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21
1
作者 莫砺锋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61,共14页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红楼梦 诗词 黛玉
下载PDF
桐花凤阁主人陈其泰《红楼梦》评点浅谈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庆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1-247,346,共18页
张庆善文章《桐花凤阁主人陈其泰<红楼梦>评点成就》,也对陈其泰生平和思想有一些新的发现。
关键词 红楼梦 桐花凤 举人 道光 贾宝玉 评点派 私情 王夫人 同治 黛玉
原文传递
阮籍对《红楼梦》的影响举隅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立波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7-153,共7页
阮籍对《红楼梦》的影响举隅曹立波研究阮籍其人、其诗,难免让人想到《红楼梦》——阮籍的狷狂痴态、朦胧的诗篇、如履薄冰的处境以及对心理平衡的艰难追求等,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现象吗?其实,若论阮籍... 阮籍对《红楼梦》的影响举隅曹立波研究阮籍其人、其诗,难免让人想到《红楼梦》——阮籍的狷狂痴态、朦胧的诗篇、如履薄冰的处境以及对心理平衡的艰难追求等,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现象吗?其实,若论阮籍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阮籍 曹雪芹 《咏怀》诗 举隅 黛玉 钟嵘《诗品》 似傻如狂 魏晋风度 司马氏
原文传递
关于哈斯宝的《新译红楼梦》及其它 被引量:14
4
作者 格日勒图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期62-72,共11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在国内少数民族中有很大的影响。在蒙古民族中,大概从嘉庆、道光年间就有人评论并开始翻译这部作品。目前,我们发现的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新译红楼梦》现有三种蒙文抄...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在国内少数民族中有很大的影响。在蒙古民族中,大概从嘉庆、道光年间就有人评论并开始翻译这部作品。目前,我们发现的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新译红楼梦》现有三种蒙文抄本:现藏内蒙古图书馆的道光二十七年(1847)抄本;现藏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的光绪五年(1879)抄本;现藏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的甲寅年(1914)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斯 宝钗 黛玉 贾母 王夫人 贾政 内蒙古图书馆 下回分解 凤姐 九行
下载PDF
《红楼梦》小说和戏曲文本的叙事方式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金凡平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5-159,共25页
关键词 戏曲形式 黛玉 贾宝玉 文本叙事 太虚幻境 戏剧冲突 晴雯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宝钗
原文传递
黛玉宝钗形象的原型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孙虹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6-55,共10页
黛玉宝钗形象的原型意义孙虹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说:“一个典型的、或者重复出现的意象,我的意思是,原型就是将一首诗与另一首诗联系起来,并因而使我们的文学体验综合为整体的象征。”原型批评又称“神话——原型”批评,它... 黛玉宝钗形象的原型意义孙虹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说:“一个典型的、或者重复出现的意象,我的意思是,原型就是将一首诗与另一首诗联系起来,并因而使我们的文学体验综合为整体的象征。”原型批评又称“神话——原型”批评,它旨在通过不同时代文学所隐含的表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钗 黛玉 审美取向 《红楼梦》 钗黛形象 原型意义 原型批评 君臣遇合 大某山民 雅俗文学
原文传递
袭人的双重人格角色与道德准则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庆信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184,共14页
关键词 袭人 人物性格 黛玉 脂砚斋 双重人格 《红楼梦》 贾府 品评 争议 秦桧
原文传递
薛宝琴论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云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142,共12页
第四十九回出场的薛宝琴以其美艳的立雪风姿给众多的画家带来了灵感,各种手法绘制的《宝琴立雪》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这自然得归功于曹雪芹的神来之笔。对一般的读者来说,知道宝琴是个美人便够了。然而,深爱着《红楼梦》的人们往往睁... 第四十九回出场的薛宝琴以其美艳的立雪风姿给众多的画家带来了灵感,各种手法绘制的《宝琴立雪》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这自然得归功于曹雪芹的神来之笔。对一般的读者来说,知道宝琴是个美人便够了。然而,深爱着《红楼梦》的人们往往睁大审美的慧眼,心里盘算道:薛宝琴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大观园 贾母 《红楼梦》 黛玉 宝钗 宝玉 薛姨妈 藐姑射神人 人物命运
原文传递
艺术是克服困难——读《红楼梦》管窥 被引量:9
9
