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罗祖友 严奉伟 +1 位作者 薛照辉 吴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91-295,共5页
目的: 探讨藤茶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1)测定藤茶多糖(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polysaccharide,AGP)的还原能力;(2)测定AGP在化学模拟体系、体外血清的抗活性氧能力;(3)测定AGP对小鼠肝匀浆、小鼠肝线粒体MDA生成的影响;(4... 目的: 探讨藤茶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1)测定藤茶多糖(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polysaccharide,AGP)的还原能力;(2)测定AGP在化学模拟体系、体外血清的抗活性氧能力;(3)测定AGP对小鼠肝匀浆、小鼠肝线粒体MDA生成的影响;(4)用分光光度法测定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和Fe2+-VC诱导的肝线粒体肿胀程度来研究AGP的抗氧化效果;(5)小鼠随机分成对照与AGP组,腹腔注射AGP 150mg/kg·bw·d 12d后,测定小鼠血清抗活性氧能力及肝组织MDA含量。 结果: AGP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活性氧能力并能抑制小鼠肝组织及肝线粒体MDA的生成,可减少红细胞诱导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对小鼠体内肝组织MDA生成的抑制作用显著。 结论: AGP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线粒体 抗氧化作用 组织 茶多糖 AGP VC MDA
下载PDF
菜籽多糖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严奉伟 罗祖友 +1 位作者 吴季勤 吴谋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研究菜籽多糖粗品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用K3[Fe(CN)6]与TCA体系、脂肪氧合酶评价菜籽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肪氧合酶的能力,用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MDA及ROS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显示,在化学... 研究菜籽多糖粗品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用K3[Fe(CN)6]与TCA体系、脂肪氧合酶评价菜籽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肪氧合酶的能力,用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MDA及ROS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显示,在化学模拟体系中,菜籽多糖具有还原能力,2.00mg·ml-1菜籽多糖的抗活性氧单位为94.03,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率达22.8%。在体外,2.00mg·ml-1菜籽多糖使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低于非诱导组,对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MDA生成抑制率达30.3%,对肝组织匀浆MDA生成抑制率分别为54.7%(非诱导组)、32.0%(Fe2+诱导组)及84.5%(H2O2诱导组)。10.00mg·ml-1菜籽多糖使小鼠血清抗活性氧单位达1340.13。在体内,腹膜注射菜籽多糖组小鼠(400mg·kg-1bw·d-1,12d)与对照组相比,肝匀浆MDA的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上结果表明,菜籽多糖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菜籽多糖具有还原能力及抑制与氧化有关的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抗氧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诱导 抗氧化作用 线粒体 MDA 菜籽 脂肪氧合酶 抑制率
下载PDF
核桃油对小鼠肝脏与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清安 李建科 李泽珍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8-409,共2页
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使抗氧化能力降低、过氧化脂质产物增多,易导致疾病和衰老[1].核桃仁含油脂70%左右,8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为62.20%,亚麻酸含量为13.45%.... 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使抗氧化能力降低、过氧化脂质产物增多,易导致疾病和衰老[1].核桃仁含油脂70%左右,8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为62.20%,亚麻酸含量为13.45%.此外,还含有多种无机元素及维生素[2].本试验以不同剂量核桃油连续给小鼠灌胃,以研究其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为开发核桃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作用 体内 脑组织 年龄增长 核桃油 核桃仁 油脂
下载PDF
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的代谢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聪颖 周金娥 +3 位作者 严国锋 张健 杜宁 陆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其苷元。Km为(334.27±15.28)μmol/L。结论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通过水解得到活性代谢产物苷元,对其充分发挥活性作用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代谢产物 体外 HPLC测定 含量 用具 分发 孵育 代谢过程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3在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中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基巍 赵翌 +4 位作者 富力 鲁岐 吕申 李莹 燕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中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人参皂甙Rg3抗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Rg3预防组、Rg3治疗组、Rg3与顺铂联合治疗组、顺铂治疗...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中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人参皂甙Rg3抗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Rg3预防组、Rg3治疗组、Rg3与顺铂联合治疗组、顺铂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原发瘤及转移瘤组织的形态学结构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Rg3预防组及治疗组电镜下(5份样品)可见较多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5/5,4/5);顺铂治疗组的形态改变以细胞破坏为主,凋亡的细胞较少;联合治疗组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程度相当。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结果为:Rg3预防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均见细胞凋亡的特征峰(5/5),而顺铂治疗组为1/5,对照组未见凋亡峰(0/5)。结论:人参皂甙Rg3抗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的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人参皂甙RG3 淋巴结转移 细胞凋亡 顺铂 诱导 镜下观察 流式细胞仪分析
