术静脉全麻中P_(ET)CO_2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红斌 杨英 +2 位作者 叶荣花 凌洪峰 林征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患儿静脉全麻期间PETCO2分压和波形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1~6岁和7~12岁不同眼科手术患儿中各随机选择48例,分别为L组(1~6岁)和H组(7~12岁).在自主呼吸静脉全麻下采用鼻氧管采气方法动态观察静脉全麻前...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患儿静脉全麻期间PETCO2分压和波形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1~6岁和7~12岁不同眼科手术患儿中各随机选择48例,分别为L组(1~6岁)和H组(7~12岁).在自主呼吸静脉全麻下采用鼻氧管采气方法动态观察静脉全麻前、麻醉后15、30、45、60min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分压和波形变化.结果 L组30min、H组45min PETCO2分压明显升高,两组均可出现三类异常的CO2波形,其中L组Ⅱ类波形发生率明显高于H组.结论小儿眼科手术静脉全麻中容易出现呼吸功能减弱,呼吸道不通畅而导致CO2积蓄,低年龄组更为显著;鼻氧管PETCO2监测可提高小儿眼科手术静脉全麻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小儿 眼科手术 静脉麻醉 全身麻醉 呼气末二化碳
原文传递
品管圈在改进气管切开护理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莉红 王青云 +2 位作者 陈玉如 缪春晴 黃小莉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431-431,F0004,共2页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为进行品质管理自发地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本文报道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改进气管切开护理方法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为进行品质管理自发地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本文报道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改进气管切开护理方法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3年1月开展QCC活动前6个月入住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脑外科的气管切开患者29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8~72岁,气管切开时间15~3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县人民医院 切开护理 切开患者 普通无菌纱布 品质 采血试 换药时间
原文传递
鼻氧管酸碱度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7
作者 黄思危 董蓥霖 周晴 《医疗装备》 2022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依据YY/T 1543-2017《鼻氧管》中对酸碱度检测的要求,评定鼻氧管酸碱度检测的不确定度。方法按照YY/T 1543-2017制备鼻氧管酸碱度检测的检验液及空白对照液,计算可能引入检测不确定度的因素(A类和B类)带来的不确定度,通过不确定度... 目的依据YY/T 1543-2017《鼻氧管》中对酸碱度检测的要求,评定鼻氧管酸碱度检测的不确定度。方法按照YY/T 1543-2017制备鼻氧管酸碱度检测的检验液及空白对照液,计算可能引入检测不确定度的因素(A类和B类)带来的不确定度,通过不确定度合成得到总不确定度。结果总不确定度计算结果显示,由检测重复性引入的A类不确定度及由pH计引入的B类不确定度是总不确定度的主要组成部分。结论日常检测工作中,试验人员除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定外,还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尽量减少各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不确定度 酸碱度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中环己酮残留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彭俊 王书晗 +1 位作者 刘洪伟 徐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7期15-16,77,共3页
目的:建立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中环己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极限浸提法对鼻氧管中的环己酮进行提取,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B-624(30m×0.53mm×3μm);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氢气流量40.0mL/min... 目的:建立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中环己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极限浸提法对鼻氧管中的环己酮进行提取,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B-624(30m×0.53mm×3μm);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氢气流量40.0mL/min,空气流量400.0mL/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高纯氮气(99.999%);溶剂为水,采用顶空进样方式。结果:环己酮在9.071~217.7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6.53%(n=9),相对标准偏差为1.97%。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中环己酮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顶空 气相色谱
下载PDF
一次性输液器和鼻氧管中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珺玮 钟玲 +2 位作者 吴斌 徐新军 晏荣伟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3期498-501,共4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10批一次性输液器,6批无菌鼻氧管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试,并分析产生气味的主要物质。方法:采用顶空进样装置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使用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10批一次性输液器,6批无菌鼻氧管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试,并分析产生气味的主要物质。方法:采用顶空进样装置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使用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全扫描总离子图定性检测样品挥发性物质。结果:采用GC-MS法鉴别一次性输液器和无菌鼻氧管的挥发性化合物,共测定出19种嗅感物质,包括烃类、醇、醛和酯等羰基化合物。结合气味检测方法,发现2-乙基己醇浓度对样品气味等级影响最大。结论:部分样本气味评级高,可能与2-乙基己醇含量较高有关,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输液器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经鼻氧管吸入七氟烷维持全身麻醉下行部分在小儿口腔一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黄友芳 黄元香 黎钢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2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观察鼻氧管吸入七氟烷维持全身麻醉在行部分小儿口腔一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行小儿一级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实行一级手术... 目的观察鼻氧管吸入七氟烷维持全身麻醉在行部分小儿口腔一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行小儿一级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实行一级手术。对照组实施气管内插管静脉维持全身麻醉,试验组实施经鼻氧管吸入七氟烷维持全身麻醉。麻醉开始后,记录两组麻醉准备时间(T1)、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T2)、麻醉苏醒时间(T3)及麻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T1、T2、T3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牙齿损伤、口咽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咽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口腔一级手术中经鼻氧管吸入七氟烷维持全身麻醉可以缩短麻醉准备、麻醉操作、麻醉苏醒时间,提高麻醉工作效率,减少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全身麻醉 小儿口腔 一级手术
下载PDF
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在肥胖患者不插管全麻中对通气情况的改善效果
