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西侯马下平望墓地出土的东周铜器
被引量:
3
1
作者
范文谦
《文物世界》
1993年第1期20-21,33,共3页
下平望村位于侯马市晋都新田遗址的西北方向,村东有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的东周墓地。1975年6月,下平望村村民在村东平田整地时,挖出一批铜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征集了这批文物。据调查,这批铜器皆出自墓葬中,现简介如下: 鼎 2...
下平望村位于侯马市晋都新田遗址的西北方向,村东有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的东周墓地。1975年6月,下平望村村民在村东平田整地时,挖出一批铜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征集了这批文物。据调查,这批铜器皆出自墓葬中,现简介如下: 鼎 2件,均残,形制纹饰相同。钵形盖,上置3个扁环形钮,钮顶平齐。子母口稍敛,承接盖。长方形附耳,深腹,圜底,蹄形足。盖、腹皆饰勾联云纹,腹中部有凸弦纹一周。鼎耳正反两面饰“S”形夔龙纹,侧饰两道綯索纹。口径24.4厘米,残高14厘米(图一, 1)。 盘 1件,底残。宽斜唇,浅腹,蹄形足,附耳外撇,腹饰蟠螭纹。口径31厘米,残高 6.5厘米(图一,2)。 舟 1件。椭圆形口微侈,束颈近直,深腹内收,圜底,矮圈足,腹侧各附一环形耳。颈饰两周綯索纹作界,圈足与环形耳饰斜角云纹。整体花纹精美,制作规范。通高7.8厘米,口径长16厘米,宽13.5厘米,圈足高 1.4厘米(图一,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足
蟠螭纹
圜底
弦纹
夔龙纹
平望
西北方向
鼎
耳
腹内
鼓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难以磨灭的回忆——“司母戊”方鼎出土记
被引量:
1
2
作者
尚广
郁真
《协商论坛》
2000年第10期32-35,共4页
世界青铜器之冠,中华民族的瑰宝——商代"司母戊"方鼎的出土震惊了国内外的史学界。这座以云雷龙形纹为底,饰以骇人的饕餮图案,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内铸甲骨铭文"司母戊",精美绝伦的立耳...
世界青铜器之冠,中华民族的瑰宝——商代"司母戊"方鼎的出土震惊了国内外的史学界。这座以云雷龙形纹为底,饰以骇人的饕餮图案,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内铸甲骨铭文"司母戊",精美绝伦的立耳柱足大方鼎,是3000余年前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戊"所铸造使用的青铜鼎。据专家考证,"司母戊"方鼎是以陶范法制成的,即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和复杂的工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
鼎
村民
吴培文
安阳
鼎
耳
河南
司母戊
武官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铁铸件
3
《文史杂志》
1992年第S1期53-54,共2页
1、明代铁鼎 祠内有三个明代铁铸鼎。(甲)昭烈殿前的圆形三足鼎。外面有凸起的蟠龙形,龙身上翘,成为鼎耳,鼎外有残存的铭文:
关键词
三足
鼎
鼎
耳
铜钟
华阳县志
方
鼎
夷人
学庵
明成
《华阳国志》
谈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司母戊方鼎流落记
4
作者
夏兴初
《四川统一战线》
2009年第6期46-47,共2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司母戊方鼎,是3000多年前殷商王室的青铜祭器。方鼎呈长方形,立耳,柱足,腹骨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重达875公斤。它不仅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而且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属罕见,是我国的稀世珍宝...
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司母戊方鼎,是3000多年前殷商王室的青铜祭器。方鼎呈长方形,立耳,柱足,腹骨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重达875公斤。它不仅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而且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属罕见,是我国的稀世珍宝。自从188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第一个鉴定出出土的"龙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
鼎
马房
中国历史博物馆
村民
中国歷史博物馆
鼎
耳
吴培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一件新见宋叔方鼎
5
作者
刘源
《古文字研究》
2016年第1期173-176,共4页
2014年11月,笔者看到一件郑州私人所藏的宋叔方鼎的器影及铭文照片。照片显示,该方鼎形制不大,约高20多公分,鼎身与柱足高度相当,鼎身四缘有扉棱。鼎口沿外折方唇,鼎耳立于口沿上,耳上端呈圆弧形,耳外侧有两道弦纹。鼎身以云雷纹衬地,...