作者 杨绛 《文学评论》 1962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中国古代的小说和戏剧,写才子佳人的恋爱往往是速成的。元稹《莺莺传》里张生和莺莺的恋爱就是一例。不过张生虽然一见莺莺就颠倒“几不自持”,莺莺的感情还略有曲折。两人初次见面,莺莺在睹气。张生和她攀谈,她也没答理。张生寄诗挑逗... 中国古代的小说和戏剧,写才子佳人的恋爱往往是速成的。元稹《莺莺传》里张生和莺莺的恋爱就是一例。不过张生虽然一见莺莺就颠倒“几不自持”,莺莺的感情还略有曲折。两人初次见面,莺莺在睹气。张生和她攀谈,她也没答理。张生寄诗挑逗,她起初还拒绝,经过一番内心斗争才应允张生的要求。皇甫枚《三水小牍》写步飞烟和赵象的恋爱,就连这点曲折都没有。赵象在墙缝里窥见飞烟,立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玉 宝玉 恋爱 莺莺 女主角 中国古代 艺术 戏剧 大观园 张生
原文传递
试论《红楼梦》与《金瓶梅》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9-31,共13页
《红楼梦》的创作,深受《金瓶梅》的影响,这当是勿庸置疑的。尽管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中并未提到《金瓶梅》这部书,更没有像称道《牡丹亭》和《西厢记》那样赞赏过《金瓶梅》,但在脂砚斋的评语中,有三处明确讲到这两部书的关系... 《红楼梦》的创作,深受《金瓶梅》的影响,这当是勿庸置疑的。尽管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中并未提到《金瓶梅》这部书,更没有像称道《牡丹亭》和《西厢记》那样赞赏过《金瓶梅》,但在脂砚斋的评语中,有三处明确讲到这两部书的关系。其中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则眉批云:“写个个皆别,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壸奥。”(原脱“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红楼梦》 西门庆 凤姐 潘金莲 人物性格 黛玉 家庭 曹雪芹 脂砚斋
下载PDF
贾宝玉的俗缘:蒋玉菡与花袭人——兼论《红楼梦》的结局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白先勇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5-104,共10页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宝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然而《红楼梦》中有四位男性:北静王、秦钟、柳湘莲、蒋玉函。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甄宝玉 袭人 结局 绛珠仙草 性角色 黛玉 作者 世俗
原文传递
话说《红楼梦》后四十回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蒙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1-44,共24页
以什么为标准批评后四十回《红楼梦》后四十回并非雪芹原作,续作许多情节与原作者的原意不符,这些情况的论证构成了阅读后四十回的极大心理障碍。少时多次阅读《红楼梦》,但每每至后四十回便匆匆翻过,既是“伪作”,何必看它!
关键词 红楼梦 续作 贾宝玉 王熙凤 贾母 长篇小说 黛玉 凤姐 王夫人 曹雪芹
原文传递
《红楼梦》的表意系统和古代小说的幻想艺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上生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9-93,共25页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但又是一部表意性很强的小说.现实生活人物情境的逼真显示和作者思想观念意图情感的鲜明呈现,构成了小说相辅相成而又各自独立的两大艺术系统——写实系统和表意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红楼梦 古代小说 太虚幻境 贾宝玉 曹雪芹 写实小说 隐喻性 甄士隐 宝黛爱情 黛玉
原文传递
论《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桓 李夕聪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57-62,共6页
“饮食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文化总是有一个民族形式、民族风格问题。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有它独特的形式和风格,是与我国特有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共知,优秀的文学作品... “饮食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文化总是有一个民族形式、民族风格问题。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有它独特的形式和风格,是与我国特有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共知,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历史的教科书。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妙玉 贾母 刘姥姥 黛玉 凤姐 贾宝玉 民族风格 回中 贾府
下载PDF
《红楼梦》的生日描写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永良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198,共16页
《红楼梦》是以封建贵族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所以经常描写到人物过生日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过生日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红楼梦》中的生日描写却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具有深广的思想内涵,也具有很高的艺术... 《红楼梦》是以封建贵族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所以经常描写到人物过生日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过生日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红楼梦》中的生日描写却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具有深广的思想内涵,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生日描写对揭示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母 凤姐 宝钗 宝玉 小说 黛玉 性格特征 宁国府 “木石前盟”