11
作者 滕琦 梁然 +2 位作者 王睿 刘萍 闫昱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观察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对不插管全麻肥胖患者通气情况改善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不插管全麻肥胖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高流量鼻氧管... 目的观察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对不插管全麻肥胖患者通气情况改善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不插管全麻肥胖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通气,对照组给予普通鼻氧管复合仰头举颌法通气。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组内不同氧流量2 L/min、4 L/min、6 L/min时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8,P=0.001;F=7.658,P=0.002),观察组4 L/min、6 L/min时的PetCO_(2)、O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组内麻醉前(T_(0))、麻醉10 min(T_(1))、术毕时(T_(2))时间点的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24,P<0.001;F=10.236,P<0.001),观察组T_(1)、T_(2)时点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组内T_(0)、T_(1)、T_(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6,P<0.001;F=8.321,P<0.001),观察组T_(1)、T_(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组内T_(0)、T_(1)、T_(2)时间点的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8,P<0.001),观察组T_(1)、T_(2)时间点的S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用于肥胖患者不插管全麻中可明显改善其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SpO_(2),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 咽通气道 肥胖 不插全麻 通气
原文传递
面罩型鼻氧管在胃管固定和防喷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牛淑君 陈红 袁立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5-7,共3页
探究面罩型鼻氧管在胃管固定和防喷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留置胃管患者共120例,采取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橡胶胶布固定胃管,实验组采用面罩型鼻氧管固定胃管。比较两组... 探究面罩型鼻氧管在胃管固定和防喷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留置胃管患者共120例,采取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橡胶胶布固定胃管,实验组采用面罩型鼻氧管固定胃管。比较两组胃管固定效果、防喷溅效果以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胃管固定效果、防喷溅效果以及患者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留置胃管患者采取面罩型鼻氧管固定,有助于提升固定效果以及防喷溅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型 固定 防喷溅
下载PDF
一次性鼻氧管弹性固定带用于固定胃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前英 陈先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6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鼻氧管弹性固定带固定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留置胃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固定胃管,试验组使用鼻氧管弹性固定带方法固定胃管。分析两种... 目的:探讨一次性鼻氧管弹性固定带固定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留置胃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固定胃管,试验组使用鼻氧管弹性固定带方法固定胃管。分析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异常(受损或过敏)情况,患者担心脱管情况和舒适情况。结果:鼻氧管弹性固定带固定胃管的方法意外脱管率低,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过敏和患者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明显降低。结论:鼻氧管弹性固定带固定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地固定胃管,减少了意外脱管率,减轻皮肤异常,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患者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增加了患者舒适度且取材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固定带 意外脱 舒适
下载PDF
自制减压双鼻氧管预防昏迷患者鼻氧管耳部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露 赵红琼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1期1638-1640,共3页
目的 观察并探讨自制减压双鼻氧管预防昏迷患者鼻氧管耳部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需持续氧气吸入的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自制减压双鼻氧管氧气吸入,对照组予常规... 目的 观察并探讨自制减压双鼻氧管预防昏迷患者鼻氧管耳部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需持续氧气吸入的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自制减压双鼻氧管氧气吸入,对照组予常规一次性双鼻氧管氧气吸入.观察2组患者鼻氧管耳部压疮发生情况及压疮分期.结果2组患者Brad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给予不同的氧气连接材料进行氧疗后,观察组43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出现了鼻氧管耳部压疮,而在对照组有9例,对照组鼻氧管耳部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5).结论自制减压双鼻氧管在预防昏迷患者鼻氧管耳部压疮中,能有效减轻耳部皮肤压迫,减少压疮的发生,效果明显,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耳部压疮 预防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一次性鼻氧管在新生儿吸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利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4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鼻氧管在新生儿吸痰中的应用效果,为预防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12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常规组采用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吸痰,观察组采用一... 目的探讨一次性鼻氧管在新生儿吸痰中的应用效果,为预防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12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常规组采用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吸痰,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鼻氧管吸痰。观察两组新生儿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有无下降、鼻黏膜损伤情况、吸痰是否彻底。结果观察组的吸痰方法对血氧饱和度波动的影响、鼻黏膜损伤小于常规组,吸痰彻底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鼻氧管用于新生儿吸痰,能提高吸痰有效率,减轻吸痰不良反应,吸痰较彻底,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下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保护了脑组织,维持患儿脑细胞的活性、利于患儿康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 婴儿 新生 治疗应用
下载PDF
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的改良及应用
16
作者 肖金凤 张小蓉 王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9期75-77,共3页