2014年11月,笔者看到一件郑州私人所藏的宋叔方鼎的器影及铭文照片。照片显示,该方鼎形制不大,约高20多公分,鼎身与柱足高度相当,鼎身四缘有扉棱。鼎口沿外折方唇,鼎耳立于口沿上,耳上端呈圆弧形,耳外侧有两道弦纹。鼎身以云雷纹衬地,鼎身侧面有一对顾首垂冠大鸟纹,其正面纹饰应该也是类似的一对大鸟纹。四柱足较细,足根部饰兽首纹。该器为西周早期至中期早段典型的、长方槽形鼎身的小方鼎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
鼎
云雷纹
鸟纹
弦纹
扉棱
西周早期
鼎
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鼎考
6
作者
陈晓捷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6,共2页
咸阳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兴平汉墓出土的铜鼎,鼎耳外侧竖刻铭文两行,左侧为"九斤十五两",右侧铭文暂不识。王亚庆认为此鼎系西汉中期之物[1]。细审此鼎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鼎耳右侧的铭文,实际上应是"西"字,故此鼎可命名为西鼎。...
咸阳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兴平汉墓出土的铜鼎,鼎耳外侧竖刻铭文两行,左侧为"九斤十五两",右侧铭文暂不识。王亚庆认为此鼎系西汉中期之物[1]。细审此鼎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鼎耳右侧的铭文,实际上应是"西"字,故此鼎可命名为西鼎。西鼎敛口,鼔腹,圜底,近似于椭圆形,其造型在西汉时期的鼎中并没有类似者,相反倒是与咸阳塔儿坡墓葬出土的三十六年私官鼎[2]及河南洛阳小屯村出土的战国嵌金银卷云四瓣纹鼎翻比较接近。因此,兴平出土的这件西鼎应属战国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
耳
咸阳博物馆
小屯村
王亚
汉墓
圜底
西汉中期
战国时期
相邦冉
三十六
原文传递
“触摸”历史——走进博物馆(之三) 台北故宫博物院
7
作者
木子彤
《小学生导读》
2017年第5期14-16,共3页
一谈到故宫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北京故宫,其实在台北也有一座故宫,它和北京故宫一脉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谈到故宫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北京故宫,其实在台北也有一座故宫,它和北京故宫一脉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始建于196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
中山博物院
阳明山
珐琅器
建筑设计
宫殿建筑
鼎
耳
侯家庄
西周晚期
原文传递
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灾异现象
8
作者
魏慈德
《古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尚书·高宗肜日》上记载了一件有关商王在祭祀时,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的事,大臣因而告诫商王要正其德,典祀无丰于昵。说明商人重视祭祀时出现的灾异,而"飞雉升鼎耳而雊"正是一个异象。卜辞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异象记载,李学...
《尚书·高宗肜日》上记载了一件有关商王在祭祀时,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的事,大臣因而告诫商王要正其德,典祀无丰于昵。说明商人重视祭祀时出现的灾异,而"飞雉升鼎耳而雊"正是一个异象。卜辞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异象记载,李学勤曾举出卜辞中有雉鸣灾异的记事,如两片记载"鸣雉"的卜辞(《合》522反"乙卯有戠……■庚申亦有戠,有鸣雉,疛圉羌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商王
鼎
耳
李学勤
灾异
异象
祭祀
高宗肜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篇篇有回音
9
作者
何莹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1,共1页
几年来,我给《新民晚报》投寄了不下数十篇消息、通讯、社会新闻,尽管见报寥寥,但该报在处理来稿中,真正做到了篇篇有回音,稿稿有着落。其“认真”程度,令我这个老通讯员既尊敬又感激。凡寄给《新民晚报》的每篇稿子,如若不被采用,那么...