下载PDF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韩克起 顾伟 +5 位作者 胡侠 张亚妮 黄雪强 刘岭 苏永华 凌昌全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ICR小鼠皮下,建立异位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小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6%,自...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ICR小鼠皮下,建立异位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小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6%,自发转移率为81.8%;大量腹水发生率为40.9%,自发消退率为0%。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为28d,约移植14d后进入快速增殖期。结论: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高,有高转移、无自发消退现象,可作为研究肝癌转移机制和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模型 自发消退 成功率 皮下 目的 结论 方法
下载PDF
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PPAR-γ表达增强 被引量:21
7
作者 范建高 丁晓东 +3 位作者 王国良 徐正婕 田丽艳 郑晓英 《肝脏》 200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亚型在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 ,分批于实验第 8、12、2 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饲...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亚型在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 ,分批于实验第 8、12、2 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第 8周呈现单纯性脂肪肝 ,第 12~ 2 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和RT PCR显示 ,随着造模时间延长 ,肝脏PPAR-γ的表达逐渐增强。模型组肝脏PPAR-γ1mRNA表达于第 2 4周达到高峰 (与对照组相比升高 3 .5倍 ,P <0 .0 1) ,PPAR-γ2 mRNA表达于造模第 16周时达高峰 (较对照组升高 5 .8倍 ,P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仅PPAR-γ2 mRNA与肝脂变程度之间关系密切 (r =0 .89,P <0 .0 5 )。结论 持续 2 4周的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 ,模型大鼠肝脏PPAR-γ表达增强 ,NAFLD大鼠肝细胞可能部分具有脂肪细胞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表达 高脂饮食 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 对照组 造模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林胜璋 郑志强 +3 位作者 吴伟军 俞辉军 游涛 陈聪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30min、再灌流90min组(B组)、缺血前30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肝缺血30min、再灌流90min组(C组)。分别测血浆中天冬氨酸...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30min、再灌流90min组(B组)、缺血前30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肝缺血30min、再灌流90min组(C组)。分别测血浆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氨酶(LDH)浓度;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取肝组织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流90min时C组的血浆ALT、AST、LDH值及肝组织MPO含量均低于B组(P<0.01),且C组的肝细胞显微、超微结构损害的改变较B组的轻。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肝缺血再灌流时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中的聚集,从而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流所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流损伤 乌司他丁 保护作用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髓过氧化物酶 乳酸脱氨酶 中性粒细胞 组织 SD大 静脉注射 电镜观察 结构损害 功能损伤 缺血 细胞 对照组 B组 C组 ALT AST MPO IDH 血浆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过程中整合素α5β1动态变化与扶正化瘀方干预作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宣红萍 孙保木 +2 位作者 陶艳艳 胡义扬 刘成海 《肝脏》 200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整合素α5 β1蛋白的变化特点 ,及其扶正化瘀方影响该蛋白表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 (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13 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整合素α5 β1蛋白的变化特点 ,及其扶正化瘀方影响该蛋白表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 (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13 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瘀方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又分为 2d、1、2、3、4、5、6周共 7个动态观察点。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瘀方稀释液灌胃 ,共用药 6周。其余大鼠灌以等量生理盐水。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 ,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α5 β1与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 )表达量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随肝纤维化形成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FN、α5 β1与α SMA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 ,早期以FN升高明显 ,而后以α5 β1及α SMA增加较为显著 ,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模型组比较 ,扶正化瘀方预防组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减轻 ,肝羟脯氨酸含量下降 ,FN、α5 β1与α SMA蛋白表达减少。 结论 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脏整合素α5 β1表达逐渐增加 ,肝损伤早期FN显著上升 ,并可通过α5 β1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肝纤维化。扶正化瘀方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FN与整合素α5 β1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方 FN 整合素Α5Β1 Α-SMA 组织 纤维化形成 蛋白表达
下载PDF
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信号传导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玲 孙剑勇 +2 位作者 方国汀 姜林娣 王吉耀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甘草酸与TGFβ1刺激的HSC共同孵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1000 μmol/L甘草酸对TGF β1刺激的HSC中Smad2...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甘草酸与TGFβ1刺激的HSC共同孵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1000 μmol/L甘草酸对TGF β1刺激的HSC中Smad2、3、7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1-1000μmol/L甘草酸对TGF β1刺激的HSC中Smad2、3、7蛋白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促进HSC中Smad2、3、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促进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1-1000μmol/L甘草酸抑制Smad2、3、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甘草酸可能通过干预大鼠HSC中TGFβ信号通路而减少胶原合成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传导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信号传导 星状细胞(HSC) TGFβ信号通路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WESTERN印迹法