目的改良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并探讨在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吸氧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双侧鼻氧管吸氧的1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固定... 目的改良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固定方法,并探讨在婴幼儿双侧鼻氧管吸氧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双侧鼻氧管吸氧的1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固定双侧鼻导管,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双侧鼻导管。比较两组患儿吸氧有效性、管道脱落、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问卷调查27名护理人员对改良固定方法的评价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吸氧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的9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管道脱落、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家属对鼻氧管固定方法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除此之外,问卷调查27名护理人员对改良固定方法的评价,27名(100%)护士认为改良固定方法的操作简单方便;26名(96.30%)护士认为改良固定效果较好,25名(92.59%)护士认为患儿舒适度好。结论改良固定方法能减少患儿管道脱落、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的医疗安全,提高了患儿吸氧的依从性,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 水胶体 婴幼儿
下载PDF
改进型鼻氧管在脑卒中患者吸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梅 赵丽 李洪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704-706,共3页
目的研究改进型鼻氧管在脑卒中患者吸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旳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用改进型鼻氧管吸氧,对照组用常规鼻氧管吸氧,观察2组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鼻氧管脱落率和患者... 目的研究改进型鼻氧管在脑卒中患者吸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旳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用改进型鼻氧管吸氧,对照组用常规鼻氧管吸氧,观察2组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鼻氧管脱落率和患者对鼻氧管的满意度。结果吸氧治疗第1天,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吸氧15 min和30 min经皮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治疗1周后,观察组鼻氧管脱落率低于对照组(4.88% vs. 21.74%, P<0.05).观察组患者鼻氧管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95.12% vs. 89.13%,P<0.05).结论改进型鼻氧管不仅可以保证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氧的效果,同时降低了鼻氧管的脱落率,提高了患者在使用鼻氧管吸氧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改进型
下载PDF
一次性双鼻氧管两种固定方法比较和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荣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587-588,共2页
目的:比较一次性双鼻氧管两种固定法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将住院成人吸氧的122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比较,甲组(1~14床)用圆形固定法,乙组(15~28床)用心形固定法。结果:临床观察一次性双鼻氧管使用心形固定法脱出率和重置... 目的:比较一次性双鼻氧管两种固定法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将住院成人吸氧的122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比较,甲组(1~14床)用圆形固定法,乙组(15~28床)用心形固定法。结果:临床观察一次性双鼻氧管使用心形固定法脱出率和重置率大大低于圆形固定法。结论:心形固定法效果比圆形固定法效果好,护士节力,患者易接收、感觉舒适,更好达到氧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双 固定法 效果 护理
下载PDF
新型“双耳挂式”鼻氧管在神经外科给氧技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曹虹 骆春红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0期2827-2828,共2页
[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病人给氧护理操作中,新型"双耳挂式"鼻氧管固定法对鼻氧管滑脱率、病人舒适度及护理工时的影响。[方法]190例经鼻腔给氧的神经外科病人,分别应用自制的新型"双耳挂式"鼻氧管固定用具固定法(改... [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病人给氧护理操作中,新型"双耳挂式"鼻氧管固定法对鼻氧管滑脱率、病人舒适度及护理工时的影响。[方法]190例经鼻腔给氧的神经外科病人,分别应用自制的新型"双耳挂式"鼻氧管固定用具固定法(改良组95例)与常规固定法(对照组95例)进行给氧。[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中,改良组仅有3例因病人躁动,氧管被拔脱,无一例病人诉氧管固定不适。对照组中58例因体位变动等原因而滑脱氧管,10例因病人诉氧管固定不适而拒绝用氧。在护理工时方面,改良组平均每天给1例病人固定氧管只需4s~5s,而对照组所用时间因氧管滑脱的次数增加而递增至3min~5min,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双耳挂式"鼻氧管固定法能有效防止鼻氧管滑脱,弥补了传统各类鼻氧管固定法的不足,使病人更舒适、用氧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挂式” 神经外科 技术
下载PDF
一次性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在急诊心肺复苏时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刘静 邝宗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74-76,共3页
探讨一次性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在急诊心肺复苏时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进行院前急诊抢救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急救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并进行呼气末正压通... 探讨一次性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在急诊心肺复苏时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进行院前急诊抢救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急救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并进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同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进行监测。记录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以及急救后转归情况,进一步比较自主循环恢复与无自主循环恢复患者PETCO2监测结果的差异、自主循环恢复后不同转归(生存、死亡)患者PETCO2监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50例患者经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后自主循环恢复23例,心肺复苏成功率为46.00%,自主循环恢复组患者心肺复苏10min、心肺复苏20min、心肺复苏30min PETCO2水平均高于无自主循环恢复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23例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经过急救最终生存9例(39.13%)、死亡14例(60.87%),生存组患者心肺复苏10min、心肺复苏20min、心肺复苏30min PETCO2水平均高于死亡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使用一次性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在急诊心肺复苏时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能够反映心肺复苏效果、预测患者的转归,对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心肺复苏 一次性使用呼气末二化碳采集 呼气末二化碳分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