原文传递
衔接恰当,译文生辉──评《红楼梦》的两种译本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军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0-94,共5页
译文的通顺流畅一直是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仅有对原作的透彻理解是不够的。一个成功的译者不仅要能充分地认识到原语为实现语篇连贯而使用的手段,以发掘原作的内涵;而且还要能熟练地运用译入语的各种衔接手段,使... 译文的通顺流畅一直是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仅有对原作的透彻理解是不够的。一个成功的译者不仅要能充分地认识到原语为实现语篇连贯而使用的手段,以发掘原作的内涵;而且还要能熟练地运用译入语的各种衔接手段,使译文成为一语义整体的同时将“原作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衔接手段 词汇衔接 译文 人物形象 语篇 比较照应 文学翻译 黛玉 逻辑关系
原文传递
《红楼梦》续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佩琴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4-297,共16页
《红楼梦》续书研究[台湾]王佩琴一、研究动机红学的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于这是一场学术之争或一笔糊涂帐,也不是现今中文学界能轻易回答的问题。然而,在众多的研究或资料当中,所欲展现出的“红学”,无论其质量如何,就数... 《红楼梦》续书研究[台湾]王佩琴一、研究动机红学的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于这是一场学术之争或一笔糊涂帐,也不是现今中文学界能轻易回答的问题。然而,在众多的研究或资料当中,所欲展现出的“红学”,无论其质量如何,就数量上看,早已远远超出这一部小说所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太虚幻境 续书 贾宝玉 中国小说 黛玉 大观园 宝钗 才子佳人小说
原文传递
《红楼梦》对水、石意象的拓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立波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9-180,共12页
若从意象的经营和意境创造上看《红楼梦》,她是能够与唐诗媲美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也沿循了古诗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从缘事言情、体形写物到意境形成的过程.如果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比做《诗经》、汉乐府,将《金瓶梅》视为齐梁... 若从意象的经营和意境创造上看《红楼梦》,她是能够与唐诗媲美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也沿循了古诗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从缘事言情、体形写物到意境形成的过程.如果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比做《诗经》、汉乐府,将《金瓶梅》视为齐梁宫体诗,那么《红楼梦》则是当之无愧的唐诗了.在这座诗意盎然的大观园中,包融了初唐的花林江月、盛唐的天姥云霞、中唐的芙蓉密雨以及晚唐的蚕丝烛泪.其丰富的意象饱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乳汁,构成了深邃隽永的意境,使《红楼梦》一书充满源头活水般的艺术蕴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石意象 曹雪芹 贾宝玉 《西游记》 水意象 《石头记》 《金瓶梅》 《三国演义》 黛玉
原文传递
高鹗、程伟元与《红楼梦》后四十回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利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Z1期53-63,共11页
二十年前,由于自己读书不多,见理不明,我写了一篇《关于高鹗的一些材料》,竟然认为高鹗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现在重看这篇旧作,觉得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而重写此文,以之补过,并以就正于读者。
关键词 程伟元 且住草堂诗稿 刘大观 程小泉 怀州 船山诗草 黛玉 晋昌 张问陶 诗序
下载PDF
芙蓉辨——论黛玉、晴雯之“芙蓉”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玮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9-227,共29页
《红楼梦》之《芙蓉女儿诔》中晴雯所谓的芙蓉花神,指的是木芙蓉,芙蓉花神是宝玉沿用古人芙蓉馆主、芙蓉城主的传说来祭奠、追念晴雯的一种方式。《芙蓉诔》诔晴雯实诔黛玉,这个芙蓉花神的哀悼意义和象征意义是晴雯黛玉共用的,其真实指... 《红楼梦》之《芙蓉女儿诔》中晴雯所谓的芙蓉花神,指的是木芙蓉,芙蓉花神是宝玉沿用古人芙蓉馆主、芙蓉城主的传说来祭奠、追念晴雯的一种方式。《芙蓉诔》诔晴雯实诔黛玉,这个芙蓉花神的哀悼意义和象征意义是晴雯黛玉共用的,其真实指向是林黛玉,它预言着林黛玉最终的结局也是"仙逝"。而掷花签的芙蓉,指的是林黛玉在神韵上、个性上集美人气质、隐士精神于一身的木芙蓉;尤其木芙蓉在历史诗文中形成的暗示落第、仕途不济、屈居牡丹之下等象征意义,是对宝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关系以及最终在择媳事上也就是二人与宝玉的爱情婚姻结局的一种比喻。木芙蓉秋牡丹最终敌不过艳冠群芳的春牡丹,东风压倒了西风。以木芙蓉比喻黛玉乃至晴雯,主要是对黛玉外貌、气质、个性、神韵的赞美,也是对黛玉不得遂愿的预示和同情。芙蓉花签上的"莫怨东风当自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学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木芙蓉意象特质,曹雪芹借助木芙蓉特有的文化寓意、象征意义,涵盖了林黛玉这个形象的丰富特征,预示和概括了黛玉、晴雯的命运、结局,饱含了作者的无限爱怜和惋惜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芙蓉 木芙蓉 黛玉 晴雯 象征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