原文传递
硒和维生素C对氟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夏涛 王爱国 +3 位作者 余日安 肖登峰 林青 杨克敌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 研究氟对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及硒和维生素C对氟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氟 (F)组、氟 +硒 (F +Se)组、氟 +维生素C(F +VC)组分别用NaF 15 0mg/L、NaF 15 0mg/L +Na2 SeO35mg/L、NaF 15 0mg/L +VC 10 0 0mg/L喂... 目的 研究氟对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及硒和维生素C对氟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氟 (F)组、氟 +硒 (F +Se)组、氟 +维生素C(F +VC)组分别用NaF 15 0mg/L、NaF 15 0mg/L +Na2 SeO35mg/L、NaF 15 0mg/L +VC 10 0 0mg/L喂养雄性SD大鼠 4周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SCGE)检测肝细胞DNA的损伤率。结果 F组肝细胞DNA损伤率 (44 .8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9.40 % ) ;而F +Se组(12 .60 % )和F +VC组 (14.60 % )的DNA损伤率明显低于F组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过量氟摄入可导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 ,而适量的硒和维生素C对氟致DNA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DNA损伤 维生素C 细胞DNA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损伤率 损伤作用 SD大 拮抗作用 对照组 过量氟
下载PDF
铅暴露引起的小鼠肝脏抗氧化系统损伤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进 徐立红 +3 位作者 郑一凡 邢鸣鸾 唐建刚 俞智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42-1144,共3页
小鼠暴露于不同浓度乙酸铅1周后,对肝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物质(ROS)、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TOSC)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小鼠铅暴露后,肝脏GSH水平和TOSC值略有下降;GR... 小鼠暴露于不同浓度乙酸铅1周后,对肝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物质(ROS)、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TOSC)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小鼠铅暴露后,肝脏GSH水平和TOSC值略有下降;GR、CAT、SOD活性被抑制,在高剂量铅暴露组尤为明显;ROS升高1 5倍.这些结果表明,铅能对小鼠肝脏的抗氧化系统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暴露 GR 损伤 ROS 过氧化氢酶(CAT) 抗氧化系统 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下载PDF
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疗效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申凤俊 朱跃科 +2 位作者 贾继东 马红 王宝恩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 制备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缬沙坦灌胃20 mg·kg1·d1.共8周,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AngⅡ水平...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 制备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缬沙坦灌胃20 mg·kg1·d1.共8周,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Ang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colⅠ)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的水平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结果 缬沙坦可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模型组肝组织AngⅡ水平(Pg/0.2g肝重)、col-Ⅰ和TIMP1 mRNA水平分别为186.0±80.7、0.827±0.094和0.924±0.110,缬沙坦组分别为62.6±7.7、0.587±0.037和0.541±0.026,缬沙坦可降低肝脏AngⅡ的水平及Col-Ⅰ和TIMP1 mRNA的水平,F值分别为19.420、31.897和29.622,P值均<0.01。 结论 缬沙坦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为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提供一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纤维化模型 TIMP1 组织 疗效 水平 结论 机制
原文传递
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Ⅰ、Ⅲ、Ⅳ型胶原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钟鸣 余胜民 +5 位作者 杨增艳 黄琳芸 陈少锋 李中华 王进声 陈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 ,研究其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设立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排钱草总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和... 目的 :观察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 ,研究其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设立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排钱草总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 ,以腹腔注射猪血清方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排钱草总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在注射猪血清的同时分别灌服排钱草总生物碱 3 0mg/kg ,2 0mg/kg ,10mg/kg ,1次 /d ,共 8周。大鼠肝脏HE染色 ,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炎性坏死与胶原纤维沉积变化 ;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腓钱草总生物碱对肝脏表达Ⅰ、Ⅲ、Ⅳ型胶原蛋白及TGF β1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表现 ,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广泛形成 ,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 ,Ⅰ ,Ⅲ ,Ⅳ型胶原 (1. 2 8± 2 .5 9vs13 .82± 6. 5 5 ,1 .0 0± 1. 2 2vs 14. 69± 7 .16,1 0 3± 1 46vs 12. 44± 6/ 89,P值均 <0 . 0 0 1)及TGF β1表达明显增多。高、中、低剂量排钱草总生物碱均可以明显减轻大鼠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 (P <0 . 0 5 ) ,抑制肝脏Ⅰ ,Ⅲ ,Ⅳ型胶原蛋白 (P值均 <0 0 5 )及TGF β1的合成表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钱草 TGF-β1 总生物碱 表达 间隔 增生 胶原纤维