几年来,我给《新民晚报》投寄了不下数十篇消息、通讯、社会新闻,尽管见报寥寥,但该报在处理来稿中,真正做到了篇篇有回音,稿稿有着落。其“认真”程度,令我这个老通讯员既尊敬又感激。凡寄给《新民晚报》的每篇稿子,如若不被采用,那么不出半月,定能收到编辑部一封简短而又热情洋溢的回信。或建议改寄他报,或指出稿件已失时效、或提议修改补充材料……。尽管是退稿,但心里总是热乎乎、喜滋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晚报》
社会新闻
修改补充
鼎
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侯马下平望墓地出土的东周铜器
被引量:
3
1
作者
范文谦
机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
出处
《文物世界》
1993年第1期20-21,33,共3页
文摘
下平望村位于侯马市晋都新田遗址的西北方向,村东有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的东周墓地。1975年6月,下平望村村民在村东平田整地时,挖出一批铜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征集了这批文物。据调查,这批铜器皆出自墓葬中,现简介如下: 鼎 2件,均残,形制纹饰相同。钵形盖,上置3个扁环形钮,钮顶平齐。子母口稍敛,承接盖。长方形附耳,深腹,圜底,蹄形足。盖、腹皆饰勾联云纹,腹中部有凸弦纹一周。鼎耳正反两面饰“S”形夔龙纹,侧饰两道綯索纹。口径24.4厘米,残高14厘米(图一, 1)。 盘 1件,底残。宽斜唇,浅腹,蹄形足,附耳外撇,腹饰蟠螭纹。口径31厘米,残高 6.5厘米(图一,2)。 舟 1件。椭圆形口微侈,束颈近直,深腹内收,圜底,矮圈足,腹侧各附一环形耳。颈饰两周綯索纹作界,圈足与环形耳饰斜角云纹。整体花纹精美,制作规范。通高7.8厘米,口径长16厘米,宽13.5厘米,圈足高 1.4厘米(图一,5)。
关键词
圈足
蟠螭纹
圜底
弦纹
夔龙纹
平望
西北方向
鼎
耳
腹内
鼓腹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难以磨灭的回忆——“司母戊”方鼎出土记
被引量:
1
2
作者
尚广
郁真
出处
《协商论坛》
2000年第10期32-35,共4页
文摘
世界青铜器之冠,中华民族的瑰宝——商代"司母戊"方鼎的出土震惊了国内外的史学界。这座以云雷龙形纹为底,饰以骇人的饕餮图案,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内铸甲骨铭文"司母戊",精美绝伦的立耳柱足大方鼎,是3000余年前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戊"所铸造使用的青铜鼎。据专家考证,"司母戊"方鼎是以陶范法制成的,即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和复杂的工艺过程。
关键词
方
鼎
村民
吴培文
安阳
鼎
耳
河南
司母戊
武官村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铁铸件
3
出处
《文史杂志》
1992年第S1期53-54,共2页
文摘
1、明代铁鼎 祠内有三个明代铁铸鼎。(甲)昭烈殿前的圆形三足鼎。外面有凸起的蟠龙形,龙身上翘,成为鼎耳,鼎外有残存的铭文:
关键词
三足
鼎
鼎
耳
铜钟
华阳县志
方
鼎
夷人
学庵
明成
《华阳国志》
谈迁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司母戊方鼎流落记
4
作者
夏兴初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2009年第6期46-47,共2页
文摘
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司母戊方鼎,是3000多年前殷商王室的青铜祭器。方鼎呈长方形,立耳,柱足,腹骨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重达875公斤。它不仅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而且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属罕见,是我国的稀世珍宝。自从188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第一个鉴定出出土的"龙骨"
关键词
方
鼎
马房
中国历史博物馆
村民
中国歷史博物馆
鼎
耳
吴培文
分类号
K87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一件新见宋叔方鼎
5
作者
刘源
机构
不详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16年第1期173-176,共4页
文摘
2014年11月,笔者看到一件郑州私人所藏的宋叔方鼎的器影及铭文照片。照片显示,该方鼎形制不大,约高20多公分,鼎身与柱足高度相当,鼎身四缘有扉棱。鼎口沿外折方唇,鼎耳立于口沿上,耳上端呈圆弧形,耳外侧有两道弦纹。鼎身以云雷纹衬地,鼎身侧面有一对顾首垂冠大鸟纹,其正面纹饰应该也是类似的一对大鸟纹。四柱足较细,足根部饰兽首纹。该器为西周早期至中期早段典型的、长方槽形鼎身的小方鼎①。
关键词
方
鼎
云雷纹
鸟纹
弦纹
扉棱
西周早期
鼎
耳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鼎考
6
作者
陈晓捷
机构
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6,共2页
文摘
咸阳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兴平汉墓出土的铜鼎,鼎耳外侧竖刻铭文两行,左侧为"九斤十五两",右侧铭文暂不识。王亚庆认为此鼎系西汉中期之物[1]。细审此鼎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鼎耳右侧的铭文,实际上应是"西"字,故此鼎可命名为西鼎。西鼎敛口,鼔腹,圜底,近似于椭圆形,其造型在西汉时期的鼎中并没有类似者,相反倒是与咸阳塔儿坡墓葬出土的三十六年私官鼎[2]及河南洛阳小屯村出土的战国嵌金银卷云四瓣纹鼎翻比较接近。因此,兴平出土的这件西鼎应属战国遗物。
关键词
鼎
耳
咸阳博物馆
小屯村
王亚
汉墓
圜底
西汉中期
战国时期
相邦冉
三十六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触摸”历史——走进博物馆(之三) 台北故宫博物院
7
作者
木子彤
出处
《小学生导读》
2017年第5期14-16,共3页
文摘
一谈到故宫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北京故宫,其实在台北也有一座故宫,它和北京故宫一脉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始建于1962年,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
中山博物院
阳明山
珐琅器
建筑设计
宫殿建筑
鼎
耳
侯家庄
西周晚期
分类号
G269.29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灾异现象
8
作者
魏慈德
机构
台湾东华大学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尚书·高宗肜日》上记载了一件有关商王在祭祀时,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的事,大臣因而告诫商王要正其德,典祀无丰于昵。说明商人重视祭祀时出现的灾异,而"飞雉升鼎耳而雊"正是一个异象。卜辞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异象记载,李学勤曾举出卜辞中有雉鸣灾异的记事,如两片记载"鸣雉"的卜辞(《合》522反"乙卯有戠……■庚申亦有戠,有鸣雉,疛圉羌或"。)
关键词
甲骨卜辞
商王
鼎
耳
李学勤
灾异
异象
祭祀
高宗肜日
分类号
K87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篇篇有回音
9
作者
何莹
机构
浙江省金华县琅琊汪公所
出处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1,共1页
文摘
几年来,我给《新民晚报》投寄了不下数十篇消息、通讯、社会新闻,尽管见报寥寥,但该报在处理来稿中,真正做到了篇篇有回音,稿稿有着落。其“认真”程度,令我这个老通讯员既尊敬又感激。凡寄给《新民晚报》的每篇稿子,如若不被采用,那么不出半月,定能收到编辑部一封简短而又热情洋溢的回信。或建议改寄他报,或指出稿件已失时效、或提议修改补充材料……。尽管是退稿,但心里总是热乎乎、喜滋滋的。
关键词
《新民晚报》
社会新闻
修改补充
鼎
耳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西侯马下平望墓地出土的东周铜器
范文谦
《文物世界》
199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难以磨灭的回忆——“司母戊”方鼎出土记
尚广
郁真
《协商论坛》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铜铁铸件
《文史杂志》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司母戊方鼎流落记
夏兴初
《四川统一战线》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一件新见宋叔方鼎
刘源
《古文字研究》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鼎考
陈晓捷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7
“触摸”历史——走进博物馆(之三)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木子彤
《小学生导读》
2017
0
原文传递
8
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灾异现象
魏慈德
《古文字研究》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篇篇有回音
何莹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