下载PDF
余甘多糖对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宝东 曾绍校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通过研究余甘多糖溶液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以了解余甘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余甘多糖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肝脏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显著提高其全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说明余甘多... 通过研究余甘多糖溶液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以了解余甘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余甘多糖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肝脏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显著提高其全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说明余甘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抗氧化作用 损伤 含量 过氧化脂质 SOD 活性
下载PDF
三个不同品种小鼠主要器官重量及长度的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一江 李辉 +1 位作者 刘海燕 杨锡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本文着重报道NIH、ICR和KM三个不同品种的小鼠主要脏器和器官重量与长度之间的个体差异。结果提示,在相同的饲养环境、相同的营养标准,它们的主要脏器重量各品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如NIH小鼠的肝脏比ICR小鼠和KM小鼠肝脏大;ICR小鼠... 本文着重报道NIH、ICR和KM三个不同品种的小鼠主要脏器和器官重量与长度之间的个体差异。结果提示,在相同的饲养环境、相同的营养标准,它们的主要脏器重量各品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如NIH小鼠的肝脏比ICR小鼠和KM小鼠肝脏大;ICR小鼠的胃和大脑、心、脾比KM小鼠和NIH小鼠大,比较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重量 NIH小 ICR小 KM小 同品种 脏器 饲养环境 营养标准 长度
下载PDF
生姜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学英 王桥 +1 位作者 朱莹 田晓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38-440,共3页
通过比较缺氧小鼠与不缺氧小鼠心脏、肝脏中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及脑、肝脏中丙二醛 (MDA)的质量摩尔浓度 ,探讨生姜乙醇提取物 (ZGB)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ZGB可以有效地提高缺氧小鼠肝组织及心肌细胞CAT活性 ,降低... 通过比较缺氧小鼠与不缺氧小鼠心脏、肝脏中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及脑、肝脏中丙二醛 (MDA)的质量摩尔浓度 ,探讨生姜乙醇提取物 (ZGB)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ZGB可以有效地提高缺氧小鼠肝组织及心肌细胞CAT活性 ,降低脑及肝组织细胞中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提示 :ZGB提取物对急性缺氧小鼠的心、脑及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氧 保护作用 组织 生姜 过氧化氢酶(CAT) 细胞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变化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彩彦 王建彬 +4 位作者 邓卓军 刘敬稳 李建梅 李丽 姜玲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病因所致的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在脂肪性肝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40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组、高脂组和酒... 目的 观察不同病因所致的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在脂肪性肝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40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组、高脂组和酒精加高脂4组,每组10只大鼠,16周断头处死,用HE、苏丹Ⅳ、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用电泳迁移率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NF-κB的活性变化与PPAR γ mRNA的表达、各生物化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以酒精加高脂组病理损害最重。酒精组和酒精加高脂组的NF-κB活性(142±16.32,238±19.1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3±9.24,F值分别为6.36、17.93,P值均<0.01)和单纯高脂组(84±10.38,F值分别为5.96、16.20,P值均<0.01),酒精加高脂组的NF-κB活性显著高于酒精组(F=6.23,P<0.01),而高脂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酒精组、高脂组和酒精加高脂组大鼠肝组织PPAR γmRNA的表达(0.2530±0.069,0.3647±0.082,0.1226±0.054)均较正常对照组(0.8097±0.094)有不同程度的减弱(F值分别为15.43、7.24、21.45,P值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高脂 表达 酒精 脂肪性 RNA PPARγ 电泳
原文传递
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嘉宁 顾为望 +3 位作者 许乙凯 吴清洪 袁进 邱添武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年第2期98-101,共4页
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同时与病理学进行对照。结果,30只雄性Wistar大鼠中,诱癌过程死亡13只,余17只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均成功诱发出肝癌灶。癌结节直径为02~2.5cm,每个肝脏平均有... 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同时与病理学进行对照。结果,30只雄性Wistar大鼠中,诱癌过程死亡13只,余17只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均成功诱发出肝癌灶。癌结节直径为02~2.5cm,每个肝脏平均有9±21个。其影像学特征为:平扫CT癌结节为略低密度区,增强扫描低密度影显示更加清楚;MRIT1加权像呈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认为化学诱导法建立的大鼠肝癌模型具有人肝癌相似的影像学表现,是一种适合于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表现 癌模型 诱发 结节 影像学特征 雄性 低密度
下载PDF
补骨脂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朱兆荣 李玉强 +1 位作者 刘娟 肖蓉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研究了补骨脂总黄酮对小白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和对小白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补骨脂总黄酮可将小白鼠肝脏中SOD活力提高14.84%,并对免疫器官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补骨脂总黄酮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补骨脂 总黄酮 抗氧化作用 小白 免疫器官 SOD活力 指数 显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